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出陽為暖以生之,出陰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溧也不能有熟,歲之精也。知心而不省薰與溧孰多者,用之必與天戾。與天戾,雖勞不成。是自正月至於十月,而天之功畢。計其間,陰與陽各居幾何,薰與溧其日孰多。距物之初生,至其畢成,露與霜其下孰倍。故從中春至於秋,氣溫柔和調。及季秋九月,陰乃始多於陽,天於是時出溧下霜。出溧下霜,而天降物固已皆成矣。故九月者,天之功大究於是月也,十月而悉畢。故案其跡,數其實,清溧之日少少耳。功已畢成之後,陰乃大出。天之成功也,少陰與而太陰不與,少陰在內而太陰在外。故霜加於物,而雪加於空,空者 地而已,不逮物也。功已畢成之後,物未複生之前,太陰之所當出也。雖曰陰,亦以太陽資化其位,而不知所受之。故聖主在上位,天覆地載,風令雨施。雨施者,布德均也;風令者,言令直也。《詩》云:“識不知,順帝之則。”言弗能知識,而效天之所為云爾。禹水湯旱,非常經也,適遭世氣之變,而陰陽失平。堯視民如子,民視堯如父母。《尚書》曰:“二下有八載,放動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四海之內,於密八音三年。”三年陽氣於陰,陰氣大同,此禹所以有水名也。桀,天下之殘賊也;湯,天下之盛德也。天睛除殘賊而得盛德大善者再,是重陽也,故湯有旱之名。皆適遭之變,非禹湯之過。毋以適遭之變疑平生之常,則所守不失,則正道益明。
 
猜你喜欢
 
  无形篇第七·王充
  节用下第二十二(阙)·墨子
  子道篇第二十九·荀况
  第十四章 30·辜鸿铭
  提要·陈启源
  卷八·叶梦得
  卷四 乡饮酒礼第四·李如圭
  目录·朱熹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佚名
  卷三百三十六·佚名
  卷三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二十三·佚名
  新译大乘起信论序(实叉难陀译)·马鸣
  二十九、非风非幡·慧开
  菩萨璎珞经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