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护命放生轨仪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夫以怀生者。皆爱其生。上通贤智。有死者。咸畏其死。下洎蜫虫。由是善逝随事而修慈。不损含识。量内身而准物。刀杖不加唯以大悲。宣扬法化。于护生处。极致殷勤。是佛弟子。理应随作。观虫滤水。是出家之要仪。见危存护。乃悲中之拯急。既知有虫。律文令作放生器者。但为西国久行。人皆共解东夏先来未识。故亦须委其仪。若不具陈。无由晓悟。其器任用铁铜瓦木。瓦即安鼻铁木准成。若拟随身将去。可用铜作。唯受二升三升。即是旧来小铜罐子。还施铜系。令穿手得过。底傍一边。须安铜钮。可受小梅指头。若乞食去时。穿在左臂。以衣掩盖。右手携钵。乞食得已。随至一家。安置饭钵。自将净绳一条。如粗箸许。随井深浅。系罐取水。滤以小罗。斟酌得足。即以绳一头穿钮。急系抬系等。系小铁钩。钩系起时。务令平稳。此并预先作了。不得临时求觅。即以小罗。覆虫罐内。徐徐放下。至水纵钩。拔绳令覆。再三下濯。方牵出井。此是乞食之仪也。或用铜碗漆碗。穿孔著系。权用亦得。若在寺者。即以常用铁罐覆之。如前安置。少有别处。底傍著铁镮。可容三指。以罐钩内中。抬起系等同前著钩。覆虫在中。放使至水。假令深井亦得为之。若别畜绳。恐成劳扰。若井深处。或可别为盆贮。或可送往河池。泻水竟时。还须涤器。斯其法也。滤罗样式。如别处言之。岂容井口之上翻罗。元无放生之器。欲似护戒。宁顾虫亡。但以如来圣教。慈悲为本。所制戒律。罪有性遮。遮则准事合经。性乃理应从重。性罪之内。杀生最初。是故智人特宜存护。若将此为轻者。更复何有重哉。若能依教作者。现在得长命果报。来世当生净土。且神州之地。四百余城。出家之人动有万计。于滤水事。存心者寡。习俗生常。见轻佛教。不可一一门到口传。冀诸行人递相教习。设使学通三藏。坐证四禅。镇想无生。澄心空理。若不护命。依教奉持。终亦不免佛所诃责。十恶初罪。谁代受之。且如见有屠儿牵羊入寺。不过数口。放作长生。众共聚看。弹指称善。宁知房内用水。日杀千生万生。既知理教不轻。宜应细罗细察。自利利物。善护善思。复有令人耕田种植。规求小利。不见大尤。水陆俱伤。杀生无数。斯之罪咎。欲如之何。直如束手泉门。任他处分。故经云。杀生之人。当堕地狱饿鬼畜生。设得为人。短命多病。呜呼此苦。谁当受之。脱有能为。善哉甚善。可谓释迦末法。共结慈念之因。弥勒初成。俱证无生之果。广如别传。此不烦云。

护命放生轨仪法

猜你喜欢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欧阳竟无
  第三十七章 斯那四王等时代·多罗那他
  卷四十·道世
  佛说古来世时经·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卷三百五十七·佚名
  卷第一·霁仑超永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澄观
  法门品第四·佚名
  卷第四十五·李通玄
  起世因本经卷第八·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五卷·慧远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智俨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三·宗晓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四·宗喀巴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二·杨慎

      ○捣衣  《字林》云:“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卧杵,对坐捣之,取其便也。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图後有行书魏瓘赋云:“夜如何其,秋兮已半。拽鲁缟,攘皓腕。

  • 卷二十四·何汶

      警句下  七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孙柚

    第十一齣 临邛夜追〔末上〕重门不锁金蝉计。千里空寻彩凤巢。自家卓府中院子便是。只因小姐文君。带了孤红。黑夜潜逃。老相公差俺辈分路追他。俺想起来。有心去了。必无处寻觅。分明是前日弄琴的天杀。哄了他去。呀

  • 卷二十一 太平興國五年(庚辰,980)·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子朔,上御崇元殿受朝。   庚辰,遣供奉官、閤門祗候王僎使高麗。   初,劉繼元降,其官吏將卒往往亡命山林,久未歸服。於是降詔撫諭,令所在陳首,悉與洗滌前罪,等第給賜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纪昀

    宦者传辽金元○辽王继恩 赵安仁王继恩赵安仁△王继恩王继恩棣州人睿知皇后南征继恩被俘初皇后以公私所获十岁以下儿容貌可观者近百人载赴凉陉并使阉为竖继恩在焉聪慧通 书及辽语擢内谒者内侍左厢押班圣宗亲政累迁尚

  • 卷五十三·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三大学士朱轼撰循吏传五北朝魏韩麒麟韩麒麟昌黎棘城人好学美姿容善骑射参征南慕容白曜军事进攻升城师人多伤及城溃白曜将坑之麒麟谏曰今方进趣宜示寛厚勍敌在前而便坑其衆恐三齐未易图也白

  • 别集下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十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胡铨 忠简公 字邦衡吉州庐陵人建炎二年登进士第授抚州判官未上以退虏功转承直权吉州佥丁父忧绍兴五年张魏公辟湖北仓干改湖南宪干召赴都堂审察吕祉以贤良

  • 冯保传·张廷玉

    冯保,深州人。嘉靖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务。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冯保依资历该由他担任,但他正不被穆宗看中。大学士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来取代他,冯保由此而忌恨高拱。到陈洪被罢

  • 同治八年裁兵加饷台澎定额官兵汛塘·佚名

    镇中左道标官兵俱驻郡城,向无分管汛地。城守左军旧章六汛六塘,新章裁去六塘,实存六汛。城守右军旧章七汛十二塘,新章裁去十一塘,实存七汛一塘。南路营旧章七汛八塘,新章裁去一汛八塘,实存六汛。下淡水营旧章七汛四塘,新章裁去

  • 卷首·吴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战国策校注卷首    宋 鲍彪 原注元 吴师道补正卷一东周【凡二十二章】秦兴师临周章   秦攻宜阳章东周与西周战章  东周欲为稻章昭献在阳翟章   秦假道於周章楚攻雍氏章    周最谓吕礼

  •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司马光

    晋纪二十九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387年) [1]春,正月,乙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谢玄镇彭城;序求镇准阴,许之。以玄为会稽内史。 [1]春季,正月,乙已(初八),东晋任命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替谢玄镇守彭城;朱序请求改镇淮

  • 卷二十四斗讼律·窦仪

    【九门】律条十六并疏敕条四起请条三告周亲以下子孙违犯教令供养有阙奴婢告主罪诬告本属刺史县令投匿名书告人罪被囚禁不得告举他事犯罪陈首告赦前事告人罪不得称疑为人作辞牒教令人告事邀车驾挝鼓上表自诉事自毁伤及

  • 卷八·郑玄

    世妇掌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帅女宫而濯扌既,为?盛。(扌既,拭也。为犹差择。○扌既,古爱反。拭,音式,清也。)[疏]“世妇”至“?盛”○释曰:此妇人所掌,祭祀谓祭宗庙,宾客谓飨食诸侯在庙,丧纪谓大丧朝庙、设祖奠与大遣奠时。为此三

  • 骨相篇第十一·王充

    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见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传言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

  • 第31章 阳货篇第十七(2)·孔子

    名家注解朱熹注:“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详见《孟子》末篇。”张居正注:“盖行合乎道之中,事出乎理之正,这才叫作德,今乡愿不顾道理之是非,只图流俗

  • 卷一·曾国藩

    卷一治 心 篇释迦牟尼说:世间一切万物,“壮无过心”。所谓治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的功夫,是“天将降大任”前的首门功课。李鸿章说,我老师之有成,乃善

  • 昂誐天姊品第十九·佚名

    譬如灯光从众缘,假以膏油芯火等。光非芯火及膏油,非火非芯光不有。或有菩萨初发心,不求无上菩提果。岂唯不得证菩提,亦复不得寂静故。从种生树及华果,无种华果悉皆无。发心不为佛菩提,修行终远菩提果。从种子生麦穀等,彼果非

  •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郁达夫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微雪的早晨》等短片小说26篇。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