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惜香乐府卷九

南乡子

楚楚窄衣裳。腰身占却,多少风光。共说春来春去事,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

闲立近红芳。游蜂戏蝶,误采真香。何事不归巫峡去,思量。故来尘世断人肠。

南乡子

月转水晶盘。楼上初闻一鼓残。又是去年天气好,栏干。风动梅梢玉斗寒。

无奈壮情阑。对酒如何欲强欢。谁道破愁须仗酒,君看。酒到愁多破亦难。

谒金门(和德远)

灯乍灭。忽见一天明月。恰舞霓裳歌未歇。露寒回绛阙。羽服明晖玉雪。笑语轻参环玦。香泽恼人情不彻。夜长窗自白。

点绛唇

云亸宫鬟,淡黄衫子轻香透。晚凉时候。睡起新妆就。冰枕生寒,玉浸纤纤手。沈吟久。眉山敛秀。爱道奴家瘦。

菩萨蛮

春山已蹙眉峰绿。春心骀荡难拘束。惆怅为春伤。惜花心更狂。

对花深有意。且向花前醉。花作有情香。与人相久长。

画堂春

当时巧笑记相逢。玉梅枝上玲珑。酒杯流处已愁浓。寒雁横空。

去程无记更从容。到归来好事匆匆。一时分付不言中。此恨难穷。

如梦令(寄蔡坚老)

居士年来病酒。肉食百不宜口。蒲合与波□,更着同蒿葱韭。亲手。亲手。分送卧龙诗友。

如梦令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

菩萨蛮

隔江一带春山好。平林新绿春光老。休去倚阑干。飞红不忍看。

东流何处去。便是归舟路。芳草外斜阳。行人更断肠。

长相思

敛愁眉。恨依依。肠断关情怨别离。云中过雁悲。痴因谁。病因谁。屈指无言忖后期。此时人怎知。

柳梢青

潇洒仙源。夭桃秾李,曾对华筵。歌媚惊尘,舞弯低月,满劝金船。

鉴湖烟水连天。政归棹、红妆斗妍。花雾香中,人询居士,切莫多传。

好事近(驾德远·贺生辰)

不羡八千椿,不羡三偷桃客。也不羡他龟鹤,一总为凡物。羡君恰似老人星,长明无休息。好与中兴贤主,立维城勋绩。

朝中措(上钱知郡、符主管、朱知录三首)

南楼风物一番新。春幕异斯民。岂但仁人恺弟,更兼政事如神。

人生最贵,荣登五马,千里蒙恩。只恐促归廊庙,去思有脚阳春。

朝中措

文章学业继家声。名誉压群英。早岁掀腾膴仕,如公富贵难并。

定膺丹诏,朱轮迅召,陶冶苍生。自是盐梅姿质,伫看大手调羹。

朝中措

先生德行冠南丰。锦绣作心胸。暂屈徒劳州县,文章后进宗工。

督邮纲纪,才高幕府,雅望尤崇。此去定膺光宠,且须满醉西东。

念奴娇(上张南丰生日)

桂华蟾魄,到中秋、只有人闻一六。浩渺清风因唤起,千里吹飞鸿鹄。碧落翻花,瑶空隐瑞,声节琅玕筑。板怀玉燕,此时嘉梦重育。

始信名在丹台,曈方八百,子已三千熟。麟脯灵瓜那更有,琼斝神仙醹醁。秋水春山,柳腰花面,一醉霓裳曲。长生清净,自然何用辟谷。

好事近

江上一江楼,楼上远山横翠。还更腰金骑鹤,引竹西歌吹。寿君春酒遣双壶,满引见深意。肯向龟荷香里,唤侬来同醉。

好事近

剑水霭欢声,喜庆间生人杰。一段葱葱佳气,扇熏风时节。今朝银艾佐琴堂,争把寿香祐。去去凤皇池上,见龟巢连叶。

柳长春(上董倅)

梅喜先春,雁惊未腊。于门瑞气浮周匝。正当月应上弦时,长庚梦与良辰合。

螺水恩浓。旴江德洽。寿杯劝处燃红蜡。明年此际祝遐龄,贺宾一一趋东阁。

武陵春(上马宰)

又是新逢三五夜,瑞气霭氤氲。万点灯和月色新。桃李倍添春。

花县主人情思好,行乐逐良辰。满引千钟酒又醇。歌韵动梁尘。

临江仙(上祝丞)

天祐炎图生国瑞,蓝田暂屈英僚。始知文宿降璇霄。中元前五日,七夕后三朝。

江斅风流临此政,少年潇洒奇标。行看峻擢相熙朝。功名前稷契,寿算等松乔。

喜迁莺(上魏安抚)

商飚轻透。动帘幕飞梧,乱飘庭□。瑞气氤氲,沈檀初爇,烟喷宝台金兽。黄花美酒。天教占得,先他时候。诞元老,庆有声,此夕降生华胄。

欢笑。宜称寿。弦管鼎沸,宫商方频奏。满捧瑶卮,华堂歌舞,拍转金钗斜溜。朱颜绿鬓,殷勤深愿,镇长如旧。叹滨海,道难留,指日荣迁飞骤。

鹊桥仙(上张宣机)

云峰初敛,秋容如洗,庭院金风初扇。葱葱佳气霭侯门,信天上、麒麟乍见。

祝君此去,飞黄腾踏,日侍凝旒邃冕和羹调味早归来,坐看取、蓬莱清浅。

猜你喜欢
  熊上达·唐圭璋
  赵企·唐圭璋
  第十一出 心离·李渔
  ●投梭记目录·徐复祚
  第二十五出至第三十六出·柯丹邱
  吕天用·隋树森
  ●卷四·先著
  古诗镜卷三十一·陆时雍
  大帅·徐志摩
  卷三百七十·陈思
  卷三十二·沈德潜
  卷二 【佚名的诗】·佚名
  巻六·元好问
  卷七十五·陈邦彦
  第十二回 仇牧之合家团圆 土条蛇满门诛戮·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彦逾·唐圭璋

      彦逾,字德老,四明人。高宗建炎四年(1300)生。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仕至工部尚书。晚以资政殿大学士典乡郡。召除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进观文殿学士。开禧三年(1207)卒,年七十八。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又,明万历刊万姓统谱卷八

  • 卷一百七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二书法总类五言古乐府          【魏】曹 植墨出青松烟笔岀狡兔翰古人感鸟迹文字有改判七言古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宋】黄庭坚丘郎气如春景晴风暄百菓草木

  • 卷二十四·黄以周

      徽宗   △崇宁三年(甲申,一一○四)   1、五月(案:钱氏《朔闰考》:是月癸酉朔。) 丁丑,尚书省劄子:“京城提举茶场所准诏旨,水磨茶场追述旧制,别立新额。奉圣旨,依今具申请下项:一、元丰茶场以在京府界郑、澶、颍昌府为地分

  • 卷第一百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六〔起柔兆困敦(丙子),尽玄黓敦牂(壬午

  • ◎礼十二(宾礼)·徐天麟

    ○封先代后(先贤后附)殷后绍嘉侯。成帝绥和元年二月甲子,封殷后孔子世吉适子孔何齐为殷绍嘉侯,千六百七十户,(本纪云,考求其后莫正孔吉,其封吉为殷绍嘉侯。)后六月,(本纪作三月。)进爵为公,地方百里。哀帝建平二年,益户九百三十二。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六·徐乾学

    丧制九违礼三丧中宴客晋书刘隗庐江太守梁龛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周顗等三十余人同防隗劾奏请免龛官削侯爵顗等知龛有丧吉防非礼宜各夺俸一月从之【详见一百十三卷不及礼条】【顾炎武曰当日期功之丧朝廷

  • 二八五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复行查缴不应存留书集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八五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复行查缴不应存留书集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九月二十二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谨奏,为复行查出不应存留书集,恭折奏缴销毁事。窃照钦奉上谕,查缴违碍书集,经臣等饬令各属,传集地保,逐户

  • 列传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一百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李穑。○李穑字颖叔赞成事谷之子。 生而聪慧异常读书辄诵年十四中成均试已有声。 谷仕元为中瑞司典簿穑以朝官子补国子监生员在学三年谷在本

  • 列传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一百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郑道传。○郑道传字宗之检校密直提学云敬之子。 恭愍朝登第调忠州司录累转通礼门*祇{祗}候。 连丧父母庐墓终制。 召授*大常博士王亲享宗庙

  • 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魏公子即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魏公子列传》便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传中详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九。·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九卷志八职官中零零杂志第八。职官中。三九卷志八职官中零一○内省,[景德王]十八年,改

  • 李侗传·脱脱

    李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人。二十四岁那年,听说本郡人罗从彦学得了河、洛之学,于是以书信拜谒他,其中大致说:“李侗听说,天下有三个根本,父亲生养儿子,老师教授学生,君主治理国家,缺其中之一则根本就不能树立。古代的圣贤没有谁

  • 寻本溯源·胡适

    禅学古史考印度人是没有历史观念的民族,佛教是一个“无方分(空间)无时分(时间)”的宗教。故佛教的历史在印度就没有可靠的记载。去年(1927年)的夏间,我在上海美国学校的中国学暑期讲习会内讲演了四次《中国禅宗小史

  • 教苑清规序·佚名

    天台教苑清规旧尝刻置上天竺山之白云堂后毁弗存今圆觉云外法师自庆惧久将废坠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诠次正其舛误补其阙轶而参考乎禅律之异同为后学复刻焉昔者窃闻之儒以礼立仁义离礼於仁义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离律於定慧

  • 理想国·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著。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他著名的“四主德”说,即一个国家必须同时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道这四德的性质,才称得上是理想国。而实现理想国的根本途径是

  • 太清无极至妙神珠玉颗经·佚名

    太清无极至妙神珠玉颗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经文言内丹修炼法。内称:神珠者太阳之精,玉颗者月华之英;太阳流珠主人之阳,太阴玄珠主人之阴。阴阳冲和应用,然后白金施,红雪配,精血住,真胎

  • 痴人福·佚名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8回。无名氏撰。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书局石印本。卷首有嘉庆十年(1805)梅石山人的序,称“偶于残卷中捡有一书,系是抄本,名《痴人福》”,“令梓人翻刻印行世,大可点省于世事耳。”有绘图18幅。该

  • 大意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大意’为童子之名,系佛陀过去世前身之一。本经内容叙述大意童子欲济助其国之贫,遂入海求宝,闻海底有明珠,欲抒海水而采之。天帝感其精诚,前来助之,海神大恐慌,急忙出珠,大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