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

洪武十六年三月甲辰朔,上以云南平,命长兴侯耿炳文往谕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曰:“卿等久劳于外,今蛮夷已平,可以班师。若迟速之期,宜自审度。”复谕西平侯沐英曰:“云南虽平而诸蛮之心尚怀疑贰,大军一回,恐彼相扇为患,尔其留镇之,抚绥平定,当召尔还。”

蕲州火,毁官民庐舍及仓廒。

乙巳,马湖府知府珉德来朝,献马十八疋,诏赐衣一袭、米二十石、钞三十锭。

庚戌,上与侍臣论历代创业及国祚脩短。侍臣皆曰:“前代祚运之长,莫逾成周,其次莫如汉。”谏议大夫唐铎进曰:“三代以后起布衣有天下者,惟汉高帝及陛下而已,陛下祖宗积德累善,至于陛下,遂膺天命。以臣观之,非汉高所及,汉高除秦苛法,杂伯道而不纯,陛下去胡元弊政,一复中国先王之旧,所谓拨乱世,反之正,汉高不事诗书,陛下留心圣学,告谕万方,自为制命,卓然与典谟、训诰相表里,汉高初欲都洛阳,闻娄敬之言,始都关中,陛下一渡江,即以金陵为定鼎之地,万世之基固已肇于此矣,故曰非汉高所及。”上曰:“周家自公刘、后稷世积忠厚,至文王三分有二,武王始有天下,若使其后君非成、康,臣非周、召,益脩厥德,则文武之业何能至八百岁之久乎?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使吾后世子孙皆如成、康,辅弼之臣皆如周、召,则可以祈天永命,国祚愈昌。”侍臣顿首曰:“陛下斯言,宗社万年之福也。”

癸丑夜,太阴犯轩辕右角星。

乙卯,兰州卫指挥佥事萧起卒,遣官致祭,恤其家。

以承敕郎茹瑺为通政使司右参议,给事中陈润为户部右侍郎。

故元将校金铁马等自辽东来降,诏赐衣人一袭。

赠故龙虎卫指挥使胡斌为荣禄大夫、同知都督府事。诰曰:“枕甲眠霜,栉风沐雨,驱蛮夷,安中国,为尊君也,若此非义勇之士,其能之乎?前者,西南诸夷弗遵声教,朕命大将率师三十万往讨之,诸将用命,蛮夷克平,惟尔殁于战阵,今特追赠为荣禄大夫、同知都督府事,报尔于冥冥,使生者食禄,殁者血食,夫何憾焉?”斌,都督胡海洋子也,从征云南,过曲靖黑松林,卒遇蛮寇,斌与战,中飞矢卒,特命加三等褒赠。

西番打煎炉长河西土官故元右丞剌瓦蒙复遣理问高惟善及其侄万户若剌来朝,贡马及方物,诏赐钞锭、衣服有差。

己未,青海酋长失剌巴等七人、西番酋长朵里只约等三人来归,诏赐文绮、钞锭有差。

夜,有星赤色,起自建星,东南行二丈余,有二小星随之,至云中没。

辛酉,车里土酋刀砍遣其侄豊禄进象及方物,诏赐豊禄衣一袭、钞十锭,寻又赐刀砍及豊禄织金文绮九匹,帛如之,钞八十锭,衣五十事,以其初奉贡来朝故也。

壬戌,西番打煎炉长河西僧答儿八坚千来朝,赐僧衣一袭。

癸亥,赐云南来降将校家属八百六十一人夏衣。

丙寅,上谓户部臣曰:“凤阳,朕故乡,皇陵在焉。昔汉高帝生于豊,起于沛,既成帝业而豊、沛之民终汉世受惠,朕今永免凤阳、临淮二县税粮徭役,宜榜谕其民,使知朕意。”

己巳,召回回珀珀至京,赐以衣巾、靴袜。珀珀,明天文之学,寓居宁波府鄞县,有以其名闻者,故召之。

壬申,敕四川布政使司:自今非奉朝旨,不得擅移文于蛮夷官司,以生边事。

以殿廷仪礼司序班杨盘为国子监助教。盘初为江西参政,后坐事降序班,至是改助教。

罢天下府州县提刑按察分司。初,言者多陈守令贪鄙不法,故于直隶府州县设巡按监察御史,各布政司所属设试佥事,皆以秀才为之,各有印章,布列郡县,既而所行多违戾,故悉罢之。

命刑部尚书开济议定诈伪律条。

夏四月甲戌朔,享太庙。

乙亥,上谓侍臣曰:“人君不能无好,尚要当慎之,盖好功则贪名者进,好财则言利者进,好术则游谈者进,好谀则巧佞者进。夫偏于所好者,鲜有不累其心,故好功不如好德,好财不如好廉,好术不如好信,好谀不如好直。夫好得其正,未有不治,好失其正,未有不乱,所以不可不慎也。”

丙子,以承敕郎刘逢吉试吏部侍郎。

丁丑,松州卫指挥佥事耿忠言:“臣所辖松潘等处安抚司各簇长官司,宜以其户口之数量其民力,岁令纳马置驿,而籍其民充驿夫,以供徭役。”从之。

夜,有星青白色,起自狗国,西行至天江没。

戊寅,置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使司,以故元右丞剌瓦蒙为安抚使,赐文绮四十八匹、钞二百锭,以其理问高惟善为礼部主事。

甃松州及叠溪城垣。

己卯,长河西安抚司土官油笼思卜来朝,赐袭衣、冠带。

敕礼部:自今四夷及诸土官入贺正旦者,无分远迩,务于畿甸近地会集,同入京师朝见,无使先后不齐,有失朝仪也。

霸州言:“桑乾河自固安县至高家庄八十里,及城西支河二十里,城南支河三十五里,年久湮塞,乞役民脩浚。”诏俟农隙为之。

旌表松江府上海县主簿夏师颜妻赵氏、山阳县民蔡仲铭妻夏氏、吕省九妻顾氏、和州民周德新妻张氏、含山县民张子文妻尹氏、任城县民张衡妻全氏、临川县民罗舜善妻饶氏、冯子宪妻饶氏贞节。

甲申,大同府言所属蔚州、朔州去年陨霜伤禾稼,民饥,上命永平侯谢成往发粟赈之。

丁亥,给羽林左卫征南力士五百九十七人布各二疋。

戊子,上谕兵部臣曰:“自古国家设置兵卫,所以为民也。迩者,无知之民凡遇军士逃亡,往往匿于其家,玩法为常。尔兵部宜榜示之,其有匿逃亡者,即令送官,逃者与藏匿者勿问,违者俱坐以罪。”

皇考仁祖淳皇帝忌日,上诣奉先殿享祭毕,以牲醴致祭于孝慈皇后灵曰:“惟我皇考忌日,届临奠荐之礼,灵不获与,岂胜感悼?”

思南宣慰使田大雅、广西龙州知州赵帖坚以孝慈皇后丧上慰表,贡马及方物,赐绮帛、钞锭有差。

赐文华殿大学士兼左中允全思诚致仕,归乡里。敕曰:“朕观古人其有志之士虽发白气衰而心犹不怠,故能善其始终,使名垂方册,光照后世。卿怀才抱德,肩古志人,惜乎以衰老之年,志虽存而力不能任,朕不忍复劳,特令卿还乡里,以抚子孙,享其奉养,不亦悦乎?”

以土官普德权署云南广西府事。

庚寅,刑部尚书开济议法巧密,上览而恶之曰:“刑罚之设,本以禁民为非,使之远罪耳,非以陷民也。汝张此密法,以罔无知之民,无乃用心太刻?夫竭泽而渔,害及鲲鲕,焚林而田,祸及麛鷇,巧密之法,百姓其能免乎?此非朕所以望汝也。”济大惭。

辛卯,赠钱塘卫故千户袁兴为明威将军、指挥佥事。诰曰:“中国既安,守在四夷。曩者,诸夷弗遵声教,恣肆跳梁,特遣征南将军率师三十万问罪西南,克期而至,鼓列而阵,蛮夷溃服。惟尔奋身矢石,没于边陲,朕用伤悼,特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世禄传家,名书方册,永世不磨。尔其有知,服兹休命。”兴,全椒人,少好骑射,不事生业。元季兵兴,为义兵百户。岁乙未,率众来归,随军克宣州,以功升授千户。诸暨之战,有刘总管者为贼所执,兴驰骑突入其阵,贼众披靡,斩首数十级,脱刘总管还。及见主帅,刘乃自以为功,兴恬不之怪,亦未尝以语人,人咸服其量。军士尝乏食,兴解银带易粟活之。及王师进攻云南之龙海,兴时从征,慨然谓同列曰:“吾此行不生擒渠魁,不返也。”至是,请为前锋,遂力战以死,诏遣使祭之,加赠今官云。

壬辰,赐国子监倭生文寿衣衾、靴袜。

普定军民府知府者额遣弟阿昌及八十一砦长阿窝等来朝,贡马,诏赐衣钞有差,寻又赐文绮人二十匹、钞二百锭。

癸巳,酉阳宣抚冉应仁贡马及方物,诏赐文绮、钞锭。

乙未,遣使赍勘合文册,赐暹罗、占城、真腊诸国,凡中国使至,必验勘合相同,否则为伪者,许擒之以闻。

丁酉,敕礼部:凡常祭扬王,用羊、豕各一,太原长公主羊一。惟春二月、秋八月、望日二祭扬王用太牢,太原长公主羊、豕各一。

己亥,宁国府宣城县民诉故元官田徵租太重,积年逋负一十五万七千六百八十余石,民实贫困,不能输纳。户部以闻,诏自辛丑岁至洪武十三年逋租,悉皆免徵。

故元海西右丞阿鲁灰遣人至辽东,愿内附。上遣使赍敕,往谕之曰:“惟智者能知存亡之道,而决去就之几。今尔所守之地,东有野人之隘,南有高丽之险,北接旷漠,惟西抵元营,道路险扼,孰不以为可自固守?尔乃能率众内附,自非智者审势达变,计不及此,虽古之志士,何以过之?朕甚嘉焉,今特遣使谕意,尔其知之。”

云南品甸土酋杜惠来朝,命为千夫长。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四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谗被废 庶人秀幽锢蒙冤·蔡东藩
  漕运纪·张瀚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卷之五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第五十八卷 忠节 二·缪荃孙
  通志卷十四·郑樵
  志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六十九·郑麟趾
  一九 胡韵仙·周作人
  后妃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三 严羽 行子吟 行子在江海飘飘靡常踪有如芒砀野朔风卷飞蓬朔风无休期飞蓬日千里散落天地间寜有复归理胡雁西北来一叫三徘徊何时别沙漠昨夜宿阳台同羣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高宗皇帝帝讳治文皇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子在位三十四年諡曰天皇大帝集八十六卷今失传存诗八首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咸亨四年太子弘纳妃裵氏有司奏贽用白雁适苑中获之】龙楼

  • 曲话卷二·梁廷枏

    《汉宫秋》【混江龙】云:“料必他珠帘不挂,望昭阳一步一天涯。疑了些无风竹影,恨了些有月窗纱。他每见弦管声中巡玉辇,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是谁人偷弹一曲,写出嗟呀。莫便要忙传圣旨,报与他家,我则怕乍蒙恩把不定心

  • 卷三百四十四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庚子朔,以董氈為進奉使,廓州刺史李叱納欽為勝州團練使。   辛丑,賜文彥博燕於瓊林苑,上製詩以賜之。   劉昌祚乞於米脂寨中路置堡。樞密院言:「米脂寨去綏德差遠,然自收復以來,雖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八月癸巳朔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李凌云奏称本年四月十九日有台山游兵船一只送回董伯起随为官兵阻于黄岐海道副使韩仲雍驰至小埕召倭目明石道友通事高子羙等译审之其长岐一岛彼名为肥前州岛酋村山等安我呼为桃

  • 第一○三供词同治十三年十月三日一一三○四-一二·佚名

    脱逃跑勇温天送三求宽限据温天送供:现在小的母亲甘愿认赔,因银项未齐,不敢缴案。今蒙提比,总求再限三日,备齐缴案。如无,甘愿坐罪。恩典就是。堂谕:提比,据称:伊母承认,求再限三日呈缴。姑准免究,着仍交差带

  • 王建立传·欧阳修

    王建立,辽州榆社人。唐明宗当代州刺史,用建立当虞候将。庄宗曾经派女奴到代州祭墓,女奴侵扰代州百姓,建立捉住鞭打她们。庄宗发怒,想杀他,明宗庇护得免。明宗在魏反,入京,曹皇后、王淑妃都在常山,建立杀常山监军并其守军,保护了

  • 琉球传·张廷玉

    琉球,位于东南方的大海之中,自古与中国不相往来。元世祖时派官员前去招谕他们,他们也不来。洪武初年,琉球国有三个王,分别是中山王、山南王和山北王,他们都姓尚,其中中山王最为强大。五年(1372)正月朝廷派行人杨载持皇帝即位

  • ●自序·周明泰

    十余年前谈戏之风未盛间有近人笔记小说述及歌场往事或二三老辈熟悉梨园掌故偶有记述登诸报端予喜其足资谈助择其信而可征者随手录之积久成帙酒后茶余取而读之亦足以忘倦也迩来谈戏之癖风靡一时后生小子侈言往事其得自

  • 四书劄记卷一·杨名时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大学李文贞公以知止属志学以静安属主敬能虑能得属致知力行知所先后为知本知至此解确不可易脩身二字所包甚濶然其功却已尽于诚意中到此只是检防身与人接处使所施之情得其当耳观后传以亲爱

  • 卷四·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四宋 真德秀 撰志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寜言以道接苏氏曰玩物则志以物移故丧志丧则中乱故志以道宁○愚按玩有戯狎意有耽着意凡人于物所不可无若耽玩不舍则

  • 卷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钱塘程川撰易七统论诸说京房便有纳甲之说参同契取易而用之不知天地造化如何排得如此巧所谓初三震受庚上兑受丁十五干体就十八巽受辛下艮受丙三十坤受乙这都与月相应初三昏月在西上

  •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佚名

    △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三以何缘故。菩萨食已得气力充足至菩提树。不以羸瘦至菩提树。善男子,菩萨能不饮食身体羸异。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况食麻米耶。尔时菩萨为愍当来众生故。食此上妙食。何以故?众生善根未熟。不

  • 中国之民间教化何在·太虚

    陈东原君云:“吾人常说中国为文明最古的国家,但一看现在社会污秽、浪漫、虚伪、自私、不讲礼貌、无同情心,每使人怀疑“是不是礼教之邦”!嘴里虽然不说,心中如此怀疑的实在很多”。梁漱溟君则云:“俗常以为孔子的教化实支配

  • 敦煌译本·佚名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 [燉煌出 . ])西京大兴善寺石璧上录出慈恩和尚奉 诏述序梵本般若多心经者,大唐三藏之所译也。三藏志游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场内。遇一僧有疾,询问行止。因话所之,乃难叹法师曰:&ldq

  •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佚名

    不题撰人。柳存仁考证该传撰于唐元和十四年(819年)(见《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3期所载《许逊与兰公》)。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吴许二真君即吴猛、许逊。书中亦涉及兰公、谌母。

  • 法喜志·夏树芳

    四卷。全称《名公法喜志》。明代夏树芳撰,冯定校阅。约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一部辑录历代名儒百官和忠孝节义之士的持佛态度及言行事迹的传记体著作。所收人物始自汉武帝时的东方曼倩(即东方朔),终于元末明初

  • 大乘要语·佚名

    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以“八识”说阐发菩提佛性之义。本书与早期禅宗语录有一定的关系。如书内云:“空手携锄句(钩),步行骑水牛。骑牛水上过,桥流水不流。”当源于梁傅翕(497—569)之“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