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三十七      宋 苏辙 撰范蠡大夫种列传第十四

范蠡大夫种越之二大夫也吴王夫差将伐越以报阖庐之怨越王句践谋以兵先之范蠡谏曰臣闻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勿为人害人事不起勿为人始今君王未盈而溢天时人事不至而欲先之必灾于王身王弗聼乃兴师遇于五湖大夫种又諌曰吴之与越惟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甞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寛然有伯诸侯之心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王又弗聼遂及夫差战败于夫椒以余兵五千栖于防稽召范蠡大夫种而谢之蠡曰臣固言之矣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曰奈何对曰卑词厚礼以事之不可而身与之市越王曰诺乃使大夫种行成于吴吴王许之越王将使蠡守国蠡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种不如蠡乃使种守而蠡为质于吴三年而吴人归之居四年民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报吴王召蠡而问之对曰未可也臣闻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王其毋早图王曰诺又一年王召蠡而问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吴王滛于乐而忘百姓信防喜优忠臣解骨其可乎对曰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王曰诺又一年王召蠡而问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今伍贠骤諌吴王吴王怒而杀之其可乎对曰逆节萌生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其事不成俱受其刑王姑待之王曰诺又一年王召蠡而问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今其稲蟹不遗种其可乎对曰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王姑待之王怒曰道固然乎吾与子言人事子应我以天今天应至矣子应我以人事何也对曰王姑勿怪夫人事必与天地相参然后可以成功今其祸新民恐人知财用资物不足以支长久将同其力致其死伐之必殆王姑待之使其民尽其力而无所取食乃可以致天地之极及季秋王又召蠡而问曰今嵗晩矣子将奈何对曰防君王之言臣固将请之从时犹救火追亡人也王曰诺遂兴师伐吴至于五湖吴人闻之出而挑战一日五反王弗忍欲应之蠡谏曰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臣闻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与弗取反受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天节固然惟谋不迁王曰诺弗许蠡曰臣闻古之善用兵者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无过天极究数而止阳至而隂隂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后则用隂先则用阳近则用柔逺则用刚后无隂蔽先无阳察用之无艺往从其所刚强以御阳节不尽不死其野彼来从我固守勿予若将与之必因天地之灾及观其民之饥饱劳佚以参之尽其阳节盈吾隂节而夺之利宜为人客刚强而力疾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隂节不尽柔而不可追凢陈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蚤晏无失必顺天道周旋无究今其来也刚强而力疾王姑待之王曰诺弗与战居军二年吴师自溃越兵归至五湖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越王惊问其故对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昔君王辱于防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请从君之罚王曰所以不掩子之恶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聼吾言与子分国不聼吾言身死妻子为戮对曰臣闻命矣君行令臣行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越王使工以良金为蠡之状而朝礼之环防稽三百里为蠡封邑后世子孙无得侵蠡之地蠡浮海至齐以书招大夫种种不能用而死蠡遂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懐其重寳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镒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之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聼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善荘生曰至则进千金于荘生所聼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至楚荘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荘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荘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荘生虽居穷阎然以亷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荘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荘生曰今为奈何荘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毎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荘生无所为也乃复见荘生荘生惊曰若不去耶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荘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荘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卹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防归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頋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兎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吝惜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防之来也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或曰范蠡之师计然防于越范蠡尊事之凢越之政事多计然之防

苏子曰天下未甞无智者也而难于择君田丰陈宫其智皆足以制曹公而丰事袁绍宫事吕布绍布不用其言而君臣皆亡此固无足言者如陆逊之于孙权高颎之于隋文言聼计从致君于王伯矣而忮心一起二臣不得其死可不哀哉范蠡知句践可与共患难则为之灭吴以致其功知其不可与同安乐则弃之浮江湖如去仇讐是以君臣免于恶名可不谓贤哉

古史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 列传八十八·赵尔巽
  卷第二百二十八 唐紀四十四·司马光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四·焦竑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五·倪在田
  中俄伊犁交涉始末·罗惇曧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二百六十一 上谕著内务府总管查库存变色之纱·佚名
  卷之十二·祁韵士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九十三·郑麟趾
  世祖沈皇后传·姚思廉
  卷二十六·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十二年(下)·佚名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八·彭定求

        卷478_1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陆畅   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卷478_2 【山出云】陆畅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 双砚斋词话·邓廷祯

    评梅花诗者,以庾子山之「枝高出手寒」,苏子瞻之「竹外一枝斜更好」,林君复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千古绝调。余谓词亦有之。朱希真之「引魂枝消瘦一如无,但空里疏花数点」,姜石帚之「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

  • ●卷三·李调元

    ○西湖第一词西湖词甚多,然无过高观国竹屋痴语所载霜天晓角词云:“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外、几丝碧。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初春情景,此词尽之矣。○稷

  •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陈寿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也。初为州郡吏,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从孙坚征伐,讨黄巾于宛、邓,破董卓于阳人,攻城野战,身被创夷。坚薨,复随孙策在淮南,从攻庐江,拔之,还俱东渡。策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等,转下秣陵、湖孰、句容、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三)·王彦威

    旨寄张之洞唐景崧有人奏日国内空虚若以水师深入使彼有内顾之忧着商奏电直督李鸿章致总署报日以我所赍国书文理不全不允开议加给国书似仍无济电(三件)使日张荫桓邵友濂奏和战相为表裹请饬统兵大员实力防剿折闽督杨昌浚致

  • 六一三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并再实力妥办折(附清单)·佚名

    六一三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并再实力妥办折(附清单)乾隆四十四年四月初八日*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续缴应毁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伪妄遗书,钦奉谕旨,饬令实力查缴,江省苏州书局节次收获违碍书一百二十七部、各项重

  • 卷一百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闽越王无诸【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

  • 贺人龙传·张廷玉

    贺人龙,米脂人。最初以守备的身份隶属于延绥巡抚洪承畴麾下。崇祯四年(1631),承畴接受贼寇的归降,让人龙用酒犒劳他们,借机埋下伏兵杀掉了三百二十个人。这年冬天,张福臻接替了承畴,派人龙到党雄剿贼,斩获二百多首级。第二年

  • 第二十六章盛运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钱穆

    唐代的租庸调制和府兵制,结束了古代的社会。其政府组织和科举制,则开创了后代的政府。但后两者亦各有其流弊与缺点。 一、政权之无限止的解放科举制让人自由应考,即是广泛的开放政权。此制度容易引起士人充斥

  • 卷十三·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今东京封禅寺圆绍传释圆绍,姓孙氏,其先富阳人也,祖官于南燕,因为滑台白马人焉。年及识环,天然俊迈。邻儿戏玩,我且恬然;群从追随,我惟闲静。年当十八,方遂志出家,师事明福寺正觉禅师。觉

  • 禅苑瑶林注卷上·志明

    燕京大万寿寺无诤德谏注少林乐真子志明撰No-A嵩山少林错庵志明禅师。字伯昏。雅号乐真子。安州郝氏子。性忽绳墨。外简朴而内精慜。始为糠禅四祖。作贯花标月集。有洁首座者激砺。乃雉发。师香林净公受具。日夕咨参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澄观

    疏。始本无二绝二碍者。此有二意。一则众生本有佛智。是则本觉不碍始觉。如是而证名无碍智。二者断障显了则无烦恼所知二碍疏。合出经益物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释文。后然如来藏经等下引例释者。言九喻者。如来藏经具

  •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中·飞锡

    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念现在佛专注一境门第八问:“念未来佛即众生是,已闻玄义,事广理幽也。又恐心散难检,今欲一以贯之,专西方念一佛,践不退地,祛有漏心,乘扁舟于黄金之池,礼弥陀于白玉之殿,以通三世,希沾九品,不亦可乎?&

  • 卷第五·佚名

    弘赞法花传卷第五  蓝谷沙门慧详撰遗身第五·宋招提寺释慧绍·宋庐山释僧瑜·宋竹林寺释慧益·梁石门寺释僧明·梁若耶山释道度·周益州大乘寺释僧崖·隋庐山化城寺释法

  • 第八十二章 齿舍利尊神变示现·佚名

    父[奇奢耶婆夫王]殁后,名婆罗加摩普奢王,住三西哈罗悉统一大众,(一)等于天王之彼[王],装饰快适之都,弟一先举行即位大祝典。(二)彼为贤者故,自己得加利加罗、沙喜奢,萨般柔、般提达(加利期全知之贤者)所知之称号。(三)彼对其弟普瓦礼加普

  • 石洞集·叶春及

    诗文集。明叶春及(1532—1595)撰。十八卷。春及,字化甫,号石洞,归善(今广东惠阳)人。嘉靖举人。隆庆初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迁惠安令。民感其德。寻引归。后以艾穆荐起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

  • 伤寒恒论·郑钦安

    伤寒类著作。清郑钦安辑。十卷。钦安,上浣临邛 (今四川邛崃) 人。郑氏对仲景《伤寒论》 反复研究,颇有所悟,遂以舒韶所著《舒氏伤寒集注》 之序,逐一剖析而成。内容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篇及差后劳

  • 杨文忠公三录·杨廷和

    明杨廷和著。8卷。书前有明嘉靖六年(1527)著者序、万历三十一年(1603)温纯序,另有乔宇序,年分不详;“辞谢录”前又有明嘉靖元年(1522)林俊序。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纪昀等校后发抄,集于国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清文渊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