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四

氏族志

古氏族掌於太史战国之初智果别族为辅氏尚告诸太史是旧制周末未改也司马迁作年表王僧?谓旁行斜上体仿周谱盖当时犹见其书然不隶於官散佚渐尽沿及东汉乃有家牒故李善文选注引刘歆七略有子云家谍之文【谨案谍即牒字】亦无裒合诸族勒为一编者也魏晋以後甄别流品以门第官人谱学於是乎兴焉至於北魏南北氏族始并见於史籍然各为宗派各有音义彼此不相假借也明陶宗仪作辍耕录【谨案宗仪入明最久其闻明惠宗即位诗有老臣忭舞之语是其显证以为元人非也今改正】妄以金源氏族分配汉姓如完顔曰王古里甲【即瓜尔佳】曰汪女奚烈【即钮祜禄】曰郎石抹【即舒穆禄】曰萧纳剌【即纳喇】曰康纥石烈【即赫舍哩】曰高蒲察【即富察】曰李兀顔【即乌雅】曰朱顔盏【即顔札】曰张散答【即萨克达】曰骆斐满【即费莫】曰麻温迪罕【即温特赫】曰温阿里侃【即阿礼哈】曰何阿典【即阿克占】曰雷乌林达【即乌林阿】曰蔡抹顔【即穆燕】曰孟都烈【即都理】曰强斡勒【即倭勒】曰石温敦【即温屯】曰宋移剌【即伊喇】曰刘术虎【即珠勒赫】曰董奥屯【即鄂通】曰曹阿不哈【即韩楚哈】曰田尼忙古【即尼玛哈】曰鱼孛术鲁【即博都哩】曰鲁吾鲁【即珠鲁】曰惠仆散【即布萨】曰林乌古论【即吴库理】曰商凿空杜撰实为无稽之谈流俗相传又有瓜尔佳姓关舒穆噜姓徐他塔喇姓唐那木都鲁姓南乌扎拉姓吴兆佳姓赵萨克达姓仓巴雅拉姓白之类沿宗仪余波尤为乖谬夫舌人见於周官是译语从来已久其可考者语言文字则译意东观汉记载白狼王怀德慕德诸歌是也人名地名则译音史记载南单于姓挛鞮是也左传楚令尹之名称楚谓乳谷谓虎於莬於有义可推者尚不改字况姓氏相沿多莫详其义而曰某当姓某不亦傎乎古来繙经诸家於佛书仅译其语言而宾头卢维摩诘之类姓名则概不改职是故也我

国家

龙兴之初东北诸部率先归附辽金元之旧姓往往而存其他因地为氏如分於别邑而称东野因事为氏如生於平旦而称东方者亦子孙世守虽迁徙而不改其初支派尚一一可考朝鲜密迩边陲归为臣仆者世系亦一一能稽汉军之隶八旗者阀閲巨族世承爵秩大抵皆谱牒分明更不待论焉我

皇上御极之初

勅修八旗氏族通谱条分缕析叙述备详近因卷帙稍繁检寻未易又恐无识之徒拾陶宗仪之瞽说

特勅廷臣编为辑要一书原原本本既简且该为古今姓氏书之最今叙述八旗族系一以是编为宗惟是编所列氏族凡散居各地者皆标一最着之地而以等处括其余今则凡一姓系出数处者皆一一胪列盖是编为总括便览故仅举大纲今则从志乘之体分详支派所谓言非一端各有当也至

国姓原始则敬遵

开国方略自为一篇弁冕此门不敢与庶姓并列亦不敢题纲标目与庶姓同一体裁盖礼贵尊

尊春秋之大例即古今之通义矣

氏族志一

国姓原始

朝肇建丕基始於长白实金源之旧地而

帝系所出则氏族各别受

天眷命预发其祥亦实在金源以前恭考

开国方略辽渖极东之地有长白山即山海经之不咸山也高二百余里绵亘千余里山上有潭曰阐门周八十里源深流广鸭绿混同爱滹三江出焉鸭绿江自山南西流入辽东之南海混同江北流入北海爱滹江东流入东海山川雄厚灵秀斯锺宝珠珍石奇木灵药应候挺生多非人迹所能到其东有山曰布库哩山下有池曰布勒瑚里相传有三天女长曰恩古伦次曰正古伦季曰锡库伦同浴於池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试取含之倏已入腹遂觉似有身告二女曰吾身重不能冲举矣二女曰此

天授尔娠俟免身再来未晚也季女寻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伟异及长母告以朱果之事因命之曰汝姓爱新觉罗名布库哩雍顺

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汝顺流而往即其地也与一小舟乘之凌虚而去舟顺流至河步而止乃登岸折草木为茵端坐其上是时有三姓争雄长日构兵寻讐乱靡由定有取水河步者见而异之归语人曰吾适至河步见一男子察其貌非常人也衆往观皆以为异诘所自来曰我天女所生天男

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乱衆曰此

天生圣人也遂交手舁迎至家奉为贝勒居长白之俄朶

里城

国号曰满洲是为我

大清建国受姓之始盖卜世亿万事非偶然地契天符必有灵异古帝王诞生之瑞载诸史籍及诸子百家者姑置无论若生民之诗歌於周雅元鸟之篇载於商颂皆尼山删定列在经典前圣必无虚词後圣必无误信也以古证今岂不炳然有徵哉若胙土锡姓自三五以下皆权属帝王而我

朝锡土锡姓皆由神授尤摄提合雒以来未闻斯事矣谨恭述原始弁冕氏族志之首信笃承

佑命垂裕无疆其所由来者久也

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一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东都事略卷一百四·王称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八·乾隆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九·阿桂
  卷四·佚名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三 北洋元老·溥仪
  杨溥传·薛居正
  ●牧令书卷六 接下·徐栋
  卷一百十四·佚名
  卷十九 礼十四(凶礼 )·龙文彬
  卷六十一·佚名
  礼五二·徐松
  梁启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四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四【讽谕新乐府下三十首】 骊宫高 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迟迟兮春日玉甃煖兮温泉溢嫋嫋兮秋风山蝉鸣兮宫树红翠华不来兮岁月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二·方回

    元 方回 撰咏怀秋怀诗一首谢惠连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乗苦心矧复值秋晏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戾度云鴈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算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颇悦郑生

  • 卷之五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五兵志五海军·黄遵宪

    日本古无海军,安政二年六月,和兰人始献蒸气船,德川将军家定遣矢田崛景、藏胜麟太郎等于长崎就和兰人学操汽船术,复遣梗本釜次郎、赤松太三郎等往和兰国习海军法,又购观光舰于和兰。其后相踵购幡龙、咸临、朝阳、富士山、开

  • 七十四、集会结社·包天笑

      这个时候,上海有一个“江苏教育总会”,在江苏全省的教育上是很有势力的。虽然那时是在前清末纪,政治腐败,可是一班革新人士,以为欲改革政治与社会,非兴教育不可。况且江苏省内,上海、南京、苏州、无锡,以及各府

  • 韦思谦传·欧阳修

    韦思谦名仁约,因为音近武后父讳,乃以字为名。他的祖先原籍雍州杜陵,后迁居襄阳,又搬移到郑州阳武定居落籍。八岁时母亲去世,以孝闻名。及进士第,累调应城县令,因小过失闻于朝廷,按例不得提拔。吏部尚书高季辅说:“我选拔贤能才

  • 别里古台传·宋濂

    别里古台,烈祖也速该第五子,太祖之四弟。天性纯厚,聪明多谋,身体魁伟,勇力过人。自幼就随太祖平定蒙古诸部落,冲锋陷阵,不怕艰险。太祖说:“有别里古台之力、哈撒儿之射,这就是我取天下所依恃的力量。”赐别里古台蒙古百姓三千

  • 黄世清传·张廷玉

    黄世清,字澄海,山东滕县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右参议,分守商、雒,驻商州。商州城屡遭兵乱,四野萧条,百姓都迁入城中避难。客兵所过地方奸淫抢掠,民苦于兵。世清下令:兵不得擅自入城。不久,关中兵经过商

  • 聂豹传·张廷玉

    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为华亭知县。疏通陂塘,使三千余户农民复业。嘉靖四年(1525)被召到京都封为御史,巡按福建。又派到苏州任知府。家有丧事归回故里,后来补为平阳知府。山西多次受到寇贼的

  • 卷一·佚名

    荷兰国夷人及夷妇大西洋国黑鬼奴及奴妇荷兰国夷人及夷妇荷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明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二○)间,常驾大舰泊香山澳求贡市;不果。已而入闽,据彭湖,侵台湾地。国朝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始由粤通贡。康熙(一六六一~一

  • 卷一百五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知人宋徽宗立左司谏陈佑状奏曰臣面奉圣旨计会左正言任伯雨同商量论列宰臣韩忠彦援引元佑臣寮事勘会元佑臣寮刑部岑象求贾易工部丰稷赵叡太常张耒杨康国吏部黄庭

  • 指物論·谢绛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物我殊能,莫非相指。故曰:物莫非指。相指者,相是非也,彼此相推,是非混一歸於無指,故曰:而指非指。  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指皆謂是非也,所以物非指者,凡物之情,必相是非,天下若無是非之物,則無一物而可

  • 卷四十八·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立敎兴化下 宋儒周敦頥通书曰圣人立敎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 臣若水通曰敎者所以觉人之良知而归于中正者也中正也者天理也良知即人心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二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二卷总会通四谛义 释二谛义 解惑相对释二谛义 虚实相对释二谛义 有无相对释二谛义 假实相对释二谛义 有为无为相对释二谛义 亲疏相对释二谛义 释十谛义 真不真辨实谛 颠倒不颠

  • 卷第一百八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念住纳息第一之三若入正性离生苦集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同分修非不同分。灭现

  • 山家清事·林洪

    宋·林洪撰。所谈之事,亦俗亦雅,将相鹤、种竹、酒具、泉源、插花、诗筒、食豚……统统列入清事范畴。

  • 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施护译。佛为帝释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