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八

庄公元年

考异永懐堂注且别于内女也于作于下女于同释文鄑子斯反【四叶】元文斯作斳疏始念之也【四叶左六行】宋板念作人谨按作人为是谷梁传注始以人道録之

补遗释文父弑音试【四叶】弑作杀宋板同疏非旧説耳【五叶左八行】宋板非作排

庄公二年

考异足利本经冬十有二月二作一

补遗释文【七叶】补脱好会呼报反疏注于余【六叶左四行】宋板注上有二年二字 是杜名其【七叶右三行】名作明

庄公三年

释文滑乎八反又于八反【九叶】元文作滑乎八于八二反栎或音书灼反【十叶】灼作约疏纪季请复五庙【八叶左四行】

宋板复作后谨按作后为是公羊传注为五庙后 本为救徐名使大夫救徐【九叶左六行】名作各 曷为先先言次【八行】谨按衍一先字 曷为言救【同上】谨按为下脱先字补遗宋板疏注溺鲁至去氏【八叶右四行】注上有三年二字

庄公四年

传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谨按足利本及宋板后人记云以下异本有国字不知据何本也释文郧或作员【十三叶】元文上作员下作郧疏畏楚为会礼于汉水之汭【十四叶右二行】宋板畏作与

补遗释文孑楚为防为孑【十二叶】为防作谓防宋板同疏不知本何【十三叶左三行】宋板本作木

庄公五年

补遗宋板疏夫人至齐师【十四叶右八行】夫上有五年二字会孙犂来【十五叶右二行】会作曽

庄公六年

考异足利本传骓甥甥作聃

补遗宋板疏注王人至【十五叶右六行】注上有六年二字楚人围成【十六叶右六行】成作陈 会不旋踵【十八叶右五行】会作曽

庄公七年

经七年春秋夫人姜氏正误秋字可删释文陨丁闵反【十九叶】元文丁作于

补遗宋板经春秋夫人无秋字足利本同疏注恒常至【十八叶左六行】注上有七年二字

庄公八年

考异足利本经齐无知杀其君诸儿杀作弑永懐堂同注长厯推之月六日也谨按足利本后人记云月六日异本作十一月六日

补遗释文祖音怚【二十三叶】怚作伹宋板同 牀主良反【同上】主作士宋板同疏注期共至【二十叶左六行】宋板注上有八年二字

庄公九年

考异宋板秦子梁子上无圈鲍叔帅师来言曰上有圈谨按为是释文传直専反又丁恋反传乗防证反注传乗字同【二十七叶】元文作传乗直専反又丁恋反下绳证反注传乗同 辟本又作辟【同上】下辟作避 税上活反【同上】上作土 解古买反【同上】古买作嫌蟹补脱【同上】旧扶卧反谨按当在缚扶略反下疏鲍叔之不忍戮贤人其知知称贤以自成也【二十八叶左五行】谨按管子作夫鲍叔之忍不僇贤人其智称贤以自成也注言多所容忍必不戮贤人称举也

补遗宋板注故不称君君作名足利本同 时使恶齐使作史足利本同疏皆知勇【二十八叶右五行】知作加

庄公十年

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谨按足利本后人记云礼下异本有故字疏今鲁伐齐纳子纠【二十九叶左五行】宋板今作令

补遗宋板疏一本二名【三十叶右三行】本作木 间为间杂【三十一叶右六行】为作谓 寸之三也【三十二叶右六行】三作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

猜你喜欢
  祭法·戴圣
  指瑞篇第五十一·王充
  卷四 性理一·黎靖德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吕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经济文衡后集卷一·佚名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九章 知所属·林语堂
  第一章 13·辜鸿铭
  卷二·张自超
  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庄子
  外篇·胠箧第十·庄子
  卷五·乾隆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华喻品第十八·佚名
  佛说解忧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关汉卿

    (外扮寇莱公领从人上)(寇莱公云)三千礼乐唐虞治,万卷诗书孔孟传。老夫寇莱公是也。奉圣人的命,开放举场。今有头名状元是陈良佐,问其缘故,乃汉陈平之后。他父曾为前朝相国,早年弃世。有母亲冯氏大贤,治家有法,教子有方。因陈良

  • 三集卷二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二古今体一百二十六首【壬午六】初游龙井志怀三十韵濒湖佳景多不可偻指数岩泉各擅长大略吾能举南山有龙井向闻曾未覩弗肯命骑游恐费经营若今来却重饰既成说无补罢去太矫情新晴景更妩是用

  • 卷一·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一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古诗八首【昭明选古诗十九首皆不著作者姓名刘勰文心雕龙曰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钟嵘诗品曰其外去者日以踈四十五首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从远方来橘

  • 卷九 開寶元年(戊辰,968)·李焘

      起太祖開寶元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乙酉朔,(案原本作辛卯朔,誤。今改正。)御乾元殿受朝。   庚寅,詔呂餘慶歸朝,以兵部侍郎劉熙古為端明殿學士、權知成都府。   壬辰,左領軍衛上將軍、燕國公劉重進卒。重進

  • 卷一·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一 【起戊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尽壬子明太祖洪武五年】凡五年 【戊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是岁闰七月元申帝出奔以後为明太祖高皇帝洪武元年】

  • 一一六四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佚名

    一一六四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湖南巡抚臣浦霖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

  • 五〇 东湖逸话·周作人

    我在上边只是讲得东湖学堂,对于东湖本身还没有讲到,现在就来补说几句话。东湖在绍兴如以山水论,那是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因为它的奇怪不及吼山的水石宕,若欲和西湖对峙,那简直是笑话了。但是它在近时却非常有名,这是什么缘故呢

  • 卷91·陈邦瞻

    ○会蒙古兵灭金理宗绍定五年十二月,蒙古遣王楫来京湖,议夹攻金,史嵩之以闻。朝臣皆以为可遂复仇之举,独赵范不喜,曰:“宣和海上之盟,厥初甚坚,迄以取祸,不可不鉴。”帝不从,命嵩之报使许之。嵩之乃遣邹伸之往报,蒙古许俟成功,以河

  •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佚名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曰: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

  • 读书续録卷七·薛瑄

    通天地万物之理皆善也人胡不为善用之则行最难自圣人以下虽大贤用之未免有过不及处圣人见防明决未有至于事防之难处者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天理人事精粗无二致故下学人事即所以上逹天理也大哉乾元元者性善

  • 卷三十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三十七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首章之説曰礼之大体固重于食色矣然其间事之大小缓急不同则亦或有反轻于食色者惟理明义精者为能权之而不失耳权之不失是乃所以全礼之重而深明食色之轻也观于寸木钩

  • 道慧品第八·佚名

    佛告总{敖力}王菩萨言:又族姓子。菩萨之业不可称载。所以者何。计如众生贪欲诤门。菩萨修业积功累德。合集众行至初法门。正使族姓子。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满中众生。皆令成立声闻缘觉。悉令此等一切众生所立善业。不如发

  •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五十八复次善现,一切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

  • 答传佛传生书·太虚

    传佛传生善友:来函述日用功夫未得力各节,详有数缘,如腿痛身疲,致唯能死念话头以为抵制;又因尚居学戒堂,分心两处,行径未获专一。然此二违缘,去之无他缪巧,但制之以忍,帅之以志,一待三阳开泰,百体从令,自然与春冰俱化也。又须知此亦

  • 真现实论宗依论(下)·太虚

    第四章 所知事素之关系所知现实成事,即有情、器界等;所知现实蕴素,即心、心所、色等。成事是蕴素之成事,蕴素是成事之蕴素。即此成事与蕴素关系之轨则,演绎之即是因果律。略观之、似乎蕴素是因而成事是果,深察之、则能为因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九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九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法品第十九如所说得三十二相诸业。菩萨应一心修习。修如此三十二相业以慧为本。是故退失慧四法菩萨应远离得慧四种法应常修习行有四法能退失慧。菩

  • 卷第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十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南岳下七世瑞岩彦禅师法嗣南岳横龙禅师初住金轮。僧问。如何是金轮第一句。师曰。钝汉 问如何是金轮一只箭。师曰

  •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序·丈雪通醉

    濟宗孤迥,只餘一條白棒入泥入水為人;一言半句,吐氣總在白地光明錦中掀翻播弄,直是百尺無枝、千里絕跡,惟能截斷眾流,便能函蓋乾坤,單傳直指之道亙古亙今,所繇特著也。後來枝葉繁滋,牆壁倚傍,徒廓門庭,無關窔窱,如來禪、祖師禪,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