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

汪遵【一作王遒】

汪遵宣城人幼爲县吏後辞役就贡咸通七年登进士第诗一卷

彭泽

鹤爱孤松云爱山宦情微禄免相关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杜邮馆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功成若解求身退岂得将军死杜邮

细腰宫

鼓声连日烛连宵贪向春风舞细腰争奈君王正沈醉秦兵江上促征桡

瑶台

仙梦香魂不久留满川云雨满宫愁直须待得荆王死

始向瑶台一处游

吴坂

蜷局盐车万里蹄忽逢良鉴始能嘶不缘伯乐称奇?几与驽骀价一齐

箕山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一瓢风入犹嫌閙何况人间万种人

息国

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衔寃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

梁寺

立国从来爲战功一朝何事却谈空台城兵匝无人敌闲卧高僧满梵宫

南阳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杞梁墓

一叫长城万仞摧?梁遗骨逐妻囘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夷门

晋鄙兵囘爲重难秦师收斾亦西还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

汴河

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崑仑水别流还待春风锦颿暖柳隂相送到迷楼

燕台

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聊城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鋋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西河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自从明宰投巫後直至如今鬼不神

密县

百里能将济猛寛飞蝗不到邑人安至今闾里逢灾沴犹祝当时卓长官

昇仙桥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卭沽酒客逢人还作汉公卿

破陈

猎猎朱旗映彩霞纷纷白刃入陈家看看打破东平苑犹舞庭前玉树花

白头吟

失却青丝素髪生合欢罗带意全轻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短歌行

箭飞乌兎竞东西贵贱贤愚不梦齐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间便是武陵溪

晋河

风引征帆管吹高晋君张晏俟雄豪舟人笑指千余客谁是烟霄六翮毛

干将墓

槖龠氷霜万古闻拍灰松地见余坟应缘神劒飞扬久水水山山尽是云

金谷

晋臣荣盛更谁过常向堦前舞翠娥香散艳消如一梦但留风月伴烟萝

三闾庙

爲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一作教】千载咏离骚

易水

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

严陵台

一钓凄凉在杳冥故人飞诏入山扃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五云爲客星

淮阴

秦季贤愚混不分只应漂母识王孙归荣便累千金赠爲报当时一饭恩

鸡鸣曲

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叫一声齐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天明待汝啼

采桑妇

为报踌躇陌上郎蚕饥日晩妾心忙本来若爱黄金好不肯?笼更采桑

渔父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越女

玉貌何曾爲浣沙只图句践献夫差苏台日夜唯歌舞不觉干戈犯翠华

望思台

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寃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

比干墓

国乱时危道不行忠贤谏死胜谋生一沈寃骨千年後壠水虽平恨未平

郢中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北海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鹤髪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招屈亭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屈祠

不肯迂囘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至今祠畔猨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铜雀台

铜雀台成玉座空短歌长袖尽悲风不知仙驾归何处徒遣颦眉望汉宫

斑竹祠

九处烟霞九处昏一囘延首一销魂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

题李太尉平泉庄

水【一作平】泉花木好高眠嵩少纵横满目前惆怅人间不平事今朝身在海南边

战城南

风沙刮地塞云愁平旦交锋晚未休白骨又沾新战血青天犹列旧旄头

延平津

三尺晶荧射斗牛岂随凡手报寃讐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项亭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乌江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绿珠

大抵花顔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升仙桥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衆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隋柳

夹浪分堤万树余为迎龙舸到江都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杨柳

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桐江

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严陵何事轻轩冕独向桐江钓月明

招隐

罢听泉声看鹿羣丈夫才策合匡君早携书劒离岩谷莫待蒲轮辗白云

陈宫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留得後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樊将军庙

玉辇曾经陷楚营汉皇心怯拟休兵当时不得将军力日月须分一半明

东海

?舟雪浪映花顔徐福?将竟不还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昭君

汉家天子鎭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五湖

已立平吴覇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一作纵横】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渑池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劒可吹毛

函谷关

脱祸束奔壮气摧马如飞电毂如雷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

咏酒二首

九醖松醪一曲歌本图闲放养天和後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万事销沉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苍颉台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

猜你喜欢
  李昴英·唐圭璋
  卷二十九·阮阅
  卷八·阮阅
  ●卷四·吴殳
  第三十一出 冥感·许自昌
  卷第二十七·陈与义
  卷三百五十三·陈思
  卷九十·陈思
  夜歌·闻一多
  卷三·钱子正
  卷四百四十·陈廷敬
  卷八百九十·佚名
  卷六百·佚名
  御选明诗卷六十四·康熙
  李莱老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六古今体九十三首【辛巳八】七月晦日恭迎皇太后驾至避暑山庄因成长句时廵减从敬前驱令日安舆登坦途温清旬余濶萱戺起居十里迓兰衢仙庄依例鹤斋憩【松鹤斋即 圣母寝殿】佳景钦承凤辇扶涧叶

  • 卷十一·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一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三十二首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一统志屏风叠在庐山自五老峰而下九叠如屏游宦纪闻九叠屏风之下旧有太白书堂有诗曰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昔别黄鹤楼蹉

  • 陆龟蒙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陆龟蒙(?——约881 ),字鲁望 ,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苏州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人 。幼聪颖 ,善属文 。举进士不第,曾任湖 、苏二州刺史的幕僚 ,后隐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 。后以高士征召 ,不至 。素与李蔚,卢

  • 列传第七十五 李常赵崔齐卢·欧阳修

    李揆,字端卿,系出陇西,为冠族,去客荥阳。祖玄道,为文学馆学士。父成裕,秘书监。揆性警敏,善文章。开元末,擢进士第,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试中书,迁右拾遗,再转起居郎,知宗子表疏,以考功郎中知制诰。扈狩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二年,宗室

  • 班马异同卷十二·倪思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史记九十六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汉书四十二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厯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

  • 卷四十一·佚名

    十月二十四日(戊午),福康安奏言:十一日清晨,臣见风势略平,强令放船,行未十数里,仍被逆风打回。至台湾情形,日来总未据常青、柴大纪、恒瑞等具奏,殊不可解。适有自鹿仔港放回船只,即传船户蔡顺利询问,据供:『闻得总兵普吉保于九月半

  • 皇王大纪卷九·胡宏

    宋 胡宏撰三王纪武丁元祀王自为太子时能尽知人民之所好恶修耸其徳达于神明既即位宅忧谅隂论曰子张曰书云髙宗三年不言言乃雍有诸仲尼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冡宰三年盖父子天性哭泣之哀齐衰之情饘粥之食

  • 三 江宁织造曹玺进物单·佚名

    江宁织造理事官 加四级臣曹玺恭进。 计呈: 轿一乘、铁梨案一张、博古围屏一架、满堂红灯二对、宣德翎毛一轴、吕纪九思图一轴、王齐翰高闲图一轴、朱锐关山车马图一轴、赵修禄天闲图一轴、董其昌字一轴、赵伯驹仙山逸

  • 九六三 军机大臣奏查核上年冬季所进第二分全书错误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佚名

    九六三 军机大臣奏查核上年冬季所进第二分全书错误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

  • 李仕鲁传·张廷玉

    李仕鲁,字宗孔,濮州人。他少年聪颖、好学,足不出户达三年之久。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传记,就前往他处,学习朱熹的学说。太祖因此得知了仕鲁的姓名。洪武年间,诏令访求精于朱氏学说的学者,有司举荐李仕鲁,李仕鲁入宫拜

  • 卷79·陈邦瞻

    ○陈亮恢复之议孝宗隆兴元年十二月,婺州人陈亮上《中兴论》。时,金人约和,中外忻然,幸得苏息,独亮以为不可。发解至京师,因上言曰:“臣窃惟海内涂炭四十馀载矣。赤子嗸々无告不可以不拯,国家凭陵之耻不可以不雪,陵寝不可以不还

  • 中庸辑畧卷下·石墪

    宋 朱子 撰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

  • 春秋辨义卷首一·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经义一孔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葢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庻人不议孟子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

  • 行露·佚名

    ——敢于说“不”字的气节【原文】厌氵邑行露①,岂不夙夜②?谓行多露③。谁谓雀无角④?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⑤?何以速我狱⑥?虽速我狱,室家不足⑦!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⑧?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

  • 卷八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四卿大夫之孝法服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谢枋得曰干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圜有阳奇象坤地在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隂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

  • 第八 摩篇 1·王诩

    【原文】摩者,符也①。内符者,揣之主也②。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③。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④。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⑤,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

  • 随巢子·随巢子

    执无鬼者曰:越兰问随巣子曰:&ldquo;鬼神之智何如圣人?&rdquo;曰:&ldquo;圣也。&rdquo;越兰曰:&ldquo;治乱由人,何谓鬼神邪?&rdquo;随巣子曰:&ldquo;圣人生於天下,未有所资。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乘雲雨润泽,以繁长之,皆鬼神所

  • 红鬃烈马·佚名

    清代秦腔剧目。又名《回龙鸽》、《王宝钏》。作者不详。见《清稗类钞》著录。现存清末刻印和手抄的部分折子。根据鼓词《龙凤金钗传》改编。写唐丞相王允的三女王宝钏彩楼招亲,选中乞丐薛平贵。王允命女退亲,宝钏不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