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三

宣宗

上欲用萧邺为相王龟长马公儒佑之乃更用崔慎由【范祖禹】

崔慎由请立太子寻罢相【范祖禹】

上命王龟长等立夔王龟长谋出王宗实宗实入见上已崩乃迎立郓王诛龟长等【范祖禹】

李德裕【范祖禹孙之翰】

白敏中【秦少游】

总论宣宗之【政范祖禹孙之翰】

懿宗

上好音乐赐与动及千缗【范祖禹】

高骈破南诏【范祖禹】

令狐绹【孙之翰】

韦保衡路岩【孙之翰】

上欲用萧邺为相王龟长马公儒佑之乃更用崔慎由

范祖禹论曰尧舜畴咨四岳询谋佥谐而后用人既以为可则用之而不疑矣二使之请亦有司之常职也何疑于萧邺而遽易之宣宗以此为明防其羣下知臣之道其不然乎

崔慎由请立太子寻罢相

范祖禹论曰三代之时自天子至于庶人皆有常职以食其力有常行以勤其生壮而强勉马老而教训焉修身以俟死而已天下无异道未有众人皆死而欲一已独不死者也执左道以乱政者杀故无迂怪之士凡药所以攻疾岂有服之而不死者哉后世去圣寖逺异端竞起由秦汉以来乃有神仙服食不死之说故人心多惑圣道不明此其一端也而人主尤甘心焉以唐考之自太宗至于武宗惑于方士而饵药以败者六七君皆求长生而反夭其天年亦可以为戒矣而宣宗又败以药至以储嗣为讳恶岂不蔽甚矣哉夫心术不可不慎也一有所惑将无所不至不足以语学矣而况可为圣贤乎

上命王龟长等立夔王龟长谋出王宗实宗实入见上已崩乃迎立郓王诛龟长等

范祖禹论曰古者受遗托孤必求天下之忠贤伊周圣人不可及己汉武帝总揽英俊及其末年所得者霍光金日磾而已其可谓难也齐威公定嗣于易牙故其国大乱宣宗不能早立太子而以非次属诸宦者至使宗实挟正立长以相屠灭自文宗以后立不以正矣然皆出于宦者之专命非人主使之也宣宗不惩其祸而以委之盖以宰相为外臣宦者为腹心溺于所习而不自知其非也安在其为明哉

李德裕

范祖禹论曰裴度之相宪宗李德裕之相武宗皆有功烈为唐贤相大中以后无能继之者德裕才优于度而德器不及也度为小人所倾无所不至危亦极矣而能以功名终德裕一失势斥死海上何哉度不为党德裕为党故也自今观之牛僧孺李宗闵之党多小人德裕之党多君子然因私以害公挟势以报怨则一也夫惟天吏可以伐燕德裕自为党而欲破朋党此以燕伐燕也孔子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难矣又曰君子矜而不争羣而不党德裕克伐怨欲必行焉矜而争羣而党其能免乎

孙之翰论曰李德裕以杰才为武宗任用经纶夷夏屡成大功复振举法令致朝廷之治诚贤相矣但宣宗乆不得位又不为武宗所礼蓄怨固深既怨武宗德裕用事大臣自不容矣况德裕性刚少恕不忘雠怨与李宗闵辈相排斥凡十数年略无悛意宗闵固奸人然尝任宰辅已逐为逺郡刺史矣复乗成功之时谮以罪流窜焉牛僧孺虽宗闵党然有一时名望斥之遐裔物议岂平焉王涯贾餗之祸本仇士良诬谮中外所知德裕于二人不问所隙但以怨李训陷已而忿及涯餗子孙避祸于上党已为乱兵所害又于敕书实涯餗之罪言已戮其后嗣布告中外且宗闵已逐涯餗子孙已戮尚谮其事声其罪用快忿心则在朝之人尝有不足者得不惧乎不惟不足者惧凡有势位于朝者非大贤至公之人鲜不畏之矣何哉大贤至公之人自知才用不在德裕下彼虽大任我岂不能施为哉又或德裕专权不容己之施为彼之谋国事固得宜何必功效须出我哉此所以无所畏也如白敏中令狐绹辈才能望德裕絶逺又固宠保位无至公之心于德裕虽无所隙然彼出而我用矣彼负才而好胜若复相则不便于已故乗人主不容之意尽力陷之也无隙者尚尔有所不足者可知也以德裕之杰才大功不能忘怨怨而及祸后之相者自顾才用与德裕如何得乗不平之心有怨忌于人乎

白敏中

秦少游论曰白敏中因李德裕荐入翰林为学士及德裕贬敏中为相抵之甚力或曰人臣事君公义而已何以私恩为乎敏中之事未足深咎也愚窃以为不然人臣能尽私恩然后能尽公义敏中之罪不容诛矣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推此言之则背师卖友之人必不能以身许国何则于所厚者薄则所施无不薄也昔吕布为丁原主簿为董卓而杀原为卓父子又为王允而杀卓及兵败被执魏祖欲生之刘先主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董太师乎于是杀布汉封陈平辞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其后诛吕氏而安刘氏者平与周勃也夫以布之不忠于丁董也其肯忠于曹氏乎以陈平之不负魏无知也其肯负于刘氏乎此魏所以诛布汉所以属平者也然则敏中之事葢可见矣虽然敏中所以负德裕也亦有繇焉传曰盗憎主人主人何负于盗而盗憎之乎葢自度其事必为主人所恶故也白氏素与杨虞卿姻家居易又与李宗闵牛僧孺厚若敏中本无英气虽縁德裕以进而不能无意于僧孺宗闵虞卿之徒自度其事必为德裕恶也故因其势尽力以挤之耳夫德裕忠臣也以非罪被斥天下皆知其寃使敏中素与仇犹当为社稷而救之况因之以进也然则敏中岂惟不忠于德裕亦不忠于唐也愚故曰人臣能尽私恩然后能尽公义敏中之罪不容诛矣然则公义私恩适不两全则如之何以道权之而已义重而恩轻则不以私害公若河曲之役赵宣子使人以乗车干行韩厥执而戮之是也恩重而义轻则不以公废私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抽矢叩轮去其镞发乗矢而后反是也夫公义私恩适不两全犹当以道权其轻重奈何无故而废之哉虽然逢蒙杀羿孟子以为是亦羿有罪焉以此言之德裕之荐敏中亦不得为无罪也

总论宣宗之政

范祖禹论明察强记曰宣宗抉擿细微以惊服其羣臣小过必罚而大纲不举欲以一人之智周天下之务而不能与贤人共天职也譬如亷刻之吏谨治簿书期会而不知为政特一县令之才耳岂人君之德哉 又论临朝庄重有节曰古者臣进戒于君君申敕其臣上下交修所以勤于德也宣宗视辅相之臣礼貌虽恭而实防之如遇胥吏惟恐其欺也拘之以利禄惮之以威严故所用多流俗之人而贤者不能有所设施白敏中令狐绹之徒崇极将相持宠保位或十余年其相如此则其君之功烈亦可知也 又论人谓宣宗为小太宗曰宣宗之治以察为明虽聴纳规谏而性实猜刻虽吝惜爵赏而人多侥幸外则藩方数逐其帅守而不能治内则宦者握兵柄制国命自如也然百吏奉法政治不扰海内安靖几十五年继以懿僖不君唐室坏乱是以人思大中之政为不可及书曰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若宣宗岂不足为贤君哉

孙之翰论小节曰宣宗乆居藩邸颇知时事故在位十三年尚俭德以恤人隠谨法令以肃臣下恩厚宗室礼重宰辅至微行以察取士得失焚香以读大臣章疏诚好德之君也然知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节懿安太后嫡母也不能尽礼事之及致暴崩为世所骇白敏中乏济时之才功德无闻令狐绹复容子纳贿有紊时政故懿宗朝谏臣疏绹之罪曰大中威福又欲行于今日当时事可知也其河湟归顺夷夏粗安葢承武宗用德裕经营天下事威令已盛而然也不然宣宗用敏中辈于时事有何经画哉至宠爱次子不定长子储位裴休奏请则曰若立太子便是闲人此尤见昧人君之大节也卒致内臣争立嗣君几至于乱是宣宗区区为善止于小节尔

上好音乐赐与动及千缗

范祖禹论曰国之将兴其君未尝不俭将亡未尝不侈也懿宗不德而曓天产穷人力其能乆有国乎

高骈破南诏

范祖禹论南诏为患十年至是始平曰戎狄自古迭为中国患由秦以来未有得志于南蛮者也葢以瘴毒险阻不得天时地利所恃者人和而已而民从征役皆知必死如往弃市则是三者皆亡矣秦发闾左戍五岭而陈项起秦遂以亡汉初吕后欲诛赵佗士卒不能踰岭武帝击越发兵江淮因巴蜀罪人等放弃之盖不可以中国之师涉其地也遂灭南越以为九郡元帝卒罢珠崖光武遣马援击交趾最为有功然三年而后克士卒死者什五六乃得一女子之首其难也如是唐太宗欲讨冯盎而用魏征之策卒招怀之明皇之末李宓败于云南死者二十万自是以后南诏盛强至于懿宗陷安南围成都中国首尾疲于奔命其后龎勋之乱起于桂林之戍黄巢之冦本于徐方之余唐室之衰宦者蠧其内南诏扰其外财竭民困海内大乱而因以亡矣夫蛮夷非能亡中国也而中国之亡蛮夷常为之资是以圣王不重外而轻内不勤逺而忘迩恐征伐不息变生于内而揺其本也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贤王鬼方小夷也以贤王伐小夷三年乃克言用兵之难也唐自开元至于咸通南鄙之师皆由边臣贪利邀功以启羣蛮自我致冦大为国患非高宗不得已之伐也十年而克亦速矣哉

令狐绹

孙之翰论令狐绹纵龎勋至淮南不击曰令狐绹大臣也当同国休戚天下有患可救则尽力救之况帅淮南一道小寇入境方忧讨除未敢为曓部将见其必败之势言讨之甚易不讨必致祸乱绹曰长淮以南他不为曓从他过去余非吾事也观其言岂大臣忧国之意其庸人茍且之见寻致大乱屠害十数郡生灵集天下兵讨之周岁方平则绹之罪不容诛矣绹为宣宗宠待位极将相一日致国患至此后罪露懿宗止命罢为太子太保罚典如是何以戒大臣奸庸不忠之罪宜乎天下大势去矣

韦保衡路岩

孙之翰论韦保衡及岩相曰唐自天寳而下巨盗继起时有忠杰将相救世定难加元和会昌英主贤辅功业甚盛故历年滋乆天下大势不衰懿宗居位固中智以下之才复将相不贤于前世天下日以多事矣兵乱濮徐蛮寇蜀方连年用兵民力困弊于时人君勤劳政事倚任忠贤尚可救时之患懿宗及用韦保衡路岩奸险之人为宰辅纳贿树私大紊时政仍以一女之殁刑杀无辜甚众大臣忠谏逐之遐裔保衡与岩益乗势陷人恣行贬逐二凶为患中外所忧懿宗方崇奉佛事恭黙自安故时事不理国政多僻贤才既逐忠谏无闻生民困弊德泽不及天下大势自是去矣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张廷玉
  卷七十八 志五十三·赵尔巽
  卷五十四·毕沅
  卷六十三·谷应泰
  第二十九回 拔重围迎还校尉 抑外戚曲诲嗣皇·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五·佚名
  学史卷十一·邵宝
  司马子如传·李延寿
  钱若水传·脱脱
  卷三·佚名
  卷七十三·雍正
  第六十八章 江南“开门揖盗”,广州望梅止渴·李宗仁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三·高晋
  卷之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元诗卷四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四十八七言律诗六呉莱次韵柳博士五泄山纪游日晓行呼野鹤羣山溪五级洗岩氛虹霓射壁从空现霹雳搜潭到地闻桑苎茶铛遗冻雪偓佺药杵落晴云飘然早已同仙术老我曽探岳渎文一防刚风削玊蓉仙山肺腑閟重

  • 卷六·张籍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六 唐 张籍 撰 五言絶句 和韦开州居山十二首 宿云亭 清净当深处虚明向远开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 梅溪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茶岭 紫芽连白蘂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

  • 卷七·辛文房

      ○杨发   发,大和四年礼部侍郎郑澣下第二人及第。工诗,亦当时声韵之伟者。略举一篇,《宿黄花馆》云:"孤馆萧条槐叶稀,暮蝉声隔水声微。年年为客路长在,日日送人身未归。何处离鸿迷浦月,谁家愁妇捣寒衣。夜深不卧帘犹卷

  • 卷之一千三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八十四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七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米价照常九钱、一两不等。圩田近水者,秋收可卜十分,山田因六月内雨水稀少,望雨甚殷。日内已得雨,百姓无不欢忻忭舞,交相庆慰,感仰皇仁。若从

  • 一百三十二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六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俱有雨,秧已种播全完。伏闻京师甘霖普遍,南土臣民,无不欢欣鼓舞。 所有五月晴雨录,理合奏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朕安。

  • 金佗续编跋·岳珂

    右鄂国金佗二编前刻於檇李续刋於南徐绍定癸已冬珂上东淮饷印归宗族乡党既相与劳苦如平生其间愿考先烈及问排阊之始末者俱以二编为请顾珂藁中无储本逊谢唯答几不胜酬应慨然作而曰此私门书也岂可千里常致於二郡哉因命工

  • 樊子鹄传·李延寿

    樊子鹄,代郡平城人。他的祖先是荆州蛮族的首领,迁徙到代地。父亲樊兴,任平城镇长史、归义侯。普泰年间,子鹄获得很高的官位,樊兴被赠封为荆州刺史。  子鹄遭遇北镇的动乱,向南避至并州,..朱荣任他为都督府仓曹参军。..朱荣

  • 阿合马传·宋濂

    阿合马,回回人。世祖中统三年(1262),始命他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委以专管财赋的重任。阿合马请帝下达条例规划,通告各路运司。次年,因河南的均州、徐州等地都有铁冶,请帝给授宣牌,以兴办鼓铸事业。世祖将开平府升为上

  • 表·佚名

    会典馆总裁和硕履亲王臣允祹等恭承勅旨纂修大清会典告成谨上表恭进者伏以帝治光昭官礼溥睢麟之意皇图郁炳文明开黼黻之休作者圣而述者明协创垂之极轨声为律而身为度昭法守於鸿编载籍聿新规模大备窃惟王者致太平必自典

  • 续枢言·王柏心

    君臣篇 君道莫大于去疑臣道莫大于去私君莫急于选贤臣莫先于不欺君能断仁乃全不能断伤其仁臣能公才乃裕不能公丧其才君尚察则臣饰诈君好名则臣进伪君治事则臣避事有君于此却封禅罢贡献躬服弋绨器无文饰则恭俭之君也然

  • 又序(光绪七年张守恩重刻序)·周梦颜

      曩者予未学佛,客有以周安士先生《全书》示予者,予翻阅数篇,即愤形于色,有不欲观之者矣。客惊询曰:“子何为其然也?”予曰:“安士先生所言,与某先生大相龃龉。子以安士先生所言为是,然则某先生所言非欤?&rdqu

  • 卷十二·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五(正传二十人附见四人)○唐杭州大慈山寰中传释寰中,姓卢氏,河东蒲坂人也。禀灵特异,挺质殊伦,身支佣亭,顶骨圆峻,其声若钟响,其色犹脂凝。学通终古,辞实丰赡。年二十五,随计中甲科,然未塞其怀,复思再捷。无何,遭母之

  • 护心品第三十一·佚名

    心轻难调伏,为欲所居怀。降心则为善,以降便轻安。如鱼在旱地,以离於深渊。心识极惶惧,魔众而奔驰。心走非一处,犹如日光明。智者所能制,如钩止恶象。今我论此心,无坚不可见。我今欲训诲,慎莫生瑕隙。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放逸。我

  • 灵峰宗论总目录·智旭

    灵峰宗论总目录卷 首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说灵峰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附记】灵峰始日大师私谥窃议第一卷:卷一之一卷一之二卷一之三卷一之四【愿文一】【愿文二】【愿文三】【愿文四】第二卷

  • 卷第三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九世文殊真禅师法嗣瑞州洞山晓聪禅师韶州杜氏子。游方时。在云居作灯头。见僧说泗州大圣。近在扬州

  • 几何原本·徐光启

    中国首部数学译著。共十五卷。前六卷为明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成书于1607年。后九卷为清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成书于1858年。该书据克拉维斯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译出。前六卷有基本

  • 白香集·沈行

    明代诗集,沈行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人。永宣间人,尝取唐宋元人之诗,集句为贯珠编贝集五卷。白香集二卷《明万历间(1573-1619)刊本 撰述 傅图 》集古梅花诗二卷,附录一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钱塘丁氏嘉惠堂刊本 撰述 傅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