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五百七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十二月。癸丑朔。日食。  

○谕曰、孙灏奏请停止明年巡幸索约勒济一摺。朕初阅其词。以为无知罔识事体。付之不问而已。继思孙灏此奏。其所关于本朝家法、及我满洲风俗人心者甚大。有不得不明切宣谕者。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惟恐八旗之众、承平日久。耽于安乐。不知以讲武习劳为务。是以省方问俗。较猎行围之典。岁频举行。圣寿既高。犹不肯稍自暇逸。其所以为万世子孙计者、意至深远。迨我皇考世宗宪皇帝十三年中。朕与和亲王等、日聆。庭训。每谆谆以皇祖之定制贻谋。永当效法。而深以未遑举行为憾。朕临御以来。思绍前徽。早夜兢兢。罔敢少懈。如比年来戡定准夷。两路用兵。我满洲大臣官兵等。皆能踊跃奉命。克奏肤功。亦由躬亲整率。习之有素。是以临事赴机。人思自效。即此亦其明验矣。如徒以恭已养安。藉口于文恬武熙之说。朕岂少御园别馆。足供览憩。而必亲御鞍马。时勤弓矢。转以此为自娱计耶。朕今日适阅圣祖仁皇帝实录。有天下虽太平。武备断不可废。如满洲身历行间。随围行猎。素习勤苦。故能服劳。若汉人则不能矣。虽由风土不同。亦由平日好自安逸所致之谕。恭读之余。凛然悚惕。岂敢一日忘之。今孙灏摺内。以为索约勒济。地在京师直北。远与俄罗斯接界。一似轻车前往。不无意外之虑者。此语尤为笑柄。今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及喀喇沁贝子瑚图灵阿、扎拉丰阿、俱在朕前。试问索约勒济、非即伊等之部落家室耶。伊等非国家教养之子孙臣仆耶。以伊等恭诚望幸。迎请尤恐不及。而谓有意外之虑。当亦梦呓所不应出此者矣。摺内又称、索约勒济。非江浙胜地可观等语。其言更为荒诞。且南巡之举。岂仅为山水观览之娱。上年朕临徐邳淮泗沮洳之地。为之相视求瘼。疏洩修防。次第兴举。今岁农事倍收。孙灏宁不闻之乎。且果如孙灏所言。南方为胜赏之地。则索约勒济之习劳练武。所为固胜于彼。益不可中止矣。至称随从侍卫官员人等、长途费重。生计艰难。则从前皇祖时、狝狩之典。岁率二三举行。彼时大臣中、或有外来之助。至于侍卫兵丁、何尝不以为苦。然正所以教之节用知艰也。且今豫借俸饷。额外赏给。较昔实厚。岂至苦累转甚于前者。若如孙灏之意。将使旗人尽忘淳朴服勤之旧俗。而惟渐染汉人陋习。人人颓废自安。文既不文。武亦不武。必如此而后快于孙灏之心。则其心为何心乎。至近年来、朕每秋狝木兰。恭奉圣母皇太后安舆。窃念圣躬或致劳勚。恳请驻辇山庄。犹未蒙慈允。且屡垂懿训。示以大义。谓祖制不可少违。安逸不可少图。惟恐朕之稍有废弛。此亦诸王大臣所共知者。而孙灏顾以长途往返。藉词缘饰。谓足耸动众听耶。朕临御海<宀禹>。于兹二十三年。宵旰勤劳。惟以法祖勤民为念。无论日理几务。必躬必亲。近者军书旁午。殷怀筹画。至于夜分不寐。凡在廷臣。无不亲承目睹。今当日食求言。正我君臣侧席修省之时。王大臣、及孙灏、皆在朕前。试以用人立政数大端言之。前代流弊。具详史册。有以女谒盛行、致堕纲纪者矣。今宫中自后妃、以及侍御、统不过十五六人。毋论汉唐以下。即较古所称三宫、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者何如。有以亲藩怙势者矣。今之奉藩恪谨者何如。有大臣朋党。宦官坏法者矣。今之干大权、挠法纪者安在我朝圣圣相承。乾纲独揽。政柄从无旁落。如康熙年间之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雍正年间之李卫、田文镜等。其人皆非敢骩法干纪。如往代之比。不过私心未化彼此各持门户之见。即朕初年鄂尔泰、张廷玉、二人。亦未免故智未忘。今则并此而无之矣。孙灏既欲建言。则凡在朝臣工之贤否。与夫朕躬之得失皆宜切实指陈。朕必当虚怀采纳。若仍以摭拾浮词。自矜骨鲠。究无当于国是。而朕亦复虚文相尚。藉以博纳谏之名。此则朕所耻而不为者矣。朕平心自揣。惟向时工程兴作。不无少烦。虽亦因坛庙宫殿道路诸工。阅年既久。不得不重加修葺。以肃观瞻。然于赈济、赏赉、河工需用诸大事。虽数盈亿万。并不因此而少存节缩之意。在臣寮中、或有以无业贫民多藉工程力作得以资生。未可一例停罢为请者。然自忖不急之工无益政务。则于今春巳降旨停之过而能改此心可质诸天地。下对天下臣民朕初无所讳也孙灏又岂不闻之乎。孙灏自为副都御史以来始以同官不协参广成为刚愎自用。试思广成有何伎俩。而足以当此乎。如以其为大学士傅恒之兄。即欲以势凌人则傅恒日侍内廷。偶遇小节。朕即防微杜渐。严加教训。此军机大臣、及御前大臣侍卫等、所共知者。傅恒尚不敢放纵。而其兄乃恃傅恒以放纵乎。然彼时朕即将广成解退。转不无袒护孙灏之意。伊岂不自知乎。昨孙灏又奏、请停止诸臣大阅诗册。此本臣工所自进。朕何由而指示之。又何由而降旨阻止之。孙灏既有所见。即可商之大学士史贻直、蒋溥等。如不见听。奏请固未晚也。而遽哓哓入告。以为径行其志。是非有心尝试而何。即伊今秋随从木兰。以皇子先行回京。朕见孙灏、张泰开、二人。尚在侍班。传谕令其一并随回。孙灏等、即有庆若更生之意。则今之具奏。亦不过私心自为而巳。韩愈所云、持被入直三省。叮咛顾婢子。语刺刺不休。在伊辈固为常态。而欲使我朝臣子。无不尤而效之。朕则断断不肯出此也。若伊摺内所称、贻他日无穷之悔一语。词意出人意表。又岂为人臣子者所宜出此乎。孙灏以尚书房行走之员。而识见舛谬害事如此。若侍诸皇子教读。耳濡目染。岂独贻误养正之功而巳哉。且身为言官。居心论事。所关甚重。犹记乾隆初年。诏廷臣集思广益。至再至三。然诸臣章奏。亦不过摭拾浮言。自行其私而已。且彼时事之大者。莫过鄂尔泰、张廷玉、门户之习。初未闻一言及之。其时御史中有薛馧者。平日每以敢言自负。而其后乃以赃败。天下岂有直言敢谏之人、而以赃败者乎。今即如孙灏之妄肆簧鼓。而朕犹不欲重治其罪。但以副都御史、职佐风纪。断非谬妄之人所可滥竽。孙灏着以三品京堂改用。将此旨通行晓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崇明县顽佃抗租一案。先据施廷专、王进泰、前后摺奏。情节相同。及陈宏谋奏到摺内。将该佃等抗官之处、含糊其词。知其必有听信州县官讳饰回护情事。当经传谕确查。并将该抚交部察议。今据尹继善摺奏、顽佃扯破县丞轿围。及竿戳守备马匹。一一确凿。且将守备县丞参奏。则前此陈宏谋所奏。谓非有心迁就。意在从轻完结可乎。崇明为边海之区。遇有生事不法之徒。为大吏者。理应实力整顿。以挽浇风。此案已降旨交尹继善、会同该抚、逐一严审定拟。毋得稍存宽纵。其讳饰之州县官。亦即查明指参。至守备曹文元、县丞冯绍立、二员。临时畏葸不前。复将情节讳匿。亦应一并讯明参处。可将此传谕陈宏谋、并谕尹继善知之。尹继善原摺。着抄寄陈宏谋、令其阅看。朕之处分。并非冤彼也。  

○又谕曰、钟音所奏办理送兵一摺。内称、于西安雇用长骡。径送到口。较设站递送、更为便捷等语。昨据胡宝瑔覆奏、豫省现在筹办雇骡六千余头。由西安送至兰州。再令陕省接换。直送出口。所办甚为妥协。今兰州以上。既用豫省骡头递送。则陕省所办之骡。力量自充裕。径可先期赶赴兰州接替。直抵哈密。彼此甚属妥便。其一切沿途委员加意照料之处。均遵照前旨。悉心妥办可也。将此传谕钟音知之。  

○又谕、据敏珠尔等奏称、兵至托克三。奉旨查拏偷盗特伯勒固台站马匹之贼。巳速行至哈喇沙尔。向海都河等处搜捕等语。可传谕敏珠尔、此时军营、若行文调取。自当速往应援。如未经起程。则台站亦属紧要。伊所领兵二百名。仍往来巡查台站。以清道路。  

○以副都御史孙灏、通政使张泰开、对调。  

○赈福建台湾、凤山、诸罗、彰化、等四县。本年风灾饥民。并缓徵新旧钱粮。  

○甲寅。谕曰、御史汤先甲、所奏刑法宜为变通一摺。所言甚属迂谬。明刑弼教。国家治世之大权。而当宽当严。惟在因时随事。期于情法允协。所以惩奸宄而安善良。初不得藉口于世轻世重。先自存偏畸之见也。如该御史摺内所称内外问刑衙门。遇有造作妖言、收藏野史之类。多丽逆案。宜坐以所犯罪名。不必视为大案。极意搜罗等语。寻常谳牍。一经入奏。朕无不悉心研搉。务期情真罪当。况事关重案。岂有问刑衙门、不行按律定拟。而遽任其断结之理。即如收藏野史案内。法在必治者。如东明历等书。不但邪言左道。煽惑愚民。具有肆行诋毁本朝之语。此而不谓之逆。则必如何而后谓之逆者。凡在食毛践土之人。自当见而发指。而犹存迁就宽贷之意。必其人非本朝之臣子而后可。若其余书符卖药之流。从来不在此论。初何尝一一丽于逆案耶。皇祖圣祖仁皇帝时。如戴名世等。皇考世宗宪皇帝时。如吕留良等。朕之时。如胡中藻等。逆书之案。皆治以重典。昭示炯戒。历历可考。然胡中藻之处分。较戴名世等、为重耶。为轻耶。乃该御史摺内、有刑官何必立意求深。多援条例之语。一似我朝刑法。本系从宽。至朕独为加重。刑官不无有意迎合者。试问今日之刑官。如鄂弥达、秦蕙田等具在。较之果毅亲王、李熹、高棨、海寿、励廷仪等。办理刑谳。于一切钦案事件。孰为宽。孰为严该御史独不可扪心自问乎。至称州县侵亏帑项。宜照旧例办理。在贪墨败检之徒。诚何足惜。然非所以慎重国帑等语。贪墨之吏。蠹国病民为害甚钜。执法惩创。正为闾阎保全生命。惜爱脂膏计耳。若如该御史所言。将使败检之徒、可以幸免。尤而效之者。何所顾忌。试问大吏朘削于下官。郡邑诛求于编户。如此而谓小民能受和平之福。谁其信之。若以限内完赃、为足慎重国帑。则是该御史今日之奏。非为问刑。乃为言利矣。又称、官犯提解至京。不宜亲临审鞫。朕临御以来。如贪赃败法之恒文、蒋洲、及被督抚寻常参奏之官犯多矣。何曾有一事亲讯。惟张广泗、鄂昌、二人一则玩误失机。关系军国重务。一则身为满洲世仆。竟与逆犯胡中藻、甘心倡和诽谤。此二人者。岂可以寻常官犯、同日而语。亦该御史耳闻目见。屈指可数者也。至外番俘系诸人率系先受恩遇。旋经反覆之逆贼。悉心研究。随事可得边情虚实。若付外廷。既恐言语不谙。又患事机易洩。朕于廷鞫得实时。随令军机大臣等、传谕军营因此集事者。不知其几该御史固不能知。朕亦不屑加之以责备也。适披阅此摺时。即有方观承奏到二事。可与互相发明者。一系提督衙门原奏之广宗县屯民赵凤苞、控告张三、立寨称王一案。及交与方观承审讯。则所控并属虚诬。因将赵凤苞按律定拟。奏请治罪。如果有意迎合从严。则既由提督衙门特奏。经朕降旨交办之事。而外省大吏。转将原控之人。拟以反坐。而不稍为回护者乎。一为蓟州拏获假官轧文宗、讹诈银钱一案。该督先引诈称内使、内阁、及部、科、等衙门、在外欺诈煽惑者斩候之条。继复引假充职官、发边卫充军之条。而定罪、则称此案轧文宗、在畿辅近地。冒称内务府委员。扰害地方。殊属不法。未便照假冒职官例拟军。合依诈称内使、内阁、六科、六部官、在外欺诈例。应拟斩监候等语。夫轧文宗、现在自称内务府官员。吓诈平民。正合律语。拟以斩候。本属正条。而必兼引寻常假官充军之例。故为比拟。以见办理并无宽纵。此亦外省习气。尚在从宽耳。殊不知此等断狱。在晓事者、特以为俗吏故套。幕宾常伎而巳。若无知如汤先甲之徒。见谳牍中有此语。则以为从重矣。而此实非从重也。今就二事参观之。该御史亦无难意解矣。总之用刑之道。贵在鉴空衡平。而干犯法纪之人。莫如悖逆贪污二者。于法断无可纵。此令典昭垂。自古至今。未之有易。即以我朝言之。如雍正初年。承皇祖圣祖仁皇帝六十余年宽大之后。皇考世宗宪皇帝加意振刷。上下肃清。然亦出于不得巳。朕御极之初。承皇考整饬之后。钦遵成训。随时用中。复济之以宽大。亦所以勉思继述。嘉惠海宇。以为庶几刑措。则更朕之至愿矣。乃沿之日久。或贪官簠簋不饬。或奸民诪张为幻。此类怙恶自甘。既非可以德化。若煦煦以姑息为仁。将官方国纪、风俗人心、何所底止。至若律例条目。随时增定。原因案件参差不一。非律文所能赅备。是以轻重相衡。期一归允协。然不自今日始也。使一切芟除。刑官将何所凭准。且现在问刑衙门。有能借条例以高下其手、锻炼周内者乎。该御史既不能指陈其人。而徒以空言塞责。甚无谓也。汤先甲以小臣不知政务。挦扯故册。摭拾浮言。及至召对讯问。惟自称识见浅陋。愧悚无地。是伊本无所见。不过藉以博应诏之名耳。虽其所奏舛谬。朕亦不加之罪。原摺已经掷还。不可不明为宣示。俾众共知之。  

○又谕曰、大学士兼管陕甘总督黄廷桂。忠诚素着老成练达。西陲用兵以来。虽未身历行阵。而筹办一切军需。动协机宜。多有计朕所降谕旨、尚未到肃。而适相吻合。旋即奏到。与朕所规画、不约而同者。数年以来。若非黄廷桂体国奉公。不遗余力。安得精详妥协若此。而毫不累民。内地若无事。此其功为尤大。朕心实深倚毗。宜晋崇阶。用彰劳绩。黄廷桂着由骑都尉、晋封为三等伯。并加赏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以示优异。  

○又谕曰、黄廷桂晋封伯爵。前授骑都尉、例应注销。但此职现赏给伊子。着加恩仍准其本身承袭。  

○谕军机大臣等、甘省筹办驮运军装。现需驼只。若于归化城一带购办。尚为敷裕。着传谕塔永宁、即速委员动项采买三四千只。分起解赴甘省备用。其应于何处交收之处。着一面咨明黄廷桂办理。一面奏闻。再塔永宁、现奏请于本月初一日进京陛见。若接到此旨。当即回晋办买驼只。俟事竣后再行来京。可一并传谕知之。  

○刑部奏、发遣拉林人犯催衡泰、私自逃回。请即行正法。得旨、催衡泰前因为匪、发遣拉林。今私自逃回。理应即行正法。但催衡泰因闻伊父患病。前来省视。又赴部将逃回情节首报。其在遣所。亦未为匪。情尚可矜。非竟行逃回者可比。催衡泰着从宽免其正法。可令伊父一并前往拉林、一同居住。若再行逃回。是伊自干罪戾也。  

○直隶总督方观承奏审明诈称职官之轧文宗、本名唐喜杰。在香河县地方。诈称内务府官员。吓诈财物。又至蓟州。假充顺天府差官。查拏烧锅。经该州访闻拏获。该犯因冒名轧文宗。查律载诈称内使、内阁、科、部、院、等官。惑众诓财者。应斩监候。又例载假官生事者。发边卫充军。该犯合依律斩候。下刑部议。寻议、唐喜杰、应斩监候。但该督既按律断罪。复牵引他例。似由轻加重。故示从严。殊未允协。请嗣后问刑衙门。凡律有正条者。不得复引他例。从之。  

○大学士伯管陕甘总督黄廷桂奏、由哈密至辟展。经过巴里坤。道远山险。今运送军需。及各项差使。俱由山南一路。颇为捷速。请即安设台站。其由巴里坤至哈密数站台马。仍留备驰递北路台站军粮。得旨、甚应如是。即速令改可也。  

○又奏、现在各路兵丁、进往叶尔羌。口粮最关紧要。据舒赫德咨、阿克苏等处、现贮粮石、足敷一万四千兵丁四十日口粮。若调进官兵、于十月下旬到阿克苏。所解羊粮。足敷明岁。二月底支放等语。查阿克苏至叶尔羌。尚有十七八日路程。于哈喇沙尔库车一带。安台挽运。应用驼四五千只。现移咨吴达善等、令将哈密驼只、赶送辟展。并飞咨永贵、定长等。将辟展粮石。用所有驼只、酌量地方、安台挽运。运缺之粮。由哈密、肃州、拨补。得旨嘉奖。  

○以直隶大名副将朱玑、为山东登州镇总兵。  

○豁除江苏山阳县挖废地五顷五十亩额赋。并旧欠租银。  

○乙卯。谕、据驻劄阿克苏城尚书舒赫德奏称、前遣散秩大臣伯克鄂对、同侍卫齐凌扎布、噶布舒等、前往和阗城。招抚回众。今据伯克鄂对遣人告称、和阗回人。奉到传檄。倾心投诚。即将逆贼霍集占遣往之数十人、攻击奔窜。随出迎三日。将伯克鄂对等、接入城内。其所属之哈喇哈什、玉陇哈什、搭克、齐尔拉、克勒底雅等五城伯克。一闻此信。亦俱前来投诚。今伯克鄂对、带领各城回目人等、赴叶尔羌投见将军等语。初将军兆惠、勒兵前进。大兵所至。如乌什、阿克苏、等城。相继迎降。而霍集斯伯克、复诣营投顺。愿效前驱。是贼首霍集占、势巳穷蹙。惟逃窜于叶尔羌。以图苟延旦夕。若不乘机直入。径捣贼巢。则以霍集占之奸诡狡诈。焉知不又煽惑诸城回众。今观和阗等城。奉到传檄。即皆相率倾心归化。且各遣人投见将军。是可见现在我兵之为贼回所拒者。不过逆贼霍集占、自知各城回众。俱已人心解体。断不能听其煽惑。因悉其老弱之众。以为孤注之一掷耳。则从前将军兆惠、乘贼不备。整兵疾驰。亦系乘机进取。势无中止之理。特以对阵时、未能得其地利。又兼马力疲乏。是以未即克捷。并非贼势猖獗所致也。况现今军营大臣、及侍卫兵丁等、闻信之下。无不切齿愤恨。星夜兼程前进。而肃州、哈密、巴里坤、大臣等。亦各将枪炮、军器、马匹、口粮、迅速解办。朕心深为嘉悦。观大臣、官兵、如此奋勉。同心协力。则人心上应天心。自必默相成功。殄灭贼众。彼势穷力蹙之逆回。我兵内外攻击。将军兆惠、至阿克苏时。遵屡奉谕旨。整顿兵力。来年进剿。即可集事。此次进兵。如蒙上天默佑。遇可乘之机。一举成功。亦未可定。伯克鄂对等、皆巳加恩外。将此通行晓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伯克鄂对、与侍卫齐凌扎布等、招降和阗等城。前往军营。投见将军兆惠。殊属可嘉。着加恩授鄂对为内大臣。其各城伯克、应授散秩大臣、及三品、四品、总管者。候兆惠查明。奏请补授。仍俱赏戴孔雀翎。鄂对遣来阿克苏送信。及舒赫德所遣侦探信息之回人等。俱着酌量赏给银两。其阿克苏之阿珲、及总管等、愿助兵丁衣服。诚悃可嘉。着赏缎各四端。伊等所助冬衣。俱计值赏给。此时舒赫德、应巳领兵起程。军前效力人等。宜加鼓励。着发孔雀翎、蓝翎、各二十枝。预备赏赉。所有军营信息。作速奏闻。  

○山东巡抚阿尔泰疏报、临胊、安邱、二县。乾隆二十二年、开垦旱田四项二十三亩有奇。  

○丙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谕、甘省因年来办理军需。兵民辐辏。米粮市价。未免稍昂。所有各营兵丁、应支折色。若仍照旧支给。兵丁不免拮据。着将该省满营官兵、除六个月照旧折支外。其六个月如有改支折色者。每石加赏银一两。其甘、凉、宁、西、肃、五提镇所属。并兰州抚标城守、固原提标、各官兵。除八个月照旧折支外。其四个月有改支折色。以及六个月本色马料改支折色者。每石俱加赏银一两。安西口外。每石着加赏银一两五钱。至陕省延绥镇属地方。偶被灾歉。着将明岁应关折色。亦照甘省甘凉各镇之例。一体每石加赏银一两。再甘省应纳草束。业巳降旨豁免。其满汉各营、折支草价。恐不敷采买。着将口外安西提属、每束加银一分五厘。口内宁夏凉庄满营、及甘、凉、宁、西、肃、延绥、六提镇属、兰州抚标城守、固原提标、每束各加银一分。以示体恤兵弁之意。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永贵奏称、准舒赫德咨、合计官兵一万四千。陆续运送口粮羊只。可至来年二月等语。但天寒道远。所送羊只。必多倒毙。自不能尽符原数。而内地运粮驼只。计自辟展至库车。正月望后方到。仍须休息月余。再行转运。又不能接济二月以后之粮。请将运送耔种之驼。再派出二千只。作为两队转运。其屯田事务。酌量裁减停止等语。昨据舒赫德、合计兵数、及阿克苏、乌什、所购米粮、内地解送羊只、具奏。即谕黄廷桂、多为筹办。并停止增派屯田。以耔种农具车辆、转运行粮。永贵尚未闻知。又如各队新派官兵。裹带三个月口粮。俟满日再为支给。则为时又属宽裕。永贵亦未计及。故稍露畏难之意。然兹事岂能停止。至所奏各队官兵。策应兆惠后。稍为休息。俟来年夏令、再行进取。朕早降谕旨。但我兵既能与兆惠会合。声威大振。霍集占等逃溃之余。若能乘势擒剿。或伊等属人缚献。又岂可回驻阿克苏。而坐失机会。凡事惟在乘时决策。不可豫存意见。并传谕舒赫德、晓谕官兵等。加意撙节口粮。毋致糜费。  

○礼部奏、乾隆二十四年元旦庆贺礼仪。得旨、是。照例行礼。奉皇太后懿旨。停止筵宴。  

○丁巳。谕、扈从兵丁。所得帮银。向例系不出差者、津贴出差之人。由所借库银内扣给。固属伊等应出之项。但兵丁生计。全赖钱粮。若将帮银坐扣。伊等不无拮据。着加恩将此项银两、俱动官项赏给。现在应扣银十四万五千余两。亦加恩免其坐扣。俾伊等生计有资。以便学习技艺。该都统等、宜用心管束兵丁。循守旗人朴素之习。毋致糜费。将此通行晓谕八旗人等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嵩阿哩所参都赉各款。现命刘统勋前往查审。今适有西安协领陈宗道、明舒、勒赫等、来京引见。朕面加询问。据称、所参皆系实有之事。可传谕刘统勋、即将都赉革职审讯。据实奏闻。  

○又谕曰、绰勒多等奏、请借给官兵半年俸饷。巳加恩允其所请。但明年朕巡幸索约勒济。原为稽查地方。操演官兵技艺、及行围射猎之事。路经黑龙江。该处官兵、衣服军器。祇宜量加整顿。不可办理过当。至该将军等、欲稍竭悃忱。亦不过土产常物。不可格外进献。如径不进献。尤朕所喜。倘借端科歛官兵。是自取罪谴也。将此传谕绰勒多等知之。  

○管理八旗旧营房王大臣等议准、管理旧营房果亲王弘瞻奏称、康熙年间修造八旗营房令满洲蒙古无房兵丁居住。未按佐领分拨。一佐领下。或住房二三十间。或数间。亦有无房者。殊未画一。今因房坏修理。已完一半。请均匀办理。满洲人多。应占三面。计一千五百间。蒙古人少。占一面。五百间。再查旧营房。满洲、每旗都统一员。章京一员。骁骑校五员。蒙古、每旗都统一员。章京一员。骁骑校二员。满洲、蒙古、合设营总一员。办事行文。一同画押。不无推诿掣肘之处。今兵丁等按旗共处。易于稽查。应令都统官员等、各管本旗。其营总、应添一员。分管满洲、蒙古、兵丁。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江阴县民缪朝兴妻孙氏。  

○戊午。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东陵。  

○谕曰、盛昌效力赎罪。兹已有年。着加恩复其公爵。前赴孝陵、更代禄庆。  

○又谕曰、都赉所出兵部尚书正红旗蒙古都统员缺。着阿里衮补授。勒尔森、着转补吏部侍郎。所遗刑部侍郎员缺。着伊禄顺补授。伊禄顺未到京以前。刑部侍郎事务。仍着勒尔森署理。  

○又谕曰、扬桑阿已经传旨革职。其所出西安副都统员缺。着达桑阿调补。达桑阿所遗镶白旗汉军副都统员缺。着长福补授。  

○谕军机大臣等、昨命都赉前往西安。挑选驻防满兵。令松阿哩、扬桑阿、带领前赴军营。伊署理将军事务。今据松阿哩参奏都赉各款。已命刘统勋前往查审。松阿哩着仍留将军之任。所派官兵二千名。着达勒当阿、哈达哈、分领。前赴军营。  

○又谕、据西安协领陈宗道等称、副都统扬桑阿、亦有修理衙署、动用官项之处。可传谕刘统勋、将扬桑阿一并传旨革职审理。其余副都统等、瞻徇同官。俱未经参奏。应并查明参处。寻刘统勋、钟音等奏、都赉擅修教场。侵扣公库银二千余两。并营私取利各款。审明属实。应按律拟斩监候。扬桑阿听从都赉。动用公项银三百余两。因新任将军查问。始行交还。应按律拟徒。至副都统乌裕齐、沈之仁、王炎等、瞻徇同官。不行参奏。应俱革职。从之。  

○己未。谕、陕甘满汉各营餧解马匹。自去秋以及今春。各项借支官银。据黄廷桂查奏、计五十万九千二百余两。皆应行按限扣还之项。朕轸念边兵。用昭优恤。着加恩全行宽免。以示鼓励奖劳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崔应阶奏、请严伪造假□□□帚又□之禁一摺。省会地方。商贩辐辏。驵侩之作伪必多。造卖假□□□帚又□。诓骗财物。自属市肆之蠹。但此等事件。在地方官随时访查。严行究处。以示惩禁则可。若如崔应阶所奏。援照私造假银之例办理。则凡肆中假饰之货。不止一端。又安能一一为之比例。转恐多立科条。未免易滋烦扰。着传谕该督抚等、饬令所属留心查察。遇有此等情弊。即当重加惩治。毋得以律无正条。草率完结。使奸猾之徒。肆行售欺射利。或致伪药伤人可耳。  

○浙江巡抚杨廷璋奏、本年杭、嘉、湖、三属偏灾。臣谬援照二十年恩旨、漕粮红白兼收。实失事理。今遵旨分别办理。得旨、览。朕一切惟据理据情办理。并无成见。若因此而有讳饰观望。薄待灾民之心。则图勒炳阿之例具在。然此犹属公过。汝为梁诗正求俸之事。何不奏及。想其中有难措词之处耶。据实明白奏来。  

○大学士伯管陕甘总督黄廷桂奏、现在口外各路大兵。直指军前。需用口粮既广。应迅速挽运。已飞咨永贵、定长等。即将送到辟展驼运往。俟长运一次之后。再安台站。庶妥速不误。得旨、览奏俱悉。卿处虽如此竭力布置。不知办理之人。均能妥速否也。  

○加赈浙江仁和、归安、乌程、长兴、德清、武康、等六县。湖州一所。本年水灾饥民。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青县民李五妻刘氏。  

○庚申。上诣大高殿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将军成衮扎布等奏称、拣选达什达瓦之厄鲁特等、于四部落购办马驼。令其送往巴里坤等语。天气现值冬寒。喀尔喀等生计。亦多贫薄。若按照从前价值。未免不敷。可传谕成衮扎布等、购办马驼。加恩酌量增给价值。务使伊等毫无扰累。仍将现在办理情形具奏。  

○辛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黄廷桂奏、请亲赴凉州。查点餧养马匹。如膘分平常。请将绿旗都司、满营防御以下官员捆责等语。黄廷桂系满洲大学士。满营绿旗官员。俱应管辖。如关系军需事件。有不尽心办理者。八旗防御、绿旗都司以下各官。着黄廷桂即行捆责。  

○赐副都统温布、图布巴图鲁号。由屯、克特尔克巴图鲁号。所给云骑尉职衔。准伊子等承袭。  

○壬戌。谕、现在八旗所拴官马。着兵部免其查点。即交各该管大臣。此项马匹。旗人等各宜尽心餧养。不可致令疲瘦。嗣后着八旗大臣等、将官马膘分、每月具奏一次。伊等具奏后。倘朕遣人查点。马匹疲瘦。与所奏不符。定将该大臣等严加治罪。  

○刑部奏、向例偷刨人参旗人。数至二十名、参至五十两者。发打牲乌喇等处。该犯本系彼处土着。恐防范稍疎。仍复偷采。应改发云、贵、川、广、烟瘴地方。销去旗档。交地方官管束。从之。  

○又奏、各省偶遇灾荒。匪徒纠伙持械。夤夜劫夺财物。地方官每援照饥民爬抢问拟。藉口矜恤灾黎。实长劫夺之风。嗣后应照强盗律科断。若实系灾地饥民。抢夺粮食。并无器械。人数无多者。应令该督抚、酌量情形。援案声请。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济源县民牛祥麟妹牛氏。  

○癸亥。谕、据吉庆等奏、潘浚控告牛兆泰一案。  

○其别项事属虚诬。现按例审拟。内控盐道之壻张姓、持京札嘱托一节属实。请将王凯伯解任。牛兆泰革去职衔。张曾效革去监生。一并审讯。着照所请行。夫寻常书札来往。原所不禁。然严正自持之人。必不肯为。迹近腥膻之地。有耻者更避而远之。而频致寒暄之问。此在功令森严之时。人或鄙而笑之。少弛乾纲。将有送暖偷寒者矣。然朕断不肯以寻常书札往来之故、处分伊等。但侍郎程景伊札内。有承乏中枢。晨夕内廷。殊多旷废。今秋未与木兰之役。稍得专心职业等语。此亦可谓无可致之殷勤。诉衷情之充诎者矣。大约小翰林辈。方在本衙门行走。则以入直内廷为捷径。及积久受恩满志。又以晨夕入直为苦。此即韩愈所谓丁宁顾婢子者也。今程景伊自问。兵部之事。朕果赖彼以理乎。本不过旅进旅退。可有可无之人。伊岂不自知。而腼颜为此语乎。以此居心。安可授经皇子。着解退其在尚书房行走。俾专心部务。以观其作何尽职也。至裘曰修、与盐商牛兆泰、系属姻亲。寄书可也。而使盐道之壻、持书寄盐商。虽无嘱托之言。明有嘱托之意。军机处行走之人。尤当以慎密防闲为要。此何为者耶。裘曰修、不必在军机处行走。  

○又谕、前经军机大臣、会同刑部议准、御史刘宗魏条奏、免死减等人犯。将发遣黑龙江等处者。改发巴里坤。原因边陲既定。而应发遣犯众多。莫若通融办理。挹彼注兹。其实不过奉行旧例而巳。乃此例甫定时。即有御史朱嵇、以递解多费口粮等项为词。奏请仍照旧例遣发。经朕传旨申饬。今御史李绶复称、巴里坤为屯田要地。不宜令薰莸共处。其词虽以慎重屯田为名。而其意不过为发遣之犯、下一转语耳。殊不思此等人犯。情罪本重。特因一线可原。是以从宽免死。发给种地人为奴。即古投畀有北之意。巳属国家法外宽仁。何尝令若辈种垦屯地。冀其务本力田也。若因其平日本非安分良民。在彼不免生事滋扰。则按律治罪。自有明条。且未定此例以前。遣犯发往拉林、黑龙江、等处者甚多。此独非国家根本重地。顾不虑其在彼滋事耶。至虑发遣人犯。日积日多。则巴里坤辟地甚广。李绶且以为不宜发遣。试思各省缘边内地。更有何处可以尽容此等作奸犯科之人。而转不虑其渐染良民者乎。该御史亦可扪心自问矣。摺内又称、不敢蹈明季科道陋习。不知以议定条例。并非必须改定之事。而彼此多方争竞。哓哓不已。不谓之陋习而何。朕办理庶务。一以事理为权衡。如其言果能当理。即随事采纳。从不肯豫存成见。若意在藉词耸听。致令条例日事更张。法难必信。此所关于政柄者甚大。朕亦断不能任其稍为尝试也。李绶摺着掷还。并将此通行传谕知之。  

○兵部议准、漕运总督杨锡绂奏称、南漕拣发候推卫所千总、备委押运。查漕船每帮、有领运千总二员。轮年出运。遇有事故。各帮闲员。俱可酌委。请停止拣发人员。至前拣发各员。三运报满后。除寻常供职、照例咨部推用外。如有谙习漕务、出色之员。请送部引见。发标效力。三年后、遇缺题补。从之。  

○刑部奏、各省汇题案件。例无定限。每多迟延。嗣后应令各督抚、于封印时、将一年内应行汇题各案查明。限次年开印后两月具题。迟即参处。从之。  

○予阵亡靖逆将军三等公纳木扎勒、谥武毅。参赞大臣三等子三泰、谥果勇。并祭葬如例。  

○甲子。谕、现在军前之蒙古王台吉等。及明年巡幸索约勒济经过地方之蒙古王台吉等。俱着加恩照乾隆十九年例、赏给恩俸。  

○军机大臣等议覆、銮仪卫奏称、应补整仪尉之年满鹰狗拜唐阿。请分别满洲汉军缺分补。汉军冠军使、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尉、亦请照满洲例、补绿营员弁。查整仪尉二十九缺内。满洲、蒙古、十三缺。汉军、十六缺。鹰狗拜唐阿、满洲蒙古人多。汉军人少。请改汉军为十三缺。满洲蒙古为十六缺。分别补用。再銮仪卫之汉军官员。与满洲、蒙古、一例当差。嗣请拣选骑射可观者。照满洲例、以绿营官员补用。从之。  

○吏部议准、浙江巡抚杨廷璋奏称、绍兴府属南岸塘工。最为紧要。应令该府通判、兼管海防。换给关防。改为在外拣调。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阜宁县民杨必玉妻王氏。  

○乙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江南提督王进泰奏、江苏总兵施廷专、前署江南提督。侵扣办公银两。请旨审办。得旨、施廷专、着解任。交总督尹继善、审明定拟具奏。  

○大学士伯管陕甘总督黄廷桂奏、甘省军台。正、腰、协、站。均安马十六匹。现军报络驿。马匹不敷更换。易致疲毙。请每站添四匹。从之。  

○丙寅。谕军机大臣等、据公弘晀等奏、该处原给大臣、及侍卫等、居住官房内。除改作衙署、并侍卫等现在居住外。其余空闲房屋。不必令匠役人等看守。交该处工部司员查收。令绿营兵丁看守等语。此项官房。现既无人居住。与其日久空闲。易致朽坏。不如查明径行折卸。以收实用。着交方观承、派员前往。会同苏和纳、派出人员。将此等房屋、逐一查明。俱行折卸。所有木植砖瓦等顶。留于该处工程备用。无可改用者。该督即交地方官照例变价。将此寄信方观承、苏和纳、令其遵照办理。  

○又谕曰、黄廷桂奏称、运送来年进剿兵丁口粮。现在辟展有驼六千只。仍需驼四五千只。方足敷用。请降旨直隶、山西、督抚。再行购办。趱赴甘肃备用等语。可传谕黄廷桂、适巳谕直隶总督方观承、办驼二千只。山西巡抚塔永宁、办驼三千只。今又谕塔永宁、量力再办二三千只。随得随解。以济军需矣。运粮驼只。购办不易。朕意自库车、至阿克苏。若雇回人牛驴。给以脚价。递相传送。又于屯田收获粮石内、量为拨运。亦可稍省转饷之劳。但此事、恐非永贵所能独办。可传谕舒赫德、计此旨到时。伊巳应援将军等、回抵阿克苏。来年不必随同进剿。仍于阿克苏库车之间。同永贵往来巡查粮运。劝课屯田。至拨运口粮时。或雇回人牲只。或贫苦回人内、有愿肩粮步送者。俱酌给价值。但宜视其果否情愿。不可勉强派累。致失新附之心。德舒既办理库车事务。并着传谕知之。  

○又谕曰、定长等奏、巴图济尔噶勒、瑚尔起、于十一月二十五日、领兵至伊拉里克。因马驼未至。兵丁等皆背负口粮军器。步行戈壁。随将现到辟展驼只趱送。仍将续到马驼。速为接济等语。伊等所领官兵。皆应彻回更换者。昨因恳请前赴军营。巳谕照初次出兵例赏给。今又不候马驼。步行速进。奋勉可嘉。除照前旨赏给外。巴图济尔噶勒、现任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着加恩授伊弟恩克阿穆尔、为蓝翎侍卫。赏伊家银一百两。瑚尔起、着补授正白旗蒙古副都统。传谕巴图济尔噶勒等、晓示官兵。勉效前驱。以膺恩赏。  

○兵部议准、两江总督尹继善奏称、凤阳卫署、在临淮县城。逼近淮水被冲。今县治巳裁并凤阳。请将卫署移建凤阳县城。从之。  

○青海扎萨克多罗郡王索诺木多尔济故。以其从弟闲散台吉色布腾多尔济袭爵。  

○补行乾隆二十二年、云南、贵州、二省军政。卓异官十三员。年老官三员。才力不及官三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旌表守正被戕之山东高苑县民冯谟尧妻李氏。  

○丁卯。月食。  

○谕军机大臣等、前经降旨、令塔永宁买驼三四千只。并于刘慥摺内、批令于加价二两之外。再为加增亦可。此时自巳遵照办理。今据黄廷桂奏到。所有需用驼只甚多。在晋省现在虽有采办之项。较之他省、尚属易于购觅。着传谕塔永宁、令其于原办三四千只外。再行尽力采买。能添办二三千只。多多益善。不必拘定起数。办出时、随得随解。务期妥速充裕。以济军营驮载之用。  

○又谕曰、舒赫德奏称、霍集占遣阿布都克哷木等、潜至阿克苏。令回人克伯克默特、送书与乌什之穆逊阿珲。为阿克雅尔回人呢雅斯等拏获。据阿克苏之阿珲伯克等告称、穆逊之兄萨拉阿珲、现在叶尔羌。故致书伊弟。伊二子一孙。俱在乌什。随行文商之呼岱巴尔氐、将萨拉之子孙圈禁。并晓示回人。俟究问明白。再行办理。与众无涉。勿妄惊疑等语。呼岱巴尔氐之父霍集斯、效力军营。伊复通晓事体。深用嘉悦。着加恩授为内大臣。赏戴孔雀翎。阿克苏之阿珲伯克、及拏获送书人之呢雅斯等。可传谕舒赫德、俱酌量赏给银两缎匹。再所奏赛里木回人、协助马驼。自应赏给价值。库车距彼颇近。并传谕德舒、每马给银八两。每驼给银十五两。以示体恤。予故江苏巡抚陈大受、入祀名宦祠。  

○豁除甘肃张掖、抚彝、平番、高台、等四厅县。水冲地亩额徵租银。  

○旌表守正捐躯之四川南部县民冯华妻陈氏。  

卷之五百七十六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班固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六十四·柯劭忞
  卷二百五 治平二年(乙巳,1065)·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八·焦竑
  第一百三回 集巴黎欣逢盛会 争胶澳勉抗强权·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六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再陈续购书籍情形并开列书目呈览折·佚名
  王端毅奏议巻一·王恕
  礼四四·徐松
  卷五十·佚名
  卷八·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78 ·佚名

    范成大 孙黄渡 舍舟从陆更间关,径仄仍荒亦未乾。 棘刺近人牢闭眼,泥涂兀马紧扶鞍。 茶山盗薮路程恶,麦垄人家怀抱宽。 担仆舆夫尽劬瘁,病翁那得更加餐。 范成大 孙真人庵 何处仙翁旧隐居,青莲

  • 提要·吕诚

    来鹤亭诗 元 吕诚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五来鹤亭诗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案来鹤亭诗九卷补遗一卷元吕诚撰诚字敬夫崑山人工於吟咏诗格清丽与同里郭翼陆仁袁华相唱和尝於园林蓄一鹤後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并以名其诗集考集

  • 嵗时杂咏巻二十一·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端午端午防眞如迟适逺从舍弟在酒局苏 轼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防丝繁心与昌苦今年疋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香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麴困薫煮独携一子出

  • 卷三百三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棠梨花类五言排律追咏棠梨花十韵     【唐】呉 融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密暎弹琴宅深藏卖酒家夜宜红蜡

  • 竹书统笺卷九·徐文靖

    宣王【笺按周本纪厉王死于彘宣王即位】名靖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辅政【笺按周本纪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僖公二十四年传注曰召穆公周卿士名虎扶风雍县东南有召亭】复田赋【笺按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五·徐乾学

    元纪三【起旃防作噩正月尽彊圉大渊献三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二年春正月戊寅发五卫军及新附军濬防村漕渠 庚辰毁宋郊天台僧格言嘉木扬喇勒智云防稽有泰宁寺宋毁之以建宁宗等攒宫钱唐有龙华寺宋

  • 第三十三册 天命七年正月·佚名

    第三十三册 天命七年正月十二日,汗往筑新城之地,筵宴而还。十三日,都堂、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按级赐给小旗、伞、鼓、喇叭、唢呐、箫等物件。汤古岱阿哥、达尔汉侍卫、栋鄂额驸、巴都里、杨古利、穆哈连、索海、车尔格依

  •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史有为 译注【说明】本篇是汲黯和郑当时的合传。汲黯是武帝朝中名闻遐迩的第一流人物。他为人倨傲严正,忠直敢谏,从不屈从权贵,逢迎主上,以此令朝中上下皆感敬畏。比如人家谒见傲慢的丞相田蚡,都是卑躬屈

  • 志第十二 天文下(原文)·范晔

    桓三十八 灵二十 献九 陨石孝桓建和元年八月壬寅,荧惑犯舆鬼质星。二年二月辛卯,荧惑行在舆鬼中。三年五月己丑,太白行入太微右掖门,留十五日,出端门。丙申,荧惑入东井。八月己亥,镇星犯舆鬼中南星。乙丑,彗星芒长五尺,见天市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九 洪武二十六年秋七月甲辰朔,享太庙。 日有食之。 丙午,诏罢各布政司宝泉局,以铸钱扰民故也,在京则仍旧鼓铸。 戊申,选秀才张宗浚等俾随詹事府左右春坊官分班,入直文华殿侍讲毕,进说民间利害

  • 纲鉴易知录卷四五·吴楚材

    唐纪太宗文武皇帝纲 戊申,二十二年,春正月,作帝范以赐太子。目 上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且曰:“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

  • 卷十七·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七   宋 李樗黄櫄 撰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洌【音列】彼下泉浸彼苞稂【音郎】忾【苦盖反】我寤叹念彼周京洌彼下泉浸彼苞萧忾

  • 春秋经解自序·孙觉

    春秋者鲁国之史孔子老而后成之书也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又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删诗书定礼乐在于反鲁之年而赞易在于五十之后也春秋止于获麟而孔子没于获麟之后二嵗耳是孔子于未没之前

  • 涅槃无名论第四·僧肇

      表上秦主姚兴。  僧肇言。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伏惟陛下。睿哲钦明。道与神会。妙契环中。理无不统。游刃万机。弘道终日。威被苍生。垂文作则。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涅槃之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宗喀巴

    道次引导〔科〕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分二戊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分二已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已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戊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今已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

  • 卷之五·佚名

    高峯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五 陈意伏愿门 生日 生居圣世。忝处人伦。荷星辰临照之恩。谢父母生成之德。幸逢是旦。适际始生。难酬仰答之私。用假投诚之志。伏愿皇穹与善。上帝益谦。寿山叠叠以弥高。福海源源而益远

  • 野草·鲁迅

    散文诗集。鲁迅著。北平北新书局1927年出版。除《题辞》外,收《秋夜》、《影的告别》、《雪》、《好的故事》、《过客》等二十三篇散文诗,均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这些作品真实地表现了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阵

  • 段氏毛诗集解·段昌武

    二十五卷,宋段昌武著。此书旧题《丛桂毛诗集解》,因段昌武居室名“丛桂”而来。书中首为《学诗总说》,分《诗之理》、《寓诗之乐》、《读诗之法》三则;次为《论诗总说》,分《诗之世》、《诗之次》、《诗之序》、《诗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