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 日本管窥
《日本管窥》是我所写关于日本的比较正式的论文,分作四次发表于当时由王芸生主编的《国闻周报》上头,头三篇是在民国廿四年下半年所作,可是第四篇却老是写不出,拖了一年多,到得做成刊出,恰巧是逢着七七事件,所以事实上没有出版。头三篇意思混乱,纯粹是在暗中摸索,考虑了很久,得到一个结论,即此声明,日本研究小店之关门,事实上这种研究的确与十多年前所说文学小店的关门先后实现了。
我于五四以后就写些小文章,随意的乱说,后来觉得“不知为不知”的必要,并且有感于教训之无用,所以把有些自己不很知道的事情搁过一边,不敢再去碰它一下,例如文学艺术哲学等,至于中国的事觉得似乎还知道一点,所以仍旧想讲,日本则因为多少有点了解,也就包括在知之的一方面了。最初是觉得这不很难写,而且写的是多少含有好意的,如《谈虎集》卷上起首所收的这几篇,但是后来不久就发生了变化,日本的支那通与报刊的御用新闻记者的议论有时候有点看不下去,以致引起笔战,如《谈虎集》上的那些对于《顺天时报》的言论,自己看了也要奇怪,竟是恶口骂詈了。我写这几篇《管窥》,乃是想平心静气的来想它一回,比较冷静的加以批评的,但是当初也没有好的意见,不过总是想竭力避免感情用事的就是了。
第二篇《管窥》是六月里所做,收在第二年出版的《苦竹杂记》中,改名为“日本的衣食住”,因为实际即是介绍日本固有的衣食住,我说固有,因为此乃是明治时代的生活状态,不是说近时受美国文化的那一种式样。将日本生活与中国古代及故乡情形结合说来,似乎反有亲近之感,只在末一节里说道:
第二年民国廿五年(一九三六)里一直没有续写,但是并不是忘记了,因为在这一年里一总写了两篇《谈日本文化书》,可见还是在想着问题,只是还没有着落罢了。我在《谈日本文化书(其二)》中说:
第三篇《管窥》作于是年十二月,后来收在《风雨谈》内,题目仍旧是“日本管窥之三”,因为想不出扼要的别的题目,故仍用原名。这里觉得讲一国的文化,特别是想讲它的国民性,单以文学艺术为范围去寻讨它,这是很错误的,不然也总是徒劳的事。因为“学术艺文固然是文化的最高代表,而其低的部分在社会上却很有势力,少数人的思想虽是合理,而多数人却也就是实力,所以我们对于文化似乎不能够单以文人哲士为对象,更得放大范围才是。”仿佛在这里找到了一点线索,可是那时抓着的也只是从书本子来的旧话,什么武士道里的人情,实在也是希有的传说,在现代断乎是无从找到的了。那么这篇文章也是徒劳的废话,可以说是失败的了,但是离开了旧路,有意思去另找线索,似乎是在破承题之下已经写了“且夫”二字,大有做起讲之意了。
第一篇《管窥》作于廿四年(一九三五)五月,随后收在《苦茶随笔》里边。这篇文章多是人云亦云的话,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只是云:
“日本人的爱国平常似只限于对外打仗,此外国家的名誉仿佛不甚爱惜。”后面引《密勒评论》调查战区一带贩毒情形,计唐山有吗啡馆一百六十处,滦县一百另四处,古冶二十处,林西四处,昌黎九十四处,秦皇岛三十三处,北戴河七处,山海关五十处,丰润二十三处,遵化九处,余可类推。说毒化是一种政策,恐怕也不尽然,大约只是容许浪人们多赚一点钱吧,本来国际间不讲什么道德,如英国那样商业的国家倘若决心以卖雅片为业,便不惜与别国开战以达目的,日本并不做这生意,何苦来呢。商人赚上十万百万,并不怎么了不得,却叫人家认为日本人都是卖白面吗啡的,这于国家名誉有何好看,岂不是损失么?其次又引了“五一五”事件,现役军人杀了首相犬养毅也不严办,其民间主谋的井上日召和尚初判死刑,再审时减等发落,旁听的人都喜欢得合掌下泪。由此归结到日本士风之颓废,所谓武士道的气风已无复余留,户川秋骨所以叹为现在顶堕落的东西并非在咖啡馆进出的游客,也不是左倾的学生,实在乃是这种胡涂思想的人们耳。虽然有这些谴责的话却都是浮泛的,不切实际的文句,就全篇看来却是对于日本仍有好意的。
“日本与中国在文化的关系上本犹罗马之与希腊,及今乃成为东方之德法,在今日而谈日本的生活,不撒有‘国难’的香料,不知有何人要看否,我亦自己怀疑。但是,我仔细思量日本今昔的生活,现在日本‘非常时’的行动,我仍明确的明白日本与中国毕竟同是亚细亚人,兴衰祸福目前虽是不同,究竟的运命还是一致,亚细亚人岂终将沦于劣种乎,念之惘然。因谈衣食住而结论至此,实在乃真是漆黑的宿命论也。”
“我想一个民族的代表可以有两种,一是政治军事方面的所谓英雄,一是艺文学术方面的贤哲。此二者原来都是人生活动的一面,但趋向并不相同,有时常至背驰,所以我们只能分别观之,不当轻易根据其一以抹杀其二。”后来又说道:
“我们要知道日本这国家在某时期的政治军事上的行动,那么像丰臣秀吉伊藤博文这种英雄自然也该注意,因为英雄虽然多非善类,但是他有作恶的能力,做得出事来使世界震动,人类吃大苦头,历史改变,不过假如要找出这民族的代表来问问他们的悲欢苦乐,则还该到小胡同大杂院去找,浮世绘刻印工亦是其一。”我所要找寻的问题到此似乎已有五分光,再过一年也就成功了。
猜你喜欢 卷上·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 錦衣志·王世贞 第七节调处·佚名 世家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二十四·郑麟趾 卷八·班固 一二二 卯字号的名人二·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三十·薛允升 皇甫仲和传·张廷玉 刘闵传·张廷玉 卷首引语·辜鸿铭 纲鉴易知录卷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