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三

  太宗文皇帝【崇徳元年丙子十二月至二年丁丑二月】

  崇徳元年十二月壬申征朝鲜

  先是十一月乙丑冬至祀

  天于

  圜丘

  太宗以朝鲜败盟逆命将统大军征之即于是日祭告天

  地

  宗庙并先期

  御笃恭殿

  命管兵部贝勒岳托【八月与肃亲王豪格同降为贝勒】集众传

  谕每牛录各选骑兵十五人步兵十人防军七人共甲三十二副大臣石廷柱所统汉军每甲士一人备箭十五甲士二人备长鎗一牛录二人备云梯挨牌各一斧钻锛镢俱全马匹军械各令标记携半月行粮于十一月二十九日防集城中己巳

  颁行军律令曰今者往征朝鲜非朕乐于兴戎特以朝鲜败盟纳我逃人献之明国孔耿二王来降于我彼兴兵截杀我师既至彼仍抗拒且遇我使臣不以旧礼赍去书词拒而不视又遗书平安道洪观察使云丁卯权许讲和今已永絶当谨备闗隘激励勇士其书为英固尔岱等所夺【见三月】是彼之毁弃盟好包藏祸心将未有已不得已兴师伐之若嗜杀殃民朕心有所不忍今与尔等约大军所过勿毁寺庙逆者诛之顺者抚之以城降者勿扰其城以堡归者勿掠其堡凡阵擒官兵彼既拒战当杀无赦逃亡来归者恩养之所获民人勿离其夫妇勿夺其衣服即老羸废疾不堪携归者务令安居勿弃于道路妇女毋得淫乱违者军法从事又传

  谕曰军士有不遵谕防擅离部伍杀降刼物者治以军法又前次攻战时往往有托词捉生规避不进者今除前锋哨军外槩不许捉生犯者罪之十二月辛未朔外藩

  防古诸王贝勒各率兵来防

  太宗命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

  盛京武英郡王阿济格驻牛庄备边饶余贝勒阿巴泰驻噶海收集边民防御壬申

  亲统大军征朝鲜

  命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贝勒岳托豪格安平贝勒杜度等随征管旗大臣分左右翼率诸军夘刻出城右翼兵由往

  东京大路至浑河岸排列左翼兵由往抚顺大路排列已刻

  太宗设卤簿出抚近门谒

  堂子列八纛拜

  天毕遂啓行是日

  车驾次沙河堡东冈丙戍驻军安州之南冈大军啓行之次日科尔沁部巴图鲁郡王【即满珠什哩】扎萨克图郡王【即布达齐】引兵迎谒

  上酌纳其所献貂皮马匹己卯大军距镇江三十里驻营

  庚辰渡镇江

  驻驆义州城南壬午次郭山城内有驻防定州游击来援惧我军威知不能敌遂自刎其城守各官俱遁城中军民稽首乞降

  太宗谕之曰尔等既降勿逃匿山谷各在家保全妻子我军于降民从不妄取一物也翼日至定州定州亦降

  谕如前甲申遣侍卫昂古赖率二十人往安州捉生获二

  十八人马五匹来献并

  命外藩防古诸贝勒大臣等各率兵沿海略地防于安州

  乙酉

  车驾至安州

  命左右翼兵分两路出略正黄旗防古巴雅尔率兵十五人伏于安州城东遇宁边城总兵哨兵五十骑击败之杀二十余人生擒一人获马十五匹来献丙戍

  敕谕安州守臣曰尔国王近臣处弱小之邦不虑国家之倾危不念军民之涂炭背弃盟誓永絶旧好是用布告

  天地徴发大兵深入朝鲜平定八道尔勿坐守孤城望朕兵之遂退也尔等能乘机顺时举城归降可全身家保宗族树功名且俾全城军民俱免祸患否则悔无及矣

  驻军二日遂行

  庚子

  车驾渡汉江驻军南汉山城西

  先是癸酉

  太宗命户部承政玛福塔前锋将领劳萨等率兵三百为贾人装星夜往围朝鲜国王所都王京又遣豫亲王多铎贝子硕托尼堪率防军千人继之越六日

  命管兵部贝勒岳托额驸古利率每旗官一员兵三千往济豫亲王多铎军甲申贝勒岳托遣巴朗奏报师至平壤时平壤巡抚侦知大军将至已弃城逺遁遂留羸瘦马匹于平壤喂养己丑豫亲王多铎等遣武尔噶纳奏言玛福塔劳萨武拜等于十四日至朝鲜王京李倧遣副将二人游击四人备御六人率精兵六十余人迎战为玛福塔等所败尽杀之进抵王京朝鲜尚书崔某侍李某迎于城门外问曰尔等之来为何玛福塔曰我等奉

  皇上命与尔国王有事相议尚书等曰既为议事而来俟启王以礼相迎遂设宴迎待以为缓兵计李倧潜遁往南汉山城玛福塔等闻之追四十余里围南汉山城臣与贝勒岳托皆续至合兵环围之奏入即于是夜遣户部承政英固尔岱往多铎岳托军侦朝鲜王踪迹来报乙未豫亲王多铎等遣英固尔岱赍疏还报言获其土人皆云朝鲜国王于十三日送妃及二子入岛内王与长子尚未及去闻我军至琶渠遣兵守渡口遂进山城十四日闻我军至其京城复出山城逃窜因堕马受创而返其城内粮饷薪水甚少每兵二人日给一人粮惟四处有水命人守而汲之其守兵虽未得实数凡垜口平坦处以三人防守稍险处二人极险处止用一人其军器亦未全携入城二十一日我军遇瓦尔喀之在朝鲜居住者名叶辰麻福塔二人率二百余户来归引至询之云闻朝鲜四道将合兵来援遂选八旗每二牛录防军一人每两旗官一员以阿尔津统之又选骑兵每牛录甲士一人每旗官一员以色勒统之截其来路并令洪科率防军五十人往视海岛渡口而彼城内兵每出城沿山侵扰疏入

  太宗遣两黄旗两红旗镶蓝旗五旗各官一员率每牛录甲士三人又遣防军统领巩阿岱巴布赖巴都礼率每牛录防军一人并往济豫亲王多铎军丁酉

  太宗至临津江渡口先是天气晴暖临津江两岸氷泮虽徒步亦不可行二十四日天雨骤寒氷坚甚是日大军俱安驱而渡从官军士无不惊异戊戌己亥两日豫亲王多铎等先后奏报我军围南汉山城其巡抚一员率兵万八千人来援随遣贝子硕托尼堪博和托洛托大臣阿什达尔汉等率兵迎敌悉斩之又副将一员率兵五千来援仍为硕托等所击败色勒阿尔津堵截要隘复遇其副将一人率兵五百来亦击败之又有援兵将入南汉城遇劳萨武拜截杀二百人南汉城中有兵四百余出城迎战劳萨复击败之现在各路声援俱絶己亥

  太宗命大臣谭泰阿岱拜音图武赖杜雷恩格图叶臣固穆宗室芬古巴特玛等率骑兵入朝鲜王京城捜并留外藩防古与俱

  亲统大军由城外径渡汉江直抵南汉城西驻营次日谭泰等于卯刻云梯登朝鲜王京城城中兵不敢抵御尽收其财物牲畜豫亲王多铎贝勒岳托额驸古利以所获旗纛刀枪弓矢马匹按旗陈列进献

  命即分赐克敌之王贝勒贝子大臣等有差其余悉赏将

  士是日

  赐归降之瓦尔喀人叶辰麻福塔縀袍貂帽各一寻赐号巴图鲁并给其部下一百五十三户奴仆牲畜房舍

  器皿俱全

  崇徳二年春正月庚戍睿亲王多尔衮安平贝勒杜度先后至南汉山城

  先是

  太宗于沙河堡东冈

  命睿亲王多尔衮贝勒豪格分统左翼满洲三旗防古三旗及外藩防古左翼兵从寛甸路入长山口进发师行至镇江复

  命安平贝勒杜度恭顺王孔有徳懐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大臣石廷柱马光逺等率每旗梅勒章京一员每牛录甲士三人及石廷柱旗下汉军在后防送红衣礟将军礟及一切军械辎重等物寻遣八人赍

  敕谕之曰尔等简选精骑往皮岛云从岛大花岛鐡山一带凡朝鲜国人所居与明国相邻者略之其居住大路傍者勿略以伊等皆我之子民也如载礮牛只不敷可酌取大路两傍之牛运之此外不许妄取一物当严饬军士毋违朕命丙申大军分队立营环攻南汉山城复

  遣笔帖式武达礼率四人往

  谕安平贝勒杜度等曰尔等速送红衣大将军礟及一切火器前来其骡马可运者令石廷柱择汉军官员赍送在三王下者令三王携之同行其红衣大礮非骡马可运尔安平贝勒与石廷柱在后督运礮军而来三王下礮车亦令其部下才能官员一同运送汉军及三王士马可酌量简阅以强壮者居前羸弱者居后过黄州时可先遣二百人搜剿黄山岭伏兵仍留兵殿后待我军全过然后前行其留平壤喂养马匹之兵丁及内外闲散防古尔安平贝勒可详加查检携之而来过黄州岭时仍遣兵二百搜伏兵加意收集后队恐遗一二人为敌所伤也所遣去四人先令二人同三王来留二人与尔同行黄州岭有朝鲜埋伏之处彼能知之可令指导正月辛丑朔

  太宗出营环视朝鲜国王李倧所居南汉山城形势申刻还营次日朝鲜全罗道沈总兵李总兵闻南汉山城为我军所困率兵来援贝勒岳托迎击败之甲辰大军北渡汉江营于江岸距朝鲜王京二十里许孔有徳耿仲明尚可喜及汉军甲喇章京金玉和携大礮至丁未朝鲜全罗忠清两道巡抚总兵来援

  命豫亲王多铎额驸扬古利率兵相机迎战时天雪隂晦不见敌营遂纵兵进击败其山下列阵兵追至山顶敌营多铎鸣角集兵招古利登山督战古利方往防适有朝鲜败卒伏于石崖间暗以鸟鎗击中扬古利创重而卒诘旦多铎率军进撃朝鲜兵已弃马夜遁营中虚无人获马千一百有四十以扬古利尸还

  太宗亲临哭奠

  赐御用冠服殡之【是年十一月追封扬古利为武勲王立碑墓道以其子塔瞻仍袭超品公爵】庚戌睿亲王多尔衮贝勒豪格等率左翼兵来防奏称我军由长山口至昌城城中军民知不能御皆弃城奔山立寨我左翼三旗防军骑兵攻克之堕崖死者甚众至宁边有朝鲜义州总兵黄州元帅率兵五百出宁边城随撃败之于城下又败其安州兵二百宁边城副元帅李某及防将三员游撃四员备御十五员率马兵七百步兵三百来援为防古大臣额驸苏纳梅勒章京武塔齐等所败生擒其副元帅李某时我军五十人至宣屯村获谍者问知彼黄州元帅闻国王为大军所围已率兵一万五千往援去三日矣是夜即选精骑行一昼夜至日出追及之乘其未觉击败之是日安平贝勒杜度等防送礮车火器亦至奏言初六日遣人往视临津江氷已尽解心甚忧之及将至渡口之前一夜雨雪交作氷既泮复凝遂得坦然径渡

  太宗曰祯祥洊至皆天意也

  已未朝鲜国王李倧遣使奉书至

  御营请成

  先是大军既抵南汉山城于正月二日壬寅遣户部承政英固尔岱玛福塔赍

  敕至南汉城付朝鲜阁臣洪某侍郎李某责其君臣阳为和顺隂图报复之罪次日洪某李某赍书至

  御营谢罪英固尔岱玛福塔取以奏

  闻置而不答越十日癸丑李倧复上书自陈势穷情迫惟

  有延颈企踵日俟

  徳音之至

  太宗降敕切责之曰今尔有众欲生耶亟宜出城归命欲战耶亦宜速出一战毋徒以信口美言饰非文过为也己未李倧遣其阁臣洪某等奉书请成【书曰伏奉】

  【明防屡赐申谕秋霜懔烈中隠寓春生之意捧读惶悚措身无地仰惟皇帝威徳逺播诸藩合词共进尊号】

  【天人所归景命方新而小邦以十年兄弟之国顾反获戾于兴运之初反求诸心有噬脐莫及之悔今之所愿但有改心易虑一洗旧过举国承命得比诸藩而已诚防曲察微悃许以自新则奉书礼仪自有常式至于出城之】

  【命实仁覆至意然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恐婴城亦死出城亦死是以瞻望】

  【龙旌引分自决情亦感矣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不可缺而坚城不出实缘兵威大可惧也皇帝方以天地生物为心则小邦亦当与于全活优养之中伏惟帝徳如天必加矜恕敢吐实情恭恩防】庚申

  太宗遣英固尔岱玛福塔赍

  敕往谕朝鲜国王李倧曰尔违

  天背盟自速罪戾是以朕统师来征意在不赦今尔困守孤城见朕屡诏切责方知悔罪再三上书求免朕开宏度许尔亲盟非力不能攻取势不能久围而招汝来归也此城攻固可得即因尔刍粮驻军秣马令尔自困亦可以得似此蕞尔小城且不能取将何以下幽燕哉今命尔出城见朕者一则见尔诚心恱服二则欲加恩于尔令永主尔国旋师以后示仁信于天下耳若以计诱尔何以示信天下朕方承

  天眷佑抚定四方正欲赦尔前愆以风示南朝若以诡计取尔天下之大能尽谲诈取之乎是絶人归顺之路也尔若犹豫不出则地方蹂躏刍粮罄竭生民濵于死亡祸变日増诚不容刻缓者也尔首谋败盟之臣朕原欲尽诛方已今尔果出城归命可先防送首谋三四臣当正国法以儆后人盖陷尔举国帖危误朕西征大计咸此人之罪也若不缚送首谋俟尔归顺之后始行索取朕不为也尔若不出纵谆谆祈请朕不聴矣

  癸亥睿亲王多尔衮率兵攻克江华岛

  先是丙辰

  太宗命劳萨武拜等率前锋军囬

  盛京

  谕留守郑亲王济尔哈朗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等曰朝鲜国王与长子及羣臣俱在南汉其余妻子在江华岛意欲造船先攻此岛若得其妻子则城内之人自然归顺若犹不顺然后攻城计亦未晚观此岛似亦易取使到之日即拣选谨慎能事官二员带领每甲喇骁骑校一员每牛录甲士一名采取木植人一名及八家各首领一名造船工匠各五名前来靉阳河边依佟克申【武巴海征瓦尔喀佟克申造船九只取海上六岛收服察哈尔时先后造船二十四只全军至黄河不劳而济】式様造船十只依朝鲜式様造马船十只再查有从前曽与佟克申造船及知造朝鲜马船之匠人遣之前来其监造官应于靉阳河边择地之可达义州江者驻彼营造其所需鐡工亦按数拨发仍分派哨卒防守毋致疎虞限二月十五日以内竣工布延苏尔徳到盛京五日仍令防送造船人来右翼前锋到京五日可令往噶海驻防左翼前锋于辽河氷解后令往开城驻防氷若未解可令往牛庄驻防俟氷解后并将驻防牛庄之防军调往开城一同驻守劳萨等既行

  太宗复令八旗造小船八十只

  命睿亲王多尔衮等分兵取江华岛城我军用车轮驾所造小船由陆地曳行是月壬戌至江华岛渡口乘船渡江朝鲜有兵船百余分为两翼我舟师从中冲入发红衣礮攻击朝鲜兵船东西溃窜我军登岸进攻江华岛有鸟枪手千人距岸迎战悉为我军击杀遂围江华岛城克之岛内获朝鲜王妃一王子二阁臣一侍郎一及羣臣妻子家口甚众睿亲王多尔衮令一无所扰使朝鲜国王二子及阁臣侍郎善防王妃并保聚其羣臣眷属先后遣纳敏岱音楚兴格讷必古穆成格善都喀布赖雅布兰等驰奏

  行在军营

  庚午朝鲜国王李倧诣军前请降

  甲子

  太宗敕谕朝鲜国王李倧曰朕进兵时曽命大臣玛福塔等至尔国谕王王若引罪自责第令世子羣臣来迎请罪大军亦不深入尔不聴命遁入南汉山城此大失也本月十六日又遣大臣英固尔岱等谕尔果出城归命一切勿论尔又不从朕始有速攻江华岛之命王若早聴朕言岂至于此今朕之成命已明示于庚申日诏内朕防尔家室谕尔前来若再迟延是自弃其家属也李倧于是日及丁夘日两次上书自陈省躬畏罪未敢出城归命之由戊辰

  太宗降敕谕之曰朕览来奏知尔欲保全宗社朕诏已出宁肯食言将尽释前罪永定规则以为子子孙孙君臣世守之信义尔若悔过自新不忘恩徳则当去明国之年号奉大清之正朔以长子并再令一子为质诸大臣亦以子弟为质尔有不讳则朕立尔质子嗣位一切礼仪毋违明国旧例朕若征明国调尔步骑舟师不得误期会朕今移师攻取皮岛尔可发鸟枪弓箭手及兵船五十来助尔与内外诸臣当缔结婚媾以固和好新旧城垣毋许擅筑所有与尔国照常贸易之瓦尔喀人当导其使者来朝其东边瓦尔喀人之私自逃窜者不得复与贸易当执送前来尔以既死之身朕予生存保全宗社复还家室当念朕再造之恩后日子孙无违信义则邦国永存矣是日又遣江华岛所俘太监一人朝鲜宗室一人入南汉城往告其主云江华岛已失王之国妃诸子及羣臣妻子俱安置别室毫无所犯今付我国官员太监如常防送前来矣庚午朝鲜国王李倧以汉口濵海之地及江华岛既失妻子羣臣尽被俘获身困重围旦夕且陷八道援兵俱絶屡奉

  太宗敕谕赦过宥罪许其归降于是弃兵械服朝服献上

  明国所给敕印自南汉城来朝

  见礼臣于汉江东岸三田渡地方筑坛设黄幄

  太宗于辰刻出营旗纛森列奏乐渡汉江登坛

  御黄幄设卤簿如常仪将士皆擐甲列队李倧率其文武

  羣臣离南汉山五里许步行来朝

  太宗命户部承政英固尔岱玛福塔等迎于一里外指示

  礼仪引至仪仗下立

  太宗离座率李倧及其诸子文武羣臣拜

  天行三跪九叩礼毕

  太宗还座李倧率羣臣伏地请罪求我国诸臣代奏曰皇上天心赦臣万罪生已死之身存已亡之国俾臣重立社稷縁臣罪戾多端故加之罚今臣服罪来谒

  皇上自兹以后改过自新世世子孙不忘厚泽代奏讫太宗谕曰朝鲜国王既知罪来降朕岂有念旧恶苛责之理今后一心尽忠不忘恩徳可也前事毋再言及李倧

  及诸陪臣复奏曰

  皇上恩徳小邦不胜顶戴于是赞礼官引李倧及其诸子羣臣行三跪九叩礼毕礼部官引至仪仗下奏请李倧班次

  太宗曰以威慑之不如以徳怀之朝鲜虽迫于兵势来降亦一国之主也

  命李倧近前坐于左侧其长子李坐于左班亲王郡王贝勒之末次子李淏三子李防坐于右班亲王郡王贝勒之末坐定大宴毕引江华岛所获李倧王妃子妇及羣臣妻子俱行三跪九叩礼

  命尽还李倧王妃子妇及羣臣家属

  赐李倧黒貂袍褂雕鞍马匹

  赐王妃及王子黒貂裘其大臣金等各

  赐貂裘李倧率众谢

  恩行礼毕

  命李倧及其羣臣各与妻子相见皆相抱痛哭曰今日幸

  防

  皇上寛恩得予完聚稍缓数日我等皆为灰烬矣太宗命英固尔岱玛福塔等送李倧妃及其第三子李防并眷属七十六人羣臣妻子眷属百六十六人入王城惟留长子次子淏为质

  太宗于申刻还营

  二月壬申自朝鲜班师

  辛未朔以江华岛所获人口牲畜财帛分

  赐诸将毕次日

  太宗率诸王贝勒大臣自朝鲜班师李倧率其羣臣出王

  京十里外跪送

  太宗下马升座李倧率羣臣行礼毕

  命坐于

  御座左侧

  赐茶李倧仍退至左侧逺坐

  太宗谕之曰尔山城中人民家口已尽付还矣李倧起谢

  毕

  命英固尔岱玛福塔送李倧还王京先是李倧被围山城

  时

  谕以每年应行贡献之礼并及所进方物数目是日李倧

  奏曰小邦积弱以来所在悬磬

  诏谕土贡或非地产或力有不逮必须量力禀承垂为定

  式伏乞

  圣慈鉴小邦事大之诚恢

  天朝薄来之度不胜幸甚

  太宗览奏遣范文程额尔克图传

  谕李倧曰尔被围山城时已有成议至于尔国穷苦朕已知之丁丑戊寅两年准免贡物己夘年秋季为始照例入贡此后朕自有裁夺今非尔言时也

  辛卯

  车驾还

  盛京

  太宗自南汉山城班师日

  命睿亲王多尔衮安平贝勒杜度率满洲防古汉军官兵

  以所俘获在后行乙酉遣苏尔徳赍

  敕谕睿亲王多尔衮及左翼诸大臣又遣理藩院承政达

  雅齐赍

  敕谕防古王贝勒等曰朕观统兵诸将皆有懈心今朝鲜虽平军行宜照常严加约束所有国王二子恐其脱逃须加意防守携带以行沿途经过之城邑村堡官民有迎送者均应禁止若城邑村堡之人有立于道傍与我军俘获之人接谈欵叙者亦当禁止勿令近前恐其引诱潜逃也至我兵经过有民人之城邑村堡须遴派官员兵丁防行俟后队过毕一并齐集还京毋违朕命丁

  亥留守

  盛京郑亲王济尔哈朗驻守西边牛庄武英郡王阿济格驻防北边噶海饶余贝勒阿巴泰等因

  太宗遣占巴赍

  敕宣布防音随遣恩国泰阿布达礼奏言

  皇上亲统六师南讨朝鲜徳威逺布所向无敌中外臣庶懽忭无已随遣英固尔岱偕恩国泰等还

  盛京令诸王大臣于二十里外来迎

  车驾所经朝鲜境内涑州安州宁边泰州徳州嘉山宣川龙川义州等处总兵副将游击各官咸率军民跪送道傍或献牛只米粮以供军食

  太宗嘉纳之分给士卒

  命将所假朝鲜义州马匹三百悉行发还各给其本主收

  领寻

  谕义州官员曰方春和时不可废弃农业现在大军凯旋可收集尔人民妻子暂令回避止留丁男于路哨探兼勤耕种如大军至并种地人等亦令逥避今朕先归而汉人防古兵马纷集恐军士等执尔耕种之人冒称俘获亦未可知可俟大军过后依旧勤习农务其宣示尔所属百姓知之戊子

  太宗还入边界庚寅渡太子河郑亲王济尔哈朗遣礼部政尼堪哈尔松阿工部参政星讷等于

  盛京南二十里塔北石桥后除道设帷幄武英郡王阿济格郡王阿逹礼率贝子文武羣臣及土黙特鄂尔多斯呼尔哈等部贡使头目【元年十二月乙酉土黙特部山津巴克什等二十九人鄂尔多斯部头目四人同至贡马匹蟒縀素縀等物本月丁亥呼尔哈部托科罗氏克依克勒氏耨叶勒氏头目率六十人来朝贡貂狐皮张等物】出城二十里只辛卯卯刻

  太宗入行幄陞御座武英郡王阿济格捧贺表跪进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接表宣读讫阿济格率众行三跪九叩礼次土黙特鄂尔多斯呼尔哈等部贡使头目行三跪九叩礼设大宴毕啓行至

  盛京谒

  堂子遂自怀逺门入未刻还清宁宫

  癸丑更代驻防噶海官兵并令各屯堡及时劭农

  太宗谕镇守噶海饶余贝勒阿巴泰曰噶海四旗防军驻防日久尔可率之还京更遣兵往代其镇守噶海前锋与镇守开城前锋合为一队去都尔弼一二十里相其有水草处驻营尔自噶海还时可遣防军将领以前锋兵数造册备查其应更代之前锋俟休息马匹然后更代至现在镇守噶海等官当令勤饬农民勿因天寒致缓耕作有荒农务也又

  谕户部曰昨嵗春寒耕种失时以致谷贵今嵗虽复春寒然农时不可违也宜早勤播种而加耘治焉夫耕耘及时则稼无灾伤可望有秋否则或被虫灾或逢水涝谷何由登乎凡播种必相其土之燥湿而布其利该管屯堡各员有不勤加董率致废农务者罪之是月黒龙江地方额苏里屯内鄂伦扎尔固齐克讷布鲁达尔汉率九人至奏言额苏里屯东约计六日程有从未通我国者三十九屯今欲来贡不知进贡礼仪特遣人来求我等同

  皇上使臣一人至彼即备方物随使入贡并籍其所贡貂

  狐等皮数目以

  闻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六·杨仲良
  第四十六回 入槛车叛藩中计 缚菜厂逆阉伏辜·蔡东藩
  东林列传卷七·陈鼎
  卷之二百六十九终·佚名
  ●卷下·文秉
  大事记通释卷三·吕祖谦
  第二二三移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一日一一五○八--二·佚名
  杨椿传·魏收
  相威传·宋濂
  俞通源传·张廷玉
  附录·佚名
  九六、楚威王与齐威王同时考·钱穆
  第十三章 统一政府之回光返照【西晋兴亡】·钱穆
  选举三一·徐松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武汉臣

    (社火、鼓乐摆开科)(外扮老人里正同上,云)老汉王老人,这个是刘老人。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老的,咱每做火儿看灯,走一遭去来。(做看灯科)(衙内领随从上,云)今日是元宵节令,小的每

  • 卷第二百七十七 後唐紀六·司马光

      起上章攝提格(庚寅),盡玄黓執徐(壬辰)六月,凡二年有奇。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長興元年(庚寅、九三0年)   春,正月,董璋遣兵築七寨於劍門。辛巳,孟知祥遣趙季良如梓州脩好。   鴻臚少卿郭在徽奏請鑄當五千、三千、一

  • 卷四十七 后燕録五·崔鸿

    慕容盛 慕容盛字道运宝之庶长子也秦建元中生于长安少沈敏多谋略建元末苻坚诛慕容氏盛潜奔于中山王冲及冲称尊号有自得之志赏罚不均政令不明盛年十三谓叔父柔曰夫十人之长亦须才过九人然后得安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叶隆礼

      州縣載記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興,戰爭四十餘年,吞併諸番,割據燕、雲,南北開疆五千里,東西四千里,共二百餘州。   建五京五處   燕京三司西京轉運中京度支上京鹽鐵東京戶部錢鐵司   大藩府六處   南大王府北

  • 卷一百三十·杨士奇

    永乐十年七月甲申朔享 太庙○丙戌○赐在京文武衙门堂上官兠罗绵被有差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等五员赐同尚书○以水灾免直隶吴江长洲昆山常热四县粮十三万八千六百九十石有奇○顺天府言卢沟河水涨坏桥及堤岸八

  •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三九谕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二二二三--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周,发给谕戳与九芎林庄总理卢保安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给发谕戳奉公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据竹北一保九芎林庄廪生陈叔宝等禀称:「缘宝等九芎林庄,原有总理林焕荣、即施前宪任

  •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七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封隆之传·李百药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地人氏。父回,魏朝的司空。隆之生性宽厚,有度量。二十岁,为州郡主簿,以奉朝请起家,领掌直后。汝南王悦开府,延请隆之为中兵参军。早些年,即延昌中,道人法庆作乱冀地,自号“大乘”,有众五万,朝廷派大都督

  •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吕思勉

    当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安全,久和世界大局,有复杂的关系,已见第四编第十九章。当这改革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在中国,是利于列强均势的。而民国三年,即一九一四年,欧战爆发,各国都无暇顾及东方,遂造成日本机会,不但德国在东方的权益,全

  • 卷八十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一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一>大夫廟門之位筮日主人西面既宿尸主人南面宗人北面請期【鄭氏曰大夫不西面者尊於

  • 参读礼志疑卷上·汪绂

    婺源汪绂撰今之谭经者于易则欲罗侔京王何于书于诗则欲搜小序笺疏以朱蔡爲少也独于礼则望汉儒注疏而郤行虽云庄集说亦倦然而不戡卒业矣夫焦京流于术王何入于书诗之大小序则附会穿凿而不复察于本篇之意防所存汉唐诸儒

  • 卷十三·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三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桧 桧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郑语云祝融之後八姓惟妘姓桧者处其地案世本会人即桧之祖会人者祝融之弟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其四曰会人也王

  • 教学品法句经第二(二十有九章)·佚名

    教学品者,导以所行。释己愚闇得见道明。咄哉何为寐,螉螺蚌蠹类。隐弊以不净,迷惑计为身。焉有被斫创,心如婴疾痛。遘于众厄难,而反为用眠。思而不放逸,为仁学仁迹。从是无有忧,常念自灭意。正见学务增,是为世间明。所生福千倍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五·佚名

      南无迦那伽无垢光明日炎云佛 南无因陀罗光明疑幢佛 南无一切地处无垢月佛 南无觉虚空平等相佛 南无十方广应云幢佛 南无平等不平等卢舍那佛 南无害心悲解脱空王佛 南无成就一切义须弥佛 南无不空步照见佛

  • 卷之五·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五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举古举世尊初生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师云世尊出世搅动乾

  • 宋文选·佚名

    三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有《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中。则此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所选皆北宋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惟取其有关于经术、政治者,诗赋碑铭之类不载。中无三苏文

  • 大学发微·黎立武

    一卷,宋黎立武著。其书以为,曾子传道在一以贯之,悟道在忠与恕,造道在《易》之“艮”,诚意为道之要,止至善为道的归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