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八则

钦定续文献通考凡例八则

一书契已来通史之着者唐杜佑作通典宋郑樵作通志司马光作通监通监详於理乱兴衰典志详於典章经制尚已马端临仿杜氏成规离析其门类增广其阙略撰文献通考为卷三百四十有八为门二十有四曰田赋曰钱币曰户口曰职役曰征榷曰市籴曰土贡曰国用曰选举曰学校曰职官曰郊社曰宗庙曰王礼曰乐曰兵曰刑曰经籍曰帝系曰封建曰象纬曰物异曰舆地曰四裔治天下之道不外理财用人王者富教既行人才既得则一代之文物声明犁然具举故其次第节目如此今奉

命续辑自宋宁宗以後讫明庄烈帝以前贯穿五朝条

分件系体例门目自当悉遵其旧

一马氏所着讫於宋之嘉定明臣王圻起而继作为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门类颇多增扩然识解乖駮援引芜杂往往因类递推骈枝错出如河渠以作地险原非仅资灌溉经流通塞或可自立专门以附水利田之後则舛矣封建马氏不载异姓圻书於宋末泛及异姓外戚并李璮陈日照外国封爵且以魏了翁文天祥之空言续马书藩镇俱不免卖菜求益之诮若舆地考马氏以九州为纲原以郡县可迁山川不易故以禹蹟所统为准而上下沿泝之圻书专主明之郡县系辽金元故迹於其下则纲领倒置矣至於忠孝节义道统方外之属各史自有类传端临所谓无庸参稽互察为者增辑尤为冗赘其书夸多炫博诸如此类举无足取间有一二可从者亦采掇所不遗要无悖於马氏原例而已

一马考体局完整未易訾议而亦有踈略失当者如宗庙考私亲条以唐之章怀四庙与汉之悼戾定陶并列一则情笃本生一则礼隆储嫡虽彞典略似而尊卑较殊今於追尊追祔各庙外别析出太子庙列诸侯宗庙之前入羣庙考【说见下条】体例始协帝系考附载太皇太后皇太后上尊号册宝天子纳后册后册立皇太子皇太子纳妃公主受册公主下嫁各仪此五礼中之嘉礼也入之帝系门转为牵混当循王圻续考之例移入王礼又辽金事蹟实与宋代相终始当时南北分疆文献不足通考一书成於宋末元初咨访多所不逮故舆图沿革止详宋地辽乐八部仅存踏鎚今诸史粲然具备蒐讨会通可以弥缝其阙较原书益精审焉

一本馆前进

皇朝文献通考稿本仰蒙

圣明指示以端临宗庙考附入历代帝王及臣下家庙於体例未安当别立羣庙门馆【臣】既遵

旨析编复推绎

圣意以郊社考於郊坛大祀後附以八蜡五祀各小门其义例亦未为尽善因析出高禖八蜡五祀先农先蚕及襍祠淫祠别为羣祀考庶典有专崇礼无旁溷今五朝郊社宗庙亦依此类编以归画一

一马氏作钱币考以铜适用而通行原以钱为主有宋中叶始有交子会子嘉定以後复有川引湖会之法然钞法启於金源至元专用钞而钱几废明初钞法虽坏而使用则犹与钱并行今纂述各朝钱币自金以下先钞而後钱以时尚为变通不必从马书次第至象纬考祗言占验不详推步日月薄食星辰凌犯往来皆可推算而得所谓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较之占验实信而有徵故言天文者必以推步而後精言人事者亦以推步而加警今续考不废占验之说更详推步之法庶相为表里云

一历代设官有因有创或名同而实异或职是而称殊如辽之官号多以国语裕越视三公多罗伦穆腾视礼部伊勒希巴视刑部金之光禄寺寄宣徽院元之都护府即大理寺明革中书省而殿阁大学士其後遂为宰辅之职他若给事中自唐以来主封駮金为内侍寄禄之官则有合於汉少府将作二监元则互易其掌若此之类因流溯源无不可详其沿革今仍仿马氏列目而以各朝建置分属於下其增省异同或别类胪陈【如元明之太医院明之上林苑无可附属则增立其条】或因文移隶【如殿中监卫尉卿之职已分缀各条则节省其目】各详加案语使之灿若列眉至宦竖执役宫廷原不得?溷班联妄假名器谨遵前奉续通典

圣谕存内侍省官称以明其职使而於品秩中阶衔则

槩从删汰

一马氏以文献名书经史百家为文名臣奏议及先儒评赞为献盖谓杞宋足徵郯聃有藉然端临生南宋播迁之末又未窥金匮石室之藏见闻终为浅狭我

朝右文稽古

皇上敕儒臣采辑永乐大典并访求遗佚彚为四库全书琼笈琅函无美不备以辽金元而论则正史外如契丹国志金国志元典章诸书均资采録明则集礼会典而外一代之实録具存礼乐刑政诏谕疏奏无不可按岁而稽简编之完富亘古未有今以四库总目校核端临经籍考宋代之书其未及着録者尚多既为一一补辑而叙述四朝以来或删并旧目或更易新名有稍变马氏原例者一以四库全书为准其散亡者则不録

一自宋以後诸家经解史评奏稿文集不乏体要之辞足禆考证之助我

皇上御批通监辑览议论正大洞烛古今迥非墨守诸儒所能闚见毫末允足垂万世之法戒今各门中有关涉

圣论者敬谨节録以昭

彞训而警瞶聋辽金元三史人地官名作史者未谙音

译妄肆诋諆今各名业邀

钦定更正续考悉遵照改书仍於卷尾备载旧名以便寻绎至王圻所书庙号年号漏躐百出兹就各卷中年号之初见者冠以某宗字様余即不书庙号以省繁复【续通典续通志仿此】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卷七·本纪第七·柯劭忞
  名山藏卷之十四·何乔远
  卷之二十二·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二·佚名
  ●卷三·刘体智
  卷三十九·苏辙
  刘祎之传·刘昫
  李崧传·欧阳修
  蔡迁传·张廷玉
  卷一百六十五·杨士奇
  徐庆云·佚名
  二年·佚名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场·老舍

    时间 前场半点钟后。地点 丁翼平的办公室,同第一幕第一场。人 物 丁翼平 李定国 黄庆元冯二爷 丁小苹张乐仁 吕 斌 刘常胜 马师傅 林 辉平淑文 检查组人员和工人们。〔幕启:丁翼平正与李定国、黄庆元谈话

  • 卷十三·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三    宋 吕本中 撰全州与解子中向伯恭相会 五年流落判西东尚喜交游一再逢但得低头拜东野不妨下卧见元龙中原极目山千叠往事伤心酒一锺如我支离久无用敢因穷约废相从【一作费相从】

  • 解嘲注释·扬雄

    上世:上古之世。人纲人纪:指人们遵循的准则。生则”二句:意谓要作为就要上使人君受到尊崇,下使父母得到荣耀。析:分。人:指人君,以下三句同此。珪:同“圭”。古代以圭封诸侯,诸侯执以朝天子。儋:同“担&rdq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万历十一年二月甲申朔大学士张四维等题二月十二日经筵开讲去年秋讲四书书经讲完今见讲诗经仍该用一经进讲周易一书先王明天道以修人纪其理虽奥衍宏深至于拟议言行会通典礼关于君德治道最为详切故自 祖宗列圣以来凡幸

  • ◎京闻解颐录·吴虞公

    北京的政局可谓沉闷之极。什幺外交?什幺南北议和?都是别具心肝。说起来令人羞杀,到还是不谈的为妙。所以吾现在特别搜几桩“无关宗旨”的事来。为读者消遣消遣。 北戴河成了赌场。北戴河依山傍海,可算得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 ●南京·吴廷燮

    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析津尹统析津一府顺檀涿易蓟景六州天显十一年 赵思温 本传太宗即位以功擢检校太保保静军节度使天显十一年唐兵攻太原命思温援之既罢兵改南京留守卢龙军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兼侍中寻改临海军节度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三·佚名

    宣宗上欲用萧邺为相王龟长马公儒佑之乃更用崔慎由【范祖禹】崔慎由请立太子寻罢相【范祖禹】上命王龟长等立夔王龟长谋出王宗实宗实入见上已崩乃迎立郓王诛龟长等【范祖禹】李德裕【范祖禹孙之翰】白敏中【秦少游】总

  • 卷二百二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二十七人物志一百七忠义传十九【蒙古八旗四雍正年中共四十五人】常禄常禄蒙古镶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多铎和之曾孙也多铎和以战功授一等轻车都尉

  • 卷五十五、平靖滇回·黄鸿寿

    文宗咸丰五年,冬十二月,云南回民杜文秀起蒙化,袭据大理府,提督褚永昌死之。先是,滇省汉民觊觎永昌回族腴田,于是句结奸胥,朦禀地方官吏,所有回民,一律驱逐徼外。回人失其故业,往往联结黔苗,沿边滋扰,以逞报复。至是,推文秀为渠帅,占

  • 简介·李宗吾

    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

  • 论语集解义疏卷十·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子张第十九疏【子张者弟子也明其君若有难臣必致死也所以次前者既明君恶臣宜拂衣而即去若人人皆去则谁为匡辅故此次明若未得去者必宜致身故以子张次微子也】子张曰士见危致命注孔安国

  • 第十四章 思想的艺术·林语堂

      合于人情的思想之必要思想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中国的和西方的学问之间,最大的对比就是:西方太多专门知识,而太少近于人情的知识;至于中国则富于对生活问题的关切,而欠于专门的科学。我们眼见在西方科学思想侵入

  • 卷一百二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三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十九【宋板】司徒修六礼至曰进士【王制】考异古本经屏之逺方上有不变王三字注逮及也及上有犹字 简差择也择下有者字足利

  • 卷一百四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二冠礼史记始皇本纪始皇九年四月己酉王冠带剑汉书惠帝本纪四年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蕙田案此皇帝冠肆赦之始通典汉改皇帝冠为

  • 卷三十一·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一成公【公名黑肱宣公子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周【定王十七年鲁成公五年定王崩子简王立】郑【防公十五年鲁成公四年襄公卒悼公费立成六年悼公卒弟成公睔立】齐【顷公九年鲁成公九年顷公卒

  • 卷四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护持品第六尔时一切诸天大王并其眷属。一切龙王。一切夜叉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陀罗王。摩睺罗伽王。薜荔多王。毗舍遮王。富单那王。乃至迦吒富单那等一切诸王。各并眷属礼拜於佛。同心合掌作如是言:世

  • 兀庵和尚语录卷上·兀庵普宁

    兀庵和尚初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侍者 净韵 编指三门。迷悟两门。圣凡二路。以手划一划云。总与诸人开辟了也。普请一时证入。佛殿。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当甚椀脱丘。然虽如是。仁义道中 (便烧香礼拜)。据

  • 九曜斋笔记·惠栋

    三卷。清代惠栋撰。惠栋见《新本郑氏周易》条。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涉及面较广,内容取自经史多种著作,考据十分精详、广博。由于作者精于汉易学,所以书中有许多“识粹道藏之论”,如卷一“卦气”、卷二“龟卜”等内容。书中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