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完颜元宜之变
海陵天德元年冬十二月,以完颜元宜为兵部尚书。元宜本名阿里,一名伊德讷,本姓耶律氏。父慎思,天辅七年,宗望追辽主至天德,慎思来降,且告夏人以兵迎辽主,将渡河去。宗望移书夏人,谕以祸福,夏人乃止。赐慎思完颜氏,官至仪同三司。元宜便骑射、善击球。皇统元年,充护卫,累迁额勒本群牧使,入为武库署令,转符宝郎。至是,海陵篡立,擢兵部尚书,复姓耶律氏。
正隆六年秋九月庚寅,南侵宋,以元宜为神武军都总管。先是,元宜由尚书出为节度使,历顺义、昭义二军,再入为兵部尚书、劝农使,从军以本官领都总管。诏以大名路骑兵万余益之。前锋渡淮,拔昭关,遇宋兵万余于柘皋,力战却之。至和州,宋兵十万来拒,元宜麾军力战,抵暮而罢。宋人乘夜袭营,元宜击走之。黎明追及宋军,斩首数万,以功迁银青光禄大夫。海陵增置浙西都统制,使元宜领之,督诸军渡江,佩金牌,赐衣一袭。是时,世宗已即位于辽阳,军中多怀去就。海陵军令惨急,亟欲济江,众思亡归,决计于元宜。明安唐古乌页曰:“前阻淮渡,皆成擒矣!比闻辽阳新天子即位,不如共行大事,然后举军北还。”元宜曰:“待王祥至,谋之。”王祥者,元宜子,为骁骑副都指挥使,在别军,元宜使人密召之。既至,遂约诘旦卫军番代即行事。元宜先绐其众曰:“有令,尔辈皆去马,明日渡江。”众皆惧,乃以举事告之,皆许诺。
冬十月乙未黎明,元宜、王祥与武胜军都总管图克坦守素、明安唐古乌页、穆昆鄂勒博、罗索、温都长寿等率众犯御营。海陵闻乱,疑宋兵奄至,揽衣遽起,箭入帐中,取视之,愕然曰:“乃我兵也。”大庆善曰:“事急矣,当出避之。”海陵曰:“将安往?”方取弓,已中箭仆地。延安少尹纳哈塔鄂勒博先刃之,手足犹动,遂缢杀之。骁骑指挥使大磐整兵来救,王祥出语之曰:“无及矣。”大磐乃止。军士攘取行营服用皆尽。乃取大磐衣巾,裹其尸焚之。遂收李通、郭安国、图克坦永年、梁珫、大庆善,皆杀之。元宜行左领军副大都督事,使使者杀太子光英于南京。诸军北还。
世宗大定二年春,元宜入见,拜御史大夫,诏以高桢勉之。未几,进平章政事,封冀国公,赐玉带、甲第一区,复国姓。往泰州规措契丹事。元宜使忠勇校尉李荣招斡罕,被害,诏追赠荣官四阶。未几,契丹平,元宜还朝,奏请益诸群牧铠甲,从之。复请益临潢戍军士马,诏给马六百匹。久之,罢为东京留守,乞还所赐甲第,许之。赐以袭衣、吐鹘、厩马、“海东青”鹘。寻致仕,卒。遣使致祭,赙赠甚厚。
子萨尼雅布,官符宝祗候,世宗令还本姓。大定十一年,尚书省奏拟纳哈塔鄂勒博除授,帝曰:“昔废海陵,此人首入杀之,人臣之罪,莫大于是,岂可复加官赏?其世袭穆昆,姑听仍旧。”十八年,济噜海上言:“凡为人臣,能捍灾御侮者,宜录用之。今弑海陵者,以为有功,赏以高爵,非所以劝事君也。宜削夺,以为人臣之戒。臣在当时亦与其党,如正名定罪,请自臣始。”帝曰:“济噜海自请其罪以劝事君,此亦人之所难。”使充赵王府祗候郎君。
猜你喜欢 杂传第三十五·欧阳修 卷六十六·毕沅 卷五十九 后秦録七·崔鸿 东都事略卷九十·王称 卷八·杨士奇 稽古录卷二十·司马光 稽古録卷一·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纪昀 卷之七十·祁韵士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阿桂 卷一百十三·司马迁 杨炎传·欧阳修 来知德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四·雍正 卷第六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