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大元帅吴越国王
王名俶,字文德,文穆王第九子也。母吴越国恭懿太夫人吴氏。王以天成四年岁己丑八月二十五日生于功臣堂。天福四年十二月,承制授内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忠献王累授王特进、检校太尉。开运四年春三月庚寅,出镇丹丘(即台州也)。下车数月,有僧德韶语王曰:“此地非君为治之所,当归国城,不然将不利矣。”王从其言,即求归。秋九月甲戌,发自丹丘,归觐也。是日大风,东南有云如楼阁之状,识者异之。冬十二月,内衙统军使胡进思、指挥使诸温、钭滔等幽废王于义和后院,乃召诸大校及率中外军庶,奉迎王于南邸。晡时,王见府僚将校于帅府之外帘,谦让者三,诸将校以王素有德望,俯伏称贺。即日,王以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莅事于元帅府之南序。
(戊申)乾祐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汉主南郊,大赦改元。是月乙卯,王即位于天宠堂,赦境内租税,班赉有差。
天宠堂,即忠献王重建,逮于废王,不克迁徙,至是而王临位焉。
自前年季冬浃于正旦,阴晦弥月,是日云初澄霁,中外人情胥悦。壬戌,遣将兵奉废王于衣锦军。丙子,汉主崩,少主承祐即位。二月辛卯,王亲祀五庙。乙未,诛内衙指挥使何承训,惩其反覆,中外大悦。
初,废王将黜胡进思,而承训预其事。议未决,承训反告于进思。及王即位,复请诛进思。王惩其反覆,立命斩之。
三月,敕遣中书舍人张谊来归忠献王赗。丙寅,内衙统军使胡进思请诛废王,王不许,于是进思忧惧而卒。
先是,王遣都头薛温领亲兵保卫废王,且戒之曰:“尔等小心卫护吾兄,若有异事,当死拒之。”至是,进思请诛,不遂,乃诈以王命,令薛温害之。温曰:“仆受命之日,不闻此言,决不敢妄发也。”进思乃夜遣二贼,逾垣而入,欲刺废王。废王阖户大呼,薛温闻之,率众而入。夜二鼓,毙二贼于庭中。至是进思闻二贼死,忧惧,不二日发疽而死。
夏四月,大阅马步。六月朔,日有蚀之。冬十一月,下令以每岁租赋逋滞者悉蠲之,仍岁为著令,百姓歌舞焉。
(己酉)二年春二月,匡武都连名辄举求职,王命斩状首二人,坐黜者二十余人,余宥之。三月,敕授王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浙江东西等道管内观察处置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州越州大都督、上柱国、吴越国王、食邑一万户、实封一千户,仍赐匡圣广运同德保定功臣。夏四月,太白昼现。是月乙亥,城西上清宫灾。五月,内衙指挥使钭滔以罪黜于处州。六月甲申,日有蚀之。秋七月,朝廷命擒河中府李守贞。
初,守贞之叛,求援金陵,伪齐王景达举兵应之。未几守贞就擒,淮人压境而退。
是月,王命弟弘亿为明州刺史。冬十月,敕遣散骑常侍张煦等持节备礼,册王为吴越国王,仍赐玉册、金印、法物等。
册曰:“惟乾祐二年岁次乙酉十月庚午朔十九日戊子,皇帝若曰:我先帝承有晋崩离之后,丑虏充斥,毒螫中夏。是用顺天致讨,大拯黎元,太阿一挥,胡马宵遁,享万灵于无主,解兆庶之倒悬,较定世勋,以吴越居右。伊朕眇末,虔奉世训,嗣位之始,即畴懋功。前命为元帅,按地图授武节,东南之境得行征伐命,敕为真王,驾大辂,执桓圭,牛斗之乡,尽荒土宇,询于有位,佥曰克谐。咨尔匡圣广运同德保定功臣、东南面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浙江东西等道管内观察处置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营田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州越州大都督、上柱国、吴越国王、食邑一万户、实封一千户钱某,象纬炳灵,公王袭庆,横江负海者三千里,开国承家者六十年。而能望辰极以骏奔,奉天朝之师律,充庭纳贡则外府告盈,下濑宣威则前茅献捷,忠信著于群后,礼让行于一方。故玄冕九章,为王之服,昭其名也;朱轮驷马,为王之驭,昭其器也。而又三吴百越,列土分疆,有民人焉,有社稷焉,恢祖祢之令图,实典礼之钜著,劝夫忠孝,以御邦家。今遣正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煦、左补阙崔颂持节备礼,册尔为吴越国王。於戏!品秩甚尊,名数尤重,肃广庭而备物,练吉日以覃恩。尔其正厥位,事大以敬,教民以顺,驭众以恩,神其福之。《礼》曰:‘惟王建国,诸侯所以守旧邦。’《书》曰:‘惟帝念功,王者于是出好爵。’匡我尧绪,永为汉藩,浙江如带,稽山如砺,福禄无穷,贻厥百世。汝往钦哉,对扬我休命!”
是月,内衙指挥使诸温以罪黜于温州。是岁,下令以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
时王募民垦荒田,勿取其租税,由是境内并无弃田。或有请纠遗丁以增赋,王命杖之国门,民皆大悦。
(庚戌)三年春二月,金陵以伪永安军节度使查文徽取福州,遣剑州刺史陈诲、泉州刺史留从效率兵犯我无诸,王命指挥使潘审燔率师御之,遂生擒查文徽及行军判官杨文宪等三十余人,斩首万计。陈诲、留从效等走之。
初,福人告查文徽曰:“吴越兵已弃城去,请公为帅。”文徽信之,乃遣陈诲率水军下闽江,文徽自以步骑继至城下。闽州刺史吴诚诈遣兵数百出迎文徽,诲谏曰:“闽人多诈,未可图也,宜立寨徐徐图之。”文徽曰:“疑则生变,不若乘机据其城。”乃引兵径进。诲整众鸣鼓,还于江湄,吴诚与潘审燔等勒兵击贼,大败之,遂执文徽等。士卒战溺死者一万余人,陈诲等率亲部而遁。
是月甲午,丞相、中书令、郧国公杜建徽卒。
建徽字延光,新登县人。祖仲明,不仕,累赠水部员外郎。父棱,赞忠去伪功臣、两浙行军司马、镇海军节度副使、常、润二州刺史。初,八都建,棱率乡党以武安为号。时武肃王辅董庶人起石镜镇,旋平(彭城)汉宏,功业浸盛。棱谓诸子曰:“吾每责人,不过十罚则为之伤心,而观钱公,每有斩决,皆谈笑自若。成大事者,是人也,当事之,必贵吾族。”棱遂归于我。光启三年,命征薛朗,平之,遂为常州。寻迁润州。乾宁中,安仁义适东阳,命棱率师讨平之。及武肃王以宣州降卒隶中军,号武勇都,前后左右皆无赖,棱常患之,乃密疏曰:“狼子野心,棱观武勇将士,终非大王所蓄,愿以士人代之。”武肃王不听。及徐绾叛命,使祭之,旌其先见。徽即棱子也。少强勇,不与诸弟类。尝于山庄构小茆斋,辄私署军州押衙,纪于栋,乡里见焉惊,因闻于棱。棱亦加责,徽对曰:“大丈夫何止一军事押衙耶?”始从军,无事人之志。及棱归武肃王,乃从父命而尽心于我。棱在常州,为淮人所逼,微驰赴父难,不及境而城已拔,徽乃率所部还新登。及棱自淮南归,军中严整无改,棱尤称之。徽累征伐,皆单衣入阵,贼众无不披靡,所至辄立大功,军中谓之虎子。乾宁初,从征董庶人,被射中肩。徽亦能军。开平中,与武肃王弟铎率师救姑苏,与敌遇,因逼河,河梁上断,乃鞭马径渡。及岸马毙,遂瘗之,号曰马冢,至今存焉。徐绾之叛,徽驰自新登,以本部赴难,因命守御。时贼将聚木焚北门,徽使持火钩取其木,先焚之,遂不得聚,贼计遂罢。时有劝王东保会稽,徽按剑曰:“事苟不济,当同死于此。必东渡,亦售命于贼耳。”武肃王纳之。睦州陈询之贰我也,王以徽为询姻娅,颇疑之,乃使马绰伺其意。徽曰:“陈氏负恩背义,自贻覆族之祸,徽既姻娅,义当见疑。然累书以谕之,皇天后土,苟或鉴照,则拔城获书,方明徽心耳。”俄有睦州厅吏来降,持徽所遗书至,武肃王嘉叹久之,赐徽钱一百万。徽兄建思尝谮徽于武肃,言其第中蓄兵仗,将为异图。王使人阅之,徽方食,使者强抵徽卧内,徽但食不顾。使者闻之,武肃王感悟,益加殊待。及构第于城南,王亲与规画。徽性俭率,出入导从,不过数人,凡财物多散乡里亲族。武肃王每会王人,必指之曰:“此杜丞相,今日尘忝多其力也。”忠献王时,其孙昭达为内衙都监使,盛治第宅,强徽观之,曰:“乳臭儿不谙事乃尔。”后昭达果以罪诛。及春秋高,尚能骑射。尝从击毡于广场,兴酣,有宿中箭镞,自臂中飞出,人皆壮之。徽为诗自叙曰:“中剑斫耳缺,被箭射胛过。为将须有胆,有胆即无价。”初,棱将亡,散家财与诸子,惟徽但授一笏。棱曰:“此吾历任所秉者,唯汝能传之。”徽历官自武安都将、国子祭酒,至泾源、昭化等军节度使,累官吴越国丞相兼中书令,封郧国公,皆自国初至忠献王以来奏授也。凡子弟孙侄,多连姻公室,朱紫车马,充溢门庭,有国以来,莫比其盛。卒年八十八,谥曰威烈。
三月,敕授王守尚书令,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五百户。夏四月,王以查文徽等献于五庙,国人为之耸观。
先是,征伐以来,擒获虽众,而献俘之礼,至是方备。
是月丙午,王亲享五庙。六月,敕授王兄东府安抚使弘儇知福州威胜军事。秋七月戊寅,命弟弘亿为东府安抚使。冬十月,王归查文徽于金陵。十一月朔,日有蚀之。乙酉,汉少主遇弑。是岁,潭帅马希广为其兄希萼所攻杀而自立,臣于金陵,金陵遣将边镐守之,尽迁马氏之族于金陵。是月,汉太后临朝。
(辛亥)广顺元年春正月丁卯,周太祖即位,改元大赦。汉太后迁居西宫。三月,敕授王诸道兵马都元帅,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三百户,仍降尚书令册礼。夏四月,王奉废王居东府。
即越州。王筑宫室,治园圃,花卉山石,池塘亭苑,奉废王日娱悦之,岁时供馈甚厚。
夏六月丙午,武胜清海等军节度使王世父元懿薨,以其子仁仿嗣。
元懿字秉徽,武肃王第五子。母李氏。懿有燕颔之相,起家镇海军右直都知兵马使,寻授安国衣锦军防遏指挥使,累授检校兵部尚书。懿性至孝而纯直,其母尝侍武肃王,指令不称旨,被捶,自是成疾。每疾发,侍婢多厌倦,惟懿不离左右,虽粪溷亦亲侍之。常在衣锦城,出游诸野,遇菖蒲花,寻收之新定。一日,闾里间辄数处火起,民颇忧惧。有巫杨韫,因之遂兴妖言曰:“某日某所复当火。”皆如其言,民由是竞祷之。懿谓左右曰:“火如巫言,巫为火也,宜杀之以息其奸。”于是命斩韫于市,火遂绝。贞明中,自新定判东阳。东阳之南有白砂神,郡人畏而奉之。每岁三月,有大风雨,自白砂起郡城,或言神本海龙,每岁一复东南为怪,坏民庐舍。及懿临郡,梦朱衣言:“白砂王奉启相国,今以他适,将由郡城,且虑惊骇,已由南山而去。”翌日,风雨果如之,人皆异之。颇喜宴游雕饰之事。文穆王袭国,礼敬尤笃。懿每饮酒,及其半而倾于地。文穆王因宴,乃致钞锣于懿前,意诫其事,懿自是遂改。累奏授宾、睦二州刺史、清海武胜等军节度使、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华郡王,终年六十六,谥曰宣惠。在郡三十年。初,懿之为新定,有卜士方氏,时人号为龟精,常数卜以贻懿曰:“太乙接大河,金华宝贝多,郡侯六十六,别处不经过。”至是果如其言。
是月,命复王从兄仁俊官爵。
(壬子)二年春二月,制授王天下兵马元帅,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五百户,改赐推诚保德安邦致理忠正功臣。夏四月朔,日有蚀之。敕衢州刺史王叔元璝知福州威胜军事,王弟弘偓为衢州刺史。六月乙未,王妣吴越国顺德太夫人吴氏薨。
夫人钱塘人,讳汉月,中直指挥使珂女也。幼而婉淑,奉文穆王,恭穆夫人尤宠爱之。夫人善胡琴,性慈惠而节俭,颇尚黄老,学居常被道士服,余皆布练而已。每闻王决断政事,有及重刑者,夫人常频蹙,以仁恕为言。诸吴将有迁授,皆峻阻之。及其入对,多加训励,有过失必面责之,故诸吴终夫人之世,不甚骄恣。敕封吴越国顺德夫人,薨年四十,谥曰恭懿。
秋八月丁酉,敕葬恭懿夫人于钱塘慈云岭之西原。九月甲寅朔,丞相裴坚卒。
坚字廷实,吴兴人。父光庭,累官至中书令。有术士景岁能言休咎,以纸大书台字,以贻光庭。不旬日,果贬台州刺史,大有政声。坚幼明敏,善属文,及长,有知人之鉴。事吴越国,有善政,条教有方,累官礼部尚书、中书令,拜吴越国丞相。终年五十六,谥曰文宪。
冬十月,朗州指挥使(彭城)言(姓犯武肃王讳改彭城)举兵逐边镐,克复湖南,献捷于朝廷,朝廷以为武平节度制置武安等军事,因迁湖南节制府于朗州。
(癸丑)三年春二月,湖州所隶建州降卒郑怀嵩等十一人,以刺史散香于资福寺,遂率其党二百余人作乱,即日尽诛之。三月,敕授王起复镇东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王以兄弘儇为温州刺史。夏四月,建报恩元教寺于城北,荐王妣也。王亲阅内外诸军,非骁勇者咸停放之。冬十月,大阅马步军艛舻于碧波亭。十一月,命弟弘仰为台州刺史。十二月,湖南王逵举兵,执朗州(彭城)言囚之,朝廷寻授王逵湖南节制。是岁,东阳有大象自南方来,陷陂湖而获之。境内大旱,边民有鬻男女者,命出粟帛赎之,归其父母,仍命所在开仓赈恤。
(甲寅)显德元年春正月丙子朔,周主祀园丘,改元。是月,周太祖崩,晋王即位,是为世宗。夏五月辛巳,王命铸王妣恭懿太夫人铜容二,致于奉国、金地二尼寺。秋七月,敕遣使加授王天下兵马都元帅,仍赐金印。冬十一月,敕遣进奏使章思忠归谕机事,航舰不利,思忠溺焉。是月,北汉主殂,子钧立。
(乙卯)二年春二月朔,日有蚀之。三月,制加王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夏四月庚子,王亲祀五庙。秋七月庚午,有虹入天长楼(楼在内城之东),王避寝于思政堂。九月,王复于天宠堂。闰月丁酉,世子惟睿生。冬十月乙丑朔,敕遣司空李谷率师伐金陵。十二月,王遣使入贡。敕王出兵会击金陵。是月,王师渡淮。
(丙辰)三年春正月,车驾东征,诏王以国兵分路进讨。是月,南击场门楼火。金陵李璟僭称唐皇帝,致书于京师,仍令伪皇太弟璲致书于统师李谷,又遣伪宰相孙盛等入贡。二月,王师入淮南,静海军制置使姚彦洪率家属、军士、户口等一万余人奔于我。是月,王命丞相吴程、前衢州刺史鲍修让等攻毗陵,命都指挥使路彦铢等伐宣城,命都指挥使罗晟等督水师,次于江阴,应王师也。既而敕遣殿直薛有光来宣谕,仍赐沿身衣冠法物。三月,我师克常州,生擒刺史赵泽、偏将诸承、向重霸等一百余人,遂班师。
时营田副使陈满言于丞相吴程曰:“周师南征,举国惊扰,常州无备,易取也。”吴程如其言,请于王,从之。丞相元德昭上曰:“唐大国,未可轻举也。若我入唐而周师不至,能无虑乎?”吴程固争,王遂命程取常州。
是月,金陵遣其伪燕王弘冀复据淮南,王命从弟苏州刺史文奉为应援都统使,屯于本州备征发。夏五月乙酉,建州刺史陈诲以小船沿溪而下,福州指挥使马进姚章等执于贼,未几诲亦宵遁。是月,车驾还京师。六月,王命兄仁俊知福州彰武军事(周改威武军为彰武军,史失书)。秋九月癸卯,王亲阅兵于龙山教场。冬十月,车驾亲征寿春。是岁始括境内民丁,益师旅也。
(丁巳)四年春正月,始议铸钱。三月,王师大败淮人于寿春。夏四月,宣谕使薛有光航海归于京师。是月,车驾还京师。秋七月庚子,王命弟弘信为衢州刺史。八月,敕遣谏议大夫尹日就至,赐王生辰御服红袍二副。冬十一月,车驾复东征。是月,泉州刺史留从效请修贡于京师,附我以闻,诏从之。
(戊午)五年春正月丁未,前衢州刺史王弟弘偓卒。
偓字赞尧,文穆王第十二子也。母陈氏。偓性仁慈,事母以恭俭闻。及为郡,时岁旱,部民将逐食于他郡,民不忍别,偓俱诣郡厅,告白而去,偓为之流涕。其为政宽恕厚重,王加友爱尤笃。及卒,中外无不叹惜。终年二十五。
二月丁卯,王师复维扬,敕遣殿直赵诲来宣谕,仍出艛舻于瓜步、迎銮、长风涉等处。王师欲济江,乃命上直都指挥使邵可迁、路彦铢等,帅舰四百艘、水师二万以会之。江北诸郡悉平。三月,王不康。丙午,敕命翰林学士都承旨陶谷、司天监赵修巳赐王羊马橐驼。每岁班赐,自此始也。是月,金陵李璟复称江南国主,遣伪临汝郡公徐辽、宰相冯延巳奉表称臣于行在,五师乃罢。
初,金陵之将内附也,王亦飞书以谕之。既而附我以诚款闻,诏从之。
夏四月辛酉,城南火延于内城,王出居都城驿。诘旦,烟焰未息,将焚镇国仓,王亲率左右至瑞石山,命酒以祝之曰:“不谷不德,天降之灾,宫室已矣,而仓廪储积,盖师旅之备,实所痛惜!若尽焚之,民命安仰,天其鉴之。”乃命从官伐林木以绝其势,火遂灭。即日,王见丞相以下,罪己之暇,且曰:“吾旬月所苦尤至,而灾衅之余,遂觉康裕。”中外闻之顿安。丁卯,王命弟弘仪复为东府安抚使。是月,敕遣天下都军头周广来宣谕,仍赐邵可迁以下及将士衣服有差。五月辛巳朔,日有蚀之。唐主去帝号,奉周正朔。六月戊寅,前台州刺史王弟弘仰卒。
仰,文穆王第十三子也。母周氏。仰善骑射,通儒术,能书写。及为郡,吏民畏服。性虽严急,而政事宽简。终年二十四,谥曰成显。
秋八月,敕遣阁门使曹彬赐工兵甲旗帜等。冬十月乙巳,王迁于思政堂。是月,南汉主殂,子鋹嗣。
(己未)六年春二月甲申,王遣丞相元德昭、宁国军节度使吴延福入贡京师。夏四月,车驾亲征幽并。是月,敕升湖州为宣德军,授王兄弘偡特进、检校太尉,充本军节度使。五月,荧惑犯心。六月癸巳,周世宗崩,少主即位。秋八月,敕加王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仍改赐崇仁昭德宣忠保庆扶天诩亮功臣,又敕王元妃孙氏为吴越国贤德夫人,王世子惟浚为镇海镇东等军节度副使、检校太保。冬十月,王重建功臣堂。
(庚申)建隆元年春正月癸巳,今大宋皇帝受禅,大赦改元,封周少主为梁王,敕遣使来宣谕。二月,王但用今名,避庙讳也。三月甲寅,大庆堂成,王旧邸也。
堂宽高广大,凡一百间,命勒碑文以纪其事。
夏四月,敕授王兵马大元帅,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五百户。五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叛。丁巳,车驾亲征。六月甲午,敕加吴越国贤德夫人为贤德顺睦夫人,又授两军节度副使王世子惟浚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充节度使。是月,敕升明州为奉国军,授王弟弘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充本军节度使。秋七月庚子,潞州平。敕遣通事舍人武怀节来宣谕。九月甲寅,杨州节度使李重进叛,车驾东征。是月,王遣上直指挥使孙承佑率师至润,以迎应之。庚申,王以宁国军节度使王舅吴延福等有罪,并除名配外郡。
延福等兄弟五人俱有异图,左右将校劝王诛之。王曰:“吾以先太夫人同气之故,安忍置之于法?”言讫,遂呜咽垂涕,众皆称贺。于是黜延福等于外郡,以全吴氏之族。
冬十一月丁未,扬州平,敕遣通事舍人王继筠、丁德裕来宣谕,仍赐国信。庚申,敕遣西上阁门副使武怀节来宣谕。甲子,王命衢州刺皮从弟弘信入贡。
自太祖革命,王有贡奉,即加常数,太祖礼之,亦异于常。
十二月戊辰,车驾还京。是月,王迁于功臣堂。
(辛酉)二年春二月,江南国主李璟迁国于豫章。三月,敕遣使丁德裕送王弟弘信回,仍赐王战马二百匹、羊五百口、驼二十头。夏六月甲寅,豫章李璟殂,子煜嗣位于金陵。秋七月丁亥,昭宪王太后崩,遣使来宣告。自五月不雨,至于是月,玉命取龙湫于天台山以祈雨。九月,始榷酤。冬十二月,王命弟弘信复为衢州刺史。
(壬戌)三年春二月,敕遣右殿直王蓍来宣谕,仍赐国信。夏五月,东阳、信安、新定三郡民灾。戊辰,王遣使赈恤。秋七月壬戌,大风拔木。八月庚寅,泉州留从效为大将张汉思所弑,汉思自称权知清源军事。九月庚戌夜,所在地震响如雷。冬十月庚寅,敕遣上殿直景德伦授两镇节度王世子惟浚为邕州建武军节度使。庚子,敕遣西上阁门副使武怀节至,以泉州张汉思不禀朝命,俾王责之。翌日,王遣使往责之,汉思遂从命焉。
(癸亥)四年春三月朔,日有蚀之。是月,王师尽取荆湘之地。初,番禺衡州刺史张文表侵湖南,朝廷援之,遂执文表。及班师,因取二地。荆帅高继冲、潭帅周保权并入于京师。
夏四月丁未,泉州张汉思为四门指挥使陈洪进所幽,洪进归命于王,请命于朝,遂授洪进平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秋九月丁巳,重建天宠堂。壬申,大阅艛舻于西湖,赐内外将校服带有差。冬十月甲申,获巨鱼于江壖,长九丈六尺。十一月甲子,太祖有事南郊,大赦,改元乾德。王命侄昱入贡,敕遣引进使丁德裕来宣谕,仍加王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改赐承家保国宣德守道忠贞恭顺功臣,又加建武军节度使王世子惟浚检校太尉。十二月,孝明皇后崩,敕遣使来宣告。是月,命侄郁为秀州刺史。
(甲子)乾德二年春正月戊寅朔,大雨震电。二月戊申朔,日有蚀之。三月,制王落起复天下兵马都元帅,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四月,重建城南宝塔寺成,铸武肃王、文穆王、忠献王铜容供于寺。秋八月庚申,王驾复天宠堂,谓丞相以下曰:“顷以寡德,遂贻灾衅,曾未十年,中外如斯,实宗庙之休,公等之力。然作之者劳,吾不敢忘,更赖公等以辅不逮。”丞相以下咸称大庆。冬十一月,王师伐蜀,王乃命亲从都指挥使行军司马孙承祐等率师会焉。
(乙丑)三年春正月乙酉,西川平,蜀主孟昶入于京师。二月壬寅朔,日有蚀之。乙丑,王命侄台州刺史昱入贺。秋七月,有虎出于龙山,凡伤数十人,捕之逾旬而获。八月癸卯,重建宝塔寺于城北。是月,敕遣通事舍人张延通来宣谕,仍赐生辰礼物。甲寅,丞相吴程卒。
程字正臣,山阴人。祖可信,定州虞唐县令。父蜕,大顺中登进士,解褐镇东军节度掌书记、右拾遗,累官礼部尚书。程起家校书郎。武肃王承制,累授检校户部员外郎,借绯。长兴初,王女将选婚于士族,乃以孟粲、于葆暨程等三人见于王庭。武肃王熟视程,乃选之,承制迁金部郎中,借金紫。以程有吏术,因命提举诸司公事。文穆王袭国,奏授程为职方郎中、观察支使、节度判官。天福中,文穆王子儇遥典睦州,命程知州事。忠献王时,以程判西府院事,寻拜丞相。福州李儒赟伏诛,授程威武军节度使。乾祐三年,淮人侵福州,程授诸军节度,获其将查文徽。初,淮人薄闽城,授甲于将卒,而将卒充溢庭庑,纷然不可遏。程因登槛瞋目叱之,众皆股栗,自是军政严肃。程始在东越,以父荫不事苦学。有谓程曰:“观子骨法与群儒类,但恨他日登将相,不长谈论耳。”程遂勤学。文穆王时,有西府院官滕携尝梦程化为赤龙,望南方而去。携因语其梦于人曰:“吴氏子非我所测也。”及为福州,始验其兆。寻以国用繁广,乃命程兼掌屯田榷酤事。乾德初,程梦一羽人为布策于前,计字之算而所遗者三,果三载而卒,年七十三。谥曰忠烈。
冬十一月,王命从叔前知福州彰武军事元璝为睦州刺史,侄昱为台州刺史。
(丙寅)四年春二月乙亥,宣德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兄弘偡卒。
偡字惠达,文穆王第八子也。母陈氏。起家内衙诸军都知兵马使、检校司空。年十八,出为湖州刺史。有妖巫登衙门大树,恣为鬼神语,州人皆惊畏。偡曰:“妖由人兴。”乃命注弩而射之,巫果请命,因鞭之,州人咸服。偡明吏术,能为诗,颇有奇句。王嗣位,恭敬尤笃。显德中,王城灾,悉以器用服玩上之,累奏授特进、检校太尉、宣德军节度使。建隆初,敕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年三十八,谥曰恭义。先是,大星陨于西北,月余而偡终焉。
夏五月丙戌,王从兄婺州刺史仁仿卒。六月,敕授王子内衙都指挥使惟治为容州宁远军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九月壬寅,王避正寝于功臣堂,计都入须女也。癸卯,王兄知福州彰武军事弘儇卒。
儇字智仁,文穆王第二子也。本名弘偁。起家上直副兵马使、检校尚书右仆射,二十余年为东府安抚使。洞晓政术,吏不敢欺。文穆王嘉之,赐金酒器一副。因命兼领新定。性简俭,善骑射,能书有文而自晦。福州初归我,将校有仇憾者,率多相诬,谓左右曰:“人各有憾,一启之,诬构交生,人相疑惧,岂国家推心怀远之道也!”因悉不问,闽人莫不感悦。寻镇永嘉,愈事清率,所蓄声伎悉放之,每食不过鲍鱼、菘菜而巳。显德中,尝因入觐,温人谓其将代,乃卧辙阻之。儇乃复伺夜出,人皆宿于城门。诘旦,侍妾以篮辇先出,众疑儇在其中,遽拥而回。官吏具闻,王命示归期,人始从焉。温人旧苦徭役,儇乃置簿书以均之,民感其惠,多为儇醮本命。又俗尚淫祀,儇皆锁其祠宇器玩,以充公用。及移镇无诸,温人有携家以从者,谓之随使百姓。儇出城日,皆行啼巷哭曰:“愿公早回。”至是以神柩由温江归会稽,三郡之民为之号踊。凡两镇无诸、会稽,一镇永嘉,通任二十余年,承制累授检校太尉,拜丞相。终年五十有四,谥节惠。
冬十一月甲寅,命王弟信知婺州武胜军事。
(丁卯)五年春二月丁卯,除睦州刺史元璝知福州彰武军事。戊辰,王弟奉国军节度使亿卒。
亿字延世,文穆第十子。母沈氏初孕,文穆王梦僧入寝帐。及生,故字曰和尚。起家内衙诸军左右都虞侯检校左仆射。性俊拔,善属文。年二十一,出为明州刺史,颇著善政。凡科率旧制,除出之。显德中,王命括民丁,将益军旅,州县长吏因之,多所残弊。亿乃手疏之,辞理切直,王感悟,遂寝其事。王尝与丞相以下论及时务,且言民之劳逸,率由时君奢俭,因为诗二章,以言节俭之志,命亿应和。亿以北方侯伯多献淫巧,乃因诗以风刺,王嘉叹久之,仍赐诗以美其意。亿尝以息女许王舅吴氏子,而诸吴骄恣日益,遂怒之,自是不通,时人称其强正。建隆初,奏授明州奉国军节度使、检校太保。末年梦金甲神告其终期,因会宾客饮酒,与之诀。寝疾三日而终,年三十九,谥曰康宪。
壬申,敕祀禹祠于东府。己卯,王从兄温州刺史仁俊卒。三月,五星聚奎。如连珠在降娄之次,太平之兆也。
是月,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王子惟浚入贡而还,赏赐吴越国贤德顺夫人珠翠冠帔等。夏四月辛巳,命王子宁远军节度使惟治兼判奉国军事。秋七月辛亥,敕授王弟仪依前镇东安抚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冬十月,王遣元帅府掌书记黄夷简入贡。是月,敕遣使至,赐王生辰礼物。十一月辛酉,大阅于教场,仍宴将帅。
(戊辰)六年春三月乙酉,丞相元德昭卒。
德昭字明远,抚州南城县人。父仔倡,任新、抚、饶、信四州刺史、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傅。仔倡之在信州也,颇倾心于我。属衢、睦作叛,亦有犄角之力。及为淮人所攻,其下内叛,遂奔于我。武肃王礼以宾席,恶其本姓危氏,乃更曰元,因为钱塘郡。德昭起家镇东军节度巡官、钱塘县令,累授睦州军事判官、知台州新亭监。始在信州,仔倡使日者视诸子。日者指德昭曰:“独此子非武官。”及学文,其师授以文体。文穆袭国,命林鼎为丞相,曰:“元德昭有辅翌之才,吾子孙无所忧矣。”连掌文翰。忠献王时,南闽用师,凡兵机细务,悉以委之。寻拜丞相。王即位,礼遇弥至。德昭厚重多谋,临事而不挠,每属严警,议者盈庭,德昭至,则他论皆息。军中有不议理者,德昭以事谕之,无不听服。性嗜酒,虽沉醉,无所怠事。晚年衰耗,王见之,谓左右曰:“吾向见德昭容色衰倦,必一旦不讳,人谁辅我?”因泣下。德昭理家以孝友闻,每时序置酒,环列几席者凡四代。尝为诗云:“满堂罗绮兼朱紫,四代儿孙奉老翁。”及寝疾,自为埋文,治后事。终年七十有八,中外无不叹息,谥曰贞正。
乙巳,建奉先寺于城西,荐文考也。夏六月戊午,苏州长洲县民王安妻产三子。秋七月,北汉主殂,养子继恩嗣。九月,北汉将侯霸荣弑其主,而以继元嗣。壬辰,福州彰武军事元琐卒。
璝少强直,好诗学武。及长,从征有功,屡授是任。凡在麾下,畏服严明,无有敢犯者。处兄弟不疑,侍文穆及王尽臣礼,以此上下和睦。卒年六十有七。
是月,敕遣使赐王生辰礼物。冬十月辛酉,命世子建武军节度两军副大使惟浚、两浙行军司马孙承祐入贡,助郊祭也。十一月癸卯,皇帝南郊,大赦,改元开宝。十二月己酉朔,日有蚀之。
大宋嘉祐元年丙申岁正月七日,四代孙朝奉郎、守尚书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知梓州军州事兼管内桥道使提举戎泸等七州贼盗甲兵专勾当纳溪夷人公事、上护军、赐紫金鱼袋钱中孚写。
大宋绍兴二年壬子岁六月二十七日,七代孙迪功郎、前河南府仪曹椽钱涣,伏睹曾祖修撰所传《吴越备史》于蔡子发家,遂取而归,复藏吾家焉。在临安府宝莲山寺题。
猜你喜欢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卷三十五·志第二·柯劭忞 卷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第八十卷 文苑 七·缪荃孙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四·阿桂 谠论集卷二·陈次升 张文腂传·刘昫 张行简传·脱脱 亦怜真班传·宋濂 楚围雍氏五月·佚名 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宋辽金之和战】·钱穆 卷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