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交收东三省条约

一九〇二年四月八日,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一日,俄历一九〇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北京。

大清国大皇帝与大俄国大皇帝,愿将于华历光绪二十六年,即俄历一千九百年,在中国生出之变乱所伤邦交,复行敦固,兹为商议东三省各事,大清国大皇帝特派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外务部会办大臣王文韶,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 大俄国大皇帝特派驻华全权大臣正参政大臣雷萨尔,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该大臣等各以所奉全权谕旨查核,均属妥协,会同议订各条款开列于左:

第一条 大俄国大皇帝愿彰明与大清国在皇帝和睦及交谊之新证据,而不愿由东三省与俄国交界各处开仗攻打俄国安分乡民各情,允在东三省各地归复中国权势,并将该地方一如俄军未经占据以前,仍归中国版图及中国官治理。

第二条 大清国国家今自接收东三省自行治理之际,申明与华俄银行于华历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二日,即俄历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所立合同年限及各条款,实力遵守,并安照该合同第五款,承认极力保护铁路暨在该铁路职事各人,并分应保护在东三省所有俄国所属各人及该人各事业。大俄国国家因有大清国国家所认以上各情,允认如果再无变乱,并他国之举动亦无牵制,即将东三省俄国所驻各军陆续撤退,其如何撤退,开列于后:

由签字画押后,限六个月,撤退盛京省西南段至辽河所驻俄国各官军,并将各铁路交还中国;

再六个月,撤退盛京其余各段之官军暨吉林省内官军;

再六个月,撤退其余之黑龙江省所驻俄国各官军。

第三条 大清国国家暨大俄国国家,为免华历光绪二十六年,即俄历一千九百年,变乱后来再行复炽,且此变乱皆属中国注札于俄国交界各省之官兵所为,今令各将军与俄国兵官会同筹定,俄兵未退之际,驻扎东三省中国兵队之数目及驻扎处所; 中国允认除将军与俄国兵官筹定必须敷剿办贼匪弹压地方之用兵数,中国不另添练兵。惟在俄国各军全行撤退后,仍由中国酌核东三省所驻兵数,应添应减,随时知照俄国国家; 盖因中国如在各该省多养兵队,俄国在交界各处亦自不免加添兵队,以致两国无益而加增义兵各费也。至于东三省安设巡捕及绥靖地方等事,除指给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各地段外,各省将军教练,专用中国马步捕队,以充巡捕之职。

第四条 大俄国国家允准将自俄国一千九百年九月底,即华历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间起,被俄兵所占据并保护之山海关、营口、新民厅各铁路,交还本主。大清国国家允许:

一、设有应行保护该铁路情节,则专责成中国保护,毋庸请他国保护、修养,并不可准他国占据俄国所退各地段;

二、修完并养各该铁路各节,必确照俄国与英国一千八百九十九年四月十六日,即华历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九日,所定和约,及按照一千八百九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即华历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与公司所立修该铁路借款合同办理,且该公司应遵照所出各结,不得占据,或借端经理山海关、营口、新民厅铁路;

三、至日后在东三省南段续修铁路,或修枝路,并在营口建造桥梁,迁移铁路尽头等事,应彼此商办;

四、应将大俄国国家交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厅各铁路所有重修及其养路各费,由中国国家与俄国国家商酌赔偿,俄国因此项未入大赔款内。

两国从前所定条约未经此约更改之款,应仍旧照行。此约自两国全权大臣彼此签押盖印之日起施行,并御笔批准之本限三个月内在森彼得保互换。兹两国全权大臣将此约务汉、俄、法三国文字各二分,画押盖印,以昭信守。三国文字校对相符,惟辩解之时,以法文为本,订于北京,缮就二分。

光绪二十年三月初一日 俄历一千九百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猜你喜欢
  卷三十·毕沅
  卷二十二·凌雪
  名山藏卷之五十·何乔远
  南游纪·张瀚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二十·佚名
  补编五·佚名
  卷三十二·班固
  第65章 把三民主义变成三我主义的蒋介石·冯玉祥
  元景安传·李延寿
  卷三·佚名
  职官四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王子一

    (净扮刘德引沙三、王留等将砌末上,云)某姓刘名德,现在天台县十里庄居住。时当春社,轮着我做牛王社会首。今日请得当村父老、沙三、王留等,都在我家赛社。猪羊已都宰下,与众人烧一陌平安纸,就于瓜棚下散福,受胙饮酒。牛表伴哥

  • 卷17 ·佚名

    晁补之 至日同文潜舍人饮钱京兆穆父家 大尹孤标琢昆玉,舍人骨相飞食肉 弊裘羸马愧我寒,唤饮东斋散肤粟。 少时独识孔文举,不交余子平生足。 尹门如市立相蹑,尹心如水清可掬。 邻无恶少归醉卧,不遣

  • 卷三十二·沈德潜

    ☆戒显字晦山,太仓人。以下僧诗。○玩《登黄鹤楼》诗,应是遗民而为僧者,无诗稿,于卷轴中得之。○登黄鹤楼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浮世已随尘劫换,空江仍入大荒流。楚王宫殿铜驼卧,唐代仙真铁笛秋。极目苍茫渺何处,一

  • ●卷下·皇甫谧

      ○王霸  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也,少立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绝交宦。建武中,徵到尚书,拜称名不称臣。有司问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司徒侯霸让位於霸,故梁令阎阳毁之曰:“太原俗党,

  • 房玄龄传·欧阳修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县人。父亲房彦谦,出仕隋朝,历任司隶刺史。玄龄幼时机警敏捷,贯通经籍,善于写作文章,书法兼通草隶。开皇年间,天下统一,人人都认为隋朝将会长治久安,玄龄暗自告知其父说:“皇上本无功德,仅以周室近亲,妄自诛杀

  • 卷三百·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仁宗皇佑四年刘敞论天久不雨疏曰臣伏以古今之通义主逸而臣劳陛下亲听万机日昃不倦与羣臣等勤矣今又闻以天久不雨之故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十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九年正月十四日两江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恭谢 天恩谨陈愚悃事窃【臣】一介庸愚仰荷 知遇畀任封疆加

  • 卷一百三十八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八上 朱批谢旻奏摺 雍正七年十月初六日署理江西廵抚印务太常寺卿【臣】谢旻谨 奏为恭陈应行事宜仰请 圣训事窃【臣】奉 命署理江西

  • 第六节 僖宗再播迁·吕思勉

    僖宗入蜀,既由田令孜扈从,是时为西川者又系陈敬瑄,政权自仍在令孜之手。史言令孜,容有溢恶,其人亦匪无才,然局量太狭,与南北司皆如水火。宦官秉政,本为人情所不与,尽力协和,犹惧不济,而更专以钩心斗角为务。一人之智,安能胜天下之

  •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三工部七皇妃仪仗红杖一对朱漆攅竹为杖铜裹两末长四尺九寸清道旗一对纯青质朱漆攅竹竿通长一丈二尺五寸内贴金木枪头长一尺七寸铜束绦引旛一对朱漆竿带贴金铜凤头共长一丈二尺五寸内凤头

  • 五年·佚名

    明天啓七年上之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巳,上行望闕禮。○上謁魂宮。○備局啓曰:「伏見成俊耉所送毛將揭帖,與前送秘揭,只是一意。蓋彼之深惡,而欲去之者,惟李莞,而李莞決不可輕遞。且前日毛將所求租糧萬餘石,以不得輕許之意,旣

  • 微子篇·孔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ldquo;殷有三仁焉。&rdquo;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ldquo;子未可以去乎?&rdquo;曰:&ldquo;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rdquo;齐景公待孔子曰:&ldquo;若季氏,

  • 世贤第十六·鹖冠子

    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卓襄王曰:“善。”庞暖曰

  •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卷下·佚名

    礼记曲礼上 毋【音无其字从女内加一画与父母字不同】俨【严上】 思【如字徐去】敖【傲王音平】长【张上又平】从【纵】 乐【洛又岳】 狎【匣】 难【去】 很【痕上】胜【去声】 分【去声】 若夫【扶郑作丈夫之

  • 卷四十五【礼器图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五【礼器图一】案周之王畿与九服共方万里故此九服除王畿之外每服言又方以别之畿者限也树之封疆而限以千里故曰王畿侯者候也为王斥候服者服事於王甸田

  • 上下编·钱穆

    语,谈说义,如《国语》,《家语》,《新语》之类。此书所收,以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为主。〈卫灵公篇〉载子张问行,孔子告以&ldquo;言忠信,行笃敬&rdquo;,而子张书诸绅。则当时诸弟子于孔子之一言一动,无丌谨书而备录之可知。论者

  • 高峰和尚禅要·高峰原妙

    侍者 持 正 录参学直翁居士 洪乔祖 编开堂普说僧问。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庞居士恁么道。还有为人处也无。师云有。进云。毕竟在那一句。师云。从头将问来。进云。如何是十方同聚会

  • 卷第十五·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十三之十五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参禅警语上中下 卍云。与第二编。第十七套第五册所收禅警语同。故今省之。 开示偈一 示无踰禅人参念佛是谁(有序) 无踰禅者。领云栖师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