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锦里耆旧传卷三

(宋)勾延庆 撰

二年春二月壬午朔己亥川主斩两川监军使李严时明宗簒位川主以前朝懿戚心不自安至是内客省李严承枢密使安重诲密旨贮图谋之意添邻部网罗于两川乃斩之闻奏自是方思割据厉兵秣马与东川董相公璋论秦晋之亲结唇齿之约

三年冬筑羊马城

四年春饥荒采■〈豆斗〉四百文长兴元年秋两川起兵讨遂府利阆并黔南夔万等州牓示曰盖闻王皇御下恩信乖而叛离臣子事君猜忌生而权变固不可刮席而忍耻胶柱(阙)移音开户牖以启戎长根芽而稔患以至举戈问罪誓众言征旁庇齐民式求多福某国朝懿戚受命庄宗自节制于西川遇鼎移于东洛且以时变则变丧君有君因尽节而倾诚遂梯航而入贡五年之内发运无虚积数五十万缗粗给中朝之费此则励勤尽于天子欲表率于诸侯宇内皆知人谁不见至于屡加官秩亦荷宠光不幸间谍潜兴窥觎显露于阆中而立节就列镇以益兵揺动我军民控扼我噍軰频将异议累具上闻冀粗轸之懐柔希稍安于方面而朝廷不以为徳转深其疑竟乖鱼水之欢自絶云龙之契某与东川相公已联姻好况密封圻朝闻鸡犬之声暮接笳鼙之响地里虽分于两镇人心何异于一家势比同舟事资共济今与东川点检马步军十五万人骑分路徃武信利阆路黔夔等州问逐制置之由屯集之众其行师法令别载条章务(阙)晏宁必无侵虐况王氏开国久覇成都东则铁锁于瞿塘北则泥封于大散自是子孙失守将相离心全在蜀之烝人固未忘于覇主其因众多之感旧奋武旅以开疆伫遣四民各安其业然后花林步月锦水行春繁华何让于徃年爵禄重新于此日凡百士庶宜体端倪 秋九月辛酉朔丙辰收下阆州牓曰 昨者两川以朝廷自生疑贰不体忠良信谗贼之间言致诸侯之离徳始则阆州节度使李仁矩两来奉使频此觇窥谓于果阆之间便是控临之地妄兴谋画滥置节旄及奸计之遂心犹阴邪而未巳数闻奏报皆请兵师欲结祸阶自为戎首所以东川相公虑其稔恶须议推凶连兴貔虎之师共破豺狼之窟自今月二十九日酉时得东川相公来书云二十五日夜三更三点亲领两川大军四面围褁攻打阆州城池至其日平明打破斫到李仁矩首级并捉到都指挥使姚洪马军指挥使王景步军指挥使费晖等讫余城下见机来投指挥使都头已下便与赏给安存兼本城军人百姓并不伤动外余拒敌党类杀戮无余此则天赞兵威人叶勇力遂至元凶斩首同恶就擒我师四合以环围逆垒一攻而瓦解捷书雷迅喜气山横想与士民同多庆快见便乘胜前进政收利州只期反掌之间便俟克敌之捷 冬十月辛卯朔辛亥右厢马步都指挥使张业收下夔州并黔州牓示曰 今月二十一日据峡路行讨伐招收使状报黔南节度使去今月二十七日将手下元戎兵士抛本州岛岛下水奔窜寻差衙队指挥使朱偓部领左右飞棹并诸指挥兵士乘战船十五只徃黔南安慰至今月二日午时回其黔南节度使今见在梁溪团点元随兵士及旋添水军却有五百余人排比小战船候宁江接应兵士到却欲归复本州岛岛其朱偓当日辰时步领战船徃渠溪袭逐至午时与贼军相见交战趁下水约百余里至酆都坝头杀获贼军一百余人斩黔南内外都指挥使郭太尉呉近思张琼等三十余人侵得器械衣甲不少收获牌印四副其黔南节度使则携余党来小舟沿流直下忠州者窃以大举舟师逺征峡路旗鼔纔闻其下濑云樯寻指于上游连降郡城继收营监势且捷于破竹声有类于爇蓬今则更阅捷书屡闻胜策况宁江军以黔南为肘臂之地以渝合为馈运之衢我已断之彼何望矣节师弃城而窜遁禆将兼队而追擒数俘馘以既多收铠甲而亦众指期荡定以固封隅凡曰军民攸同快慰 十一月左厢马步都指挥使赵廷隐收下利州 十二月左右厢马步都指挥使李仁罕打破遂州杀节度使夏鲁竒于是朝廷夷东川董相公一族

二年天子归罪安重诲后川主却修职贡

三年夏四月辛巳东川董相公拥兵来袭我至汉州昭武军节度使赵廷隐讨平之牓示曰 盖闻皇天无亲唯徳是辅明神不昧稔恶则亡逆贼东川节度使董璋包藏祸心良背盟约暴兴士马急冦封圻迎锋而寻灭全军单马而窜归本府昭武司徒统领大众追袭余妖则有前陵州刺史王晖覩其将亡因图转祸枭斩董璋父子双献其元(阙)保军城持余旌斾念其智勇足可嘉称且谋不自于众人罪止归于元恶既除心腹之患永固邦国之基某见亲徃东川慰谕君民 六月军府将吏等诣衙陈状请川主令公通押两川公事

四年春观察判官元溥上疏请行墨制曰 伏以我蜀被山带江足食足兵实天下之强国也我公本仁祖义允文允武乃天下之贤主也以我公之贤拓土开封取威定覇固得其宜矣而况内则有红莲上客叅帷幄之谋外则仗细栁将军专斧钺之任率土之内足可保盘石之固泰山之安顾惟冗贱何补髙明但念智者百虑必有一失愚者百虑必有一得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樵童之歌哲王聴之敢罄蒭词诚惭管见仰干朗鉴伏切怔忪窃以惟赏与刑国之利器惩恶劝善君之要权不可偏行尤须具举歴观徃典备考前规或王命而不通或宫室以多难列国率闻于专制诸侯或可以从权茍有利于生灵又何辞于通变昔来歙邓禹擅命于征伐之间蜀主岐王承制于隔絶之际俱非得已实欲安人昨邻近诸藩间谍上国有虎视狼贪之意阻君臣鱼水之欢添益兵师动揺生聚况我公恒修贡职不亏楚子之茅遽构谗邪竟掷鲁参之杼以至两川歃血合纵连衡列较齐心奉辞伐罪今则旋平狖穴渐拓鸿基立功者悉望升荣向化者皆思叙进方属途路有阻恩信未通二星不见于云霄三蜀久愆于雨雪将期劝善切在报功畴庸合议于策勲列爵宜遵于故事自今以后若且行墨制以布鸿恩式副羣情无亏大体先宜晓谕后可施行所冀设爵待功免授踰时之赏允宜称覇之宜 秋七月唐国进封蜀王册曰朕祗受天睠虔荷帝图敷大信而仰泣昊穹秉至公而俯临亿兆彰善殚恶必分泾渭之流崇徳报功敢忘山河之誓其有荣联戚里任重侯藩佐白水而中兴为皇家而尽节虽旁縁诖误而竟保忠贞疏凿未通潮海之波澜蹔阻氛霾既定拱辰之光耀如初表章皆验于推诚琛赆逺修于述职得不显其忠赤■〈樊,心代大〉以旌酬益敦鱼水之欢永契君臣之道爰求吉日乃降徽章具官孟某五纬佐天三山镇地七年乃辨真为梁栋之材十徳俱全信是琮璜之器先皇帝经纶八极济活兆人李通首述其纬书邓禹常叅于覇业同心同徳竟挟归马之朝不伐不矜罔恃濯龙之宠洎朕纂承凤纪繄尔镇守龙城铁石弥坚菁茅不匮山川险絶每虔向日之心玉帛骏奔来助郊天之礼有臣若此当代何加董璋久作厉阶终萌逆节既辜恩于覆载欲嫁祸于勲贤叠以封章疏其邻道虔刘我生聚离间我忠良尔外示叶同潜怀愤激衷罄言而诱谕彼既不回伺良便以锄诛乃期自雪以致敢驱叛党径逼仁封吹虺毒以伤神奋豺牙而暴物尔则妙施成筭径出全师鼙鼓纔鸣旋闻落爪窠巢自溃以致噬脐梓州之妖气风驱涪水之狂波镜浄解吾宵旰莱尔韬钤固当铭在景钟岂止光于信史况复备输恳欵益验倾虔叙鲁馆之夤縁述沛中之事旧深心可见亮节期彰不有疾风焉知劲草倘无异数曷报崇庸由是并筑将坛显升王爵兼两藩之奥壤启一字之真封仍循益地之通规别改旌功之懿号赐之旌钺册以辂车虽加等之宠光尔皆不沗在睦亲之义分予亦无惭于戏天鉴甚明为善者降之福祉君恩不党立勲者厚以奬酬唯敬慎始终可延长于富贵勉承兑泽来镇坤维可授依前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川两节度使管内营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兼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等使仍封蜀王加食邑一千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改赐忠贞匡国保大功臣散官勲如故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秋八月下教曰 取威定霸乃公侯权变之方舍爵策勲乃皇王叙酬之典其或兵屯万旅地广山川周环列国之山河奄有全蜀之封部倘不从权而狥众则稽録効以报功今禀命于中朝得专制而行赏但念承世家之余庆受旌节之殊荣穷奢极侈固斵意而不为讲武教民在安边而有作徃岁方勤述职务保永图不幸诸藩构成深隙此际主兵将帅争陈排难之功运策宾僚咸展出竒之畧因兴武旅分荡渠魁累破竹以焚枯连开疆而拓土其次诸司奉职庶吏推诚咸着勲劳岂忘奬荅一昨圣上以显分忠佞遂降册封砺岳带河铭大君之异宠辂车珠冕表列国之殊荣仍示优崇俾行墨制上自藩方之任下及州县之官凡陟幽明许先而后奏自可保不僭不滥之典赏立功立事之人必无患于不均庶有观于允当布告遐迩咸使闻之

长兴五年夏四月文武劝进即皇帝位大赦国内改唐长兴五年为明徳元年以副使赵季良为相掌书记母昭裔为御史中丞掌书记李昊观察判官徐光溥翰林学士左右马步军都指挥使李仁罕赵廷隐张业侯洪实分掌军权 夏四月庚午朔地震兴元节度使张虔刘武定节度使孙汉韶率部来归由是尽得山南土宇兵甲 秋七月己亥朔甲子帝寝疾而崩塟和陵庙号髙祖遗制册元子昶于柩前即皇帝位年十四翌日杀李仁罕并其左右佞者宋让等数人初仁罕入蜀后充马步军都指挥使恣为奢豪前蜀主元妃有国色欲娶之又惧髙祖至是乃有跋扈之意枢密使王处回左厢马步都指挥使赵廷隐虑其难作遂请杀之

三年春三月地震

四年晋髙祖发兵侵昭武至剑门保宁军节度使赵廷隐领兵拒退之是岁改为广政元年 秋八月大水

二年三年边陲无扰百姓丰肥以辅相得人也

四年夏四月蝗

五年春闰三月甲申西域胡僧来朝

六年至九年大有

十年秋七月杀宰臣张业以其判度支虐征商税于是籍没其家枢密使侍中王处回免官致仕上以翰林学士李昊徐元溥为相伊审征为通奏使知枢密院事 上始亲临庶政是月秦川节度使何重建凤州节度使石奉頵率所部来归

十一十二年时平俗阜

十三年春始置贡举

十五年夏六月大水入京城漂荡五门以其城内溺死者众于是大赦境内 秋九月东川兵马都监王承丕反杀知府刑部侍郎郭延钧并家族于是都指使孙钦率手下兵士斩王承丕首级奏送宣差客省使赵李托徃梓州安慰夷王承丕家族

十八年冬上国举兵攻秦州蜀失之

十九年戎泸州獠贼罗驻雍及左街都廵检使赵季文讨降之

二十一年昌州獠反杀巡检使赵汉琼等于是左界巡检使申彦塘讨平之

二十四年册皇太子

二十五年行用铁钱

锦里耆旧传卷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一 严棱 毛修之 唐和 刘休宾 房法寿·魏收
  第五十三回 结君心欢暱张良娣 受逆报刺死安禄山·蔡东藩
  纲目分注补遗原序·芮长恤
  读礼通考卷十·徐乾学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佚名
  一二九三 热河总管董椿等奏文津阁所贮全书已校竣归架等情折(附清单一)·佚名
  卷四·吴缜
  卷二十四·佚名
  卷九 礼四(吉礼 )·龙文彬
  第一节 文帝内治·吕思勉
  ●卷之三·吕坤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佚名
  卷第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八 宋 陆游 撰 丙午五月大雨五日不止镜湖渺然想见湖未废时有感而赋 朝雨暮雨梅正黄城南积潦入车箱镜湖无复鍼青秧直浸山脚白茫茫湖三百里汉讫唐千载未尝废陂防屹如长城限氐羌啬夫有秩走

  • ◎女医生之趣谈·吴虞公

    扬城某报登载一介绍女西医生之广告。其词云:“赵竞雄女士为已故名孝廉翰卿先生之女公子。毕业于上海产科专门医院,为院中高材生。毕业名列前茅。于产科一道,极有心得。而内外各科均有经验。其在院实习成绩之优美,有该院院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八·佚名

    六月初四日丁亥傅玉永安奏言【臣】等在鹿鹿山安营四面安设卡伦防防二十四日黎明据报称东南山梁有数百马步贼匪【臣】即整兵截御贼人来路临近施放鸟鎗杀伤甚众贼即奔败【臣】等带领官兵追击攀越两山贼皆窜入山沟之内计

  • 绎史卷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开辟原始列子昔者圣人因隂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

  • 翰苑羣书卷四·洪遵

    宋 洪遵 编韦执谊翰林院故事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麟徳殿西重廊之后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学士院者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院之南别户东向考视前代即无旧名贞观中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寮或当时才彦

  • §第四章 论中国自取瓜分之由·梁启超

    《孟子》曰:“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亡印度者,印度之酋长也,非英人也。亡波兰者,波兰之贵族也,非俄、普、奥也。譬之人身,使元气内充,肤革外盈,风寒妖邪,孰得而侵之!其有遇魍魅感疾疠者,必其内先有以自召之者也,金堤千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一原庙下朝拜朝拜太祖忌辰亲祠仪礼大定五年十月宣徽宗院申已行礼数十一年同十九年奉勅防三庙行礼不同往日只奠一盏酒冷淡又奉勅防忌辰奠酒用乐不是只奠茶太子大王不须奠只依旧例其日三品以

  • 四年·佚名

    (戊申)四年清雍正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子,上下備忘以勸農,飭八道兩都,以良役變通,飭廟堂講究。○大司諫宋寅明上疏,略曰:今日,卽月正元日也。在天地有陰陽剝復之運,在一身有公私消長之別,反而究之,一理而已。陽與公爲剛爲善,陰與

  • 卷三·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三宋 崔子方 撰公门例日即位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定元年六月

  • 卷二十·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宋 陈经 撰微子【商书】此篇乃微子伤国家之将亡退而与箕子比干私相谋议求所以无愧怍于先王而后已大率贤人君子忠孝之心不见于安平无事之际毎见于悲伤恻怛之时使三人之于纣言聴谏从则忠孝

  • 卷七十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四钱塘程川撰礼十五小戴礼记五礼运言三王不及上古事人皆谓其説似庄老先生曰礼运之説有理三王自是不及上古胡明仲言恐是子游撰以前有言偃云云【包扬録礼运】问礼运似与老子同曰不是圣人

  • 卷四十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既夕礼第十三○既夕【下脱礼字】郑目録云【上毛本衍注字】疏乃记塟时而总记之【乃记疑乃讫误总记误总计】即迁于祖一日【即误既】陈鼎皆如殡节疏在庙门外西

  • 春秋传卷二十六·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昭公下【辛景王二十巳五年崩】二十有二年【晋顷六齐景二十八衞灵十五蔡悼二郑定十曹悼四陈惠十杞平十六宋元十二秦哀十七楚平九呉僚七】春齐侯伐莒宋华亥向宁华定自宋南里出奔楚【华向诱杀羣公子又劫其

  • 第六章 谷神·林语堂

    谷神 (16 )不死,是谓玄牝 (17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8 )。[语译]虚无而神妙的道,变化是永不穷竭的。它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称作"玄牝"。这幽深的生殖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的体至幽至微,连绵不绝地永存着,而它的

  • 繇役第四十九·桓宽

    【题解】“繇役”正文作“徭役”,“繇”“徭”古通。本篇就由于反抗匈奴侵扰的正义战争,而带来的繇役——即动员人力的问题,展开辩论。大夫继续说明备边的重要性,认为

  • 卷二十二·佚名

    △坚固义品第二十七尔时尊者舍利子,谓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行坚固义。须菩提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行坚固义尔时有欲界千天子众作如是念。菩萨摩诃萨为阿

  • 卷第二十·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又此四教由三观起等者由依假空中浅深法门及其观行优劣不同起言诠说亦有差别乃为四教。钞然依中论三观之偈者出其所宗也止观第一云智者师事南岳南岳事慧文禅师文师用

  • 俨山外集·陆深

    文言小说丛书。明陆深撰。三十四卷。有明嘉靖陆楫刊本。此集包括《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 《春风堂随笔》一卷、 《知命录》一卷、《金台纪闻》二卷、 《愿丰堂漫书》一卷、 《溪山余话》一卷、《玉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