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二十七

地理略【四】

疆域【四】

广东省所属府十直隶州三

广州府省会领县十四 南海 番禺【附郭二县】 顺德 东莞 从化 龙门 新宁 增城 香山新会 三水 清远 新安【康熙五年裁八年复设】 花

【康熙二十四年设】

韶州府领县六 曲江【附郭】 乐昌 仁化 乳源翁源 英德

南雄府领县二 保昌【附郭】 始兴

惠州府领州一县九 归善【附郭】 连平州 博罗长宁 永安 海丰 陆丰【雍正九年设】 龙川

河源 和平

潮州府领县九 海阳【附郭】 丰顺【乾隆二年设】 潮阳揭阳 饶平 惠来 大埔 澄海【康熙五年裁八年复】

【设】 普宁

肇庆府领州一县十二 高要【附郭】 德庆州 四会 新兴 阳春 阳江 高明 恩平 广宁开平【顺治十年设】 鹤山【雍正九年设】 封川 开建

高州府领州一县五 茂名【附郭】 化州 电白信宜 吴川 石城

廉州府领州一县二 合浦【附郭】 钦州 灵山雷州府领县三 海康【附郭】 遂溪 徐闻

琼州府领州三县十 琼山【附郭】 儋州 万州崖州 澄迈 定安 文昌 会同 乐会 临高 昌化 陵水 感恩

罗定州领县二 东安 西宁

连州【初属广州府雍正五年升直隶州】领县二 阳山 连山【二县初属广州府雍正五年属州】

嘉应州【初为程乡县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升直隶州】领县四 长乐兴宁【二县初属惠州府雍正十一年属州】 平远 镇平【二县初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属州】

广西省所属府十有一直隶州一

桂林府省会领州二县七 临桂【附郭】 永宁州全州 兴安 灵川 阳朔 永福 义宁 灌阳

柳州府领州一县七 马平【附郭】 象州 雒容罗城 柳城 怀远 来宾【初属府雍正三年属宾州十二年仍属府】融

庆远府领州四县四 宜山【附郭】 河池州 东兰州 南丹州【土州】 那地州【土州】 天河 思恩 忻城【土县】

思恩府领州三县三 武缘 宾州【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升直隶州领来宾迁江上林武宣四县十二年改属府】 田州【土州】 阳万分州【土州】 迁江 上林【二县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属宾州十二年属府】泗城府【雍正五年设】领州一县二 凌云【附郭乾隆三年设】西隆州【康熙五年设属思思府雍正五年升直隶州八年属府】 西林【康熙五年设属思恩府雍正五年属西隆州八年属府】

平乐府领州一县七 平乐【附郭】 永安州 恭城富川 贺 荔浦 修仁 昭平

梧州府领县五 苍梧【附郭】 藤 容 岑溪 怀集

浔州府领县四 桂平【附郭】 平南 贵 武宣【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属宾州七年属府】

南宁府领州六县三 宣化【附郭】 新宁州 横州上思州 归德州【土州】 果化州【土州】 忠州【土州】

隆安 永淳

太平府领州十八县二 崇善【附郭】 养利州 左州 永康州 宁明州【雍正十年设】 万承州 思陵州 凭祥州 太平州 安平州 茗盈州 结安州 佶伦州 龙英州 都结州 龙州 江州 思州 上下冻州【自万承州以下皆土州】 罗阳【土县】镇安府【雍正七年设】领州五县一 大保【附郭乾隆三年设】奉议州 归顺州【二州旧系土州属思恩府雍正十年改流属镇安府】 下雷州 向武州 都康州【三州皆土州】

郁林州【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升直隶州】领县四 博白 北流陆川 兴业【四县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属州】

云南省所属府十有四直隶州四厅三

云南府省会领州四县七 昆明【附郭】 嵩明州晋宁州 安宁州 昆阳州 富民 宜良 呈贡 罗次 禄丰 易门

大理府领州四县三 太和【附郭】 赵州 邓川州宾川州 云龙州 云南 浪穹

临安府领州三县五 建水【附郭初为州乾隆三十五年改县】石屏州 阿迷州 宁州 通海 河西 嶍峨蒙自

楚雄府领州三县四 楚雄【附郭】 南安州 镇南州 姚州【初属姚安府乾隆三十五年裁姚安府属府】 定远 广通大姚【初属姚安府乾隆三十五年属府】

澂江府领州二县二 河阳【附郭】 新兴州 路南州 江川

顺宁府领州一县一 顺宁【附郭乾隆三十五年设】 云州曲靖府领州六县二 南宁【附郭】 沾益州 陆凉州 罗平州 马龙州 寻甸州【初为府康熙八年改州属府】宣威州【雍正五年设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属府】 平彞【康熙三十四年】

【设】

丽江府领州二县一 丽江【附郭乾隆三十五年设】 鹤庆州【初为府乾隆三十五年改州属府】 劔川州【初属鹤庆府乾隆三十五年属府】普洱府【雍正七年设】领县一 宁洱【附郭雍正十三年设】

永昌府领州一县二 保山【附郭】 腾越州 永平广南府领县一 宝宁【附郭乾隆元年设】

开化府【康熙六年设】领县一 文山【附郭雍正七年设】

东川府【康熙三十八年设东川府隶四川省雍正四年改隶云南】领县一 会泽【附郭雍正五年设】

昭通府【初为乌蒙土府属四川省雍正三年改隶云南省九年改名昭通府】领州一县二 恩安【附郭雍正六年设】 镇雄州【初为军民府隶四川省雍正六年改州来属】 永善【雍正六年设】

广西州【初为府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州】领县二 师宗 弥勒【二县初为州属府乾隆三十五年属州】

武定州【初为府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州】领县二 元谋【初属府乾隆三十五年属州】 禄劝【初为州属府乾隆三十五年改县属州】

元江州【初为府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州】领县一 新平【初属临安府雍正十年属州】

镇沅州【雍正五年以土司设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州】领县一 恩乐【雍正五年设乾隆三十五年属州】

蒙化厅【初为土府乾隆三十五年改厅】

永北厅【初为永北府乾隆三十五年改厅】

景东厅【初为土府乾隆三十五年改厅】

贵州省所属府十有三厅一

贵阳府省会领州三县四 贵筑【附郭】 开州 定番州 广顺州 龙里【康熙十一年设】 贵定 修文【康熙二十六年设】

思州府领县二 玉屏 青溪【二县雍正五年设】

思南府领县三 安化【附郭】 婺川 印江

镇远府领县三 镇远【附郭】 施秉 天柱【初属湖南靖州雍正五年改属黎平府十一年属府】

石阡府领县一 龙泉

铜仁府领县一 铜仁【附郭】

黎平府领县三 开泰【附郭】 锦屏【雍正五年设】 永从安顺府领州二县三 普定【附郭康熙十年设】 镇宁州永宁州 清镇 安平【二县康熙二十六年设】

南笼府【雍正五年设】领州二县二 永丰州【雍正五年设】普安州 普安【顺治十八年设】 安南【康熙二十六年设一州二县初属安顺府雍正五年属府】

都匀府领州二县三 都匀【附郭康熙十年设】 麻哈州独山州 清平【康熙七年裁十一年复置】 荔波【初属广西庆远府雍】

【正十年属府】

平越府领州一县四 平越【附郭康熙十年设】 黄平州瓮安 湄潭 余庆

大定府【康熙五年设二十六年改州属威宁府雍正七年仍改府】领州三县一平远州 黔西州【二州初为府康熙二十二年改州属府二十六年改属威】

【宁府雍正七年仍属府】 威宁州【康熙五年设为府雍正七年改州属府】 毕节【康熙二十六年设属威宁府雍正七年属府】

遵义府【旧隶四川省雍正六年改属】领州一县三 遵义【附郭】正安州 桐梓 绥阳

仁怀厅【乾隆四十一年由遵义府所属之仁怀县改设】

旧藩蒙古内扎萨克二十五部五十一旗【东至盛京黑龙江界西至贺兰山厄鲁特界南至长城北踰絶漠袤延万余里 国初归附定为四十九旗後增设二旗共五十一旗】

科尔沁【六旗】 扎赖特【一旗】 都尔伯特【一旗】 郭尔罗斯【二旗】 敖汉【一旗】 柰曼【一旗】 翁牛特【二旗】 巴林【二旗】扎噜特【二旗】 喀尔喀左翼【一旗】 阿噜科尔沁【一旗】克什克腾【一旗】 土默特【二旗】 喀拉沁【二旗康熙四十四年】

【增设一旗】 乌珠穆亲【二旗】 阿巴噶【二旗】 霍荠特【二旗】苏尼特【二旗】 阿巴哈那尔【二旗】 四子部落【一旗】 喀尔喀右翼【一旗】 乌喇特【三旗】 毛明安【一旗】 鄂尔多斯【六旗雍正九年增设一旗】 归化城土默特【二旗乾隆二十一年增设一旗二十三年裁】

八旗游牧察哈尔【东至克什克腾界西至归化城土默特界南至太仆寺牧厰及山西边界北至苏尼特及四子部落界袤延千有余里 国初定为八旗】

新藩蒙古喀尔喀四部八十二旗【东至黑龙江界西至阿勒坦山伊犂东北路界南至内扎萨克界北至俄罗斯界延袤八千余里康熙二十八年归附三十年编审旗分定为後部东部西部共三十七旗後递增设四十五旗又设赛因诺顔部共四部合八十二旗】後部土谢图汗【初辖旗十有七康熙三十二年至雍正十年增设二十一旗寻分二十旗属於赛因诺顔部乾隆元年以後复增二旗共为二十旗】

东部车臣汗【初辖旗十有二康熙三十五年至乾隆二十二年递增设十一旗今为二十三旗】

西部扎萨克图汗【初辖旗八康熙三十三年至乾隆二十二年递增设九旗今为十有七旗】

赛因诺顔部【雍正十年於土谢图汗部内分辖二十旗别为一部乾隆元年以後复增二旗共为二十二旗】

蒙古青海四部二十九旗【东至甘肃河州界西至西藏界南至四川界北至甘肃安西州界延袤二千余里康熙三十六年归附受封雍正元年诱衆犯边大兵讨平之编审旗分定为四部二十八旗後增设一旗共四部二十九旗】

厄鲁特部【初二十旗乾隆十一年增设一旗】 喀尔喀部【一旗】 土尔古特部【四旗】 回特部【三旗】

贺兰山厄鲁特【驻贺兰山隂一旗康熙三十八年受封又有喀尔喀河厄鲁特二旗达拉尔河厄鲁特一旗皆康熙三十八年受封乾隆二十六年迁属喀尔喀之赛因诺顔部管辖其驻牧即在赛因诺顔部内】

西藏【东至四川界西至大沙海南至云南界北至青海及回部界延袤六千余里其地有四曰卫曰藏曰喀木曰阿里共辖六十余城互市在四川西徼打箭炉之地 国初崇德七年番僧遣使归诚顺治十年受封其国称图伯特即唐古忒最尊者曰逹赖喇嘛班禅喇嘛代喇嘛理事者曰第巴又有汗则青海蒙古部长为之康熙三十二年有第巴潜通厄鲁特为乱拉藏汗诛之   诏遣使安抚其地五十三年准噶尔策妄阿喇布坦兴师侵藏灭坏喇嘛戕拉藏汗   诏遣大兵讨平之此後不复设汗雍正五年噶卜伦阿尔布巴等构乱後藏噶卜伦颇罗鼐走避以闻遣兵进剿阿尔布巴等伏诛颇罗鼐由台吉封多罗贝勒总理卫藏噶卜伦事务乾隆四年晋封多罗郡王子珠尔默特纳木扎勒嗣寻隂谋叛逆驻藏都统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诛之十六年设噶卜伦四岱贲五第巴三堪布一分理藏务均受驻藏大臣及逹赖喇嘛统辖】

卫地【居诸藏之中亦名中藏】 藏地【在卫西南】 喀木地【在卫东南】阿里地【在藏地极西】

新疆伊犂【东至喀尔喀界西至藩部哈萨克界南至天山回部界北至俄罗斯界延袤万余里旧为准噶尔部乾隆二十年大兵进讨二十四鄂拓克二十一昂吉九集赛争先迎降伊犂平阿睦尔?纳寻叛二十二年分南北路进讨平之伊犂复定设立伊犂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诸路及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员设立驻防屯田兵丁分东南路西北路二境其东南之乌鲁木齐已新设迪化州隶於甘肃省】

伊犂东南路 伊犂西北路 库尔喀喇乌苏塔尔巴哈台

回部【东至甘肃省安西州界西至葱岭南至沙海接西藏界北至天山接伊犂界延袤万余里初羁属於准噶尔乾隆二十年伊犂平始内附二十一年逆回波罗泥都霍集占以诸城叛大兵讨平之二十四年回部悉定仍立回部伯克等官设驻劄大臣侍卫等官以统辖之其哈密及辟展吐鲁番二城旧先归附以俱系回人并纪於回部中】

哈密【康熙三十五年归附受封】 辟展 吐鲁番【二城雍正四年率衆内附移驻内地之肃州安西州境乾隆二十四年以西域底定仍归故土】 喀喇沙尔【乾隆二十一年内附二十三年叛附逆回寻讨平之】 库车【乾隆二十三年定】 沙雅尔【乾隆二十三年定】 赛喇木 拜 阿克苏【三城为逆回霍集占旧部地乾隆二十三年大兵进讨逆回遁走库车诸伯克以城降】 乌什【乾隆二十三年定】 喀什噶尔【为逆回波罗泥都旧部乾隆二十四年逆回遁其旧伯克以城降】叶尔羌【乾隆二十四年大兵进讨逆回二酋由叶尔羌踰山遁旋授首其旧伯克以城】

【降】 和阗【乾隆二十三年定】

皇朝通志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 史宁 陆腾 贺若敦 权景宣·令狐德棻
  卷一百三十·志第八十三·乐五·脱脱
  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四·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二十六·柯劭忞
  东林列传卷十四·陈鼎
  春秋别典卷三·薛虞畿
  卷二十五·张九成
  一一六三 两淮盐政征瑞奏覆遵旨送交骆愉寓所书籍字画折·佚名
  薛莹后汉记·周天游
  七四 徐锡麟事件·周作人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 第六·班固
  元和、元鉴传·李延寿
  吕元膺传·刘昫
  郑士利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124_1 【书殿赐宴应制】徐安贞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卷124_2 【从驾温泉宫】徐安贞   神女调温液,年年待圣人。试

  • 第三折·狄君厚

    (末素扮引外背剑上,开)自当日出朝,载老母归于庄宅上,半载之间,倒大来悠哉!(唱) 【中吕】【粉蝶儿】活计生涯,遣仆男一梨两耙,落得个任逍遥散诞行达。背一张琴,携一壶酒,访友在山间林下。今日还家,想着我出朝进那场惊怕。 (正末

  • 词上·吴昌绶

    仁和吴昌绶伯宛著1 满庭芳·戊戌闰三月望立夏,忆前月是日正清明也。苏葊出眎李(上旡下心)伯先生霞川花影词手稿,有庚申闰清明作,谓自辛丑闰后再逢今日,枨触旧怀,含悽成咏。今距庚申垂四十载,中间再闰仅己卯一遇耳。鄙人

  • 卷四十七·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七李俊民四和秦克容来韵白头羞入利名塲得得归来自逺方何日诗豪离上党去年道话忆山阳可怜杜宇诉亡国还笑沐猴思故乡不意闲中春色早黄鹂啼破谢家庄癸酉榜后寄侄谨甫第【一科】万

  • 志第十二 天文下·范晔

    桓三十八 灵二十 献九 陨石孝桓建和元年八月壬寅,荧惑犯舆鬼质星。二年二月辛卯,荧惑行在舆鬼中。三年五月己丑,太白行入太微右掖门,留十五日,出端门。丙申,荧惑入东井。八月己亥,镇星犯舆鬼中南星。乙丑,彗星芒长五尺,见天

  • 卷七·秦五·佚名

    谓秦王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月塞入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部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

  • 卷七十六 蜀录一·崔鸿

    李特 李特字玄休略阳临渭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氏即廪君之苗裔昔巴郡南部蛮本行五姓皆出于武落锺离山[即今夷陵郡巴山县]时山崩有石穴二所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有出于赤穴者名曰务相姓巴氏有出于黑

  • 今献备遗原序·项笃寿

    世谭昭代文献者无虑数家大都畧同而文直事核则端简郑公名臣记及古和雷公列传为详其它诸家皆可观采而抵牾同异罕有统归微隐节槩亦多疎阔间或委巷丛菆幽蔀俚杂谗夫嫁祸之口谀墓媚灶之篇文既不阙信寜可传哉嘉靖初胥台袁公

  • 通志卷十八·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隋纪第十八文帝 帝 恭帝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小名那罗延本农华隂人汉太尉震之十四世孙也震八世孙燕北平太守铉铉子元夀魏初为武川鎭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頽焉元夀生太原太守惠

  • 卷之六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七 传第五十一 扎萨克一等台吉纳玛琳藏布列传 纳玛琳藏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贝勒博贝从子祖罗卜藏台吉额琳沁以戕扎萨克图汗旺舒克奔厄鲁特嗣与噶尔丹隙避居西藏

  • 卷六十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六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张晏曰南方阳也火水配也水为阴故命南正重司天火正

  • 杨荣传·张廷玉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荣。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编修官。成祖刚进入京师时,杨荣迎谒在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成祖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杨荣从此受到知任。成祖即位后,把杨荣选入文渊阁,为他

  • 187.寇准抗辽·林汉达

    辽朝欺侮宋朝无能,多次进犯边境。到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有人向宋真宗推荐寇准担任宰相,说寇准忠于国家,办事有决断。宋真宗说:“听说寇准这个人好强任性,怎么办?”这个大臣说:“现在辽朝进犯中原,正需要像寇准这样的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二·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大宝积经音义之二  从第十一尽三十六凡二十六卷  大宝积经卷第十一(西晋沙门竺法护译)  纯[泳-永+(外-?+?)](上常伦反或作淳贾逵注国语纯专也方言纯好也顾野王云美也孔注尚书云

  •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元晓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菩萨戒者。返流归源之大津。去邪就正之要门也。然邪正之相易滥。罪福之性难分。何则或内意实邪。而外迹似正。或表业同染。而中心淳净。或有作业合少福。而致大患。或有心行顺深远。而违

  • 卷十五·佚名

    第十三篇四七四 庵罗果本生谭[菩萨=旃陀罗]序分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提婆达多自行吼啸:“予已成佛,沙门瞿昙既非吾师,亦非为指导者。”彼弃师尊之佛而离去。如是,彼失禅定,策划分裂僧

  • 铜人针灸经·佚名

    七卷。不著撰人。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

  • 佛说八师经·佚名

    全称《佛说八师经》。佛教经典。三国吴支谦译。一卷。借梵志邪旬问佛事,述说修行“八师”,即八条戒规:杀、盗、邪婬、妄语、饮酒、老、病、死。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