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卷三十二
職官十
○職官十
宗室封爵
世爵世職
△宗室封爵 【 王府官屬 公主府官附】
宗室封爵十有四等一和碩親王二世子三多羅郡王四長子五多羅貝勒六固山貝子七鎮國公八輔國公九不入八分鎮國公十不入八分輔國公十一鎮國將軍十二輔國將軍十三奉國將軍十四奉恩將軍天潢宗派以顯祖宣皇帝本支為宗室伯叔兄弟之支為覺羅宗室束金黃帶覺羅束紅帶諸王授封以素行為封號和碩親王親王世子皆金寶龜鈕多羅郡王餙金銀印麒麟鈕皇子生十五歲由宗人府請封其爵級出自欽定親王郡王適福晉所生子二十歲後由宗人府請考試親王適子奉特旨始封世子其未封世子者與餘子同授封爵餘子考授不入八分公 【 天命年間立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各置官屬凡朝會燕饗皆異其禮  賜賚必均及是為八分 有功加至貝子准入八分如有過降至公仍不入八分】
(臣)等謹按宗室王公封爵雖與官制不同而杜氏通典及列代史志皆系之職官一門今從其體例詳加詮次並以王府官屬公主府官屬附後
長史親王府世子郡王府長子各一人 司儀長貝勒一人掌府中之政令率僚屬以各共府事員額並順治八年定乾隆十八年奏准諸王長史貝勒司儀係首領官若僅於所屬官內補授恐有遷就嗣後員缺於下五旗前鋒護軍驍騎各參領及世職官與所屬應陞人員簡擬正陪送部引見補授凡王府以下各官自五品以上出缺引見補授六品以下咨送兵部補授 散騎郎親王府四人世子郡王府三人長子二人掌佐長史理府事皆以世職領之初制每旗各設散騎郎無定員雍正四年定制各王屬下散騎郎仍舊選充貝勒貝子等散騎郎俱停止 護衛親王府二十人 【 一等六人二等六人三等八人】 世子十七人 【 一等六人二等五人三等六人】 郡王府十五人 【 一等五人二等四人三等六人】 長子十二人 【 一等二人二等四人三等六人】 貝勒十人 【 二等六人三等四人】 貝子六人公四人 【 俱三等護衛】 掌隨護宿衛王府護衛自二等以下均戴藍翎初制為正品乾隆十九年護衛典儀俱改為從品 典儀親王府六人 【 從四品二人從五品二人從六品二人】 世子五人 【 從四品一人從五品從六品各二人】 郡王府四人 【 從五品從六品各二人】 長子三人 【 從五品二人從六品一人】 貝勒三人 【 從五品一人從六品二人】 貝子三人 【 從六品一人從七品二人】 公三人 【 從七品一人從八品二人】 掌儀節導引五旗王公府屬參領旗各五人佐領旗各七人驍騎校每佐領下一人掌王府所屬旗籍之政令凡田賦戶口出納盈縮之數綜其實而稽之 管領親王府四人郡王府三人掌王府文移及遣委之事 典膳親王府一人郡王府一人掌王府之膳羞 司庫親王府二人郡王府二人掌會計王府之庫藏 司匠親王府四人郡王府四人掌王府繕造修葺之事 牧長親王府四人郡王府三人掌王府之牧事親車府馬羣牧長二人牛羣羊羣牧長各一人郡王府馬羣牛羣羊羣牧長各一人公主府官長史固倫公主府一人 【 三品藍翎】 和碩公主府一人 【 四品藍翎】 護衛固倫公主府五人 【 頭等一人二等二人三等二人】 和碩公主府三人 【 二等二人三等一人】 典儀固倫公主府二人 【 俱六品】 和碩公主府二人 【 六品一人七品一人】 長史掌府中之政令護衛掌隨護宿衛府門典儀掌儀節導引凡公主下嫁此項護衛員數向未有等級例由陪嫁人戶內揀捕咨明內務府註冊乾隆五十一年定額不必拘定陪嫁人戶聽從公主揀放
△世爵世職 【 聖賢後裔世職并衍聖公官屬附】
世爵世職之等有九曰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曰輕車都尉曰騎都尉曰雲騎尉曰恩騎尉自公至輕車都尉又各有三等 【 授爵自雲騎尉始雲騎尉襲一次加一雲騎尉則合為騎都尉襲二次再加為騎都尉兼一雲騎尉襲三次再加為三等輕車都尉襲四次再加為二等輕車都尉襲五次再加為一等輕車都尉襲六次再加為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襲七次遞加至三等男襲八次二等男襲九次一等男襲十次一等男兼一雲騎尉龍十一次三等子襲十二次二等子襲十三次一等子襲十四次一等子兼一雲騎尉襲十五次三等伯襲十六次二等伯襲十七次一等伯襲十八次一等伯兼一雲騎尉襲十九次三等侯襲二十次二等侯襲二十一次一等侯襲二十二次一等侯兼一雲騎尉襲二十三次三等公襲二十四次二等公襲二十五次一等公襲二十六次內有因陣亡給與者襲次已完仍受恩騎尉令其世襲】 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之爵以褒敘勳績酬庸懋賞次第其功績之大小而錫以世襲之等國初定世爵自公至拖沙喇哈番共八等凡授爵自拖沙喇哈番始如拖沙喇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則合為一拜他拉布哷哈番再加則為拜他拉布哷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再加為三等阿達哈哈番遞加至一等阿達哈哈番如再加一拖沙喇哈番則為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再加則為三等阿思罕尼哈番積拖沙喇哈番二十有六則為一等公開創功臣策勳錫爵與河山共永封爵在順治七年九年恩詔以前者世襲罔替或論功在詔後立功在詔前者亦世襲罔替其給予敕書注明世次者仍按次承襲自後凡有忠誠宣力懋建軍功膺授功爵者除奉特旨世襲罔替外其餘自拖沙喇哈番襲一次遞加至一等公襲二十六次至一等公以上爵無可加令以適子襲一等公以別子襲其餘爵康熙元年定凡世爵合併至公侯伯者其子弟承襲時照原繫幾人之爵仍與幾人分襲雍正元年定一二三等公各錫以美名 【 加褒績公忠達公等】 其外戚則倣古恩澤侯義命為承恩公乾隆元年總理王大臣奏定精奇尼哈番以下世爵清文並改用漢文精奇尼哈番為一二三等子阿思罕尼哈番為一二三等男阿達哈哈番為一二三等輕車都尉拜他拉布哷哈番為騎都尉拖沙喇哈番為雲騎尉其清文從舊十四年定一二三等侯伯亦各錫以美名 【 如奉義侯敦惠伯等】 自後膺封爵者凡勳猷殊等皆奉特旨定錫嘉號十五年定自一等公襲二十六次至雲騎尉襲一次均按所開襲次載入誥敕又定陳亡人等子孫襲次已完者賞七品京官令其世襲罔替十六年世襲七品官定為恩騎尉與國初所定共為世爵九等 凡軍功議敘授爵戰功有功牌五等自一等至五等皆全者授雲騎尉多一倍至數倍者由雲騎尉遞加攻城視城之大小攻之難易分六等自輕車都尉以次遞減水戰以舟之大小分三等自騎都尉以次遞減其升降又各視其官職之大小準其功之差等而上下焉 【 詳見 大清會典】
皇朝通典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柯劭忞 卷一百三十六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卷十八 太平興國二年(丁丑,977)·李焘 卷第五十三·徐鼒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八上·袁枢 八九 饭菜·周作人 鲁广达传·姚思廉 樊知古传·脱脱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六十八·佚名 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七十六·佚名 卷六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