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

丙申春二月壬子朔,张士诚陷平江。

丙子,上率常遇春等击蛮子海牙于采石。时敌舟联络江上,势甚盛。乃命遇春设疑兵以分敌势,而以大兵薄之。及战,遇春率舟师冲其中敌,舟分为二。我师左右纵击,飞礟中敌舟,輙糜碎。自辰至午,战益急,敌大败,俘获万计,尽得其舟舰。蛮子海牙以余众走集庆。

三月辛巳朔,上率诸军取集庆,自太平水陆并进。癸未,至江宁镇。先攻陈兆先营,大破之。进拔其栅,擒兆先,尽降其众,得兵三万六千人。择其骁勇者五百人置麾下,五百人者多疑惧不自安。上觉其意,至暮,令其悉入卫,屏旧人于外,独留冯国用侍卧榻旁。上解甲,酣寝达旦。疑惧者始安,乃相语曰:“既活我,又以腹心待我,何可不尽力图报?”及攻集庆,多先登陷阵。

庚寅,上进兵集庆。未及城五里,诸军鼓噪而进。元兵皆破胆。行台御史大夫福寿督兵出战,我师击败之。福寿闭城拒守。大军傅城下,将士以云梯登城。城中莫能支,遂克之。福寿犹督兵巷战,兵溃,坐伏龟楼前指挥左右,更欲拒战。或劝之遁,福寿叱而射之,督战不已,遂死于兵。平章阿鲁灰、参政伯家奴及集庆路达鲁花赤达尼达思等皆战死,获其御史王稷、元帅李宁等三百余人,蛮子海牙走投张士诚水寨元帅康茂才。苗军元帅寻朝佐、许成、刘哈剌不花、海军元帅叶撒及阿鲁灰部将完都等各率众降,凡得军民五十余万。上入城,悉召官吏父老人民,谕之曰:“元失其政,所在纷扰,兵戈并起,生民涂炭。汝等处危城之中,朝夕惴惴不能自保。吾率众至此,为民除乱耳。汝宜各安职业,毋怀疑惧。贤人君子有能相从立功业者,吾礼用之。居官者慎毋暴横以殃吾民。旧政有不便者,吾为汝除之。”于是城中军民皆喜悦,更相庆慰。

辛卯,上周览城郭,谓徐达等曰:“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达曰:“成功立业,非偶然。今得此,殆天授也。”乃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置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命赵忠为兴国翼元帅,以守太平。得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皆录用之。

置上元、江宁二县。

上既定金陵,欲发兵取镇江。虑诸将不能禁戢士卒,为民患。明日,召诸将,数以尝纵士卒之过,欲寘之法,李善长恳救乃免。于是命徐达等将兵以往,戒之曰:“吾自起兵未尝妄杀。今汝等将兵往,当体吾心,戒戢士卒。城下之日,毋焚掠,毋杀戮。有犯令者,处以军法,纵之者,罚无赦。”诸将皆顿首曰:“谨受命。”

丙申,徐达、汤和、张德麟、廖永安等进兵攻镇江。丁酉,克之。苗军元帅完者图出走,守将叚武、平章定定战死。达等自仁和门入,号令严肃。城中晏然,民不知有兵。

己亥,以镇江为淮兴镇江翼元帅府,命徐达、汤和为统军元帅,改镇江路为江淮府。

置秦淮翼元帅府,以俞通海为元帅。

夏四月辛亥朔。

壬子,张士诚将赵打虎陷湖州。

乙丑,克金坛县。

五月庚辰朔,太平府当涂县民献瑞麦一茎二穗者,凡二本。

六月庚戌朔。

乙卯,元帅邓愈、邵成、总管汤昌率兵攻广德路,克之。改为广兴府,置广兴翼行军元帅府,以邓愈、邵成为元帅,汤昌为行军总管。

辛未,置行枢密院于太平,以总管花云为院判。

元帅汤和、总管吴德兴等帅广兴、淮兴二翼兵攻加山富庄寨,平之。

壬申,降人陈保二叛降于张士诚,诱执詹、李二将以去。保二,常州奔牛坝人。初,聚众以黄帕首,号“黄包头军”。汤和等兵下镇江,徇奔牛吕城,保二以众降。至是,复叛。

乙亥,遣儒士杨宪通好于张士诚。书略曰:“近闻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吴郡。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吾深为足下喜。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甚慕焉。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士诚得书不悦,拘留宪不遣。

秋七月己卯朔,诸将奉上为吴国公。以元御史台为公府,置江南行中书省,上兼总省事,以李善长、宋思颜为参议,李梦庚、郭景祥为左右司郎中,侯原善、杨原杲、陶安、阮弘道为员外郎,孔克仁、陈养吾、王恺为都事,王璹为照磨,栾凤为管勾,夏煜、韩子鲁为博士。

置江南行枢密院,以元帅汤和摄同佥枢密院事。

置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以冯国用为都指挥使。

置左右等翼元帅府,以华云龙、唐胜宗、陆仲亨、邓愈、陈兆先、张彪、王玉、陈本等为元帅。

置五部都先锋,以陶文兴、陈德等为之。

置省都镇抚司,以孙养浩为镇抚。

置理问所,以刘祯、秦裕为理问。

置提刑按察使司,以王习古、王德芳为佥事。

置兵马指挥司,讥察奸伪,以达必大为指挥。

置营田司。

辛巳,张士诚诱我斥候以舟师,攻镇江。统军元帅徐达等御之,败其军于龙潭。上闻使谕徐达曰:“张士诚起于负贩,谲诈多端。今来寇镇江,是其交已变。当速出军攻毗陵,先机进取,沮其诈谋。”于是达帅师攻常州,进薄其垒,且遣使来告:贼已窘迫,请益师以破之。 上复遣兵三万往助之。于是达军于城西北,汤和军城北,张彪军于城东南。士诚遣其弟张九六以数万众来援。达曰:“张九六狡而善斗,使其胜势不可当。吾当以计取之。”乃去城十八里,设伏以待。仍命总管王均用率铁骑为奇兵。达亲督师与九六战,锋既交,均用铁骑横冲其阵,阵乱。九六退走,遇伏马蹶,为先锋刁国宝、王虎子所获,并禽其将张、汤二将军。九六即士德,枭鸷有谋。士诚陷诸郡,士德力为多。既被禽,士诚气沮。上欲留士德,以诱致士诚。士德间遗书,士诚俾降元,以谋我,乃诛之。

八月己酉朔,张士诚元帅江通海来降。

庚午,上以陈保二之叛由诸将不戢,士卒虐取保二赀,致怨而叛。及攻常州,又久不下。命自元帅徐达以下,皆降一官。以书责达等曰:“虐降致叛,老师无功。此吾所以责将军,其勉思以补前过。否则,必罚无赦。”

九月戊寅朔,上如江淮府,入城先谒孔子庙。分遣儒士告谕乡邑,劝耕桑,筑城开堑。命总管徐忠置金山水寨,以遏南北寇兵。上遂还。

冬十月丁未朔,以常遇春为管军总管,寻升为统军大元帅。

戊申,张士诚兵既败于常州,又以其弟九六被禽,士诚惧,遣其下孙君寿奉书,来请和曰:“始者,窃伏淮东,甘分草野。缘元政日弛,民心思乱。乘时举兵,起自泰州,遂取高邮,东连海堧。番官将帅,并力见攻,自取溃散,杀其平章实理门、参政赵伯器,遂成深讐。彼乃遣翰林待制乌马儿赍诏抚谕,饵以爵赏,却而不受。今春据姑苏,若无名号,何以服众?南面称孤,势使然也。伏惟上贤以神武之资,起兵淮右,跨有江东。金陵乃帝王之都,用武之国,可为左右建立大业之贺。向获詹、李二将,礼遇未遣,继蒙遣使通好。愚昧不明,久稽行李。今又蒙遣兵逼我毗陵,昼夜相攻,咎实自贻,夫复何说!然省己知过,愿与讲和,以解困厄,岁输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以为犒军之资。各守封疆,不胜感恩。”上复书曰:“睦邻通好,有邦之常。开衅召兵,实由于尔。向者,用师京口,靖安疆场,师至奔牛吕城,陈保二望风降附。尔乃诱其叛逆,绐执我詹、李二将;暨遣儒士杨宪赍书通好,又复拘留。构兵开衅,谁执其咎?我是以遣将帅兵,攻围常州,生禽张、汤二将。尚以礼待,未忍加诛。尔既知过,能不堕前好?归我使臣、将校,仍馈粮五十万石,即当班师。况尔所获詹、李乃吾偏禆小校,无益成败。张、汤二将,尔左右手也,尔宜三思。大丈夫举事当赤心相示,浮言夸辞,吾甚厌之。”士诚得书不报。

十一月丁丑朔。

壬午,徐达兵围常州,久不下。上复益达精兵二万人围之。士诚守将诱我长兴新附义兵,元帅郑佥院以兵七千叛去。初,我师四面围常州。及郑佥院叛,我师四面去其三。达营于城南,常遇春营于城东南三十里外。士诚兵挟郑佥院攻徐达、汤和垒,达勒兵与战;常遇春、廖永安、胡大海自其垒来援,内外夹击,大破之,生禽其将张德,余军奔入城。士诚复遣其将吕珍驰入常州,督兵拒守。达复进师围之,城中益困。

丁亥,皇第二子生,孝慈皇后出也。

十二月丙午朔,复以江淮府为镇江府。

以王志为怀远将军、右副元帅,郭子兴为管军总管。

宁国路长枪元帅谢国玺寇广兴府。元帅邓愈击败之,禽其总管武世荣,获兵千余人。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赵尔巽
  卷一二二 宋紀四·司马光
  ●卷四·李攸
  卷八·李斗
  序·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十八·廖道南
  斜卯阿里传·脱脱
  王世贞传·张廷玉
  神英传·张廷玉
  卷四十·佚名
  我的主要经历·梁漱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鼓峰·唐圭璋

      烛影摇红   五月初三   风入虞弦,麦秋向晚梅天润。彩丝长命鬥新奇,还是端阳近。想见瑶池仙韵。对蟠桃、朱颜相映。篆飘宝鼎,酒满霞觞,黄堂深静。   超悟真筌,凤归不作登台恨。庆馀有子在河图,详试龚黄政。好是棠

  • 卷二百七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端平诗隽吴山仁王寺山寺慿高夕未昬上皇曽此定乾坤瓯闽防驿縁江岛龛赭収潮入海门细雨乱花唐辇道深烟疎桞汉营屯何时汴水东流畔君返宸居臣故园庾楼欲

  • 卷五·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兵部主事陈焯编刘 筠【字子仪大名人举进士为馆陶县尉会诏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杨亿擢筠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真宗垂意篇籍筠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推为精敏书成进左正言

  • 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范晔

    东海恭王彊 沛献王辅 楚王英 济南安王康 东平宪王苍 子任城孝王尚 阜陵质王延 广陵思王荆 临淮怀公衡 中山简王焉 琅邪孝王京光武皇帝十一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彊、沛献王辅、济南安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

  • 卷二十五·志第一·天文一·张廷玉

        ◎天文一   自司马迁述《天官》,而历代作史者皆志天文。惟《辽史》独否,谓天象昭垂,千古如一,日食、天变既着本纪,则天文志近于衍。其说颇当。夫《周髀》、《宣夜》之书,安天、穷天、昕天之论,以及星官占验

  • 东都事略卷十四·王称

    世家二  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髙氏亳州蒙城人也曾祖琼赠魏王祖继勲赠楚王父遵甫赠鲁王慈圣光献皇后后之从母也以故少与英宗同育禁中既长归英宗英宗入继大统治平二年立爲皇后后明睿习史所以辅佐忧勤备至后既立弟士林管当

  • 卷之八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惊枝未稳·胡兰成

    惊枝未稳欧陽修诗:&ldquo;黄鸟飞来立,动摇花间雨。&rdquo;就像是说的我在温 州。我在温 州,总是处处小心,因为懮患是这样的真。但是我亦随缘喜乐。旧历年关,温 州街上一般是鱼鲜摊南货店绸布庄热闹,那些鱼鲜南货与布料还在

  • 周惠达传·令狐德棻

    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父亲周信,少年时在州郡当官,历任乐乡、平舒、平成三县县令,都以清廉能干出名。周惠达自幼就有志向操守,好读书,容貌漂亮,举止有节,见到他的人没有不看重他的。魏国的齐王萧宝夤任瀛州刺史时,征召周惠

  • 卷一百七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神宗时刘述兼判刑部王安石争谋杀刑名述不以为是及勅下述封还中书奏执不已安石白帝诏开封府推官王克臣劾述罪於

  • 第六节 僖宗再播迁·吕思勉

    僖宗入蜀,既由田令孜扈从,是时为西川者又系陈敬瑄,政权自仍在令孜之手。史言令孜,容有溢恶,其人亦匪无才,然局量太狭,与南北司皆如水火。宦官秉政,本为人情所不与,尽力协和,犹惧不济,而更专以钩心斗角为务。一人之智,安能胜天下之

  • 桓公·桓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三月乙未,天王崩。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五月,郑伯突出奔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许叔入于许。公会齐侯于艾。邾人、牟人、葛人来朝。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

  • 桓公·桓公二年·左丘明

    【经】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滕子来朝。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秋七月,杞侯来朝。蔡侯、郑伯会于邓。九月,入杞。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種種車衆寶嚴飾奉施諸佛及諸菩薩師長善友聲聞緣覺如是   無量種種福田.乃至貧窮孤露之者.此諸人衆或從遠來或從近來或承菩薩名聞故

  • 安南志略·黎崱

    元黎崱(字景高,号东山、静乐)撰。20卷。主要记述古代交州地区的社会、政治、民族、地理、物产、风俗、文化和越南丁、黎、李、陈4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及与中国宋朝、元朝的往来,辑录有西汉至元朝至元年间历代中国封建王朝

  • 太上七星神咒经·佚名

    太上七星神咒经,撰人不详。盖为宋元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黄老元帝与天老帝君相互问答,讨论如何解救下界黎民所遭天灾厄难。天老令念诵「七星神咒」。据称每日面向东方念七遍,「可以上消天灾,下

  • 伤寒恒论·郑钦安

    伤寒类著作。清郑钦安辑。十卷。钦安,上浣临邛 (今四川邛崃) 人。郑氏对仲景《伤寒论》 反复研究,颇有所悟,遂以舒韶所著《舒氏伤寒集注》 之序,逐一剖析而成。内容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篇及差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