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物論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物我殊能,莫非相指。故曰:物莫非指。相指者,相是非也,彼此相推,是非混一歸於無指,故曰:而指非指。
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指皆謂是非也,所以物非指者,凡物之情,必相是非,天下若無是非之物,則無一物而可謂之物,是以有物即相是非,故物莫可指也。非指者,天下無物,可謂指乎?物莫非指,而又謂之非指者,天下齊焉,而物其可謂之指乎?物物皆忘相指,故指皆非指也。指也者,天下之所無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為天下之所無,未可。天下無一日而無物,無一物而非適,故強以物為指者,未可也。
天下無指,而物不可謂指也。所以天下無是非者,物各適其適,不可謂之是非,故無是非也。不可謂指者,非指也。譬如水大殊性,各適其用,既無是非,安得謂之是非乎?非指者,物莫非指也。即夫非指之物,莫不妄相指也。天下無指,而物不可謂指者,非有非指也。物不可謂指者,無是非也。豈唯無是非乎?亦無無是非也,故曰:非有非指。
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天下無無是非,故萬物莫不相是非,故曰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無是非亦無無是非,兩忘之。故終日是非而無是非,故曰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天下無指者,生於物之各有名,不為指也。物有其實,而各有名。謂若王良善禦首,善計彼物,各自為用,譬之耳目,廢一不可,故不為是非也。不為指而謂之指,是無不為指。物皆不為指,而或謂之指者,是彼此之物兼相是非,而是非莫定,故不為指也。以有不為指之無不為指,未可。之適也,有不為指,謂物也。無不為指,謂指也。以物適指,故未可也。
且指者,天下之所兼。或一物而有是非二名,或彼此更相為指,皆謂之兼也。天下無指者,物不可謂無指也。不可謂無指者,非有非指也。是非之名生於物相彼,故曰物不可謂無指,即此萬物無指而又無無指,故曰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與物,非指也。謂無是非者,生於物莫非指也,是以聖人求人于是非之內,乃得無是非人也。使天下無物指,誰徑謂非指?天下無物,誰徑謂指?設使天下無物無指,則寂然矣,誰為指為非指乎?誰謂指為指乎?天下有指,無物指,誰徑謂非指?徑謂無物非指?設使有指而無物可施指者。誰謂有指為非指乎?誰謂有無物故非指乎?明本無指也。且夫指固自為非指,奚待於物,而乃與為指?反覆相推,則指自為無指,何能與物為指乎?明萬物萬殊,各自為物,各有所宜,無是非也。是以聖人淵默恬淡,忘是忘非,不棄一能,不遺一物也。
猜你喜欢 卷二七·邱濬 卷八·孙奇逢 卷十四·蔡清 卷三十三·陈经 卷十四·严虞惇 卷十·叶梦得 卷七十五·程川 卷四十三·黄伦 春秋传三·胡安国 哀公·哀公十年·左丘明 卷四百四十一·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二·道宣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智旭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三·圆仁 卷二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