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二

雍正二年七月

上谕七道

初三日大学士等奏松江提督高其位奏飞鸦食蝗一摺请

旨发抄并宣付史馆奉

上谕若以飞鸦食蝗为瑞则起蝗之初得无有由乎昨发下奏摺与诸王大臣看者诚恐尔等体朕忧民之意不释於怀故将蝗不成灾之处令衆知之非以为瑞也其发抄及宣付史馆不必行

初四日

谕直省督抚引见月官内经朕改调人员特因地方紧要观其言动举止人似可用者调用记名然必俟任事後方可定其贤否若督抚不实心访察而因朕一时称许遂尔优容任其恣意行事可乎再?选命往各省人员督抚亦不可因系拣选之人听其妄为不行纠参此等人系朕特用必当益加勉励实心爱民方不负简拔之意倘任意放纵有玷官箴便当从重治罪嗣後督抚题参官内有此等官员着将原系奉旨调用或拣选命往不思报効辜负擢用之处於参本内声明

初六日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科道等议覆山西布政使高成龄条奏提解火耗奉

上谕高成龄提解火耗一事前朕曾降谕旨令尔等平心静气秉公会议今观尔等所议亦属平心静气但所见浅小与朕意未合州县火耗原非应有之项因通省公费及各官养亷有不得不取给於此者然非可以公言也朕非不愿天下州县丝毫不取於民而其势有所不能且历来火耗皆在州县而加派横徵侵蚀国帑亏空之数不下数百余万原其所由州县徵收火耗分送上司各上司日用之资皆取给於州县以致耗羡之外种种馈送名色繁多故州县有所藉口而肆其贪婪上司

有所瞻徇而不肯参奏此从来之积弊所当剔除者也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乎尔等奏称火耗分数不可不分别酌定朕思一省之内州县有大小钱粮有多寡地大粮多之州县少加火耗已足养廉若行之地小粮少之州县则不能矣火耗不定分数倘地方遇差多事繁之时则酌量可以济用或是年差少事简则耗羡即可减矣又或偶有不肖有司一时加增而遇清亷自好者自可减除矣若酌定分数则将来竟成定额必致有增无减此火耗分数之不可以酌定者也又奏称提解火耗将州县应得之项听其如数扣存不必解而复拨等语现今州县徵收钱粮皆百姓自封投柜其拆封起解时同城官公同验看耗羡与正项同解分毫不能入己州县皆知重耗无益于己孰肯额外加徵乎是提解火耗既给上下养亷之资而且留补亏空有益于国计若将州县应得之数扣存於下势必额外加增私行巧取浮於应得之数累及小民况属之督抚显然有据属之州县难保贪亷此州县羡余之不可扣存者也又奏称巡抚诺岷清勤敏干布政使高成龄操守亦优应令二人尽心商确不致流弊於山西省内照所奏试行此言甚非天下事惟有可行与不可行两端尔如以为可行则可通之於天下如以为不可行则亦不当试之於山西譬如治病漫以医药试之鲜有能愈者今以山西为试行之省朕不忍也况天下抚藩岂尽不如诺岷高成龄而谓二人独能行之乎又奏称提解火耗非经常可久之道凡立法行政孰可历久无弊从来有治人无治法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朕谓有治人即有治法法有因时制宜者譬如人有疾病因症投药病愈即止今提解火耗原一时权宜之计将来亏空清楚府库充裕有司皆知自好则提解自不必行火耗亦可渐减矣尔等所议为国计乎为民生乎不过为州县起见独不思州县有州县之苦上司亦有上司之苦持论必当公平不可偏向又朝廷之与百姓原属一体朝廷经费富足民间偶遇歉收可以施恩赈恤百姓自无不足之虞是清补亏空於国计民生均有益也天下督抚有如诺岷等不避嫌怨实心任事自能酌量行之通省羡余丝毫不能隐匿又孰敢此外多取一钱以干罪戾乎朕於臣下期望甚殷即州县官员亦冀其为臯夔稷契自此各加勉励勿侵蚀国帑勿贪剥小民各省火耗自渐轻以至于尽革此朕之愿也尔等所奏与朕意不合若令再议尔等必遵朕谕议覆准行朕亦不能保其将来无弊否也各省能行者听其举行不行者亦不必强可将此谕旨并尔等所议之本交存内阁

初九日

谕吏部远省州县员缺部选官领凭赴任必需数月甚而悬缺日久署印屡易其官以致遗误地方者不少若将拣选举人选期尚远者挑选命往各省听候缺出委用署事至应选时仍来京候选庶远省署事不致乏人於吏治有益尔部可定议具奏

十三日都统世子弘昇等议覆丈量查哈儿右翼四旗地亩奉

上谕诚亲王及允禵皆系镶蓝旗伊等马厰在正黄旗地方不合限三年内令其搬移或有不能搬移之处令伊等自行陈奏弘昉乃一闲散宗室设立马厰无用原是御马厰分出着仍归并御马厰再黄河岸一带有拨回归化城地亩一百六十顷着赏给右卫兵丁暂停徵赋应於何年起科着将军吴礼布定议具奏

十六日

谕诸王贝勒公满汉文武大臣官员等朕即位後於初御门听政日即面谕诸王文武大臣谆谆以朋党为戒今一年以来此风犹未尽除

圣祖仁皇帝亦时以朋党训诫廷臣俱不能仰体圣心每分别门户彼此倾?分为两三党各有私人一时无知之流不入于此即入于彼朕在藩邸时敬慎独立深以朋党为戒不入其内从不示恩亦无结怨设若朕当年在朋党之内今日何顔对诸臣降此谕旨乎

皇考深知朕从无偏党欲保全尔诸臣名节故

命朕缵承大统今日大小臣工所以安然无事得享太平之

福者皆我

皇考之恩赐也朕平日并未树立党援而登践宝位尔等亦可知朋党之无益矣夫朋友亦五伦之一往来交际原所不废但投分相好止可施於平日至于朝廷公事则宜秉公持正不可稍涉党援之私朕今御制朋党论一篇颁示尔等须洗心涤虑详玩熟体如自信素不预朋党者则当益加勉励如或不能自保则当痛改前非务期君臣一德一心同好恶公是非断不可存门户之见即尔等彼此亦当互相砥砺时常训诫行事共求当理诸臣不负朕心则朕可不负

皇考付托之重朕之不负

皇考全在尔诸臣之共相赞成朕为天下之令主也诸臣不负朕朕岂负诸臣乎朕之用人加恩容有未当之处或不能保其将来至於治人以罪无不详愼或寛贷之处人有不能知者即下一严旨亦求至当从未随意轻加呵斥如七十之恶乱举国皆知发遣在道竟寛其械繋临行时王大臣内多有赠遗此朋党未消之明验也夫朕用一人而非其党者嫉之罚一人而是其党者庇之使荣辱不关於赏罚则国法安在乎嗣後朋党之习务宜尽除尔等须扪心自问不可阳奉阴违以致欺君罔上悖理违天毋谓朕恩寛大罪不加衆倘自干罪戾朕虽未必尽行诛戮或千人之中百人百人之中十人尔等能自保不在百人十人之列乎书云禹拜昌言朕即效昌言之拜以求尔等断絶党私同心辅佐尽诚极言勿使朕躬有过此朕所厚望於尔等也凡人於朋友箴规尚不可背况君臣大义耶尔等当上念朝廷任用之恩下为身家子孙之计各勉之慎之

谕刑部嗣後具题案内官员人等有一人於两案犯罪一案罪?先行题结俟後案审明从重归结者至後案从重题结之日仍将前案所拟轻罪罪名叙入於後案内然後再引本案所犯重罪按律例定拟如前案已拟重罪後案罪名?於前案者至後案题结之日亦必将前案所犯重罪罪名声明仍归前案定拟如再有数案犯罪者亦必将各案所拟罪名俱简明叙入最後题结本内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 郭璞 葛洪·房玄龄
  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脱脱
  國語卷第二十一·韦昭
  第九十九回 以乱易乱劫迁主驾 用毒攻毒尽杀宦官·蔡东藩
  卷之三百八·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九  官制·于慎行
  卷七十七·张守节
  一二八 每周评论上·周作人
  郑鲜之传·李延寿
  高闾山传·脱脱
  彭清传·张廷玉
  ●附录二·吴子光
  卷二·杨士奇
  卷第四十二·佚名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八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六古今体一百十四首【庚寅二】偶观张说李泌赋方圆动静因以五经义旨演绎成辞方若大地圆若高天动若坤辟静若乾专右易方若汤武圆若尧舜动若於变静若哲濬右书方若国风圆若雅颂动若物感静若古

  • 志第四 地理上·房玄龄

    昔者元胎无象,太素流形,对越在天,以为元首,则《记》所谓冬居营窟,夏居橧巢,饮血茹毛,未有麻丝者也。及燧人钻火,庖牺出震,风宗下武,炎胤昌基,画野无闻,其归一揆。黄帝则东海南江,登空蹑岱,至于昆峰振辔,崆山防道,存诸汗竹,不可厚诬。高

  • 1921──中華民國十年辛酉·郭廷以

      1﹐1(一一,二三)   (1)公佈卿雲國歌。  (2)孫中山在廣州軍政府講演,主建立正式政府。   (3)令撥銀六萬元援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旱災。   (4)令各省省長及省議會各派選一人來京組織地方行政會議,討論地方自治。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四·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八寇难:黄克善、吴锡玉左兵:彭永春、徐可行(董四明)、成启(孙大华、张亮附)孙兵:张耀、曾益(弟栻)、吴子骐(刘管、杨元瀛、谭先哲、石声和、顾人龙等)、王运开(弟运闳)、刘廷标、焦润生(杨于陆)、

  • 第十卷 清举人 (一)·缪荃孙

    [顺治乙酉科] 江宁府 路汝捷 江宁人。 李廷枢 江宁人。 汪 汇 六合人。 李 蔚 溧水人。 史象晋 上元人。 唐懋淳

  • 卷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九 【起乙酉唐顺宗永贞元年二月止丙午唐敬宗宝历二年】凡二十一年有奇表例说 见第六十六及六十七六十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九>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八乐考【十四】乐县【臣】等谨按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小胥正乐县之位冬官梓人为簨虡盖金石为衆音之纲领故工师所掌并以

  • 邓福培·周诒春

    邓福培 字栽臣。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无锡。已婚。女一。本籍住址。江苏无锡北门横街十五号。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毕业于南洋公学。得学士学位。民国元年。以半官费游美。入鄂海阿省立大学。习电气工程

  • 十二年·佚名

    (己卯)十二年大明萬曆七年二月2月1日○朔丙子,領議政洪暹謝病免,以朴淳爲領議政。○以直提學柳成龍陞拜同副承旨,沈義謙爲咸鏡道觀察使。○兵曹判書李希儉卒。希儉拙直無機變,遇事不避夷險。初不爲人知,久在常調,晩登臺省。以

  • 卷八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六襄公二十五年考异足利本传子疆息桓子捷子骈子盂帅左师以退疆作彊宋板永怀堂同下皆放此 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谨按足利本后人

  • 惟念品第六·佚名

    昔佛在世时。弗加沙王与瓶沙王亲友。弗加沙王未知佛道。作七宝华以遗瓶沙。瓶沙王得之转奉上佛。白佛言:弗加沙王与我为友。遗我此华今已上佛。愿令彼王心开意解见佛闻法奉敬圣众。当以何物以报所遗。佛告瓶沙。写十二

  • 普贤菩萨·佚名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ldquo;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

  • 释迦牟尼的教育·太虚

    ──二十年一在鼓浪屿武荣中学讲──释迦牟尼的确是古代的教育大家,他生平所建立的教育宗旨、和适应现实所施设的方针及办法,虽在这二十世纪新时代,还可以作今日教育界的参考,尤其是我们现在的中国教育界。在讲这题之先,应

  • 事须适宜·印光

    ●(以下论事须适宜)夫念佛一事, 当随各人力量, 随便出声、默念, 大声、小声, 皆无不可。何得一向大声念, 致令伤气受病耶?然汝此大病, 虽由伤气而起, 实无量劫来业力所现。以汝精进念佛之故, 遂转后报为现报,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达变权禅师语录卷第四侍者海澄记录颂古赵州示众云兄弟若从南方来者即与下载若从北方来者即与装载所以道近上人问道即失道近下人问道即得道兄弟正人说邪法邪法亦随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随邪

  • 秋收·茅盾

    茅盾著。《农村三部曲》之二。发表于1933年《申报月刊》2卷5期。写谷贱伤农的故事。老通宝经历了春蚕丰收的悲剧,落得白赔桑地又负债,还生了一场大病,全家只好吃南瓜和芋头过日子。但老通宝并没有因此失望,他把希望寄

  • 全唐诗话续编·孙涛

    诗话。清人孙涛辑。二卷。涛字乐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未详。此编系为续《全唐诗话》而作。书分上、下卷,冠孙涛“弁言”。总百○四条。上卷补《全唐诗话》“载其人而遗其事者”,下卷补“其人与事之俱未及载者”。辑者

  • 钦定兰州纪略·阿桂

    二十一卷。清阿桂等奉敕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初,甘肃循化(今属青海)伊斯兰新教首领苏四十三,自称回王,领导撒拉族人民起义,一路上攻势凌厉,斩关夺隘,迅速攻克河州(今临夏),趋兰州,清廷急派军机大臣和珅、阿桂等率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