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

洪武二十年秋七月戊寅朔,以登州卫指挥使谢规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己卯,享太庙。

庚辰,遣使赐故元降将纳哈出玉带一、金饰香带一、白金一千两、文绮、帛各四十疋、钞一千贯,又以素金带百、花素银带七百、纱帽八百,赐其将校那木罕等及银钞各有差,仍遣使赍钞三十万锭、织金文绮三千匹送赴燕府,以备赏赐来降纳哈出部众。

诏:“凡内外武臣之家,如子孙已袭替而亡,再无应袭者,给全俸以赡之,及有子孙坐事谪充军者,亦宥之,令自立功勋,仍给俸赡其家。”兵部请以半俸给之。上曰:“内外武臣昔皆捐躯相从,百战以定天下,念其劳绩,未尝蹔忘,其家有不得其所者,朕深悯之。夫厚禄所以报功,广惠所以惇仁,故给之全俸,使有所赡。尔心必曰:‘全禄费财,半禄节用。’夫当予而予,则费不过度;当节而节,则用为适中。优以全禄,未为过也。”

壬午,诏核在京诸司钱榖。

甲申,册信国公汤和女为鲁王檀妃。妃,前妃之女弟也。

今上以故元将纳哈出来降,遣官奉表称贺。

辽东都指挥使梅义来朝。

丙戌,以国子生邵廉、李隆、彭昇为广东按察司佥事。

命左军都督府自山海卫至辽东置马驿一十四,驿各给官马三十匹,以赎罪囚徒为驿夫,驿百二十人,仍令田其旁近地以自给。

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砍等进象及方物,诏赐金织文绮帛四十四匹、钞三百三十锭。

削台州卫指挥同知陈亮官,编戍金齿。时倭寇至台州境上,杀掠居民,而亮兵不之觉,寇去又不追捕。上闻之,怒曰:“朕设兵卫,所以保民也,今亮坐视民患而不能救,将焉用之?”命削其官,编戍金齿。既而复曰:“亮虽不才而其父事朕累有勋劳,不可忘也。”复以其弟文为骁骑卫指挥同知。

诏凡有罪军官戍辽东者,悉赴京师。

辛卯,高丽国王王禑复遣其臣李羙冲、金仍贵、任寿、柳克恕进所市马五千匹,诏以文绮二千六百七十匹、布三万一百八十六匹酬之,且赐王禑冠带各一事。

甲午,登州卫奏:“沙门岛神祠年久圮坏,请令有司脩葺。”从之。

乙未,徵山东捕盗官军还。先是,山东盗马四儿时出劫掠,遣官军捕之。会监察御史马麟按行济南,言官军有扰民者,上命左军都督府徵之还京,令有司缉捕。

丙申,遣使以钞八万一千八百三十六锭往平凉赐征西官军及挽运之民。

丁酉,纳哈出所部营王失剌八秃等来降。先是,纳哈出既降,营王失剌八秃等以病在道相失。至是,与云安王蛮吉儿的、郡王桑哥失里、和尚国公等复来降,大将军冯胜遣人送至京师,仍遣定远侯王弼发定远等卫官军往迎降将家属于信州,道为虏所袭,亡马七百余匹。信州即纳哈出所屯一秃河也。

遣使赍敕谕大将军冯胜等曰:“近捷书至,喜动神人,朝野欢庆,自古汉胡相攻,至元未已,及天革元运,朕命中山武宁王、开平忠武王攘之塞外,远者数千里,迩者数百里,二王既往,余虏常为边声,由是命尔等率马步屯驻大宁,审势进讨。今得所奏,即有征无战,非尔等诚格于天,忠义服人,何若是之易邪?然自古至今,凡为将功成名遂,千万岁不磨者,不过数人,盖摧坚抚顺之际,机奇而仁布,处之有道故也。今纳哈出心悦来归,当抚绥以诚,务安其众,毋致惊扰,胡虏生计惟畜牧是赖,犹汉人资于树艺也,若少有侵渔,则众心生怨,易变难安,不可不慎。前二王功成名遂,由严号令于诸军,不苟取于来降,以致偃兵华夏,功烈昭于后世,今二王已位,尔等能继靖虏庭,成此奇勋,则可以追踪二王,同垂不朽,岂不伟与?”

礼部奏请如前代故事立武学,用武举,仍祀太公,建昭烈武成王庙。上曰:“太公,周之臣,封诸侯,若以王祀之,则与周天子并矣,加之非号,必不享也。至于建武学,用武举,是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三代之上,古之学者,文武兼备,故措之于用,无所不宜,岂谓文、武异科,各求专习者乎?即以太公之鹰扬而授丹书,仲山甫之赋政而式古训,召虎之经营而陈文德,岂比于后世武学专讲韬略,不事经训,专习干戈,不闲俎豆,拘于一艺之偏之陋哉?今又欲循旧用武举,立庙学,甚无谓也。太公之祀,止宜从祀帝王庙。”遂命去王号,罢其旧庙。

命工部遣人运毛皮袄六千八十六领、纻丝、绵布、袢袄、裙裤五万事往北平,给赐来降之人。

辛丑,敕谕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曰:“七月二十日,命指挥李焕赍制书至军中,令右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参将武定侯郭英暨公侯列将率大军,还驻大宁,大将军与頴国公傅友德等分析新附军马,俟明年春听调北征。继闻新附军马处置已定,尔等仍旧莅事,追还前二十日所发制书,其左参将南雄侯赵庸、右参将东川侯胡海并落参将,止充战将,在军听调。”

壬寅,太白、三辰昼见。

乙巳,守太宁前军都督佥事商暠奏:“所筑大宁等四城见储粮粟大宁三十一万石,松亭关五十八万石,会州二十五万石,足供数年边用。”上顾谓左右曰:“国家无事,守在四夷,守边之计,足食为先。今暠所言储粮足用,边郡之民可免挽运之劳矣。”

以庆阳卫指挥同知李恪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封湖广布政使致仕何真为东莞伯,赐诰、券。诰曰:“古云:‘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曩者,元运将终,华夷鼎沸,擅声教而役生民,朝兴暮泯,接迹于世,终不能知时务而识天道,尚驱民以应锋镝,如此者岂一二人哉?尔何真率岭南诸州壮士保境全民,邻敌不敢窥其际,岭南之民,莫不于尔仰赖。洪武初,朕命将四征,所在虽有降者,非义旗临境则未附。尔真闻八闽负固,桂林驱民,海上邵生,亦不量力。尔真独心悦诚,服罄岭南诸州,具表入朝,非识时务者乎?常在朕心,未及崇报。今特命尔为东莞伯,食禄一千五百石,使尔禄及世世,以报推诚之心,尚益加恭慎,以保禄位,延于永久,尔其敬哉。”

行人唐敬等还自真腊,其国王遣使贡象五十九只、香六万斤,暹罗国贡胡椒一万斤、苏木十万斤,其臣坤思利济剌试职替等献翠羽、香物。

丁未,命户部自四川永宁至云南,每驿储米二百五十石,以给谪戍云南者。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七十九 後唐紀八·司马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一·李心传
  第三十九回 谏远色王茂得娇娃 窃大宝萧衍行弑逆·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十七  释道·于慎行
  读史剩言卷一·秦笃辉
  卷五十七·司马迁
  卷五十一·司马迁
  南唐书卷二十八·马令
  记事拾遗·姚廷遴
  哀帝本纪·刘昫
  ●晋政辑要卷之一·海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二郎上,云)小圣郎是也。在玉结连环寨,与那吒演习武艺,因带酒射破锁魔宝镜,不知走出那一洞妖魔,恐怕上帝得知,怎生是了。鬼力们看觑着,若有天神,报复我知道。(末扮天神上,云)小圣乃天神是也。为二郎神与那吒三太子演习武艺,一箭

  • 总目·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全唐诗録总目     总集类卷一太宗皇帝 古体诗二十八首近体诗四十九首高宗皇帝 古体诗二首中宗皇帝 近体诗二首【附】聨句诗二首明皇帝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七首德宗皇帝 

  • 列传第二十九 源贺·魏收

    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磐所灭,贺自乐都来奔。贺伟容貌,善风仪。世祖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从击叛胡白龙,又讨吐京胡,皆先登陷陈。进

  • 卷二百十七 列传四·赵尔巽

      ◎诸王三   △太祖诸子二   镇国勤敏公阿拜 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子镇国公聂克塞 莽古尔泰 辅国悫厚将军塔拜 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子安和亲王岳乐、温良贝子博和讬、博洛、博和讬子贝子彰泰、阿巴泰孙悼愍贝子苏布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焦竑

      都察院七(巡撫一)   ◆巡撫一   資政大夫工部尚書諡文襄周公忱傳(彭韶)   周文襄公傳   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暹傳(實錄)   資德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公暹墓表(姚夔)   右都御史合陽李公實傳(何悌)   都御史趙

  • ●卷十四·陈康祺

    ◎朱石君衡文之精朱石君先生每握文衡,必合观经策,以精博求士。乾隆丙午典试江南,一榜多名士宿学。嘉定李许斋方伯赓芸以第二人中式,仪征阮文达公以第八人中式,尤为先生所奇赏。庚戌,先生总裁会试,会元既定,拟之曰:此必江南李许

  • 卷之九十三·佚名

      顺治十二年。乙未。八月。壬子朔。  ○甲寅。遣官祭故理藩院侍郎尼堪。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觉罗朱满、为宗人府理事官。  ○升侍读学士白允谦、为内翰林国史院学士。  ○丙辰。升吏科给事中刘文隽、为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纪昀

    列传元 【十九】○元十九安图【谔都岱】 廉希【宪希贤】安图廉希宪△安图安图穆乎哩四世孙巴图尔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十三位在百寮上母鸿吉哩氏 【元世家作特默伦氏】 时 睿皇后姊也四年执额哷布格

  • 元年·佚名

    (庚子)元年清順治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丁巳,禮曹啓曰:「以工曹判書閔應亨所啓,有供上紙量減之命,恤民除弊,瞻聆咸聳。第日用不足,則亦涉苟簡,請朔封三十卷中,減除五卷。」上曰:「五卷太少,姑減七卷。」又命減中殿朔封三卷。○

  • 卷三 鬼神·黎靖德

      因说鬼神,曰:"鬼神事自是第二著。那个无形影,是难理会底,未消去理会,且就日用紧切处做工夫。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此说尽了。此便是合理会底理会得,将间鬼神自有见处。若合理会底不理会,只管去理会没紧要

  • 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阎若璩

    第六十五今之尧典舜典无论伏生即孔安国原只名尧典一篇盖别有逸书舜典故魏晋间始析为二然慎徽五典直接帝曰钦哉之下文气连注如水之流虽有利刃亦不能截之使断惟至姚方兴出妄以二十八字横安于中而遂不可合矣今试除去读之

  • 仁的外用·孔子

    【原文】 仲弓同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日: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要像接待贵宾一样,役使老百姓要像承担大家典礼一

  • 卷九·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九       宋 苏辙 撰 鹿鸣之什      小雅 小雅之所以为小大雅之所以为大何也小雅言政事之得失而大雅言道德之存亡政事虽大形也道德无小不可以形尽也盖其所谓小者谓其可得而知量

  • 天官第一·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战争胜败的根本因素,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反对当时兵阴阳家所散布的“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等迷信说法。明确指出“先神先鬼,先稽我智。谓之天官,人事而已”。`1、梁惠王问尉缭子

  • 读宗镜录随感·太虚

    宗镜录是禅宗发达到极点后──禅宗发达到最后成立之法眼宗,已渐与贤首宗的顿圆教接近──应运而生的一位延寿禅师,以禅宗融摄许多经论及台、贤前后诸家教义而成。以一心为宗,即举禅宗宗旨,照万法名镜,乃总揽所余经教。为成

  • 卷第三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二于正法内。有作是言。身及山等。久住不灭。故契经说。或有一类。身住十年。乃至广说。又说七日羯剌蓝住。又说持地住经一劫。由此知身可得久

  • 毗尼母经卷第七·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犯罪凡有三种。一者初犯罪缘。二者因犯故制。三者重制。云何名缘。  尔时世尊在修赖吒国游行。迦兰陀子修提那。为续种继后故作欲心。与其本二行欲。因此初犯。佛集诸比丘。是名为缘。

  • 定宇集·陈栎

    元代诗文别集。16卷,别集1卷。陈栎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年间陈嘉基刻本。卷首有陈栎年表。卷1—2为序,卷3为跋,卷4为考、辨、论,卷5—6为说,卷7为问答,卷8为随录,卷9为传、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