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夏王李道宗传

江夏郡王李道宗字承范,是毕王李璋之孙,东平王李韶之子。高祖即皇帝位之后,授职任左千牛备身,封为略阳郡公。裴寂与刘武周大战于度索原,裴寂战败之后,贼寇逼近河东城,道宗时年十七,随同秦王世民讨伐贼寇。秦王登上玉壁城观望贼军,对道宗说:“贼人恃众想邀我决战,你认为该怎么办?”他回答说:“武周乘胜,其兵锋势不可挡,正好应当用计加以摧败。况且乌合之众不能持久,如能坚守壁垒以挫折其锐气,待其粮尽力屈,可以不战而擒获其众。”秦王说:“你的意图与我相合。”后来贼人果因粮尽连夜退走,唐军追至介州,一战而胜。

后来出任灵州总管。时遇梁师都之弟洛仁引突厥兵马数万逼城下寨,道宗闭城固守,乘隙出战,大破其众。高祖对裴寂说:“从前魏时任城王曹彰有退敌之功,道宗与之相似。”因而封为任城王。

起初,突厥郁射设入居于五原旧地,道宗将他们赶走,振耀威武,拓地一千余里。贞观元年(627),召还京师拜为鸿胪卿,接着改任大理卿。那时太宗正在谋攻突厥,再次授任他为灵州都督。贞观三年(629),任大同道行军总管,协助李靖击破虏寇,亲自率兵执获颉利可汗,赐予实封六百户,还京就任为刑部尚书。吐谷浑进犯边疆,李靖出任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下诏李道宗与侯君集充任李靖的副手。贼寇闻知大军将至,退入嶂山数千里远。诸将打算停止追击。唯有道宗主张穷追,李靖说:“对。”而侯君集不同意。道宗率偏师进击,离开大军十天,方才追上。吐谷浑据险拼死苦战,道宗暗引千骑翻山袭击其后,贼人惊恐,于是大败而逃。道宗后来徙封为江夏郡王,就任为鄂州刺史。久后,坐贪赃枉法之罪,太宗闻知,发怒说:“我拥有四海之富,士马如林,如使车辙之迹周遍天下,游观而不止息,采取绝域之奇玩,海外之珍馐,难道不能得到吗?只因劳累民众而自我作乐,因而不为。人心不知满足,应当以义加以节制。如今道宗已封王爵,禀赐甚多而贪求不止,岂不令人鄙弃!”于是罢免官职,削其封户,以郡王身份归家。第二年,召为茂州都督,还未出行,就改任为晋州刺史。不久迁任为礼部尚书。

侯君集击破高昌返回后,心中颇为怨恨不满。道宗曾从容上奏说:“君集智小而言大,必为祸首。”太宗问为什么说他必会谋反,道宗回答说:“见其忌嫉而矜其功勋,耻其位在房玄龄与李靖之下,官为尚书,而常怀郁郁不平之气。”太宗说:“君集确实有功,也有才干,我怎会吝惜爵位呢?只是还未轮到他。你不应该随意猜测,让人猜疑自危。”不久君集谋反事发,太宗笑着说:“正如您所推测的那样。”

太宗将要征讨高丽,先派营州都督张俭率轻骑渡过辽河侦察形势,张俭畏敌,不敢深入其境。道宗奏请率百骑前往,太宗表示同意,与他商讨返回的日期,他说:“臣请用二十天奔走于路,留驻十天观览山川形势,然后还见天子。”随即喂饱战马备好行装,沿南山深入贼地,观察险易地势,测度扎营布阵便利之处。将要返回时,恰遇高丽军队绝断归路,道宗另走小路,按期谒见太宗。太宗说:“孟贲、夏育之勇何以过此!”赐予黄金五十斤,绢帛一千匹。

随后下诏道宗与李责力为前锋,渡过辽水,攻拔盖牟志城。时逢贼寇救兵大至,道宗与总管张君耣从骑仅为四千,虏寇十倍于我,众人都欲深沟守险以待太宗大军到来,道宗说:“贼人赴急远来,其兵必定疲惫,我军定能一鼓而摧。从前耿..不把贼寇留待君父扫除,我等既为前军,就应当扫清道路以迎大驾,还等待什么呢?”李责力赞同其议。便精选壮士数十骑直逼贼营,横冲直撞,李责力挥军合击,终于大破其众。太宗到达后,深为赞赏,赐予他奴婢四十人。后来筑构土山攻击安市城,土山崩毁于城下,道宗指挥部署不当,反为贼寇占据。太宗为此斩杀果毅傅伏爱,道宗赤足前行请罪,太宗说:“汉武帝杀掉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免孟明视。”便置之不问。道宗在阵伤足,太宗亲自为他扎针疗治,并赐以御膳。返京后,因伤病辞去剧职就任闲职,因而改任太常卿。

高宗永徽初年,房遗爱因谋反罪被诛死,长孙无忌、褚遂良因与道宗有宿怨,诬奏道宗与遗爱友善,因而被流放象州,结果在道上病逝,时年五十四岁。无忌等人得罪失势之后,下诏恢复其爵位封邑。道宗晚年颇为好学,接近贤士大夫,不以势贵骄人。建国初期宗室之中,唯有李道宗、李孝恭最为贤明。其子景恒,受封为卢国公,任官至相州刺史。

道宗之弟道兴,武德初年被封为广宁郡王,后因疏属降封为县公。贞观九年(635),出任交州都督,认为安南是瘴疠之乡,担心不能长寿,颇为忧心忡忡,结果死在任上,赠为交州都督。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脱脱
  第七回 为敌作伥满主入边 因间信谗明帝中计·蔡东藩
  唐鉴卷三·范祖禹
  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古窑·李定夷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七·司马光
  第一○八札光绪二年五月十八日一一三○五-一·佚名
  卷八十三下·郝经
  窦泰传·李百药
  邓景山传·刘昫
  李全传·脱脱
  卷三百七·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大中华民国五十年春,和平节。地 点 青岛。人物 赵立真——已五十多岁,任水族馆馆长。是日为和平节,水族馆新馆落成,举行开幕典礼。赵兴邦——与林祖荣合办报纸。青岛已成东亚大港,人口数倍于昔,而兴邦之报纸则注重

  • 第四折·李寿卿

    (长老领行者上,云)贫僧显孝寺长老是也。谁想香积厨下吃酒肉的那个和尚,原来是个真僧,今日升堂说法。众僧响动法器,请师父出来。(正末上,偈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大丈夫具决烈志气,慷慨英灵,

  • 狄君厚·隋树森

    套数 【双调】夜行船 扬州忆旧 忆昔扬州廿四桥,玉人何处也吹箫。绛烛烧春,金船吞月,良夜几番欢笑。 【风入松】东风杨柳舞长条,犹似学纤腰。牙樯锦缆无消耗,繁华去也难招。古渡渔歌隐隐,行宫烟草萧萧。

  •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脱脱

        圣宗四   八年春正月辛巳,如台湖。庚寅,诏决滞狱。庚子,如沈子泺。二月丁未朔,于阗、回鹘各遣使来贡。壬申,女直遣使来贡。三月丁丑,李继迁遣使来贡。庚辰,太白、荧惑斗,凡十有五次。乙酉,城杏埚,以宋俘实之。

  • 卷第一百三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十二〔旃蒙大荒落(乙巳),一年〕太宗明皇帝

  • 卷二·沈德符

      ○列朝【世宗入绍礼】世宗从兴邸入缵,初至京城外,驻跸行殿,礼部具议如皇太子即位礼。上谓长史袁宗皋曰:“遗诏以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辅臣杨廷和等请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以待劝进。上不许。辅臣辈不得已,乃以慈寿皇太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三·徐紘

    (明)徐纮 撰梁用之墓碣铭  杨士竒永乐十五年车驾巡狩北京仁宗皇帝在春宫监国南京凡南方庶务惟文武除拜四夷朝献边警调发上请行在若祭祀赏罚一切之务有司具成式启闻施行事竟则所司具本末奏达而已上既有疾两京距隔数千

  • 十国春秋卷六十二·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汉五列传赵光裔杨洞潜李殷衡倪曙何泽 刘濬赵光裔字焕业京兆奉天人侨居洛阳【一云洛阳人】父隐唐尚书左仆射光裔少力学修行与兄光逢弟光皆第进士【旧唐书云光逢干符五年登进士第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

  • 卷之三十六  世宗實錄(穆宗實錄)二(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世宗實錄,凡四卷,載本卷及卷三六、三七、三八,後附穆宗實錄。未著撰者姓氏。是篇皆當傳抄實錄之一種,與今明實錄世宗實錄(江蘇國學圖者館傳鈔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相核,其文簡,其事合,似節本,然亦有明實錄世宗實

  • 朱子礼纂卷四·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

  • 卷二十四下·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四下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思齐文王所以圣也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赋也 毛传齐庄媚爱也周姜太姜也京室王室也大姒文王之妃也 郑笺徽美也 郑笺常思庄敬

  • 第十五則 雲門倒一說·胡兰成

    第十五則雲門倒一說舉:僧問雲門禪師:不是目前機,亦非目前事時如何?門云:倒一說。蘇東坡貶惠州,曰:譬如我原是惠州秀才,赴京考試,不第回來了,有何不可?他都是為與章惇作對,但那已是昨日之事了。今日有今日之機。他的被貶也是昨日之

  • 卷第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五 复次普贤菩萨摩诃萨入不思议解脱门方便海。入如来功德海。所谓有解脱门名

  • 第十 别伽陀集·佚名

    呵责法为何?忆念法为何?众僧法为何?心念法为何?呵责法为忆念[罪]。忆念法为折伏。众僧法为获得[决断]。心念法为各人之[决断]。汝若为检问者,草率勿言,怒而勿言,怒而勿行。于经,于律,于随法,于所制,于随顺法,草率无利益之诤论语勿言。依

  • 水经·桑钦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全国范围内河川水系的专著。作者说法不一:《唐六典·工部·水部员外郎》注作汉桑钦撰。《隋书·经籍志》作晋郭璞注。《旧唐书·经籍志》作郭璞撰。《新唐书·艺文志》则称此书为“桑钦水经

  • 西清诗话·蔡絛

    宋代诗论著作。3卷。蔡絛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或曰蔡絛使其客为之也。”此书成于宋徽宗之时,却于苏轼、黄庭坚等人多有称引;据曾敏行《独醒杂志》和吴曾《能改斋漫录》所载,蔡絛 一度因此“落职勒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