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日军驻屯的要求与“汪政府”

◎一、日本撤兵吗?

“汪新政府”成立后,日本撤兵吗?这是日军占领区民众以及外国人士心里必然问到的问题。我依据日汪间关于日本兵撤驻兵的谈判,可以答覆这个问题道:

一、日本军人不打算撤退他侵入中国领土的军队,其目的在独占华北,控制华中,封锁华南。

二、“汪政府”不独承认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以内驻扎,并且要求日本军队长期驻扎,其目的在维持“政府”的存在。

现在我叙述汪日之间关于日军撤退与驻屯的谈判和讨论的经过。

◎二、近卫“声明”与“艳电”

日汪之间,最早涉及撤兵驻兵的文件,是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近卫声明”和同月汪方的“艳电”。“近卫声明”没有说撤兵,只是说驻兵。他说:

“日本认为缔结日支防共协定,实为调整日支邦交上所最为紧要者。且鉴于中国之现状,为获得此项防共目的之保障计,在该协定期间内,要求在特定地点,允许日军驻扎,并指定内蒙为特殊防共区域。”

“艳电”却说出撤兵,也说到驻兵,他说:

“其尤要者,日本军队全部由中国撤去,必须普遍而迅速。所谓在防共协定期间内,在特定地点允许驻兵,至多以内蒙附近之地点为限。”

这两件公开发表的文件,只说到日本要在内蒙及特定地点为“防共”而驻兵,并没有说到“防共驻屯”以外还要驻兵。但在当时,日汪之间有一个“协议“(所谓“日华协议”)。这个“协议”里面,除了“防共驻屯”而外,还有维持治安驻兵的根据,由此可知公开文件只发表了其中一部分。“日华协议”有关的条文是这样的三条:

一、日华缔结防共协定,且认许日本军之防共驻屯,以内蒙地方为防共特殊区域。

二、防共驻屯乃为确保内蒙及联络线而驻兵于平津地方,至驻兵期间,为日华防共协定有效期间。

三、条约以外之日本军,于日华两国和平恢复后,同时开始撤退,但与中国内地之治安恢复相共,于二年以内完全撤毕。中国在本期间内,保证治安之确立,至驻兵地点,由双方协议定之。

第一第二规定防共驻屯,第三说是撤兵。可是同时规定日本为维持治安,要在协定的地点驻兵,这就是所谓“维持治安驻兵”了。

◎三、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

二十八年十月三十日,影佐机关向汪方提出所谓“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其中将“防共驻屯”与“维持治安驻屯”合为一节,其条文如左:

一、(略)

二、日支实行共同防共。

为达此目的,日本将所要之军队驻屯于华北及蒙疆之要地。

三、另行缔结日支防共军事同盟。

四、第一项以外之军队,视全部及局部之情势如何,当尽量从速撤退。但现驻华北及长江下游之军队,当继续驻屯,至治安确立时为止。

五、为共同维持治安起见,承认日本舰船部队得在长江沿岸之特定地点,及华南特定岛屿驻屯停泊。

六、日本在大体上,对于驻兵区域内所存之铁道、航空、通讯、及主要港湾及水路,保留其军事上之要求权及监督权。

七、中国在日本军驻屯区域内之警察队及军队等武装团体之配置及军事设施,暂时以治安及国防上必要之最少限度为限(下略)。

在提出时,四五两项是口头传述的。其所谓长江下游驻屯军队之地点,注重于南京、上海、杭州,即所谓“吴越平原”。其华南特定岛屿指海南岛、三灶岛,南朋岛、西沙岛,东沙岛以及大鹏湾和厦门都在内。

十月卅日至十一月十四日之间,有四次讨论这个问题。在讨论中,将“防共驻屯”与“维持治安驻屯”分别为两节。又将所谓“日华协议”的“两年间撤毕”的原议加入,归纳起来,成为下列的结论:

一、日本在华“作战部队”,于“和平”恢复后两年间撤毕。

二、此两年间,中国保证治安之确立。日方认为治安未能确立的期间,在内蒙、华北,长江下游驻扎“维持治安的部队”。

三、长江及华南沿海岛屿港湾由日本海军舰船部队驻屯。

四、防共驻屯地域,日方要求扩大为内蒙及华北。华北的防共驻屯区域包含山西、河北、山东三省。汪方主张限于平津一带,并稍扩大及于正太线至德州以北。

十一月十四日以后,谈判停顿,此第四点未决问题,由周佛海与犬养健会外接洽,其结果,“防共驻屯地域”为内蒙,河北之北部,山西之正太线以北,山东之胶济线由青岛至张店。但又另加一条,即日本作战部队撤退期间虽为“和平”恢复后两年间,可是两年以后,“治安仍未确立”,日本军队仍然要驻扎下去。这意思是说,所谓“新中央”没有军队支持自己,日本军队撤退,这个“政府”势必相随倒塌。因此,日本军队仍须留驻。十二月三十日的决定如左:

甲、关于共同防共原则之事项:

日支“满”三国协同防共。

一、(略)

二、日支实行“共同防共”,为达此目的,日本将所要之军队驻屯于蒙疆及华北之要地。

华北之驻屯区域为河北之北部,山西之正太线以北、山东之胶济线(但济南附近除外)。

三、中国对于大体上在驻兵地域内所存之铁道、航空、通信、主要港湾及水路,应答允日本军事上之要求;但日本在乎时须尊重上记各项之行政权及管理权。

乙、关于撤兵及维持治安之协力事项:

一、日本在中国“和平”恢复后,开始撤退其在“防共驻兵地域”以外之军队,二年内撤完之。

在本期间内,中国须保证治安之确立,中国即在上记期间之后,必要时,得要求日军之协力。

在中国治安之确立得可靠保证以前,所应留驻之军队及舰船队之驻屯地点,由中日双方协议定之。

二、中国对于大体上在前项驻兵地域内所存之铁道、航空、通信、主要港湾及水路,应答允日本军事上之要求;但日本在乎时须尊重上记各项之行政权及管理权。

◎四、几句解释的话

“两年撤兵”这句话,在影佐机关认为日本最严重的让步,他们以为假如公布了,日本国民要刺杀他们。在周梅等认为最大的成功,如果公布,即“新政权”马上可以“统一中国”。殊不知日本所谓两年撤兵者,何时开始是一问题。而撤兵同时就是驻兵,日本撤了作战部队,同时驻屯所谓“防共”部队与“维持治安”部队,撤兵是“朝三暮四”,驻兵是“朝四暮三”。

这一群狙儿却以为“朝四暮三”可以欺哄中国国民,使之满意。其内心乃由于“新政府”非靠日本军驻屯,即刻不能存在,所以他们认为日本方面把作战部队改为维持治安部队,不独好看,而且十分必要。争来争去,只争执所谓防共驻屯的区域大小而已。

“汪新政府”成立以后,日本撤兵吗?依据上面的叙述,我可以作成下面两点答案:

一、日本军人不愿撤兵,其目的在独占华北,控制华中,封锁华南。

二、“新政府”不独承认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以内驻禁,并且要求其长期驻扎,以维持“新政府”本身的存在。

猜你喜欢
  第九十五回 杨玄感兵败死穷途 斛斯政拘回遭惨戮·蔡东藩
  第六回 失秦土刘世子逃归 移晋祚宋武帝篡位·蔡东藩
   第五节 入川·老舍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前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提要·佚名
  卷二十·吕中
  有凤来仪:风花啼鸟·胡兰成
  第六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魏纪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228)·司马光
  第六章 护国军中的青年军官·李宗仁
  二、公侯伯子男释字·傅斯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05 ·佚名

    楼钥 吕崇德挽词 回首情亲处,相过濑水阳。 十年能几见,一疾痛云亡。 县郭山空秀,家园橘自霜。 主人今已矣,鸥鹭亦凄凉。 楼钥 洛社老僧听琴 宴坐萧斋不作劳,谓予何事走蓬蒿。 从容试问今年

  • 第十三出 李婆送聘·佚名

    (净)小七小七,做(佐)人骨直。不爱上山讨柴,那爱走马下直。头毛平坦去梳,鼻流不知去拭(七)。人又叫我无神,呾话人便着急(吉)。今旦好日好子,林厝卜来下定。呵公甲我扫厅。媒姨因乜来障晏,不免行只门前去看。前头一阵人

  •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柯劭忞

      ○惠宗一   惠宗皇帝,讳妥欢帖木耳,明宗长子也。母曰贞裕徽圣皇后罕禄鲁氏。延祐七年夏四月丙寅生帝于北边。   至顺元年夏四月,文宗将立其子阿剌忒纳答刺为皇太子,乃以八不沙皇后言明宗平日谓太子非其子,使翰林

  • 卷一百十一 志八十六·赵尔巽

      ◎选举六   △考绩   三载考绩之法,昉自唐、虞。清沿明制,而品式略殊。京官曰京察,外官曰大计,吏部考功司掌之。京察以子卯午酉岁,部院司员由长官考覈,校以四格,悬“才、守、政、年”为鹄。分称职、勤职、供职三等。

  • 卷之一千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纪昀

    宗室传(臣)等谨按历代史传别立宗室一门所以重天潢也郑樵作通志自汉迄隋裒而辑之其闲有史分而志合者若汉之淮南厉王长晋 之愍怀太子遹是也有史离而志续者若班史齐悼惠王肥诸子是也有史阙而志补者若吴志孙桓传弟俊诸孙丞

  • 绎史卷五十一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文公霸业【上 骊姬之乱】国语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戎夏交捽交捽是交胜也臣故曰且惧有口民国移心焉公曰何口之有口在寡人寡人弗受谁敢兴之对曰苟可

  • 卷一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二歌颂五十二【生监诸臣三】万夀诗【五言律二首】监         生【臣】张 位纯嘏应天锡精诚励圣修乾坤长合撰枝干喜初周旭日辉龙衮晴霞护凤楼八方齐献夀拜舞集共球【其一】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二·高晋

    褒赏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初十日总理行营事务和硕简亲王丰纳亨等奏言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初三日奉谕防此次随营人等虽俱加恩赏给但行走系内地与外地不同用度稍费着交总理行营事务王大臣等分别赏给再王家营存住各项人等应如何

  • 第七章 公农·梁启超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举天下之田地皆为公有,人无得私有而私买卖之。政府立农部而总天下之农田,各度界小政府皆立农曹而分掌之。数十里皆立农局,数里立农分局,皆置吏以司之。其学校之

  • 卷五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五十八    宋 卫湜 撰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隂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郑氏曰圣人象此下之以为教令官犹法也此圣人所

  • 卷六·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六      元 刘玉汝 撰 齐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齐人工於歌咏如此诗述贤妃警戒之辞只首二

  • 四分律卷第十三(初分之十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三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难陀为众僧所差教授比丘尼,教授比丘尼已默然而住。尔时大爱道语言:“尊者难陀!我等欲得闻法,愿更与我等说。”尔时尊者难陀与说法已

  • 谈虎集·周作人

    现代杂文集。周作人著。上册1928年1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收作者1919至1927年间所写有关社会评论方面的杂文76篇;下册1928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收作者1921至1927年间所写有关社会评论方面的杂文56篇;上下册共计收杂文13

  • 香谱·洪刍

    《香谱》二卷。宋洪刍撰。洪刍,字驹父,南昌 (今江西南昌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圣元年 (1094)进士,放荡江湖,不求闻达。靖康年间为谏议大夫,因罪被贬沙门岛 (今山东蓬莱县北海中五十里)而卒。其著作除《香谱》外,还有

  • 太清无极至妙神珠玉颗经·佚名

    太清无极至妙神珠玉颗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经文言内丹修炼法。内称:神珠者太阳之精,玉颗者月华之英;太阳流珠主人之阳,太阴玄珠主人之阴。阴阳冲和应用,然后白金施,红雪配,精血住,真胎

  • 两朝纲目备要·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16卷,作者佚名。此书是一部编年体的史籍,起自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迄止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共记两朝35年间事。南宋另有一部不知作者的《中兴两朝纲备要》18卷,记高宗、孝宗两朝事,而这部《两朝纲目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