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四

 

  卷124_1 【书殿赐宴应制】徐安贞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卷124_2 【从驾温泉宫】徐安贞

  神女调温液,年年待圣人。试开临水殿,来洗属车尘。

  暖气随明主,恩波浃近臣。灵威自无极,从此献千春。

  卷124_3 【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徐安贞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

  寒尽函关路,春归洛水边。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卷124_4 【送丹阳采访】徐安贞

  郡县分南国,皇华出圣朝。为怜乡棹近,不道使车遥。

  旧俗吴三让,遗风汉六条。愿言除疾苦,天子听歌谣。

  卷124_5 【送王判官】徐安贞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卷124_6 【题襄阳图】徐安贞

  画得襄阳郡,依然见昔游。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

  丹壑常含霁,青林不换秋。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

  卷124_7 【程将军夫人挽诗】徐安贞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正歌春可乐,行泣露先晞。

  环珮声犹在,房栊梦不归。将军休沐日,谁劝著新衣。

  卷124_8 【奉和喜雪应制】徐安贞

  两宫斋祭近登临,雨雪纷纷天昼阴。只为经寒无瑞色,

  顿教正月满春林。蓬莱北上旌门暗,花萼南归马迹深。

  自有三农歌帝力,还将万庾答尧心。

  卷124_9 【闻邻家理筝】徐安贞

  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忽闻画阁秦筝逸,

  知是邻家赵女弹。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

  银锁重关听未辟,不如眠去梦中看。

  卷124_10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徐安贞

  仙掌临秦甸,虹桥辟晋关。两都分地险,一曲度河湾。

  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闲。城花春正发,岸柳曙堪攀。

  后乘犹临水,前旌欲换山。长安回望日,宸御六龙还。

  卷124_11 【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徐安贞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

  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卷124_12 【句】徐安贞

  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云溪友议》)

  卷124_13 【奉和圣制答张说南出雀鼠谷】崔翘

  硖路绕河汾,晴光拂曙氛。笳吟中岭树,仗入半峰云。

  顿觉山原尽,平看邑里分。早行芳草迥,晚憩好风熏。

  嘉颂推英宰,春游扈圣君。共欣承睿渥,日月照天文。

  卷124_14 【送友人使夷陵】崔翘

  猿鸣三峡里,行客旧沾裳。复道从兹去,思君不暂忘。

  开襟春叶短,分手夏条长。独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卷124_15 【郑郎中山亭】崔翘

  篆笔飞章暇,园亭染翰游。地奇人境别,事远俗尘收。

  书阁山云起,琴斋涧月留。泉清鳞影见,树密鸟声幽。

  杜馥熏梅雨,荷香送麦秋。无劳置驿骑,文酒可相求。

  卷124_16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梁升卿

  何意重关道,千年过圣皇。幽林承睿泽,闲客见清光。

  日御仙途远,山灵寿域长。寒云入晋薄,春树隔汾香。

  国佐同时雨,天文属岁阳。从来汉家盛,未若此巡方。

  卷124_17 【白云溪】吴巩

  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

  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回看玉樽夕,归路赏前忘。

  卷124_18 【题奉国寺】陆海

  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一磬竹林外,千灯花塔西。

  卷124_19 【题龙门寺】陆海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卷124_20 【句】陆海

  忽然一曲称君心,破却中人百家产。(《讽刺诗》)

  城外平人驱欲尽,帐中犹打衮花球。(《讽刺诗》)

  卷124_21 【白牡丹】裴士淹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卷124_22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李元操

  铜浑变秋节,玉律动年灰。暧暧城霞旦,隐隐禁门开。

  众灵凑仙府,百神朝帝台。叶令双凫至,梁王驷马来。

  戈鋋映林阙,歌管拂尘埃。保章望瑞气,尚书免火灾。

  冠冕多秀士,簪裾饶上才。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卷124_23 【昭君怨】顾朝阳

  莫将铅粉匣,不用镜花光。一去边城路,何情更画妆。

  影销胡地月,衣尽汉宫香。妾死非关命,都缘怨断肠。

  卷124_24 【西塞山下回舟作】陶岘

  匡庐旧业是谁主,吴越新居安此生。白发数茎归未得,

  青山一望计还成。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

  从此舍舟何所诣,酒旗歌扇正相迎。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四·彭定求
  沈唐·唐圭璋
  五代诗话卷四·郑方坤
  卷三·王灼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六·邵雍
  楔子·李唐宾
  彊村语业·卷下·朱祖谋
  第三十一出 乱聚(正宫调更青韵)·丁耀亢
  七言巻七·洪迈
  卷十八·吴之振
  卷十六·郭元釪
  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张说
  第十五回 弄痴呆武宗作戏 嫌辱没二姐含羞·蒲松龄
  第二十场·田汉
  提要·裘万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汉广·唐圭璋

      待考。   江城子   绿莺庭院燕莺啼。绣帘垂。瑞烟霏。一片竹箫,风过彩云低。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   冰姿玉质自清奇。看孙枝。列班衣。画鼓新歌,喜映两疏眉。袖里蟠桃花露湿,应不惜,醉金卮。

  • ●卷上·王寿昌

    ○总论诗有四正:性情宜正,志向宜正,本源宜正,是非取舍宜正。诗有六要:心要忠厚,意要缠绵,语要含蓄,义要分明,气度要和雅,规模要广大。诗有四清:心境欲清,神骨欲清,气味欲清,意致音韵欲清。诗有三真:言情欲真,写境欲真,纪事欲真。诗有三

  • 卷三十六·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六    宋 陈起 编芳庭斯植采芝续稿 送故人之天台 新緑又成隂归期直到今人行芳草远犬吠落花深野店春寒雨江城橘树林无情名利事休系一生心 送敏上人归永嘉

  • 屏山集补钞·管庭芬

    屏山集补钞刘子翚开善寺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移床果茗咄嗟办,杖履欲归仍更留。悠然堂吾庐犹未完,作意创此堂。悠然见南山,高风邈相望。宾至聊共

  • 《黄楼赋并叙》原文·苏辙

    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室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有二丈八尺,塞东、

  • 通志卷八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五南齐衡阳元王道度【钧】始安贞王道生 始安王遥光曲江公遥欣【子几】安陆昭王 新吴侯景先南丰伯赤斧【子颖胄頴逹】衡阳公谌 临汝侯坦之髙帝诸子豫章文献王嶷【

  • ●郑氏史料三编卷一·佚名

    一、福建巡抚许世昌残题本(海澄公黄梧举报柯文老等领取逆本、出海经商案再审口供)康熙元年二月初六日二、刑部等衙门尚书觉罗雅布□等残题本(王吉甫等违禁下海、私贩洋货案会审口供)三、江南总督郎廷佐奏本(恭报浙境「寇■

  • 卷十六·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六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王安石逐谏臣熙宁元年知谏察吴申奏祖宗法不可变安石诋之罢谏职。安石入朝之初即劝人主逐谏臣其本意如此。罢谏院熙宁二年钱公辅营救滕甫遂罢谏院公辅乃安石所荐也上

  • 程颐传·脱脱

    程颐,字正叔。十八岁的时候,上书朝廷,希望皇上诏令罢黜世俗的说教,以王道作为本心。游历太学时,听见胡王爰问他的学生,颜子喜欢什么学问,程颐于是回答说:“学习是为了要达到圣人的‘道’的境界。可以通过学习圣人而达到其境界

  • 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猛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读解】 这几句话说来

  • 提拔正直的干部·孔子

    【原文】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的儿子,在位27年(公元前494一466)。②举直错诸枉:举,提拔。直,正直,这里指正直的人。错,同“措”,放

  • 卷五·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五宋 张洽 撰文公【名兴僖公之子夫人声姜所生諡法慈恵爱民曰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公羊有朔字】天王使叔服来防葬【传内史叔服 公羊传防葬礼也】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五·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無闕品第七十九之二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取.所謂般若   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皆不可取.色乃至識亦不可取.眼處乃至意處亦不可

  •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佚名

    宋沙门释慧简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僧伽罗摩长者子。乃至六出家为道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时僧伽罗摩长者子白世尊言。愿世尊听出家学道。时僧伽罗摩得出家学道。时世尊告僧伽

  • 栟榈集·邓肃

    宋代诗文别集。邓肃撰。宋代王明清《挥麈后录》卷2称:宣和四年(1122)艮岳成,宋徽宗为之作记,李质、曹组各献赋称颂,只有太学生邓肃上10诗备述花石纲对民间的骚扰。“肃字志宏,南剑人,有文集号《栟榈遗文》三十卷,诗印集中”

  • 书法雅言·项穆

    明项穆撰。沈思孝序。一卷。分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等十七节。其中多有创新之说,如“形质”中在“中和”、“肥”、“瘦”三种书法

  • 三姊妹·柔石

    柔石著 1929年出版。小说以委婉的笔调,叙述章先生与姊妹三人的曲折恋爱的故事。章先生在杭州德行中学读书时,认识了像“三位天使”的三姊妹。他热烈地爱上了大姐莲姑,后到北京大学读书,四年后学成回校,但此时莲姑已下嫁给

  • 决定总持经·佚名

    佛说决定总持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佛说谤佛经同本,说谤佛罪之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