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八

刑部

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掌法律刑名以肃邦宪所属十有八司

直隶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一人蒙古一人汉二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直隶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所属【正黄东半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刑名

奉天清吏司郎中蒙古一人汉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

盛京黑龙江吉林将军及奉天府所属刑名兼宗人府理藩院文移关白之事

江苏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二人汉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江苏所属刑名安徽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安徽所属刑名兼镶红旗文移关白之事

江西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江西所属刑名兼正黄旗文移关白之事

福建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福建所属刑名兼户部户科镶蓝旗文移关白之事

浙江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一人汉二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浙江所属刑名及都察院刑科文移关白之事兼司本部条奏彚题及各司爰书駮正者会其成比年一奏湖广清吏司郎中满一人汉二人员外郎满二人汉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湖北湖南所属刑名

河南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二人汉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河南所属刑名兼礼部詹事府太常寺光禄寺国子监鸿胪寺礼科正红旗文移关白之事凡夏令热审则布告各司颁行天下钦恤如制

山东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二人汉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山东所属刑名兼兵部太仆寺兵科文移关白之事凡步军营捕获盗窝岁登其数请叙

山西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蒙古一人汉一人掌山西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右翼【正黄西半旗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建威将军右卫都统所属刑名兼内阁翰林院

起居注馆中书科内务府奉宸苑武备院上驷院钦天监镶白旗文移关白之事

陕西清吏司郎中满一人汉二人员外郎满二人汉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陕西甘肃所属刑名兼大理寺文移关白之事并稽核囚粮出纳俾无侵冒

四川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四川所属刑名兼工部工科文移关白之事秋审则序次直省之爰书而稽核之【总办秋审满汉司官各四人於通部司官内简委】

广东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二人汉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广东所属刑名兼銮仪卫正白旗文移关白之事

广西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广西所属刑名兼通政使司文移关白之事及以时散给囚衣

朝审则序其爰书而稽核之

云南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云南所属刑名兼太医院镶黄旗文移关白之事

贵州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汉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贵州所属刑名兼吏部吏科正蓝旗文移关白之事

督捕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中外旗人逃亡之事堂主事掌文案者满二人掌章奏者满三人汉军一人

司务满汉各一人掌廵察出入约束胥隶凡直省解囚投文登其数给以批回讼者收其状呈堂分司听之

笔帖式百二十有四人满百有五人蒙古四人汉军十有五人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提牢主事【於额外及试俸主事内简选满汉各一人掌之岁周更代】掌稽核罪囚出入所属司狱满四人汉军二人汉二人分掌南北监禁官医二人以疗囚之疾病禁卒更夫昼夜廵警凌虐需索者问如法

赃罚库司库一人库使二人【皆满员】掌收见审赃赎银

律例馆【以满汉司官提调纂修五年一编辑】

刑制

凡五刑一曰笞刑自一十至五十分五等用小竹板折责一十折四板二十折五板三十折十板四十折十五板五十折二十板旗人及旗奴犯笞者以鞭代之不折责杖罪同○二曰杖刑自六十至一百分五等用大竹板折责六十折二十板七十折二十五板八十折三十板九十折三十五板一百折四十板凡行杖之数不得过此罪重於杖者枷示自一月至三月悉从本法皆先枷後责○三曰徒刑发本省驿递自一年至三年分五等各依年限应役役满囘籍徒一年者杖六十一年半杖七十二年杖八十二年半杖九十三年杖一百若犯迁徙者准徒二年杂犯三流准徒四年杂犯斩绞准徒五年并杖一百五徒及准徒皆於充徒之所折责旗人旗仆犯徒者并折枷示徒一年者折枷二十日一年半折二十五日二年折三十日【准徒二年同】二年半折三十五日三年折四十日准徒四年者折五十日五年折六十日各按杖数鞭责凡此皆徒之属○四曰流刑安置远方终身不返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为三等三流并杖一百至配所折责惟缘坐者不杖旗人犯流二千里者折枷五十日二千五百里折五十五日三千里折六十日并鞭一百旗仆犯流发驻防兵丁为奴罪重於流者为充军军有五均发卫所改设州县者则发州县各量地远近发之附近发二千里边卫发二千五百里边远发三千里极边及烟瘴皆发四千里【如无烟瘴地方即以极边为烟瘴】五军并杖一百至戍所折责旗人犯附近军折枷七十日边卫七十五日边远八十日极边及烟瘴九十日并鞭一百旗仆犯军发边省给驻防兵丁为奴若发边外为民者杖与军等旗人折枷如边卫军旗仆亦发驻防为奴重於军者为发遣免死强盗发黑龙江等处给兵丁为奴其以他罪犯遣者旗人正身当差旗仆为奴民犯视其情稍可原或无妻室改发云贵川广烟瘴地安置凡此皆流之属○五曰死刑曰绞曰斩皆下三法司核拟罪当者监候秋後处决其罪应立决者三法司奏上得

旨乃行刑若罪大恶极者枭首示衆凌迟处死皆决

不待时

凡赎刑轻者为收赎若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军流以下罪者若妇人犯非奸盗不孝及习业已成之天文生有犯罪止杖笞者若过失杀伤人自笞罪至绞罪者并准收赎次轻者为赎罪若官员正妻若妇人有力及例难的决者杖罪余罪并准赎免重者为纳赎分有力稍有力二等若军民有力若举人监生生员冠带官犯非奸盗诈伪者若官员革职有余罪及革後别犯流以下罪者并听纳赎受赃者不准凡刺字犯逃盗者刺谋故及拒捕杀人者刺死囚决不待时者刺旗人刺臂奴仆刺面民徒罪以上刺面杖罪以下刺臂再犯者亦刺面刺面在鬓之下颊之上刺臂在腕之上肘之下逃犯刺左余犯刺右初犯刺左者再犯累犯刺右初犯刺右者再犯累犯刺左罪名刺左者地名刺右罪名刺右者地名刺左【地名谓遣犯应刺所遣地方者】字方一寸五分画濶一分有半并不得过限立决者狱成即刺监候者奉

旨始刺余犯悉於起解责释之前刺之若官员犯侵盗旗人正身脱逃及准盗论罪与妇人有犯者不论轻重皆免刺字

凡刑具板以竹箆为之小竹板重一斤八两濶一寸五分大竹板重二斤濶二寸梢各减五分长各五尺五寸枷以乾木为之长三尺濶二尺九寸重二十五斤絏颈以钳以铁为之承以贯索【俗名链】共长七尺重五斤轻重囚皆用械手以杻以乾木为之【俗名手靠有以铁代者式与镣同】长一尺六寸厚一寸死罪及重囚用之絏足以釱铁为之【俗名镣】连环重一斤徒罪以上用之夹棍用木三根中梃木长三尺四寸旁木各长三尺上圆径一寸八分下方濶二寸自下而上至六寸於三木四面相合处各凿圆窝径一寸六分深七分重案不输实情始用之不得过二次拶指用圆木五根各长七寸径围各四分五厘妇人犯重案不得实用之

凡监禁死囚禁内监军流以下禁外监其强盗十恶谋故杀及奉

特旨拏问之犯手足颈各絏三道窃盗鬬殴人命及军流徒犯之情重者手足颈各絏一道情轻各犯及罪止杖笞与妇人犯轻重罪者止絏颈一道老幼废疾者散禁妇人犯罪应禁者皆别置一室官员犯罪公罪自流以下私罪自杖以下皆散禁并责令禁卒看守

律纲

凡明刑勅法其文有二曰律曰例律以定罪例以辅律凡三十篇曰名例曰职制曰公式曰户役曰田宅曰婚婣曰仓库曰课程曰钱债曰市廛曰祭祀曰仪制曰宫卫曰军政曰关津曰廐牧曰邮驿曰贼盗曰人命曰鬬殴曰骂詈曰诉讼曰受赃曰诈伪曰犯奸曰杂犯曰捕亡曰断狱曰营造曰河防其目三百四十有六例各随之以平庶狱以儆官邪以靖?顽以昭风劝廼列十恶之条定八议之典别公私之罪量轻重之情分首从之法立加减之科颁行天下永为遵守

凡十恶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   山陵 宫殿】三曰谋叛【谓谋背本国潜从他国】四曰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及夫者】五曰不道【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若采生折割造畜蛊毒魇魅】六曰大不敬【谓盗大祀  神御物  乘舆服御物盗及伪造  御宝合和  御药误不依本方及封题错误若造  御膳误犯食禁  御幸舟误不坚固】七曰不孝【谓告言咒骂祖父母父母夫之祖父母父母及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若奉养有阙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八曰不睦【谓谋杀及卖缌麻以上亲殴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九曰不义【谓部民杀本府州县正官军士杀本管官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长官若杀见受业师及闻夫丧不举哀若作乐释服从吉及改嫁】十曰内乱【谓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此十者

常赦之所不原

凡八议一曰议亲二曰议故三曰议功四曰议贤五曰议能六曰议勤七曰议贵八曰议宾【八议条目详刑律】此八者犯罪所司陈奏请

旨毋擅勾问若奉

旨推鞫者开具所犯罪名奏请

上裁应议者之祖父母父母妻及子孙犯罪亦如之犯十恶者皆不用此律其亲属奴仆?势虐民者加常人罪一等

凡文武官犯公罪应笞一十者罚俸一月二十三十各递加一月四十五十各递加三月应杖者六十罚俸一年七十降一级八十降二级九十降三级皆留任一百降四级调用犯私罪应笞一十者罸俸两月二十罸俸三月三十四十五十各递加三月应杖者六十降一级七十降二级八十降三级九十降四级皆调用一百革职无官犯罪有官事发公罪笞杖纳赎私罪论如律卑官犯罪迁官事发在任犯罪去任事发皆依律分公私罪科断其以理去官者与见任同封赠官与正官同妇人义絶於夫不改适者得与其子之官品同犯罪者并依职官犯罪律拟断失?城池获罪军旅及犯贪墨者追夺

诰勅无官犯赃有官发觉以无禄人科有官犯赃无官发觉以有禄人科致仕及封赠官犯赃与无禄人同○同僚官犯公罪以吏典为首首领官减吏典二等佐二官又减二等长官又减一等若同僚官断罪一人有私者自依故出入论余不知情者止以失出入论下司申上司失误准行者各递减下司官吏二等上司行下司失误奉行者各递减上司官吏三等公事失错自觉举免罪同僚有一人觉举者余人并免罪断罪已论决者不用此律

凡数罪并发及一罪先发未论决余罪後发者并从其重者论罪同者从一科断一罪先发已论决余罪後发罪同者勿论重者通计已决之数以充後数若应入官赔偿刺字罢职罪止者各尽本法本条虽有罪名而有所规避罪重者从其重论犯时不知者本应罪重依凡人论本应罪轻听从本法其因人连累致罪而正犯自死者减本罪二等若正犯原免及减等收赎亦准原免减等收赎法

凡人共犯罪者以先造意一人为首余人为从减为首罪一等一家人共犯罪者止坐尊长尊长老疾坐尊长之次者侵盗损伤於人以凡人首从论共犯罪而首从本罪异者各以本律首从论其律本文言皆者罪无首从不言皆者依首从法犯罪事发在逃有见获者称逃者为首更无明证即决其从罪逃者後获转称前获人为首质问得实还依首论通计已决之数以充後数如逃者所犯衆证明确获日即同狱成不必更质以应得之罪罪之

凡加罪就本罪递加而重减罪自本罪递减而轻加者数满廼坐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得加至於死减者死罪减一等为流流罪减一等为徒二死三流皆同一减准徒减以一年为差正徒减以半年为差流罪加徒者一减为准徒四年再减为正徒三年杖以下递减以十其罪之应减者若为从若自首若故失若公罪若因人干连正犯自死者并得累减减尽者无科凡同居亲属及不同居大功以上亲外祖父母外孙妻之父母子壻孙之妇夫之兄弟兄弟之妻有罪相为容隐奴仆雇工人为家长隐者皆勿论若漏泄其事通报消息致罪人匿逃者亦不坐小功以下减凡人三等无服之亲减一等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

凡化外人犯罪者依律拟断隶理藩院者依蒙古例苗夷犯军流徒者折枷情重者同家口迁徙六百里外安置罪应论死者如常法其自相讼者以苗例科之

凡读律内外诸司百执事不得妄生意见变更成法岁终各从上司考校有不能讲解律义者论○律之书法有八非正犯而与正犯同罪者曰以【如监守贸易官物无异实盗故以枉法论以盗论并除名刺字罪至斩绞并全科】取此以例彼曰准【如准枉法准窃盗论但准其罪不在除名刺字之例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分首从曰皆【如监临主守职役同情盗所监守官物并赃满数皆斩之类】情有别而法无异者曰各【如诸色匠人拨赴内府工作若不亲自应役雇人冒名私自代替及替之人各杖一百之类】更端而竟所未尽者曰其【如论八议罪犯先行奏请其犯十恶不用此律之类】因类而推曰及【如彼此皆罪之赃及应禁之物则没官之类】无庸再计者曰即【如犯罪事发在逃者衆证明白即同狱成之类】设言以广其义曰若【如犯罪时未老疾事发时老疾以老疾论若在徒年限内老疾者亦如之之类】律中称期亲祖父母者曾高同称孙者曾元同适孙承祖与父母同【缘坐者各从祖孙本法】适母继母慈母养母与亲母同【改嫁义絶及殴杀子孙者异是】称子者男女同称道士女冠者僧尼同若於其受业师与伯叔父母同其於弟子与兄弟之子同【犯谋故杀者异是】称监临以分位言凡统摄所属专制由己者并是称主守以责任言凡官吏库级躬亲典守者并是称一日者以百刻【惟计工者自朝至暮不以百刻为限】称年者以三百六十日称人年者以籍册为定称衆者三人以上称谋者二人以上有谋诸心者一人同二人之法称与同罪者至死减一等称罪同者不减

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 良吏 鲁芝 胡威 杜轸 窦允 王宏 曹摅 潘京 范晷 丁绍 乔智明 邓攸 吴隐之·房玄龄
  列传第二十三 高祖三王·姚思廉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七·酷吏·脱脱
  卷之七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新舞台重整旗鼓·李定夷
  殿阁词林记卷十六·廖道南
  金佗稡编卷二十四·岳珂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三·阿桂
  南唐书卷二十三·马令
  南唐书卷九·陆游
  四 泰山堂里的人·周作人
  元琛传·李延寿
  王应麟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二·彭定求

        卷82_1 【将军行】刘希夷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片刻。地点 严府。人物 严 喜 马 明(御史,边老生) 杨 顺(御史,二花脸) 路 楷严世蕃 沈青霞 歌伎 (四或八人)〔幕开:台上已摆好席位,严喜坐在台口等候客人。〔马明、杨顺上。马明 (念)严府开酒筵。杨顺 

  • 第三十八出 弹词·洪昇

    〔末白须,旧衣帽抱琵琶上〕一从鼙鼓起渔阳,宫禁俄看蔓草荒。留得白头遗老在,谱将残恨说兴亡。老汉李龟年,昔为内苑伶工,供奉梨园。蒙万岁爷十分恩宠。自从朝元阁教演“霓裳”,曲成奏上,龙颜大悦。与贵妃娘娘,各赐缠

  • 五集卷七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九古今体七十九首【癸丑】仲春祀社稷坛礼成述事昨春吁俘献秋月遂降番【前岁廓尔喀复来滋扰藏边罪实难逭不得不命将兴师为俘获献  社之计是以上年  春祈礼

  • 雅颂正音巻一·刘仔肩

    明 刘仔肩 编陶安主敬【姑孰人】石假山诗世上好山如好人偃傲不肻来相亲是何峯峦落几案数寸气象排苍旻我闻好山芙蓉三十六从有鸿蒙露岩谷一宵神运霹雳斧但见二十四峯青立玉翩然飞去十二峯来向君家伴幽独忽遇云间骑鹤

  • 卷三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八寒食类五言古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唐】白居易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东郊踏青草南园攀紫荆风拆海橊艶露坠木兰英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珠翠混花影

  • 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五十七·脱脱

        粘葛奴申(刘天起附) 完颜娄室 乌古论镐 张天纲 完颜仲德   粘葛奴申,由任子入宫,或曰策论进士。天兴初,卒开封府,以严干称。其年五月,擢为陈州防御使。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申受命,毅然策孤骑由间道以往。

  • 前汉书续集卷中·佚名

    汉十一年三月初一日,驾征陈豨还朝,百姓香花远接,文武随驾入内。即日升殿,宣太后问韩信如何。吕后曰:“子童领圣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高皇有悔之心。高皇曰:“合等寡人回程,斩之未迟。”吕后奏曰:“我王去时,教

  • 钦定元史语解卷一·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一【按元□蒙古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蒙古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蒙古原虎考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敇字而讨之】帝

  •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47)·司马光

    汉纪三十六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丁未,公元47年) [1]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 [1]春季,正月,南郡蛮人反叛。东汉朝廷派遣武威将军刘尚讨伐,将蛮人击败。 [2]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2]夏季,五月丁卯(初八),大司

  • 卷三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八八旗大臣年表十九八旗都统年表九汉军八旗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 卷八·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八诣学二临雍顺治九年秋九月辛夘世祖章皇帝诣国子监释奠先师御彛伦堂命祭酒【臣】固尔嘉浑【臣】李奭棠进讲用易司业【臣】傅达礼【臣】冯杰进讲尚书礼成翼日衍圣公【臣】孔兴燮祭酒【臣】

  • 孟子杂记卷二·陈士元

    (明)陈士元 撰○稽书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元按商书汤誓篇害作曷女作汝偕作皆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元按周书泰誓篇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

  • 卷五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隠公六年考异足利本注具四时以成嵗也皆放此也作他永懐堂也下有他字释文芟説文作【四叶】元文作癹疏始封唐叔于懐氏一姓九族【二叶左八行

  • 序·佚名

    原夫五燈並照,單傳獨盛濟家,一葉分榮,正令全提,密室欲觀撐天拄地之作略,須憑超情絕識之體裁,慨今鸚舌蛙聲盡陳雜調,淺知薄解淆亂師承,惟有風穴堂上雲峨和尚,太白擎峰、中流砥柱,宗壇銕漢,風規丕著,於諸方汝海獰龍骨格迥超乎群趣,扶

  • 卷三·佚名

    第六章 愿望品五一 大具戒王本生谭(菩萨=王)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舍弃努力之比丘所作之谈话。佛问彼比丘:&ldquo;比丘!汝舍弃努力为真实耶?&rdquo;答曰:&ldquo;是为真实。&rdquo;佛言:&ldquo;比丘!汝何故于此解

  • 思想录·帕斯卡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著。中译本全书名为《思想录——论宗教和其它主题思想》,这是作者生前尚未完成之作,主要部分写于1659年9月至12月,以格言、笔记的形式写成近千条。全稿由其亲友整

  • 徂徕集·石介

    诗文别集。北宋人石介(1005—1045)撰。二十卷。介字守道,世称徂徕先生,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天圣进士。曾官郓州观察推官,嘉州军事判官,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又与范仲淹、富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