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正义佚序

泷川资言[日本] 撰并注, 抄录自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张守节正义不传,四库全书提要既论之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亦云。吴郡志人物门云,前汉角里先生,吴人,史记正义引周树洞历云。姓周,名術,字元道,太伯之后,汉高祖时,与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俱出定太子,号四皓。史记正义,角里先生一号霸上先生。又云。今太湖中洞庭山西南中有禄里村是。今史记南北雍刻,于留侯世家但载索隐说,以周術为河内轵人,初不载正义之文。盖正义之散落多矣。圈称陈留耆旧传自序,圈公为秦博士。避地南山。惠太子以为司徒。至称十一世。洪氏隸释,有圈公神坐圈公神祚机。此即四皓之东园公也。会稽典录载虞仲翔去。鄞大里黄公洁己,暴秦之世,高祖即阼,不能一致辞。惠帝恭让,出则济难。此即四皓之黄公也。称,汉人。自述其先代,仲翔生于汉末,追溯乡贤。所言皆当不妄。而索隐止载东园公姓庾黄公姓崔,于圈氏虞氏说,置而不取。愚谓四皓之姓名里居,太史公既无明文。安知庾、崔之必是,而圈、黄之必非乎。安知周术之必居河内,而不居吴乎。史记正义失传,宋人合索隐正义两书,散入正文之下,妄加删削,使不得见守节真面目。良可叹也。钱泰吉甘尔乡人稿亦云。楚世家悼五二年,三晋来伐我,至乘邱。误也解在年表中。今年表无正义。可见正义之残阙。伍子胥列传正义,于姑苏

谓当作檇李。

夫湫皆云。解在吴世家。今本吴世家,檇李但有集解,姑苏有集解有索隐,夫椒有集解有索隐。皆无正义。太史公自序,太史公下正义云。以桓谭之说。释在武本纪。今武本记,亦未见。皆缺失也。张文虎史记札记亦云。吴郡志考证门,引史记正义云。吴地记云,笠泽江,松江之别名。又云。笠泽即太湖。今本正义此文失。吾读三家书,益知三注本所录正义多削落甚多也。偶繙东北大学所藏庆长宽永活字本史记。

狩野亨吉旧藏,盖依元彭寅翁本。

上栏标记正义一千二三百条。皆三注本所无。但缺十表。其后又得桃源史记抄

僧桃源,名瑞仙,又号竹处万菴蕉雨亦菴春雨村僧,永享九年生于近江,宽正中作梅岑轩于相国寺居之。应仁中,避乱江州饭高山下,依京极氏小他将监。延德元年寂,年五十七,东京帝国大学藏其原稿。馆长云,获诸相国寺。卷首有汉文史记源流考一卷。其余皆国文,与今时讲义锋相似。大正震灾失之。近藤守重云。宽永三年,阴山立佐活刷发行,作未见其书,米泽文库足利学校,皆藏其零本,皆合缀幻云抄。

幻云抄

幻云名寿桂,亦五山僧徒,后于桃源。

博士家史记异字

或题天朝传本史记说,前田侯爵藏,说详后章。

所载正义略与此合。幻云标记桃源抄云。幻谓,小司马、张守节、皆唐明皇时人也。而索隐不知正义,正义不知索隐。各出己意而注正之。今合索隐正义为一本者,出于何人乎哉。蕉了翁亦未详焉。

蕉了即蕉雨,桃源别号

况其余哉。吾邦有索隐本。有正义本。索隐与此注所载大同。正义者此注所不载者夥。故诸本之上书之。

识语。依米泽文库藏桃源抄。

余于是知大学本标记之所由,欣喜不能措,手录以为二卷,题曰史记正义佚序。留侯世家上有不能致辞天下有四人条下云,皇甫刻高士传,四皓,一曰,东园公,二曰,绮里季,三曰,甪里先生,四曰,夏黄公。皆河内轵人。汉书外传云,园公,陈留园县。是其先则为园公。陈留风俗传云。园唐字宣明。公羊春秋□□。东园家单父,为秦博士,遭秦乱,避地于南山。惠帝为太子,即拜园公为司徒。逊位。太子封广襄邑南乡侯。陈留志去。唐始常居园公。因谓之园公。周榭洞历云。甪里先生名術,字元道。太伯之后,京师号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俗云。是黄人。今太湖中西有□□禄里村。是。汉书外传云。秦聘之。逃匿南山。歌曰。商洛深谷,咸夷暐暐

误脱

紫芝,可以疗饥。四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如贫贱而乐肆志。夏黄公或为大里黄公。会稽典录云。书佐朱育对邵将濮阳府君云。大里黄公墓,在鄞县。舆地云。鄞有大里。夏黄公所居也。今鄞县有黄公庙。崔氏谱云。夏里黄公,姓崔,名广,字子连。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曰黄公。甪音禄。此养新录所谓佚者也。吴太伯世家报姑苏也条下云。越世家云,吴师败于檇李。言报姑苏。误也。姑苏乃是夫差败处。太史公甚疎。笠泽条下云。笠泽江,松江之别名。在苏州南三十五里。

不云笠泽即太湖。

封禅书太史公条下云。

太史公自序正义,云武本纪者,偶失之。

按二家之说,皆非也。如淳云。汉仪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茂陵中书,司马谈以太史丞为太史公。自叙传去。喜生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又云,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又云。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又去。余述黄帝以来至太初讫。凡百三十篇。后此而料明司马迁父子为太史公。

后字疑说。

太史公乃司马迁自题。

吴世家正义无夫湫解,钞者失之。

此乡人稿札记所谓佚者也。我邦幸存之。岂不亦愉快乎。宋世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条下云。孔安国曰。家谓臣,国谓君也。为上无制,为下逼上,凶害之道。今若干条。可以补孙星衍

岱南阁丛书。

曹元启

南菁札记。

辑本。引世本七略七录者亦若干条。可以资于考据。其余一千余条,不可悉举。今录之会注正义各条,略复张氏之旧云。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沈约
  提要·陈栎
  ●卷十·司马光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一·张岱
  名山藏卷之七十一·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佚名
  ◎金香炉·李定夷
  ○日军驻屯的要求与“汪政府”·陶希圣
  四四八 寄谕山东巡抚郝硕卽由川驰赴江西新任并差人将革抚海成送京·佚名
  周经传·张廷玉
  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
  二一 进一步的研究·邹韬奋
  第三讲·孙中山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吕思勉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万某·唐圭璋

      水调歌头   九日修故事访南山,崖间有前太守所作   水调歌头,率尔次韵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且向飞霞瀹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   少年事,湖海气,百

  • 卷三·梁章钜

      ◎先妣王太夫人  先妣王太夫人,字淑卿,闽县人,候选主簿登元公长女,幼以孝闻。主簿公得笃疾几殆,先妣私右臂和药以进,应手而愈,后以寿终。先考资政公曾作传略纪之。年二十三,始归先考,居贫操作,稍暇即课章钜读书。生平喜

  • 卷五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张祜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游天台山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羣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三茅即

  • 卷四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五李益益字君虞姑臧人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等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第一百五十六回 失厦门臧杨败北 进仙霞万姓哀鸣·蔡东藩

      却说王永泉、王永彝正在奔逃之间,忽然前面又有一军拦住去路,这路军队不是别人,正是部下的旅长杨化昭,率领本部全军,前来救应。王永泉大喜,当即传令扎下,防堵北来追兵,自己和王永彝、杨化昭回到泉州,召集各旅旅长开紧急军

  • 卷之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七卷 明清武进士·缪荃孙

    明 武 进 士 应天府 刘 焕   六合人。嘉靖丙辰科。 李在公   六合人。万历丙辰科。 孙忠明   高淳人。天启乙丑科。 赵 彝   高淳人。崇祯庚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六·阿桂

    三月戊辰富德奏言本月初九日准将军阿桂行咨令将存下兵丁仍留绒布驻守查头二起兵丁一千启行已越三日仍令副都统徳赫布带往宜喜备用余俱撤回派赴各要隘驻守奏入上谕军机大臣曰前因富德续派兵三千往宜喜恐南路存兵太单或

  • 安德王高延宗传·李百药

    安德王高延宗,文襄帝第五子。母亲陈氏,为广陽王姬。延宗年幼时为文宣帝收养,年十二,还骑在文宣的肚子上。有时,文宣甚至让他将尿撒在自己的肚脐中。抱着他说:“可怜只有这一个。”问他想作什么王,回答说:“想作冲天王。”文宣

  • 卷一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艺文略【四】史类第五下【传记 地理 谱系食货 目録】传记【圣贤 名人 列传 列女杂録 别録 科第 名号】【臣】等谨案郑志传记一门分目十三最为繁杂今从钦定续通志之例各加删并凡分

  • 二十年·佚名

    (甲戌)二十年清康熙三十三年 春正月1月25日○甲子,禁府罪人李時棹、韓重爀等面質,推諉不服,判義禁柳命賢等請對,白上以不當自本府推覈之意。上命設鞫嚴訊,〈詳見上。〉是時緊出於罪人之招者,如重爀、春澤、釗、碩佐、魯得、復

  • 卷一百三十五·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五  宋 卫湜 撰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

  •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广百论本一卷 慧琳  广百论释十卷 玄应  十住毗婆沙论十四卷 玄应  菩提资粮论六卷 慧琳  大乘庄严论十三卷 慧琳  大庄严论十五卷 玄应  顺中论二卷 慧琳  摄大乘

  • 征求佛生年考·太虚

    兹接中国佛教会公函云:“迳启者:查释尊降生之年,各家考据不同,迄今未曾确定。以是现在国内所用佛历均不一致,竟有距至数百年之久者。兹由本会议决,推定大德暨谛闲、印光、圆瑛等诸法师,许止净居士,负责考定,以便通告全国一律遵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广演品第三(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

  • 宗镜录卷第七十五·延寿

    夫总别二报障。于八识中定属何识。答。古释云。总报唯属第八识者。以第八最初生起。其前七色心等。皆依他第八方生。即第八能通与前七色心等。为所依。得名总报。别报唯在前六识。受报各别不同。名为别报。若总报定不

  • 护命放生轨仪法·义净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夫以怀生者。皆爱其生。上通贤智。有死者。咸畏其死。下洎蜫虫。由是善逝随事而修慈。不损含识。量内身而准物。刀杖不加唯以大悲。宣扬法化。于护生处。极致殷勤。是佛弟子。理应随作。观虫滤水。是

  • 瓮中人语·韦承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宋人韦承编。成书年代及作者事迹无考。所谓“瓮中人”即是困于金兵所围的汴京城中之人。此书为编年体,记事起自宋政和元年(1111年)冬,赵良嗣献宋约金灭辽取燕之策;止于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