首页 / 正文

张方传

张方,河间人,出身贫穷之家,以勇猛善战而为河间王司马..所器重,累迁兼振武将军。永宁年间(301),司马..上表请讨伐齐王司马礒,派遣张方领兵二万为前锋。后司马礒被长沙王司马磖所杀,司马..又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讨伐长沙王司马磖,派遣张方率兵从函谷关进入河南。惠帝派左将军皇甫商予以抵挡,张方用伏兵打败了皇甫商,大军攻进城中。司马磖奉惠帝之命于城内攻打张方,张方的士卒看到惠帝的乘舆,不敢接战纷纷后退,张方制止不住,于是遭到大败,伤亡的士兵遍布城中。张方撤退到十三里桥,人心浮动,士气低落,无有斗志,大家都劝张方连夜退走。张方说:“兵家胜败本是常事,贵在能够败中取胜。我们现在逼近敌阵前去筑垒,出其不意,这是用兵的良策妙计。”于是乘夜晚暗中逼近洛陽城七里。司马磖刚打了胜仗,毫不在意,忽然听说张方营垒筑成,急忙引兵出战,被张方打败。东海王司马越捉住了司马磖,送于金墉城。张方派郅辅将司马磖押到自己营中,用火烧死。接着掠夺洛陽城中官府私宅奴婢万余人西还长安。司马..加张方为右将军、冯翊太守。

荡陰之役,司马..又派张方镇守洛陽,上官巳、苗愿等抵抗,结果大败而退。清河王司马覃夜袭上官巳、苗愿,上官已、苗愿败逃,张方得以进入洛陽。司马覃于广陽门迎接张方,一见张方就下拜,张方赶紧下车扶起司马覃。于是再次废了皇后羊氏。惠帝自邺城返回洛陽,张方遣子张罴带三千骑迎接。惠帝将要渡过河桥,张方又以自己乘坐的陽燧车、青盖、素升三百人组成一小卤簿仪仗,迎惠帝于芒山之下。张方亲率万人以云母乘舆及旌旗饰物,拱卫惠帝入城。开始,张方见惠帝要下拜,惠帝下车制止了。

张方在洛陽日子久了,军士横行暴掠,竟挖掘了哀献皇女之墓。军民人众议论纷纷,张方不想留在洛陽,准备西迁,但隐瞒了西去的意图,想等惠帝外出之机,劫持西去迁都长安。于是请惠帝拜谒祖庙,惠帝不同意。张方干脆带兵进宫逼惠帝上路,惠帝见兵士进来了,跑进竹林里躲避,兵士们把惠帝拉了出来,张方骑在马上对惠帝行礼说:“胡兵猖狂,保卫陛下的力量单薄,请陛下临幸我的兵营,我定当抵抗贼寇,捍卫陛下。”接着张方的部下便闯入宫中,争着抢夺帷帐做马鞍。张方带着皇帝来到弘农,司马..派司马周弼来告诉张方,准备废掉太弟,张方认为不能这样做。

惠帝到了长安,司马..以张方为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当时豫州刺史刘乔发布檄文,说颍川太守刘舆逼迫范陽王司马九虎抗拒诏命,以及东海王司马越等在山东起兵,司马..派张方率兵十万讨伐司马九虎。张方进兵屯于霸上,而刘乔已被司马羉打败。司马..听说刘乔兵败,非常恐慌,想就此罢兵,又担心张方不同意,因此犹豫不决。

当初,张方从山东来,很微贱,长安的富人郅辅很优厚地供养他。张方显贵后,让郅辅任自己的帐下督,关系相当亲密。司马..的参军毕垣,是河间的豪族,曾被张方欺侮,恼恨地对司马..说:“张方久久屯兵霸上,知道山东敌军强盛,而徘徊不进,应提防他有变,在他未动之前要做好准备。他的亲信郅辅知道他的陰谋。”而缪播等人先前也这样说过,司马..因而召郅辅来追问,毕垣预先对郅辅说:“张方准备谋反,人们都说你知道,王爷要是问你,你准备怎样回答?”郅辅吃惊地说:“我实在不知道张方要反叛,这该如何是好?”毕垣说:“王爷若是问你,你就回答是这样,不然,免不了身受其祸。”郅辅进王府后,司马..问道:“张方要反,你知道吗?”郅辅回答:“是这样。”司马..说:“派你去除掉他可以吗?”郅辅说:“行。”司马..于是派郅辅去给张方送信,好乘机杀掉他。郅辅由于平素和张方亲近无间,持刀而入,守门者也不怀疑,张方在灯下打开信函时,郅辅斩杀了他。司马..任命郅辅为安定太守。当初,缪播等人议论,认为杀了张方,将首级送于司马越,冀东之军便可退走。等听说张方已死,山东之兵更加争先入关。司马..悔恨不已,又派人杀了郅辅。

猜你喜欢
  序·王得臣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七·张岱
  读礼通考卷七·徐乾学
  卷一百五十二·杨士奇
  卷之七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七·佚名
  中兴小纪卷十·熊克
  七○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目录·司马迁
  王敬则传·萧子显
  一·钱穆
  卷二百五·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陈肇兴

    磺溪(彰化)陈肇兴伯康壬子癸丑·壬子·春日早起扫墓感作晓行山中即目暮春书怀初夏郊行稻花自大墩归五张犁书馆遇雨口占斋前观穫哭赖汝明秀才米元章墨蹟歌,为张明经作山馆夜坐待人坑送邱石庄孝廉北上冬日漫兴

  • 元艺圃集卷三·李蓘

    明 李蓘 编倪瓒送张伯雨游张公洞荆溪山水閟灵宫子晋鸾笙下碧峯午夜月明风满嶂千岩人静鹤眠松縁知瑶草春来长应有仙人洞口逢莫为青骡翁久住归来骑取葛陂龙送李徴士过荆溪访王司丞何处寻狂客故人王子猷花落庭前树风吹

  • 五集卷二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九古今体八十四首【丁未三】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忆昔於香山曾听唐侃琴穆如余古风谓胜筝琶音其後定韶乐皇祖书沿寻乃悟古在兹一字一弦吟【唐侃内府旗人曾出兵受

  • 卷二十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劔南诗稾卷二十七 宋 陆游 撰 僧庐 僧庐土木涂金碧四出徵求如羽檄富商豪吏多厚积宜其弃金如瓦砾贫民妻子半菽食一饥转作沟中瘠赋敛鞭笞县庭赤持以与僧亦不惜古者养民如养儿劝相农事忧其饥露台百金止

  • 卷324 ·佚名

    司马光 哭公素 负书游上国,拾芥取荣名。 雅度津涯阔,高文风雨惊。 忘怀翻得谤,纵酒遂伤生。 忍使泉台客,悁悁不自明。 丹旌倚輤车,荣辱尽虚无。 半道骅骝顿,先秋兰茝枯。 儿痴缠过龀,亲老不

  • 卷一百六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谿诗集【三】送王司业【元龟】守永嘉中兴天子初龙翔临轩防士当维扬艰难果见异人出龙虎甲乙俱非常先生大对过晁董指切时务言激昂麟经絶笔二千载收

  • 卷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古逸歌謡 皇娥歌 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着日傍当期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 白帝子歌 四维八埏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

  • 安阳集补钞·管庭芬

    安阳集补钞韩琦答袁陟节推游禅智寺春去惜馀景,偶来郊外观。芜城千古恨,一顾殊悲酸。荒祠枕大道,尚记吴城邗。远近绿阴合,水衬红荚残。陇麦齐若剪,随风卷波澜。罢农喜有望,守臣心粗宽。萧疏禅智寺,坏址不甚完。丛花乱芍药,篱竹

  • ◎邵式军二三事·佚名

    逆被捕前,以为有钱不必怕。他的妻子说内地有要人做亲眷,怕什么?邵妻珠宝极多,最小的钻石有五克拉。邵妻有芙蓉癖,关在狱中不能过瘾,全身浮肿。此次检举,并引导捕捉邵妻的人,系邵妻亲兄弟,可谓大义灭亲。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二·佚名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己亥朔 命成国公朱希忠行拜 天礼于 玄极宝殿 上不御殿文武百官及朝觐官朝服诣皇极门行五拜三叩头礼百官表贺免宴赐节钱钞 户部议覆巡关御史陈省条陈蓟镇粮饷六事一永平燕石二区军饷上半年先给以本地

  •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二七 军机大臣奏《左光斗集》《经世挈要》等书应营销毁片·佚名

    一三二七 军机大臣奏《左光斗集》《经世挈要》等书应营销毁片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前蒙发下《左光斗集》一册、曹飞所撰《经世挈要》二册,臣等详加阅看。谨将书内空字酌拟填写,其违碍字句酌量删改,黏签呈览。查《

  • 燕攻齐齐破·佚名

    【提要】] 作领导的最怕下属功高震主、其感召力超过自己。面对此种情况,最明智的莫过于顺手牵羊,在赞扬、肯定下属的同时,使自己的形象也得到提高,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而如果用否定的极端处理方法,就会把事情弄糟。 【原

  • 欧阳祺·周诒春

    欧阳祺 字如山。年五十岁。生于广东香山。弟庚。任中国驻爪哇领事。已婚。光緖八年。自费游美。光緖二十七年。入纽约大学法科。习法律。光緖三十年。得法律学士学位。光緖三十二年。回国。继复赴美。入加利佛尼大学

  • (三十二)研究朱子学之方法·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学之流衍,以下当再略述研究朱子学之方法,以终斯篇。朱子读书多,著书多,所著书中所牵涉之问题多,此三多,为古今诸儒所莫逮。故治朱子学而求能尽其条理,得其会通,事大不易。今言研究朱子学之方法,则莫如即依朱子所以

  •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五眼清净。五眼清净故四无量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五眼清净。若四无量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六神通清净。六神通清净故四无量清净。

  • 太玄真一本际妙经·佚名

    简称《本际经》。据唐释玄嶷《甄正论》云:「《本际》五卷,乃是隋道士刘进喜造,道士李仲卿续成十卷」。现《正统道藏》本仅残存此经第二卷〈咐嘱品〉,收入太平部。另据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着录,敦煌遗书中有唐代《本

  • 犹及篇·佚名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千顷堂书目》题明杨名撰,入子部小说类,无卷数。今存有《盐邑志林》本,一卷,题明朱元弼撰,卷首有朱所作“引”。《丛书集成初编》本据《盐邑志林》本影印。朱元弼“引”称:“往予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