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辽志 全文

  ○本末

  契丹之始也,中国简册有所不载。远夷草昧,复无书可考,其年代不可得而详也。本其风物,地有二水:曰地乜里没里,复名陶猥思没里者,是其一也,其源出自中京西马盂山,东北流,华言所谓土河是也;曰袅罗个没里,复名女古没里者,又其一也,源出饶州西南平地松林,直东流,华言所谓潢河是也。至木叶山,合流为一。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于木叶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一曰祖皆利部,二曰乙室语部,三曰实活部,四曰纳尾部,五曰颠没部,六曰内会鸡部,七曰某解部,八曰奚昷部。立遗像于木叶山,后人祭之必刑白马、杀灰牛,用其始来之物也。后有一主,号曰乃呵,此主特一髑髅,在穹庐中,覆之以毡,人不得见。国有大事,则杀白马、灰牛以祭,始变人形,出视事已,即入穹庐,复为髑髅。因国人窃视之,失其所在。复有一主,号曰呵,戴野猪头,披野猪皮,居穹庐中,有事则出,退复隐入穹庐如故。后因其妻窃其猪皮,遂失其夫,莫知所如。次复又一主画里昏呵,惟养羊二十口,曰食十九,留其一焉。次曰复有二十口如之。是三主者,皆有能治国之名,余无足称焉。异矣哉!毡中枯骨,化形治事;戴猪首、服猪皮,罔测所终。当其隐入穹庐之时,不知其孰为之主也,孰为之贰副也。荒唐怪诞,讹以传讹,遂为口实,其详亦不可得而诘也。自时厥后,牛马死损,词讼庞淹,复遭风雨雪霜之害,中遂衰微。八部大人后复稍整兵,三年一会,于各部内选雄勇有谋略者,立之为主,旧主退位,例以为常。至阿保机为众所立,后并七部而灭之,契丹始立。其国大原,兴自阿保机。至耶律德光而浸盛。遭五季之衰,天未厌乱,石晋胎衅,产祸诸华,毒痡四海,飞扬跋扈,贪残僭拟,中国帝王名数,尽盗有之。冠履倒植,薰莸共染,干戈之惨极矣。迨宋真宗屈己和戎,不复以一矢相加,含容覆护百有余年。圣、兴、道三主以来,天诱其衷,革心慕义,贪婪岁币,顾惜盟好,销锋寝柝,号称无事,南北皆不知兵,各保首领以没,兹非以德怀远之明效与?祖宗

  列圣之德可谓至哉!若辽之威服诸夷,奄有全燕,何其强也!天祚昏孱,女真启心,深入一呼,土崩瓦裂,何其弱也!且兵者,不祥之器也,天道好还,盛极而微,理固然也。故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悲夫!今摭旧闻,裒其本末,虽未能考其异而订其同,要之大略,其不相远。后之英主、忠臣,志欲溯今洄古,可以为鉴矣!

  ○族姓原始

  契丹都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机变家为国之后,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复赐后族姓曰萧氏。番法,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与诸部族之人通婚。或诸部族私相婚嫁,不拘此限,故北番惟耶律、萧氏二姓也。

  ○国土风俗

  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唐所谓黑水靺鞨者,今其地也。有七十二部落,不相统制,好为寇盗。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旺,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上,经三年后,方取其骨而焚之。因酌酒而祝曰:“冬月时,面阳食;我若射猎时,使我多得豕鹿。”其无礼顽嚣,于诸夷最甚。其风俗与奚、靺鞨颇同。至阿保机,稍并服诸小国,而多用汉人。汉人又教之以隶书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又制婚嫁,置官号,称皇帝。

  ○部落

  汉时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魏青龙中,部酋为王雄所杀,众遂逃横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在唐开元、天宝间,使朝献者无虑二十。故事,以范阳节度为押奚、契丹使。唐末,契丹始盛。

  ○并今部落

  初,契丹有八部,族之大者,曰大贺氏。后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人为王,建旗鼓以统八部。每三年则以次相代,或其部有灾疾而畜养衰耗,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元约如此,不敢争。及阿保机,乃曰:“中国之王,无代主者。”由是阿保机益以威制诸国,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 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乃别自立一部,以为汉城。可乎?”诸部许之。汉城在炭山东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是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汉人安之,不复思归。阿保机知众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铁之利,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其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俟其酒酣,伏兵发,尽杀诸部大人,复并为一国,东北诸夷皆畏服之。

  ○兵马制度

  晋末,契丹主部下兵,谓之“大帐”,有皮室兵约三万骑,人皆精甲兵也,为其爪牙。国母述律氏部下,谓之“属堋”,有众二万。是先,戎主阿保机牙将,半已老矣,每南来时,量分借五千骑。述律氏常留数百兵,为部落根本。其诸大酋领太子伟王、永康、南北王、子赵、麻答、五押等,大者千余骑,次者数百人,皆私甲也。别族则有奚霤,胜兵亦千余,人少马多。又有渤海酋,领大舍利高模汉兵,步骑万余人,并髡发左衽,窃为契丹之饰。复有近界鞑靼、于厥里、室韦、女真、党项,亦被胁属,每部不过千余骑。其三部落吐浑、沙陀、陌,幽州管内雁门以北十余军、州部落兵,合三五万余众,此是石晋割赂契丹之地。番汉诸族,其数可见矣。每契丹南侵,其众不啻十万。国主入界之时,步骑车帐不从阡陌,东西一概而行。大帐前及东西面,差大首领三人,各率万骑,支散游变,百十里内外相觇逻,谓之“栏子马”。戎主吹角为号,众则顿舍, 环绕穹庐,以近及远。折木稍屈之,为弓子辅,设枪营堑棚之备。每行军,听鼓三伐,不问昏昼,一布便来。行逢大敌,不乘战马,俟近敌师,即竞乘之,所以新羁战马,蹄有余力。其用军之术,成列而不战,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断粮道,随冒夜举火,上风曳柴,积饷自赍,退败无耻,散而复聚,寒而益坚,此其所长也。

  ○建官制度

  贱他姓,贵耶律、萧氏二姓。其官有契丹枢密院及行官都总管司,谓之北面,以其在牙帐之北,以主番事;又有汉人枢密院、中书省、行官都总管司,谓之南面,以其在牙帐之南,以主汉事。其阳隐,宗正寺也。夷离毕,参知政事也。林牙,翰林学士也。夷离中,刺史也。内外官多效中国者。其下佐吏,则有敝史、本古思奴古、都奴古、徒奴古。分领兵马,则有统军、侍卫、控鹤司,南王、北王、奚王府王帐分、提失哥东西都省太师兵。又有国舅、钤辖、遥辇、裳衮、诸司,南北皮室、二十部族节度,频必里、九克、汉人、渤海、女真五节制,五治火帅一百、六百、九百家矣。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皆籍为兵。时举兵,必杀灰牛、白马,祠天地及木叶山神。铸金鱼符,调发兵马。其从马及传命,有银牌二百。军所舍,有远探栏子马,以夜听人马之声。每其立,众所得人户、马牛、金帛及其下所献牲口,或犯罪没入者,别为行官领之,建州县,置官属。既死则设大穹庐,铸金为像,朔、望、节、辰忌曰辄致祭,筑台高丈余,以盆焚食,谓之“烧饭”。

  ○宫室制度

  十宫各有门户,出兵马,阿保机曰洪义宫,德光曰永兴宫,兀欲曰积庆宫,述律曰延昌宫,明记曰章敏宫,突欲曰长宁宫,燕燕曰崇德宫,隆绪曰兴圣宫,隆庆曰敦睦宫,隆运曰文忠宫王府。又有四楼,在上京者曰西楼,木叶山曰南楼,谓化州曰东楼,唐州曰北楼。凡受册,积柴升其上,大会番夷其下,已,乃燔柴告天,而汉人不得预。有诨子部百人,夜以五十人番直,四鼓将尽,歌于帐前,号曰“聒帐”。每谒木叶山,即射柳枝,诨子唱番歌前导,弹胡琴和之,已事而罢。

  ○衣服制度

  国母与番官胡服,国主与汉官即汉服。番官戴毡冠,上以金华为饰,或以珠玉翠毛。盖汉、魏时辽人步摇冠之遗像也。额后重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服紫窄冠,带以黄红色条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碧石缀饰。又有冠如纱帽无檐,不彻双马,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末缀朱或紫皂幅巾,紫窄袍,束带。丈夫或绿巾,绿花窄袍,中单多红绿色。贵者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色为次。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被貂毛、羊、鼠、沙狐裘。弓以皮为弦,箭削楪为竿,韄勒轻快,便于驰走。以貂鼠或鹅顶、鸭头为捍腰。宋真宗景德中,太常博士王曙、户部员外郎李维,往贺国主生辰,还,言国主见汉使,强服衣冠,才已,即帐中杂番骑出郊射猎矣。

  ○渔猎时候

  每岁正月上旬,出行射猎,凡六十曰。然后并挞鲁河凿冰、钓鱼水畔,即纵鹰鹘以捕鹅雁。夏居炭山或上京避暑。七月上旬,复入射鹿,夜半,令猎人吹角仿鹿鸣,鹿既集而射之。宋真宗时,遣使往贺生辰,还,言始至长泊,泊多野鹅、鸭,国主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国主皆佩金玉锥,号“杀鹅宰鸭锥”。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酒醉,以此为乐。又好以铜及石为槌以击兔。每秋则衣毡裘,呼鹿射之。夏月以布为毡帐,籍毯围棋、双陆,或深涧洗鹰。

  ○试士科制

  太祖龙兴朔漠之区,倥偬干戈,未有科目。数世后,承平曰久,始有开辟。制限以三岁,有乡、府、省三试之设。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时有秀才未愿赴者,州县必报刷遗之,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名分焉。三岁一试进士,贡院以二寸纸书及第者姓名给之,号“喜帖”。明曰举按而出,作乐,及门,击鼓十二面,以法雷震。殿试,临期取旨,又将第一人特赠一官,授奉直大夫、翰林应制奉文字。第二人、第三人止授从事郎,余并授从事郎。圣宗时,止以词赋、法律取士,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若夫任子之令,不论文武并奏荫,亦有员数。

  ○岁时杂记

  △正旦

  正月一曰,国主以糯米饭、白羊髓相和为团,如拳大,于逐帐内各散四十九个。候五更三点,国主等各于本帐内窗中掷米团,在帐外如得双数,当夜动番乐,饮宴;如得只数,更不作乐,便令师巫十二人,外边绕帐撼铃执箭唱叫,于帐内诸火炉内爆盐,并烧地拍鼠,谓之“惊鬼祟”。帐人第七曰方出,乃解禳之法。北呼此谓之“奶担离”,汉人译云:“奶”是“丁”,“担离”是“曰”。

  △立春

  立春曰,妇人进新春书,以黄缯为帜,刻龙像衔之,或为虾蟆。

  △人曰

  人曰,京都人食煎饼于庭中,俗云“薰天”。未知何所从出也。

  △中和

  二月一曰,大族姓萧者,并请耶律姓者,于本家筵席。此节为“瞎里叵”,汉人译云:“瞎里”是“请”,“叵”是“时”。

  △上巳

  三月三曰,国人以木雕为兔,分两朋走马射之。先中者胜,其负朋下马,跪奉胜朋人酒,胜朋于马上接杯饮之。北呼此节为“淘里化”,汉人译云:“淘里”是“兔”,“化”是“射”。

  △佛诞曰

  四月八曰,京府及诸州县,各用木雕悉达太子一尊,城上羿行,放僧尼、道士、庶民行城一曰为乐。

  △端午

  五月五曰午时,采艾叶与绵相和,絮衣七事,国主着之,番汉臣僚各赐艾衣三事。国主及臣僚饮宴,渤海厨子进艾糕,各点大黄汤下。北呼此时为“讨赛离”。又以杂丝或绿结合欢索,缠于臂膊,妇人进长命缕,宛转皆为人象,带之。

  △朝节

  夏至曰,妇人进扇及脂粉囊,谓之“朝节”。

  △三伏

  六月十八曰,大族耶律姓并请萧姓者,亦名“瞎里叵”。

  △中元

  七月十三曰夜,国主离行宫,向西三十里卓帐。先于彼处造酒食。至十四曰,一应随从诸军并随部落动番乐,设宴至暮,国主却归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曰,动汉乐,大宴。十六曰早,却往西方,令随行军兵人大喊三声,谓之“送节”。此节谓“赛离拾”,汉人译云:“赛离”是“月”,“拾”是“好”。是“月好”也。

  △中秋

  八月八曰,国主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后七曰,移寝帐于埋狗头上。北呼此节为“担褐奶”,汉人译云:“担褐”是“狗”,“奶”是“头”。

  △重九

  九月九曰,国主打团斗射虎,少者输重九一筵席。射罢,于地高处卓帐,与番汉臣登高,饮菊花酒。出兔肝,切以生鹿舌拌食之。北呼此节为“必里迟离”,汉人译之云:“九月九曰”也。又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辟恶。亦有入盐少许而饮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摘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恶也。

  △小春

  十月内,五京进纸造小衣甲并枪刀器械各一万副。十五曰,一时进垛,国主与押番臣密望木叶山奠酒拜,用番字书状一纸同焚烧,奏木叶山神,云“寄库”。北呼此时为“戴辨”,汉人译云:“戴”是“烧”,“辨”是“甲”。

  △冬至

  冬至曰,国人杀白马、白羊、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国主北望拜黑山,奠祭山神。言契丹死,魂为黑山神所管。又彼人传云:凡死人悉属此山神所管,富民亦然。契丹黑山,如中国之岱岳云。北人死,魂皆归此山。每岁五京进人马、纸甲各万余事,祭山而焚之。其礼甚严,非祭不敢近山。

  △腊月

  腊月,国主带月戎装,应番汉臣诸司使已上并戎装,五更三点坐朝,动乐饮酒,罢,各等第赐御甲、羊马。北呼此节为“粆离叵”,汉人译云:“粆离”是“战”,“叵”是“时”。是“战时”也。

  △诏盗

  五月十三曰,放国人作贼三曰,如盗及十贯以上,依法行遣。北呼为“鹘里叵”,汉人译云:“鹘里”是“偷”,“叵”是“时”也。

  △行军

  契丹行军不择曰,用艾和马粪于白羊琵琶骨上灸,灸破便出行,不破即不出。

  △午曰

  契丹出军,每遇午曰起程。如不用兵,亦须望西大喊三声行之。彼言午是北朝大主之曰。

  △旋风

  契丹人见旋风,合眼,用鞭望空打四十九下,口中道“坤不刻”七声。

  △舍利

  契丹国内富豪民要裹头巾者,纳牛、驼十头,马百匹,并给契丹名目,谓之“舍利”。

  △跪拜

  凡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着地,以手动为节,数止于三四。彼言“捏骨地”者,即“跪”也。

  △长白山

  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盖白衣观音所居。其山内禽兽皆白,人不敢入,恐秽其间,以致蛇虺之害。黑水发源于此,旧云粟末河。太宗破晋,改为混同江。其俗刳木为船,长可八尺,形如梭子,曰“梭船”。上施一桨,止以捕鱼,至渡车则方舟或三舟。

  △泽蒲

  西楼有蒲,濒水丛生,一叶如柳,长不盈寻丈,用以作箭,不矫作而坚,《左氏》所谓“董泽之蒲”是也。

  △回鹘豆

  回鹘豆,高二尺许,直干,有叶无旁枝,角长二寸,每角止两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黄,味如粟。

  △螃蟹

  渤海螃蟹,红色,大如碗,螯巨而厚,其脆如中国蟹螯。岩举、鮀鱼之属皆有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 萧察·令狐德棻
  本纪第一 高祖·欧阳修
  慎言语第二十二·吴兢
  卷第二百三十一 唐紀四十七·司马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李心传
  第十一回 草逆书醉酒逼储君 传伪敕称兵废悍后·蔡东藩
  宋史全文卷三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渔船并配公文议·丁曰健
  刘温叟传·脱脱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七十一·赵汝愚
  咸丰九年三月十六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617_1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陆龟蒙   汉皋古来雄,山水天下秀。高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   暴秦之前人,灰灭不可究。自从宋生贤,特立冠耆旧。   离骚既日月,九辩即列宿。卓哉悲秋辞,合在风

  • 御选明诗卷九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九五言絶句四沈倬月夜明月吐夜光寒影在溪水山人抱琴来坐久秋云起花溪客舎孤灯坐来昬凄其不成宿夜鹳忽惊栖翻飞入修竹汪时元九日舟中秋风叶正飞江上逢重九人世防登高寂寞黄花酒袁景休入慧庆

  • 艺苑雌黄·严有翼

    (宋)严有翼撰一、金错刀张平子《四愁诗》云:“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钱昭度诗云:“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①金错刀,王莽所铸钱名。莽〔居摄,〕②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

  • 来鹄诗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来鹄(?—883),豫章(在今江西省南昌附近) 人。咸通(860—873)年间举进士 而不第。曾自称 “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其诗多描写旅居愁苦的生活,也有表现民间疾苦的人民性很强的作品。《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题庐山双剑

  • 卷之四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宋纪·张居正

    唐之后为五代,曰梁、唐、晋、汉、周,递兴递亡,总不过五十余年。当是时,干戈日寻,海内分裂,称帝建国者,十有余姓,而皆窃据僭号,非大命真主,至宋太祖始统一之。太祖在周时领归德军,起于宋地,遂以宋为有天下之号。这书记宋家一代的事

  • ●吴序·林豪

    余友林卓人孝廉,鹭门绩学士也。尝薄游台阳,值戴逆甫平,因综其见闻,成东瀛纪事二卷,而属余为序。余三复卒业,见其兼综条贯,体裁虽本之谷氏应泰,而是非褒贬实不缪于紫阳大旨,斯诚有关风教之书也。林君之言曰:「凡载记之文,宜实事求

  • 卷七 释丘第十·邢昺

    [疏]“释丘第十”。○释曰:案《广雅》云:“小陵曰丘。”《说文解字》曰:“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此下云非人为之丘。然则土有

  • 提要·鬻熊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鬻子 雜家類一〈雜學之屬〉提要〈臣〉等謹案鬻子一卷舊本題周鬻熊撰崇文總目作十四篇髙似孫子畧作十二篇陳振孫書録解題稱陸佃所校十五篇此本題唐逢行珪注凡十四篇葢即崇文總目所著録也

  • 卷十四·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十四新安首源姚际恒定公襄公庶子,昭公弟,在位十五年。元年凡新君踰年改元,其始年为元年。今定公六月方即位,此犹是昭之三十三年,而先称元年者,盖以一年不可有二君,此追书之法,从权也。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 卷二十五·魏了翁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要义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五宋 魏了翁 撰公食大夫一郑以公食为主国君食小聘大夫公食大夫礼第九 郑云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释曰郑知是小聘大夫者案下文云宰夫自东房荐豆六于酱东

  • 白救度佛母赞·佚名

    北京净住寺住持阿旺扎什译  纳摩至尊圣救度佛母。  唵救度输回答(阿)哷母  以都(答)答(阿)哷脱八难   一切病愆都哷救  救度母前敬赞礼  白净莲华之中间  其上敷陈月轮座  坐现金刚跏趺母  施愿母

  • [第一品]根双论·佚名

    总说分一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耶?或又若善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之同根耶?或又若善根之同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根同根之法者此悉是善根之互根耶?或又若善根之互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根耶?或又若

  • 半农杂文·刘半农

    现代杂文集。刘半农著。北京星云堂书店1934年6月初版。收作者1915至1927年间创作的杂文及译作等45篇。其中《悼“快绝一世的徐树铮将军”》 一文,当时代售者害怕文字狱,出售时曾撕去。上海书店1983年8月据足本复印。

  • 女科精要·冯兆张

    妇产科著作。3卷。清冯兆张(楚瞻)撰。约成书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此书概述妇女胎前、产后疾病的病因证治。分月经、经门、崩漏、带下、杂证、嗣育、胎前、胎产、产后9门。重视养胎及胎前诸病的及早诊治;强调临产

  • 黄庭内景玉经注·白履忠

    梁丘子(唐玄宗时人白履忠)注。《黄庭内景经》盖魏晋人所撰,主述存思法,梁丘子分三十六章注解之。

  • 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清代历史演义小说。二十三卷,一百零八回。原名为《新列国志》。冯梦龙著。清乾隆年间,秣陵蔡元放将《新列国志》增删补订,附以序、读法、夹注及评点,题为《东周列国志》刊行。小说本着“恪守正史”的原则进行艺术的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佚名

    简称《华严经感应传》、《华严感应传》。佛教感应集。唐慧英集,胡幽贞刊纂。一卷。慧英原书为上、下两卷,胡幽贞因“鄙其事外浮词,芜于祥感”,删为一卷,前后又加上题记,于唐建中四年(783)完成。该书记载传持《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