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玉坡奏议巻四

明 张原 撰

乞养病疏

臣猥蒙圣恩置诸言路遇事不能知要虽言不能中伦上无以啓格圣聪下无以禆补时事朝夕徒尔尸素心身实不自安近于三月以来痰火壅盛心神怔忡腿膝肿疼行履跛曳不能以供事愈切懐慙如防圣恩放臣囘籍自行请医调理庶臣固莫尽许国以身之忠犹或得知难而退之义为此具本令义男张【阙】抱赍谨具奏闻

留吏部尚书乔宇疏

昨者吏部尚书乔宇称疾乞休遽防陛下特赐允俞臣愚为国惜才之意窃大不以为然乔宇纯诚清慎有大臣之徳靖共明敏有大臣之才寛洪简谅有大臣之度况其年未七十礼亦未可以致仕陛下何为而遽聴其请也人惟求旧古先格言陛下于此亦未之思也且国家之于贤才储养于二十年之前以备一旦之用中间体察覈验以求必得其真者君心之劳于求贤亦云已甚今陛下于祖宗二三十年储养之人才乃尔易易去之略不经意臣愚以为计亦疏矣况近日大臣相继辞去老成典刑消谢殆尽非国之福也以此传之天下后世甚非圣朝之美谈传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夫有仁贤而不信尚谓之空国况不使之立于其国耶此实天下治乱所闗其害非细惟陛下念之勿以旧臣为不可用勿以新进为必可用再加酌议亟赐改图则幸甚

在告极论朝事疏

臣近以灼艾在告闻科道等官交章劾论主事桂萼张聪等之邪佞皆未见陛下有所指挥臣窃忧□不知所以呻吟之余谨昧死辄以萼等所以固守前说必欲求胜之意与科道等官极言举劾不欲与之竝立之故为陛下备言之为萼等者固自知变置宗庙诋毁诏书离间宫闱诽排大臣揺乱国是罪在不原然业既为之辟之骑虎难下益复固守前说犹冀可以富贵一时是即邓绾只知好官桓温不避遗臭之耳宜其大言横恣愈无忌惮而不肯巳也为科道官者亦固知圣志巳定天威方赫雷霆之下无不摧折涣汗之余岂容挠阻顾以邪説横流奸人干进国之安危系焉比之乱臣贼子其迹虽隐以微而害实大且烈恐陛下一时不察误中其饵使奸邪之计万一得行而伯考之説竟或改称人心汹汹为是之愳所以连章累牍纷纷不已逆鳞犯讳亦有不暇计者臣尝念之人心非特在廷之臣以之为然虽下至闾阎匹夫亦皆以为然也此可见孝宗皇帝深仁厚泽洽被人心人心无不延颈思欲为孝宗死者科直官特因人心而述道之耳况其职守所系公议所闗亦宜其抗言执奏愈见激发而不敢已也萼等既已被召至京师缙绅大夫皆不与之立谈彼岂无一乡党朋友素相亲厚往来者哉闻其日所造接只皆先年罢革不得志之人幸灾乐祸之辈毎语若人曰吾已得君矣吾言已见信矣吾行将柄用矣吾当进退百官变置法制矣肆行胸臆谬为大言以欺人如此尤可深恶而痛恨也新进小人曲学阿世才得陛下假借以顔色辄尔矜大衒耀若自不能堪者其器局狭隘识趣卑陋甚矣他又且不论也陛下亦尝知之否乎今陛下于萼等所奏一切留置于内廷其诸科道官之论列每漫应之曰该衙门知道然圣意叵测而国是无所底定以致人心愈自激发而言或伤于烦圣心愈见坚执而聴或至于厌盖亦无怪其然也何也大礼已行于往时明诏已布于天下圣孝笃纯万万无复改易之理此但陛下自知之耳天门九重外人不得而知也夫人不见知而致疑上不明言以示信驯至内外沮惑君臣乖暌所谓上下不交而庶事丛脞也其将何以为天下臣所以忧懑而不能已于言者大率为此陛下为天下计曷不降勑大廷徧谕羣臣备述明诏已颁大礼已定以示再无更改之意其桂萼等亦宜早赐处分遣之囘还仍就旧列则人心以安人言以息国是以定实宗社无疆之休

猜你喜欢
  卷五百十三 列传三百·赵尔巽
  第九十二回 镇淮南高骈纵寇 入关中黄巢称尊·蔡东藩
  提要·陈栎
  ●簷曝雜記卷五·赵翼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佚名
  卷之七百八十四·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六·杜大珪
  卷六·朱轼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一·佚名
  徐温传·欧阳修
  卷二十二·雍正
  第六十七章 不堪回首的江南战役·李宗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汪遵【一作王遒】汪遵宣城人幼爲县吏後辞役就贡咸通七年登进士第诗一卷彭泽鹤爱孤松云爱山宦情微禄免相关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杜邮馆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功成若解求

  • 卷一·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苏诗补注卷一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二首【仁宗嘉佑四年巳亥冬侍老苏公自蜀至荆州作】慎按南行集叙略云巳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凡与耳目所接者杂然有触於中而发於咏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

  •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七·酷吏·脱脱

        ◎酷吏   ○高闾山 蒲察合住    太史公有言:“法家严而少恩。”信哉斯言也。金法严密,律文虽因前代而增损之,大抵多准重典。熙宗迭兴大狱,海陵翦灭宗室,钩棘傅会,告奸上变者赏以不次。于是中外风俗一变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志第九 祭祀下(原文)·范晔

    宗庙 社稷 灵星 先农 迎春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陽。四时祫祀,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余帝四时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三年正月,立亲庙雒陽,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时

  • 清河王拓跋绍传·李延寿

    清河王拓跋绍,字受洛拔,天兴六年(403)受封。他性情凶狠阴险,常作出悖逆的事情,喜欢抢掠行路人,刀砍箭射猪狗,作为游戏取乐。有位孕妇,绍剖开她的肚子观看胎儿。道武帝知道后大怒,把他倒吊在井中,眼看快死才将他拉出来。明元帝

  • 唐介传·脱脱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父唐拱死于漳州时,众人知道唐家贫穷,想凑钱为他送葬,唐介虽然年龄幼小,却婉言谢绝了众人的好意。后被人提拔为武陵县尉,又调任平江县令。李财主富有而吝啬,官吏们对他巧取豪夺没有得到满足,诬告他杀人祭鬼

  • 三五、曾子居武城有越寇考·钱穆

    《孟子 离娄下》:“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曾子去之,寇退而返。”焦氏《正义》引周柄中《辨正》云:“或云:越寇季氏,非寇鲁,此并无所据。《左传》哀二十一年,越人始来。二十三年,叔青如越,越诸鞅来报聘。二十四年,公如

  • 卷二百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一人物志八十一大臣传六十七【汉军镶白旗一 杨方兴 沈文奎 蒋赫德 卢兴祖 朱昌祚王可臣 蒋国柱 刘兆麒】杨方兴杨方兴广宁人後隶汉军镶白

  • 卷六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一    宋 卫湜 撰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揜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

  • 卷二百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九十一设官分职唐书百官志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増损而大抵皆防隋故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其辨

  • 论佛法为人生之必要·太虚

    ──十一年六月在安徽佛教会讲──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欲方便开演,则尘说刹说,说之终不能尽,今又安从宣扬起耶?夫佛法虽不单为吾人之需要而施设,亦不单为吾人之需要而存在,但吾人欲信解行证于佛法

  • 卷之一·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羼提居士 毕熈志 较订周姬姓。起武王己卯。止赧王乙巳。三十七主。合八百六十七年。世尊乃第四主昭王时生。故今断自昭王甲寅起。止赧王乙巳。历三十四主。共七百七十二年。甲寅 昭王二

  • 净慈要语卷下·永觉元贤

    鼓山涌泉寺沙门 元贤 述戒杀生杀生之戒佛家首重之此非佛家之私言也盖缘人物之情所最爱者莫如生所最苦者莫如死故恶之最太罪之最重者莫如杀又闻之天地之大德曰生则知人之大恶曰杀生矣上帝好生则知上帝所恶在杀生矣元

  • 卷第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九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真赞观音大士全身心经八万四千毛孔孔孔流出波罗密门三百六十骨节节节皆具金刚正眼我闻悲智未发生如月行空无净秽通身罗列雁行斜一画

  • 愚庵小集·朱鹤龄

    十五卷。清朱鹤龄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初经学家。明诸生。明亡入清,专于笺疏之学,与顾炎武为友。承宋儒之学,并有所发挥。撰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读左日钞》、《春秋

  • 鼓山艺文志·佚名

    地方志。本志收载了有关鼓山的诗、词和游记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