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八

盛京户部

侍郎一人掌

盛京赋税之出纳其属经会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粮储司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农田司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银库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堂主事二人司库二人掌官庄六品官二人笔帖式二十三人内仓监督正副各一人

凡官庄粮庄百十有八所分四等一等庄十有二所每庄岁输米三百八十二石二等庄二十所庄三百五十二石三等庄三十七所庄三百有七石四等庄四十九所庄百九十二石棉花庄五所每庄岁输棉七百斤盐庄三所每庄岁输盐万二千斤由部岁於秋成时奏请

钦简在京部院堂官一人诣

盛京会视收纳以供

陵寝祭祀及廪饩刍茭之用余米输内仓存贮

凡旗地

兴京辽阳复盖平寜海开原等州县锦州府寜远义二州广寜县及牛庄岫岩凤凰熊岳等城旗丁限田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顷七十四亩九分输草豆者二万一千九百八十顷七十七亩有奇每六亩岁输豆一升七合七勺草一束输米者三千八百六十顷二亩有奇每六亩岁输米二升六合五勺五抄又锦寜远广寜义四州县官庄余田七千七百二十顷四亩有奇招旗丁耕种定上中下三则岁分半输豆输银各三千八百六十顷二亩有奇上则每亩豆一斗三升四勺三抄有奇银三分中则豆八升六合九勺五抄有奇银二分下则豆四升三合四勺七抄有奇银一分令各城守尉徵收解部充用凡储积锦县寜远州储米各十万石辽阳州广寜县半之承德海城盖平铁岭开原五县复义二州各四万石寜海县半之岁以三分出借平粜七分存仓侍郎会奉天府尹稽其出入凡廪给官役在

盛京及国戚子孙年十有八许其守护

陵寝者计月授糈三旗牧副牧人计月授食各给银有差京差官兵采取物产吉林黑龙江以北人户移家入居内地本部及各官署夫役?匠各给盐米有差

凡赏给服物

三陵官署执役军校?匠饲牲人岁给春秋衣三岁给冬裘猎取虎皮送部官兵赏布帛黑龙江以北入贡貂皮水獭皮官役及各寺庙喇嘛番僧赏帛绢纱布均移户部领取

凡供给物用

三陵殿宇及

宫殿牕棂表饰各官署寺庙岁需诸色纸及银朱均由部关支

凡支给刍茭

三陵供祭牛羊京差来东采取物产官兵往来乘马吉林黑龙江以北官兵人户移家内地所乘马牛发往吉林屯田耕牛岁猎虎鹿等兽运送

京师车牛均部给草豆

凡抚恤流人流徙

盛京寜古塔等处发驿站官屯当差及为奴各犯釡椀柴薪护送兵车及出威远堡验票均移所司发给在道口粮及发吉林屯田者既至徙所牛种耕具均由部关支

凡奏销每岁赋入米谷菽麦禾麻盐棉及移取帛布绢纱朱楮柴薪器皿动用之数均四时册报岁终彚疏听户部核销

盛京礼部

侍郎一人掌

盛京朝祭之礼仪其属左右二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堂主事一人读祝官八人赞礼郎十有六人笔帖式十人管千丁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一人

凡恭遇

万夀圣节元日长至朝贺之礼是日内务府官诣崇政殿启扉拂拭

御座本部官恭设香案於

殿外正中黎明将军五部侍郎率所属官弁按旗分左右翼於丹墀内列班奉天府尹丞治中通判京县等官从右翼东班西上西班东上咸朝服行三跪九叩礼

陵寝之祭清明孟秋望冬至岁暮四祭

福陵

昭陵忌辰均由部列承祭宗室官职名咨太常寺转奏

旨分遣行礼十月朔日

永陵总管行礼每月朔日

永陵掌关防官行礼

福陵

昭陵均宗室官行礼

万夀圣节祭

福陵

昭陵同清明孟秋望冬至岁暮祭

夀康太妃

懿静大贵妃园寝掌关防官行礼○祭品移取库帑以备牺牲及米盐菌蕨皆供自

盛京户部饲乳牛以取乳及乳酥皆供自两翼牧场设田园鱼泊任壮丁以艺菽麦莳瓜果畜鱼罗雉祭则供其物奉先制帛香蜡及时果饴品产於

京师者每岁秋由太常寺齎送贮库以时供祭

奉先殿及畿辅

陵寝供祭岁取

盛京所产嘉鱼嘉果遣官敬送所司

凡祠庙之祭春秋二仲祭

长白山神以吉林将军或副都统承祭部遣读祝赞

礼郎前往襄事

万夀圣节及仲秋祭

盛京城隍之神以本部侍郎承祭牺牲果品移取盛京户部库帑供备香帛菱芡由太常寺齎送春秋祭

贤王祠以奉天府尹承祭祭品府尹供备

兴京

盛京

勅建寺庙岁各致祭香蜡之需及僧道岁给米盐衣

服各有定数均移

盛京户部工部内务府分给

凡贡使馈遗朝鲜国入贡使臣往来取道

盛京官有饔饩役有廪给马有刍秣黑龙江以北入贡貂皮獭皮官役赏以冠带袍鞾及廪饩刍粮均由部行所司支给

盛京兵部

侍郎一人掌

盛京武备及邮驿边防之政其属左右二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堂主事二人笔帖式十有二人

凡简稽军实每三年侍郎率其属验

盛京五部及将军各属官兵甲胄器械毋有不整以次验北路东路南路西路事竣具疏以

凡监射

盛京各旗官春秋会射据将军咨委属官监视稽其不至者

凡驿递自

盛京西至山海关设驿十有七东至

兴京驿四南至朝鲜驿八东北至吉林黑龙江驿三北至法库边门驿二马共九百九十有疲瘠者十匹岁易三匹车和雇以应役每里银一分往来乘传者车马廪粮内据兵部外据吉林黑龙江将军文移给之所需帑金於

盛京户部移取岁终以廪粮册送户部以车数册送兵部均察核奏销

凡驿官自

盛京至山海关总设管理官一人至

兴京吉林黑龙江法库门朝鲜总设管理官一人每驿设丞一人站丁无定额管理官於

盛京五部司官选补三年更代部会

盛京户部察核贤能者保奏咨吏部升用不称职者纠参丞由管理官於站丁内遴选部会锦州副都统覆选咨吏部注册序补站丁每三年编册送户部

凡仓库官辽阳州盖平开原二县锦州府寜远州义州广寜县及牛庄城各设仓官一人由部会

盛京将军四部侍郎於笔帖式内遴选有行检操守者拟正陪送吏部引

见补用五部设库使二十六人由礼部考取官学生

咨部注册以次序用

凡考取笔帖式

盛京

陵寝及将军衙门五部外城边门设笔帖式三十六人由部集应考者分清字繙译考取遇员阙不拘旗分依考取次序送吏部引

见补用

凡关门禁防山海关及各边门官民往来出入均由部予印牒守者验实乃准经行

盛京刑部

侍郎一人掌

盛京旗民之狱讼其属肃纪前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肃纪左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肃纪右司郎中一人主事一人蒙古主事二人肃纪後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堂主事二人赃罚库司库一人汉司狱一人笔帖式三十一人

凡谳狱

盛京所属旗人讼者所在理事官谳之旗民交讼者所在理事官会州县官谳之轻者判断省释重者送部侍郎会奉天府尹共谳之边外蒙古讼者侍郎会该扎萨克之副台吉共谳之皆依律定拟按罪之轻重以别咨题由法司覆核题结与直省同

凡秋审每岁秋侍郎总本部及奉天府谳定重囚会

盛京户礼兵工侍郎奉天府尹廵察御史虚公详愼分别情实缓决可矜疑册送刑部

凡审断私采人参部会

盛京将军及管辖威远堡六边侍郎奉天府尹按参数轻重律拟定罪

盛京工部

侍郎一人掌

盛京营作之事其属左右二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堂主事二人四品官五品官各一人六品官二人司库二人司匠一人笔帖式十有七人

凡土木工作

陵寝殿宇遇有修葺据掌关防官移文城垣据

盛京将军

宫殿

坛庙据内务府公廨仓库据所司各移文度物用计工

直移工部会核竢覆到移取

盛京户部库帑庀材鸠工工竣疏报册送工部核销

盛京城在渖水之阳周九里三百三十二步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雉堞六百五十有六堞高七尺五寸谯楼八角楼四东南西北各门二东曰抚近曰内治南曰德盛曰天佑西曰怀远曰外攘北曰地载曰福胜濠广十有四丈五尺周十里二百有四步关城周三十二里四十八步高七尺五寸四面门各二南曰大南关小南关北曰大北关小北关东西如之东南隅水关二渖水经焉○

  宫殿之制

正殿曰崇政殿左右翊门二殿廷南正门曰大清旁曰东西角门门外左右奏乐亭二廷左飞龙阁右

翔凤阁殿北

凤凰楼前东

师善斋南

日华楼西

协中斋南

霞绮楼

凤凰楼北

清寜宫东

衍庆宫

关雎宫西

永福宫

麟趾宫

崇政殿东

颐和殿北

介祉宫又北

敬典阁

崇政殿西

廸光殿北

保极宫又北

继思斋又北

崇谟阁缭以垣南北八十五丈三尺东西三十二丈二尺垣南左阙曰

文德右阙曰

武功

崇政殿东垣之东

殿曰笃恭廷左右各列亭五为诸王大臣议政之处别缭以垣垣前列奏乐亭二○

  坛庙之制

圜丘在德盛门南周百有十丈南三门东西北各一门太庙在抚近门东正殿五间前殿三间南大门三间东

西门各一间正殿後房六间○

  陵寝之制

永陵在

兴京城西北十里

启运山

宝城周十有五丈四尺前飨殿三间曰

启运东西庑各三间外为红门缭垣四十二丈七尺

碑亭四

福陵在

盛京城东北二十里

天柱山

宝城周五十九丈五尺前为方城明楼楼前飨殿三间

隆恩东西庑各五间门名与

殿同门外碑亭一又外为红门缭垣六百十有一丈

五尺西为

夀康太妃园寝

昭陵在

盛京城西北十里

隆业山

宝城周六十一丈三尺缭垣五百七十丈二寸余与福陵制同西为

懿静大贵妃园寝遇应修葺据掌关防官来文兴工○公廨之制

盛京将军署在德盛门内之东其北奉天府尹署南为户部又南礼部又南工部又南奉天府儒学刑部在天佑门内之西其南兵部其东府通判署其西试院次西府丞署南承德县署迤西典史署抚近门外南治中署北经历署外攘门内北税课司敎场在外城外西北隅

凡匠役设匠以供营造设千丁以供埏埴分领以四品五品六品司匠等官应支米盐移

盛京户部支取分给

凡支给柴薪守护

三陵官役及各官署执事人厨役匠役守显佑宫道士

岁给

盛京礼部修治果品及

京师遣来匠役月给职官兵丁

内府差役外国贡使及

三陵牺牲驿递马匹日给各有定数至修造屋宇苫盖

之用罪犯炊?并按定数移取

盛京户部库帑买给岁终移工部核销

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九 百官四·欧阳修
  ●卷一百十五·徐梦莘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五·佚名
  绥冦纪略卷九·吴伟业
  皇王大纪序·胡宏
  第四四○禀光绪九年十二月初六日一二二二四--一·佚名
  前言·缪荃孙
  附录三·恽毓鼎
   八、我是买东西的艺术家①·林语堂
  詹体仁传·脱脱
  唐铎传·张廷玉
  卷十七·徐天麟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萧德祥

    (旦上,云)俺员外今日又吃酒去了也。有王婆婆许下我一个狗儿哩,我去取来。王婆婆在家么?(老旦扮王婆上,云)谁叫门哩?(做开门见科,云)元来是孙大嫂!难得贵人踏贱地,到我家有甚事干?(旦云)婆婆,我无事也不来。你许下这狗儿,我特来

  • 高祖纪上·薛居正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姓刘氏,讳暠,本名知远,及即位改今讳。其先本沙陀部人也。四代祖讳湍,帝有天下,追尊为明元皇帝,庙号文祖,陵曰懿陵; 《五代会要》:湍为东汉显宗第八子淮阳王昞之后。 高祖母陇西李氏,追谥明贞皇后。曾祖讳

  • 卷三·龙衮

      后主宜春王   后主名煜,字重光。本名从嘉,及嗣立改焉。嗣主第六子,太子冀同母弟。幼封安定郡公,周师入淮甸,迁神武军都虞候。   沿江巡抚,因猎于野。时周世宗怒不割淮南地,帅众将渡江征建康。见白气贯空,使觇之,乃后主

  • 卷四·凌雪

    列传昔年时事,听哑哑声,泪落耶?颜破耶?井灰石烬中珍沙铁屑,横青入冥;接之精出、吐之嗅沉,一目并现,栩栩欲动焉。爰例其传。列传一 史可法(附应廷吉)列传二 高弘图、姜曰广列传一史可法(附应廷吉)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顺天大兴人。其

  • ●卷三·叶梦珠

    ◎建设从来制作,无一定之法。通变随乎时,废兴因乎势,虽圣人不能使千百年无更易之制矣。特善变者,转弊而为利;不善变者,无益而滋害。原其兴革之心,无非为国为民,及其变更之后,遂分世升世降,斯亦气数使然,若非人力所能为也。谨略举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八月己卯朔○庚辰 发太仓银二万两于宣府镇 致仕少保兼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甘为霖卒赐祭葬如例为霖四川富顺人嘉靖二年进士授知州历任工部郎中督郊 庙雩坛等宫升太仆少卿累升工部侍郎督理各宫殿及修餙 诸陵预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六·阿桂

    五月辛酉上谕内阁曰此次续调进勦金川之云南兵三千贵州兵二千据该督抚等奏报行走甚为迅速现俱陆续抵川前赴军营聴用该兵丁等踊跃遄行深为可嘉着加恩赏给一月钱粮以示鼓励同日舒常奏言四月十九日未刻遥闻泥峙冈鎗声甚

  • 第四章 10·辜鸿铭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辜讲孔子说:“聪明人在对社会判断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嗜好或偏见,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

  • 七 人生的归宿·林语堂

    既将中国人的艺术及其生活予以全盘的观察,吾人才将信服中国人确为过去生活艺术的大家。中国人的生活,有一种集中现实的诚信,一种佳妙的风味,他们的生活比之西洋为和悦为切实而其热情相等。在中国,精神的价值还没有跟

  • 礼记要义卷第四·魏了翁

    檀弓下一遣车之数父母而賔客之周礼巾车云大䘮饰遣车郑云使人以次举之以如墓也又杂记遣车视牢具置于四隅郑云四隅椁中之四隅以此而推故知小也所以必湏遣车者杂记云大飨旣飨卷三牲之爼归于賔舘父母而賔客之所以为哀也是

  • 致驻日德使书·太虚

    大德国驻日公使台鉴:迳启者:衲于去年十一月间赴东京佛教大会,得与贵使握手言欢,并承招待殷勤,感谢奚似!承示他日衲赴美宣传佛教时,可绕道欧洲,先往贵国一游;并承慨允致函驻华公使,为之介绍,感何可言!想此项函件,刻下早经发出。如蒙

  • 卷第十一·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一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智品第四之余若见具足人。若以戒盗为净。邪缘求吉。堕地狱畜生饿鬼。受第八人身无有是处。是处若凡夫人。以戒盗为净。邪缘求吉。堕地狱畜生饿鬼。受

  • 六字神咒经·佚名

    南天竺国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唵婆髻驮那(上)莫此文殊师利六字咒功能我今欲说。若有持此咒欲成就者。或食乳糜或食菜。或食果食乳。应食此食日别三时洗浴。谓入五更以后为初时。午时已后是第二时。黄昏已后至初夜为第

  • 雪關和尚語錄卷三·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拈古陳操尚書一日齋僧,躬自行餅,一僧展手擬接,公卻縮手,僧無語,公曰:「果然,果然。」又問僧:「有個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公自摑口,曰:「某甲罪過。」僧曰:「知過必改。」公曰:「就闍黎乞取口喫飯得麼?」一

  • 你往何处去·显克维奇

    长篇小说。显克微奇著。作于1896年。故事发生在尼禄统治下的古罗马帝国,通过一个贵族青年维尼兹尤斯和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少女莉吉娅曲折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暴君尼禄对早期基督教徒惨绝人寰的迫害——角斗场中血肉横飞,

  • 双溪杂记·王琼

    《双溪杂记》是杂记见闻的一部书,记载的都是朝廷中的故事。对于宏治以前的记事,真实性较强,足可以与正史相参照,即便是是非的评断取舍,亦不十分乖谬。到了正嘉之间的记事,就有些任凭私见,多有污蔑之处,不可据以考实了。有《今

  • 提婆菩萨传·佚名

    一卷,秦罗什译。与付法藏传所载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