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韦思谦传

韦思谦名仁约,因为音近武后父讳,乃以字为名。他的祖先原籍雍州杜陵,后迁居襄阳,又搬移到郑州阳武定居落籍。八岁时母亲去世,以孝闻名。及进士第,累调应城县令,因小过失闻于朝廷,按例不得提拔。吏部尚书高季辅说:“我选拔贤能才得到这个人,怎么能因他有点小毛病而不顾大节呢?”就提拔他为监察御史。他常说“:御史到各地巡察惩邪扶正,声威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就是不称职。”中书令褚遂良购置土地,低于应有的价值,思谦检举了他。褚遂良被罢中书令调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刺史。到后来遂良复任宰相,把思谦贬出朝廷到清水县任县令。有人来安慰他,他回答说:“我急躁直率,一遇不当之事立即激动。哪有时间顾恤自身(安危)?大夫处于监察这种要敢于说话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明目张胆直言,来报答天子的恩德,怎么能碌碌无所作为,只知保全妻子儿女呢?”沛王府长史皇甫公义引荐他担任仓曹参军,对他说:“您不是那种蛰处于小池的神物,暂时委曲您在这里客居一段时期,使我们王府增添威望。”

后改任侍御史,高宗很看重他。常召见和他谈话,虽然很疲倦,在屋内走来走去,还谈一段时间才停。凡疑难案情和急重大事,多和他研讨裁决。武侯将军田仁会诬奏御史张仁..,高宗在朝中当面诘问。仁..惶懦不能作答,思谦为仁..辩冤,并说田仁会是搞诬陷来害人的,讲的详尽有力。高宗认为说得好,仁..终于没有坐罪。思谦累迁右司郎中、尚书左臣,整顿纪纲,使朝廷严肃有法。

晋升为御史大夫。

思谦性格忠直,态度庄重,凛然不可犯。每遇见王公,未曾行跪拜大礼,有人以为不够恰当,思谦回答说:“做御史的人是君王的耳目,应当有特殊的地位,雕、..、鹰、..,难道是一般的禽类?为什么要我屈从与他们亲近?”高宗驾崩,思谦抱病入内临丧,泪涕凝结须髯,俯伏号哭气绝。诏令派人搀扶。

后转任司属卿,再任肃政大夫。按旧规,大夫与御史同礼,只有思谦一人不予回礼。有人认为不合情理。思谦说:“朝廷班列向来有个差次,为什么要无原则呢?”则天皇帝垂拱年初,封为博昌县男爵,同凤阁鸾台三品,转任纳言,思谦以病辞,帝不准,下诏可以乘肩舆上朝,让其子孙随侍。后以太中大夫退休,去世后追赠为幽州都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七·宋濂
  卷九·本纪第九·柯劭忞
  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鸡逞毒·蔡东藩
  ●奉天靖难记三·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纪昀
  赵起传·李百药
  袁粲传·李延寿
  一三五、宋康王灭滕考·钱穆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一百十七·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甘布衣复(山窗余稿)·顾嗣立

    复字克敬,余干人。至正之乱,张仲举侨居云锦山中,克敬与甘彦初、张可立往从之游。仲举少许可,于三君独加重焉。洪武初,三君皆以前元遗才为士林推重。当时评彦初诗如美女簪花,可立诗如贞女守节。克敬篇什散漫,仅存手墨于同里赵

  • 太和正音谱目录·朱权

    乐府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势杂剧十二科羣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音律宫调词林须知乐府

  • 卷八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高亭【一作云】讥元载诗【上元间既平刘展租庸使元载以吴越虽兵荒後民产犹给乃召豪吏分宰列邑重歛之时人谓之白着言其役歛无名所着者皆公然明白无所嫌避一云世人谓酒酣为白着既为刻薄

  • 五十四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起程日期并进刻对完全唐诗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九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前具摺请假,蒙御批:知道了。又奏事傻子传旨:著曹寅十月内来,敕印交与李煦。钦此。臣闻命之下,感激涕零。臣谨侯敕印到时,俟十月十三日李煦钱粮报满,交

  • 元和、元鉴传·李延寿

    元和是元平原的长子,字善意,承袭父亲的王爵。起初,元和聘乙氏公主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显。他和妻子感情不好,但因为乙氏公主的缘故,没有办法遣送回去。他因此很生气,便到佛寺中落发为僧。他既然不爱妻子,也就舍去自己的儿子显

  •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一兵考舟师水战宋宁宗开禧元年正月初置澉浦水军嘉定九年正月置马军司水军时汪纲知高邮军虑湖可以入淮招水卒五千人造百艘列三砦以戒非常及

  • 朱箓·周诒春

    朱箓 字觉卿。年二十九岁。生于江苏无锡。本籍住址。江苏无锡县石塘湾。未婚。初学于苏州东吴大学。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数学。民国四年。得硕士学位。

  • 三十一年·佚名

    (乙酉)三十一年清康熙四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申,憲府啓曰:「近以上候未寧,因筵臣陳達,有節目刪定啓下之事。不可以一時所見,草草刪改,請令廟堂,商量更定。」答曰:「不允。」○兵曹判書兪得一上疏固辭,答曰:「卿之隨事盡心,予所

  • 卷九 九之二·孔颖达

    《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饮之而有币,酬币也。食之而有币,侑币也。○饮,于鸩反,注同。食音嗣,注同。筐,丘房反。篚音匪。侑音又。[疏]“《鹿鸣》三章,章八句”至“心矣

  • 卷三十二·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二成公三年春王正月公防晋侯宋公衞侯曹伯伐郑【左传】三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伯牛杜注郑地邲役在宣十二年】遂东侵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偃穆公子子游】使东鄙覆诸鄤【覆伏

  • 法性空慧学概论·太虚

      ──三十一年下学期在汉藏教理院讲──   一 略彰名义    甲 法性    乙 空慧    丙 法性空慧学   二 中论在一切佛法中    甲 在教理中    乙 在行果中   三 中论在龙树诸

  •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惭愧品第十八(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

  • 卷第七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定品第八之二我宗定说。初二静虑乐根为支。违何正理。汝执身受方有乐根。非诸定中可起身识。岂不与此正理相违。此亦无违。以我宗许正在定位。由胜定力起

  • 卷第四·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四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荒 安居仪(或有律剎先三日前咒沙水留大殿至安居日绕廊撒洒) 四月初八日维那出安居词句牌(挂僧堂前右边)。 出十五日说戒牌(挂僧堂前左边)。 安居词句(如说戒牌开

  • 鴛湖用禪師住福建建寧府普明禪寺語錄卷上·妙用

    嗣法門人 悟進 悟元 等編長水退菴 法孫 真智 重梓陞座。師云:若論佛法,老僧無下口處。今日偶見新山門,拿我拄杖子浪蕩遊戲。穿過果子嶺,直到火燒橋;失腳一跌,落在深溪。幸有舊佛殿,肯來相救,不惟相救,抑且騎卻項。歸來新

  • 保成公径赴渑池会·高文秀

    简名《渑池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剧写秦昭公欲夺赵国国宝和氏璧,许以十五城相交换。赵派蔺相如携璧使秦。相如至秦,知彼存诈而无诚意,遂乘深夜携璧返赵。赵成公

  • 二妙集·段克己

    金代诗合集。8卷。段克己、段成己作。段克己、段成己兄弟幼时有才名,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很赏识2人,称之为“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以“二妙”为名。卷1存五言古诗,计段克己12首,段成己18首;卷2存七言古诗,计段克己6首,段成己

  • 静春堂集·袁易

    诗别集。元袁易(堂名静春) 著,袁易殁后,其子袁泰所编。四卷。卷前有龚、陆文圭、杨载、汤弥昌诸序,钱仲鼎、郭麟孙 识语,虞集题辞以及陈绎曾后序等,序后是黄 溍撰《袁君墓志铭》。集中所收诗未按体裁类 编,卷末附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