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宗门拈占汇集凡例

是书之集。自有佛祖以来。千七百则机缘。经作家手。拈掇一过。不啻黄金增色。真能使陈烂葛藤。顿生光怪。则拈掇语当。尤重於机缘。其命名。独曰宗门拈古者。在是。  是集。宋元以上诸师拈提语。既载统要。而宋元迄今诸师。所未载者。凡一拈一别。一代一征。皆准统要成规。次第续之。其诸师有拈语。而统要乏机缘者。增补之。统要有机缘而乏拈语者。兹不录。  古今诸方语录。其拈别代征语。有善本单刻流行者。有载上堂小参等法语中者。有成稿抄录尚未经梨枣者。有散没无闻仅考诸行状碑铭者。皆一一据实而录。匪敢凿空。  诸师拈语。既皆璞玉浑金。岂忍割弃。苐於一公案下。璨然一目。虽等是卞璧。而厚薄未免或分。此采择之不得不注意也。至於辞旨雷同。固可称双珠联璧。然亦不敢并存。恐彼此致招蹈袭。  是书所重。既归作家手眼。则去取责任。敢不从公。其能在本公案外。别出手眼。杀活自在。则虽行者白衣。不敢忽而不录。若仅祇依摸画样。无点铁成金手段。乏纵横与夺钳锤。则虽现踞曲[盝-(彖-豕)+?]。名震闾阎。断不能循其偏私阿谀泛采。  书称汇集。理必广收。苐深隐厚藏贤圣辈。兼以地僻途遥。其岸岸孤风。既不屑为人所知。人又岂能尽知之。而所有高见远识。不获搜讨者。他日天龙不负自当补入。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之失。盖所从来。统要中有机缘脱误。拈语失真处。稽诸灯录。裁以祖意。一皆考证的实。决无疑溷。  灯谱世系。既非此书所急。而卷帙次第。乃仍以南岳青原世代分列者。意在便学者易於捡讨。循世得人。机缘自见。盖机缘出载。必有其人耳。  公案。凡师资主宾相见。看其机用。应属谁家。则收入谁家。不是可互相那移者。如凌行婆之敛手哭苍天。收在浮杯章中。澧阳路上卖饼婆之。三心中点那一心。收在德山章中。则於浮杯德山。难为情矣。又如罗山之问石霜岩头。起灭不停一则语。载罗山章中。固见其所悟之由有自。若论接机作用。又当收入岩头章。乃为其妥。知此则公案之捡讨。自不烦於思绎。

净符稽首

猜你喜欢
  出版说明·宗喀巴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十(入藏录下)·智升
  正法华经卷第一·佚名
  法华义疏卷第五·吉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五·佚名
  评改造要全部改造·太虚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余·智旭
  大乘玄论 第一卷·吉藏
  卷六十四·道世
  卷第十一·道宣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之二·佚名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一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二·澄观
  佛塔的光明·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氏·唐圭璋

      好事近   妻寿夫   腊近渐知春,已有早梅堪折。况是诞辰佳宴,拥笙簧罗列。   玉杯休惜十分斟,金炉更频爇。连理愿同千岁。看蟠桃重结。

  • 卷三百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溪十一稿诗选林希逸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人绍定间进士第四人初为平海军节度推官淳祐中迁秘书正字景定间擢司农少卿厯中书舍人直宝谟阁卒其诗文集

  • 卷四百七十一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甲申朔,侍讀顧臨讀仁宗寶訓,至鈔法事,左僕射呂大防奏曰:「臣側聞顧臨讀鹽鈔事,臣敢陳鈔法本末,仰祈陛下通知利害之詳。國初輦運香、藥、茶、帛、犀、象、金、銀等物赴陝西變易糧草,歲

  • 内篇 覈才第三十一·刘知几

      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晋令》云:"国史之任,委之著作,每著作郎初至,必撰名臣传一人。"斯盖察其所由,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   历观古之作者,若蔡邕、刘峻、徐陵、刘炫之徒,各自谓长于著书,达于史体,然观侏儒一节,而他

  •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甲申传信录卷六·钱士馨

    赤眉寇略高皇帝得天下类汉高,而大明大行皇席不与灵献同风,其亡也忽诸,不亦异哉!闯与献、曹同起绿林为巨寇,而闯独入长安,篡天下,僭伪号。改元纪年,易官名,异服制,号令严切。所遣守土之吏,无敢暴民,亦旬月之雄也。然而窃据四十一日

  • 景云·周绍良

    №景云001【盖】大唐故骞府君墓志铭【志文】唐故抚州南城县令上柱国骞府君志铭并序公讳思哲,字知人,其先□孔丘门人闵子骞之後,其孙文,以孝光前烈,因王父□□未孙硕,硕生靖,秦庄□□拜秦州刺史,食邑金城。硕四子

  •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本文是公孙弘和主父偃的合传,并附录了徐乐、严安的两篇奏疏。至于篇末的王元后的诏书和班固的赞语,皆为后人所加,非司马迁原文。传中记述了平津侯公孙弘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经历,肯定了他官

  • 卷三十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五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五>尚書中星【正義曰四方七宿各成一形東方龍形西方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鳥形北方龜形皆西首而東尼仲春日在奎婁而入於酉

  • 庄公·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伯姬归于杞。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冬,公子友如陈。【传】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夏六月辛未,朔

  • 谈学问·梁漱溟

    一说到学问,普通人总以为知道很多,处处显得很渊博,才算学问。其实就是渊博也不算学问。什么才是学问?学问就是能将眼前的道理、材料,系统化、深刻化。更扼要的说,就是&ldquo;学问贵能得要&rdquo;,能&ldquo;得要&rdquo;才算学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三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真如若常若无常。说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若常若无常。说真如若乐若苦。说法界法性不虚

  • 慧圆居士集序·太虚

    因明、晚唐后久成绝学;比年重光于华土者,功莫慧圆居士若!居士初在沪、汉、京从余听受纲略,即湛心于是。取藏中关于因明诸经论,及遗在日本诸古疏暨近人新著,穷搜冥讨,融会贯通,遂慨然有发明斯学之志。旋应中国大学授论理学聘,乃

  • 南洋佛教会之展望·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嘉坡佛教会英文部讲──中国人平时所说的南洋,包括安南、暹罗、缅甸、马来亚及英荷属东印度。但就佛教说:以暹罗、缅甸全是佛教,应各成一区。所以我今说的南洋,只包括马来亚、英荷属东印度。我连前二

  • 杂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三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何所著。何所见我。若未起忧.悲.恼.苦令起。已起忧.悲.恼.苦重令增广。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

  • 卷第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四之四已辩无明。当辩名色。色已广辩。名相云何。颂曰。名无色四蕴论曰。佛说无色四蕴名名。何故名名。能表召故。谓能表召种种所缘。若尔不应全摄

  • 五百问论卷中(一百三十五问)·湛然

    毗陵沙门 湛然 述○譬喻品问譬喻品何故身子居初。答曰身子上根是先悟者故在品初今谓初周悟兼余众岂独身子如八部四众又曰中根待况即四人也今谓领解虽四人岂可一向全无他众上根尚有中下非无。问论文七喻所对如何。答

  •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卷下·书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科释二威仪分二。初标名。二释义。今初威仪门。威仪者。威以德显。非势力之威也。仪以行表。非诈现之仪也。故如来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行。必以威仪为主。内怀狮子之德。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