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87.寇准抗辽

辽朝欺侮宋朝无能,多次进犯边境。到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有人向宋真宗推荐寇准担任宰相,说寇准忠于国家,办事有决断。

宋真宗说:“听说寇准这个人好强任性,怎么办?”

这个大臣说:“现在辽朝进犯中原,正需要像寇准这样的人来承担大事。”

寇准在宋太宗时期担任过副宰相等重要官职,他的正直敢谏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寇准上朝奏事,触犯了宋太宗。宋太宗听不下去,怒气冲冲站起来想回到内宫去。寇准却拉住太宗的袍子不让走,一定请太宗坐下听完他的话。宋太宗拿他没有办法,后来还称赞他说:“我有寇准,就像唐太宗有魏征一样。”

但是正因为他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权贵,后来被排挤出朝廷,到地方去做知州。这一回,宋真宗看到边境形势紧急,才接受大臣的推荐,把寇准召回京城。

公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前锋已经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澶音chán)。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寇准劝真宗带兵亲征;副宰相王钦若和另一个大臣陈尧叟却暗地里劝真宗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劝真宗逃到成都去。

宋真宗听了这些意见,犹豫不决,最后召见新任宰相寇准,问他说:“有人劝我迁都金陵,有人劝我迁都成都,你看该怎么办才好?”

寇准一看两边站着的王钦若和陈尧叟,心里早有了数。他声色俱厉地说:“这是谁出的好主意?出这种主意的,应该先斩他们的头!”他认为只要真宗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一定能打退辽兵;并且说,如果放弃东京南逃,人心动摇,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

宋真宗听了寇准一番话,也壮了胆,决定亲自率兵出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大队人马刚刚到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听到南下辽军兵势强大,一些随从大臣吓坏了,趁寇准不在的时候,又在真宗身边唠叨,劝真宗暂时退兵,避一避风头。宋真宗本来很不坚决,一听这些意见,动摇起来,又召见寇准。

宋真宗对寇准说:“大家都说往南方跑好,你看呢?”

寇准严肃地说:“主张南逃的都是懦弱无知的人。现在敌人迫近,人心动荡。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可后退一寸。如果前进,河北各军士气百倍;如果回兵几步,那么全军瓦解,敌人紧紧追赶。陛下想到金陵也去不成了。”

宋真宗听寇准说得义正辞严,没话可说,但是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定不下主意。

寇准走出行营,正好碰到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寇准冲着高琼说:“您受国家栽培,该怎么报答?”

高琼说:“我愿以一死报国。”

寇准就带着高琼又进了行营,重新把自己的意见向宋真宗说了一遍,并且说:“陛下如果认为我的话不对,请问问高琼。”

高琼在旁边接着说:“宰相说的话是对的。禁军将士家属在东京,都不愿南逃。只要陛下亲征澶州,我们决心死战,击败辽兵不在话下。”

宋真宗还没开口,寇准紧接着又逼了一句说:“机不可失,请陛下立刻动身!”

在寇准、高琼和将士们的催促下,宋真宗才决定动身到澶州去。

这时候,辽军已经三面围住了澶州。宋军在要害的地方设下弩箭。辽军主将萧达兰带了几个骑兵视察地形,正好进入宋军伏弩阵地,弩箭齐发,萧达兰中箭丧了命。

辽军主将一死,萧太后又痛惜又害怕。她又听说宋真宗亲自率兵抵抗,觉得宋朝不好欺负,就有心讲和了。

澶州城横跨黄河两岸。宋真宗在寇准、高琼等文武大臣的护卫下,渡过黄河,到了澶州北城。这时候,各路宋军也已经集中到澶州,将士们看到宋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欢声雷动。

萧太后派使者到了宋朝行营议和,要宋朝割让土地。宋真宗听到辽朝肯议和,正合他的心意。他找寇准商量说:“割让土地是不行的。如果辽人要点金银财帛,我看可以答应他们。”

寇准根本反对议和,说:“他们要和,就要他们归还燕云失地,哪能再给他钱财。”

但是,宋真宗一心要和,不顾寇准的反对,派使者曹利用到辽营谈判议和条件。曹利用临走的时候,宋真宗叮嘱他说:“如果他们要赔款,迫不得已,就是每年一百万也答应算了。”

寇准在旁边听了很痛心,只是当着真宗面不便再争。曹利用离开行营,寇准紧紧跟在后面,一出门,一把抓住曹利用的手说:“赔款数目不能超过三十万,否则回来的时候,我要你的脑袋!”

曹利用知道寇准的厉害,到了辽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下来,由宋朝每年给辽朝银绢三十万。

曹利用回到行营,宋真宗正在吃饭,不能马上接见。真宗急着要知道谈判结果,就叫小太监出来问曹利用到底答应了多少。曹利用觉得这是国家机密,一定要面奏。太监要他说个大概,曹利用没法,只好伸出三个指头做了个手势。

太监向真宗一回报,宋真宗以为曹利用答应的赔款数目是三百万,不禁惊叫起来:“这么多!”他略略想了一下,又轻松起来,说:“能够了结一件大事,也就算了。”

他吃完饭,就让曹利用进来详细汇报。当曹利用说出答应的银绢数目是三十万的时候,宋真宗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直称赞曹利用办事能干。

接着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不用说,这笔巨额赔款,长期成为北宋人民额外的沉重负担。历史上把这次和议叫做“澶渊之盟”。

由于寇准的坚持抗战,到底避免了更大的失败。宋真宗也觉得寇准有功劳,挺敬重他。但是原来主张逃跑的王钦若却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劝真宗亲征,是把皇上当赌注,孤注一掷,简直是国家的一个大耻辱。宋真宗一想起在澶州的情景,真有点后怕,就反过来怨恨寇准,竟把那忠心耿耿的寇准的宰相职位撤了。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一·汪楫
  卷五十七·谷应泰
  ◎民政一·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佚名
  战国策卷一·鲍彪
  苑君璋传·欧阳修
  富弼传·脱脱
  郭正域传·张廷玉
  奏谳书八·佚名
  卷五教务一·冯煦
  明成祖仁宗景帝之死及其他·吴晗
  卷一百二·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七·彭定求

        卷307_1 【忆长安·四月】丘丹   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尝酎玉卮更献,   含桃丝笼交驰。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卷307_2 【状江南·季冬】丘丹   江南季冬月,红蟹大如l4。湖水龙为镜,炉峰

  • 卷十·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独吟集【起己巳正月尽九月】去夏到家外舅陆先生风挛渐减犹冀稍延岁月也乃今二月竟尔不起余既视含殓复徇故人之招匆匆北上关山独往触绪悲来不禁涕泪之横集也外舅陆射山先

  •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刘半农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暗礁的底里,起了一些些的微波,我们永世也看不见。但若推算它的来因与去果,它可直远到世界的边际啊!在星光死尽的夜,荒村破屋之中,有什么个人呜呜的哭着,我们也永世听不见。但若推算它的来因与去果,一颗颗的泪

  • 卷一·严有禧

    ◎采访遗书乾隆六年奉上谕,从古右文之世,务访遗编,今内府藏书已称大备,但近世以来著述日繁,如元、明诸贤,以及国朝儒修,研究六经、阐明性理、潜心正学、醇粹无疵者,尚不乏人,虽业在名山而未登天府。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采

  • 王序·丁宗洛

    余少游京师,恭谒敕建贤良祠;祠内诸公名位、爵里,赫然照人耳目。海康陈清端公,尤以清廉第一着闻;至今啧啧人口,称道不衰。顾欲进考其政绩、行实,士大夫间亦鲜能备述之者。盖公之政绩大端,具详「国史」,世莫得窥;而公之家传,未经梓

  • 第三九五佥禀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一日一二二一二--四·佚名

    生员、监生、佃户等,禀举李逢年为铜锣湾等联庄公局局首(不准)具佥禀竹南二保铜锣湾等庄生员赖廷芳、邱龙章、吴文澜、陈德熙、李宴林,监生刘蓉光、刘耀先、彭嘉谟、吴耀南、刘森元,暨铺佃户等,为联庄□

  • 九○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遵旨酌定雇觅书手缮写全书章程折【真按:前多作雇字!】·佚名

    九○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遵旨酌定雇觅书手缮写全书章程折【真按:前多作雇字!】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日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详议具奏事。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九日内阁奉上谕:朕稽古右文,究心典籍,近来命儒臣编修四库全书,特

  • 马伸传·脱脱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不喜欢奔走趋赴,每次调任官职,未曾选择便利的地方。任成都郫县县丞,郡守委托他收取成都的租税。从前收缴税的人都因接受美色珍玩喜好引诱而失败,马伸请求杜绝素来就有的弊端。百姓

  • 胡友信传·张廷玉

    胡友信,字诚之,浙江德清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顺德知县。该县每年赋税都由奸吏承输,他们将其所得利益分一点给上级长官,谓之“月钱”,胡友信上任后,与百姓约定,每年赋税分三次交纳,而每次多寡由自己决定,官府不多取,闾里无另

  • 孙元忠刘元父语·吴师道

    孙元忠刘元父语 此书舛误特多率一岁再三读略以意属之而已比刘原父云吾老当得定本正之否耶【以上皆依姚本】右战国策隋经籍志三十四卷刘向录高诱注止二十一卷汉京兆尹延笃论一卷唐艺文志刘向所录已阙二卷高诱注乃增十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四领侍卫府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内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爰选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随侍宿卫统以勲戚大臣视古虎贲旅贲氏职綦重焉领侍卫内大臣六人【三旗各二人】内大臣六人散秩大

  • 論語全解卷六·陈祥道

    先進第十一 

  • 近思录集注卷六·江永

    【朱子曰此卷齐家之道】伊川先生曰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学文非为己之学也【永按不修其职而学文虽诗书六艺犹为务外为人况习为浮华妍巧之词乎经解】孟子曰事亲若曾子可也未尝以曽子之孝为有余也葢子之身所能

  • 第十四章 39·辜鸿铭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辜讲有一次孔子说:“现在真正有道德价值观的人才彻底从社会隐退了,道德价值观稍差点的人才也不去某些侯国或者从某些侯国撤退了。道德价值观再差一点的人一旦感觉别人不喜

  • 卷四·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四 明 梁寅 撰 王国风 周平王徙居东都王城而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为雅而为风其王号未替故不曰周而曰王 黍离 周既东迁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之 彼黍

  • 卷第二十三·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三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七世下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法嗣下三十六人南岳般若启柔禅师 筠州黄檗法济禅师襄州洞山守初大师信州康国耀和尚潭州谷山丰禅师颖州罗汉匡果禅师朗州沧溪

  • 玉交枝·张恨水

    《玉交枝》,连载于上海《新闻报》副刊《新园林》,1948,11/21--1949,5/25(上部为作者所写。因病,下部由左笑鸿整理续写) 。上海远东出版社初版单行本。讲述了地主蔡为经及其佃户王好德之间的纠葛。王好德本欠蔡为经的地租,在

  • 月令解·张虙

    十二卷。宋张虙撰。生卒年不详。虙,慈溪人。庆元进士,官至国子祭酒。此书乃虙端平初年入侍讲幄时所纂。未及竟,以病归。家居时续完并上表于朝。《月令》为《礼记》篇名,记述每年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并把各类事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