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一·彭定求

        卷271_1 【寒食日恩赐火】窦叔向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卷271_2 【端午日恩赐百索】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

  • 张琼英·唐圭璋

      琼英,王清惠位下宫人。宋旧宫人诗词载其诗一首。   满江红   题南京夷山驿   太液芙蓉,浑不似、丹青颜色。常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拍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

  •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一·曾国藩

      苏东坡七律上二百五十八首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 ●慶芝堂詩集卷十五·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七言律詩三 ◆七言律詩三◆ 友人邀飲即席賦贈 簡答友人 簡余省三 壽金總戎毓崑七秩雙慶 五月望後熱甚憶李廉衣柯東巖園居卻寄 寄答邊選拔趙珍二首 立秋日攜近詩過天峰飲 弔錢中和 送葬 辭館 賀同年張

  • 四集卷四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七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戊戌三】全韵诗【有序】四声切韵之书始自周顒成於沈约其书虽不传而拈韵者必以是为准则然韵非自二人创之击壤卿云何一非韵句乎不啻此也羲经尚书多有韵语则尤古于三

  • 我等候你·徐志摩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钟上 枯死——你在哪里? 我要

  • 卷第四十八·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一义师(三)陈泰来(刘诏新等、李含初、倪大显)曾亨应(弟和应、子筠)刘士桢(王宠、邹文鼎、郭贤操等)胡定海(揭新、魏一柱)胡梦泰(万文英、唐倜)余应桂(子显临、

  • 读礼通考卷二·徐乾学

    丧期二表中右成人大功九月仪礼一十五条丧服小记一条丧服传一条唐律一条开元礼五条政和礼三条右殇小功五月仪礼一十一条唐制一条右成人小功五月仪礼一十三条唐律三条【为舅从仪礼从母分出】显庆礼一条开元礼五条政和礼

  • 卷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七歌颂七【大臣六】恭贺万寿大庆诗【五言排律五十韵有序】原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臣】杨 瑄盖闻道侔易简常操化育之权德备生成永作清寜之宰遡天人之交合屡着嘉祥推理数之相因叠彰诚

  • 卷十四·戴锡章

    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毅宗谅祚长子也,母曰恭肃章宪皇后梁氏,治平四年冬即位,时年七岁,改元乾道,尊母梁氏为太后。是岁,宋将林广破华阳寨。(《宋史·夏国传》及《范忠宣集·林广墓志铭》)西夏称乾道元年春正月,梁太后摄政。(《宋史

  • 提要·员兴宗

    臣等谨案辨言一卷宋员兴宗撰兴宗宋史无传其名仅见于姓氏急就篇所著有九华先生集世亦不传惟永乐大典间为采入并录集末所载当时祭文六首以诸文叅考其出处兴宗盖蜀人字显道始应召官太学再迁至著作郎干道中以有所论劾奉祠

  • 第九章 5·辜鸿铭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辜讲有一次,孔子到了一个地方(匡地,属于卫国),害怕当地人的暴力行为对他的个人安全造成威胁。他自言自语道:“不要害怕,自

  • 卷六十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二天子之孝论官材【臣】按古之取人者以其所以教者取之而已其教国子教万民皆以孝也于万民曰孝行于国子曰孝德以有精粗之异焉夫其在乡学之中族师党正所得而书者必其有某事某事可称举也及

  • 力庄严三昧经卷中·佚名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佛告长老阿难。汝今可唤诸比丘集。是时阿难受佛教已。即历处处告诸比丘说如是言。汝等当知。世尊导师。今命于汝。汝等当往。时诸比丘闻是语已。一切皆往见佛坐于师子座上。光颜挺特威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四相品上四者数也。相者如经以四种相开示分别。大般涅槃显然可见从此立名。前诸问答皆含三德义略不彰。此品答其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之问。明四相解般若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九·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頌古正偏五位正中偏夜深,玉女不成眠,漁翁舉棹清波上,攪動澄潭月一團。偏中正,萬象森羅圓古鏡,物物全彰炤不差,絲毫皆入那伽定。正中來,有無,不涉絕塵埃。炎天大雪飄飄墜,火裏蓮花朵朵開。兼中至,賓

  • 天台山记·徐灵府

    游记。原题方瀛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徐灵府撰。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是作者在唐元和年间(80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陈景元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宋陈景元编撰。十卷。据杨仲庚序,是书朴理宗宝佑六年(公元一二五八年)刊行。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景元摭拾诸家注疏精华,参以其师韩知止、张无梦之说,取严君平、孙登之说为多,大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