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诏令卷一

宋 林虙 编

西汉一

【凡直叙事实不载辞命者不录如纪载建元元年秋七月诏曰卫士转置送迎二万人其省万人如此不录】

高祖【二十四】

谕诸县乡邑【元年十一月】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闗者王之吾当王闗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且吾所以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要束耳

为义帝发丧告诸侯【二年三月】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闗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祠祭诏【二年见郊祀志】

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礼祀如故

立楚王梁王诏【五年正月】

楚地巳定义帝亡后欲存卹楚众以定其主齐王信习楚风俗更立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魏相国建成侯彭越勤劳魏民卑下士卒常以少击众数破楚军其以魏故地王之号曰梁王都定陶

赦天下【五年正月】

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与音相干与之与】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已下

封长沙王诏【五年二月】

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番蒲何反】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

封闽粤王诏【五年二月】

故粤王亡诸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诸侯伐秦亡诸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项羽废而弗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

复诸侯子等诏【五月】

诸侯子在闗中者复之十二嵗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巳下皆复其身及戸勿事

令善遇高爵诏【同前】

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意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赦天下【六年十二月】

天下既安豪杰有功者封侯新立未能尽图其功身居军九年或未习法令或以其故犯法大者死刑吾甚怜之其赦天下

诏择齐荆王【六年十二月】

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复以为诸侯将军刘贾数有大功及择寛惠修洁者王齐荆地

封爵之誓【见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六年十二月甲申始剖符封功臣】

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苖裔

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尊太上皇诏【六年五月】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鋭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羣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赐韩王信书【六年秋】

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

疑狱诏【七年】

制诏御史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

择代王诏【十一年正月】

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逺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王相国通侯吏二千石择可立为代王者

献费诏【十一年二月】

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口数率人嵗六十三钱以给献费

求贤诏【同前】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絶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防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鄼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立南粤王诏【五月】

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防天下诛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今立它为南粤王

议立吴王诏【十二年十月】

吴古之建国也日者荆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后朕欲复立吴王其议可者

置守冢诏【十一月】

秦皇帝楚隐王魏安厘王齐愍王赵悼襄王皆絶亡后其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齐各十家赵及魏公子亡忌各五家令视其冢复亡与他事

赦燕吏民诏【二月】

燕王绾与吾有故爱之如子闻与陈豨有谋吾以为亡有故使人迎绾绾称疾不来谋反明矣燕吏民非有罪也赐其吏六百石以上爵各一级与绾居去来归者赦之加爵亦一级

三月诏

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亲或为列侯皆令自致吏得赋敛女子公主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吏二千石徙之长安受小第室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复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两汉诏令卷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二十六·宋濂
  卷九十八·毕沅
  卷三·王世贞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温睿临
  第二十卷 清贡生 (一)·缪荃孙
  卷一·宇文懋昭
  第二节番社·佚名
  六七一 谕着程景伊王杰分充国史馆正副总裁·佚名
  卷四十二·班固
  一九 胡韵仙·周作人
  姚氏妇杨氏传·魏收
  冯晖传·欧阳修
  王鼎传·脱脱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三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四古今体五十八首【丁未八】处暑【七月十一日】昨晚热留尾晓峯云罩头湔炎【自亥至寅微雨】真处暑送爽正宜秋快霁碧霄浄凝眸满意酬荞田及菜圃又可望丰收雨【七

  • 韦斋集补钞·吴之振

    朱松新筍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劚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春晚书怀万里西游为觅诗,锦城更付一官痴。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疏雨池塘鱼避钓,晓莺窗户客争棋。老来怕与春为别,醉过残红满地时。晓过

  • ●卷八·刘一清

    ○张世杰入卫 乙亥三月初十日,张世杰入卫京师。内空,赖张世杰一军万人自荆湖至。世 杰本信安归正人,擢承宣使。陈宜中疑世杰易其所部之军,世杰不得尽其力。时 吕文福请提兵入卫。文福,文焕兄也。 ○议迁跸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佚名

    万历四十年十二月庚寅朔大学士叶向高奏臣窃观 皇上神圣聪明于国家大计无不留心事到穷极无不施行即如 福藩之国人望最切者亦已有旨令各衙门料理一切事务矣此皆独断神谟非臣等所能仰赞惟是阁臣员缺上关国家之安危下系

  • 卷之三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八·阿桂

    二月丙寅五岱奏言【臣】带领官兵于正月十七日攻取北山顶由谷口循山梁至北山顶相隔七十余里量其要隘俱分兵占住拟于十八日将沟内藏匿贼匪尽行勦除乃十八日晚伍什哈逹来称奉将军令尔若不能取此山顶即以军法从事【臣】因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下·袁枢

    宋 袁枢 撰黄巾之乱汉灵帝光和六年 初钜鹿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呪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游四方转相诳诱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

  • 卷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七武功五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十月丙申上谕议政大臣等曰传谕沙木巴戴青墨尔根济农值雨雪时噶尔丹侵掠其疆界亦未可定宜简发其兵并附近喀

  • 卷四·郑玄

    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食,饭也。饮,酒浆也。膳,牲肉也。羞,有滋味者,凡养之具,大略有四。○食,音嗣,注及下“食用”、“公食”同。饭,扶万反,依字作饣卞。)[疏]“膳夫”至“世子”○释曰:云“膳夫掌王之食饮”者,此一

  • 卷十六 谈丛·刘向

    王者知所以临下而治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蔽欺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定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凡所以劫杀者,不知道术以御其臣下也。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也。

  • 今之“活佛”也不是现身成佛者·印光

    近人多好立异,不肯做老实功夫,故有学禅宗、相宗、密宗者,此三法门均不可思议,然均属自力。密宗虽有现身成佛之义,而现身成者,究有几人?莫道学密之人不能现身成佛,即传密宗之&ldquo;活佛&rdquo;也不是现身成佛之人。汝等且莫随

  • 郑少谷集·郑善夫

    诗文集。明郑善夫(1485—1523)撰。二十五卷。善夫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属福建)人。弘治进士。曾官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嘉靖初,任南京吏部郎中,游武夷山遇风雪,绝粮,病死。工诗,善画。诗学杜甫,善画丛筱怪石。有

  • 台湾三字经·王石鹏

    本书全一卷,王石鹏撰。石鹏字箴盘,别号了庵主人。因感于「尔小子,生于斯,地理志,宜先知」(引本书首语);用「三字经」体,采诸家之杂说编为韵语,成此书。「自序」并作提要云:『首序位置、名称、治乱、沿革,继叙番部种族、山川、物

  • 天台山记·徐灵府

    游记。原题方瀛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徐灵府撰。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是作者在唐元和年间(80

  • 成方切用·吴仪洛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1761)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

  • 极玄集·姚合

    诗总集。唐姚合编。原编一卷,南宋后析作二卷。录唐王维、祖咏及大历以下共二十一家诗一百首(今本实为九十九首),序称“此皆诗家射雕手也,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所选多五律,尤以钱起、郎士元、耿湋、司空曙、皇甫

  • 赐姓始末·黄宗羲

    历史著作。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曾招募义兵组织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有多种著作行世。该书记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经营、收复台湾等事, 以叙述郑芝龙发迹及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