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

万历六年六月辛巳朔  上御皇极殿受朝

○巡按直隶御史林应训题臣为开浚吴淞江中叚久驻昆山乃知安亭东西等都沙土瘠薄国初每亩仅从五升一斗起科复经派以官布等项轻赍故小民犹得存活至嘉靖十七年于今徵三斗重额以致贫民逃窜田地益荒今欲复荒田必先开水利欲复荒民必先停逋追次议减则盖各区地方地废人亡钱粮无所出且各区岁徵平米大约六万有余石而极荒逋负仅万余耳其兑军正粮率皆粮里赔贝□皮而极荒逋负仅折银数十两耳在国家缓此为足为损在穷民负此实不能完臣谓宜令该县极荒之田未完逋负尽行停追将来荒芜可垦而新赋犹可望其不废也至若田有上下区之分查得嘉靖三十八年间曾将下区每亩减耗七升八合止科二斗二升九合二勺共该减米一万一千余石当时荒民稍稍安集未几而法随坏矣臣均查滩占田地以资工费即昆山一县已经查出涂田万余亩若就中分别新旧科粮大略可补该县荒田减则之数至嘉定县东北皆上区滨临江海历年新涨涂田亦不下数千亩久享厚利俱未升科以之补荒有何不可臣谓宜将二县新涨滩田委官尽数丈量明白定为等则升科若干然后将荒区之田斟酌赃罚庶几粮轻而民无畏将来荒芜可垦而正赋可望其能充也部覆如议

○癸未  上视朝

○免保河间所属十四州县河南所属永宁五县拖欠带徵柴直银共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二两七钱三分零其河南见徵的姑准完限仍饬各省直务要当年完角□羊不许过期岁终查参从之

○乙酉兵部题山西冀宁守巡二道驻劄省会所属州县有司之事本宜综理但中间道里辽远遥制为难况事权不一遇警调发动多掣肘今议鴈平兵备道管辖代州繁峙五台崞县四州县岢岚兵备道管辖岢岚保德州兴岚河曲五州县其余各道分管州县地方及守巡兵备分任各有职掌不得相紊鴈岚二道原拟责任添入分管州县即为换给敕书从之

○丙戌衡州府民李仲都计同罗才爵谋娶已故罗才鼎妻邓氏不从率众强殴伊翁罗宪清致令自尽巡按以闻得旨这凶犯谋夺节妇统众强劫毁屋伤人情罪深重着依原拟监候详决○丁亥  上御文华殿讲读

○大学士张居正奏臣于本月二十一日更服墨缞星驰就道但臣原籍去京师几三千里加以道途霖潦每至迍邅哀毁余生难胜劳顿今计五月终旬之限已属稽违此心不遑宁处除候到京之日待谴外谨先奏闻以慰  圣怀得旨知卿已在途朕心慰悦炎天远道便从容<嫶讼Γ拘胁环

○升狭西汉中守备夏年为都指挥佥事铨注河南都司军政佥书

○戊子调原任浙江副使郭天禄为山东副使管理清军驿传以考察不及故也

○己丑给庄浪卫新袭土官指挥使鲁光先敕书

○壬辰  上御文华殿讲读

○癸巳  上视朝○甲午户部题万历五年各边钱粮今当类造揭帖进览据各巡抚等官奏报实在各数目查筭明白随本进呈以便御览宣府镇实在粮四十九万四千三百九石五斗六升料六十六万六千二百六十石八斗五升火□其炒四百三石四斗草二百七十七万七千五百五十九束银八十七万一千四百一十八两二钱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少粮料六万七百二十余石草四十九万一千二百一十余束多银五万二千二百五十余两大同镇实在粮二十七万三千五百七十一石三斗三升料二十五万六千六百六十九石八斗草一百七十万二千一百六十五束银七万一千五百八十五两六钱六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少粮料二万六千三百六十余石草三十六万二千二百四十余束银一十八万七千五百一十余两山西镇实在粮一十万七千三百六十八石七升料一十一万七千二百五十四石二斗一升火□其炒五百六十一石八斗八升草一百一十四万四千九百五十九束银四十六万二千一百九十六两三钱六分铜钱二千五百文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少粮料二万四百四十余石草三十六万二千八百五十余束多银五万八千七百七十余两蓟镇实在粮二十一万一百三十二石一斗料九万九千七百四十六石二斗七升火□其炒九十八石四升草一百六十八万四千九百八十一束银三万一千八百八十八两九钱二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多草一十八万四千五百五十余束银七千四百一十余两少粮五万八千二百余石料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余石永平镇实在粮一十九万一千四百五十四石四斗三升料六万四千五百九十五石九斗一升火□其炒六百九十三石二斗四升草六十五万五千五百六十七束银六百八十七两二钱三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多火□其炒一百二十余石少粮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余石料三千余石草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余束银九千六百余两密云镇实在粮一十五万四千五百七十三石二斗五升料八万七千九百六十四石九斗九升草二百四十二万四千一百九十九束银一十六万七千五百三十五两二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少粮五万七千七百六十余石料七百四十余石多草四十四万九千八百二十余束银五万六千三百余两昌平镇实在粮一十九万九千四百六十八石四斗七升料二万二百一十七石五斗七升草六十四万七千八百八十六束银一万二千五百七十八两八钱一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多料八百七十余石草一十一万一千三百余束少粮六千四百五十余石银七百五十余两易州镇实在粮三万五千九百五十石五斗九升料一万六千六百一十三石八斗五升草六十九万二千六百五十八束银二十八万六千一百四十六两一钱七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多粮一千八百二十余石料九百六十余石草六万四千四百八十余束少银二万六千七百六十余两井陉镇实在粮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五石三升料二万二千五十二石八斗一升火□其炒二十二石草一十五万一千二百二束银六万四千三百七十二两三钱四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多粮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余石料二千八百余石草三千三百二十余束银七千五百七十余两少火□其炒一十二石辽东镇实在粮一十一万三千一百石四斗三升料五万八千二百三十石四斗草二万七千二百二十四束布六十二疋银一十一万四千八百七十八两七钱二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少粮八千五百余石料三千二百三十余石草二十二万一千余束多布六十二疋银五万五千三百七十余两今实在银两内有客兵存积银四万七千一百余两延绥镇实在粮二十万九千四百二十三石三斗火□其炒二百九十四石五斗八升料一十二万七千九百七十四石五斗八升草一百六十五万四千六束银四万七百一十一两七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多粮三万三千八百余石草一千六百三十余束银一万六千三百三十余两少料七千七十余石宁夏镇实在粮五万一千二百一十石八斗九升料一十二万四千三百三石五斗八升草三百三万五千七百七十二束银三万五千三百七十五两七分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少粮一万三千四百一十余石料二万五千一百三十余石草四十九万五千八百七十余束多银七百八十余两甘肃镇实在粮一十五万七千五百二十四石二斗六升料二十九万八千一百六十一石一斗九升草二百八十八万九千一百七十束银一十九万七百七十两一钱六分布二万五千六百五十六疋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多粮一万六千四百九十余石料六万二千四百二十余石草五十万二千八百余束少银一万六千一百余两布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余疋固原镇实在粮一十一万五千七百六十六石一升火□其炒一百三十四石二升料一十二万三千四百九十七石二斗七升草二百一十三万一千九百四十二束银五十七万六千五百八十三两一钱三分布九千七百五十四疋查得本年实在比上年少粮四万三千九百八十余石火□其炒十五石料七千九百八十余石布四千三百八十余疋多草五万五千一百八十余束银六千一百三十余两

○南京福建道试御史王许之奏宗禄不给冗官当裁如臣府瑞州属止三县设粮捕通判二员首领官四员主簿各二员其县不如南昌丰城临川庐陵之大而官多过之皆可减也高安所属洪城阴江二巡简司设在闲村官止住县听差是可省其一也臣又尝任属高州矣通判亦二员计其合府钱粮不及江南小县追徵皆属县官通判徒虚是可省也天下卫所有指挥千百户镇抚不等此辈虽云恩荫不可去而比试之规犯罪之条则当申  祖制以酌行之以用舍之法寓选将之术是武职一清也夫汰一官不但省一禄且免一官之扰即其所省俸薪照旧编徵改充宗禄以彼之盈济此之虚未必无补至于长史教授管官当择贤能任之凡各王府定之以宫室器用之数限之以名封婚嫁之期一有不法辅导官得谏正之辅导官贤否又听抚按举劾内外大小绳绳相制惟止之供俭而益裕本支生息盛而不滥是亦安宗藩权宜之策也议下所司

○修宁前卫要边台一十九座以万历七年为始调宁前参游二营无马步军二千四百一十七名每年共修台六座每名日给米一升五合盐菜银五厘于南卫夫丁银内支用

○乙未大学士张居正抵京  上赐宴于真空寺慰劳备至  两宫慈谕惓惓仍各遣太监颁赐银两果酒有差居正<婠勶-釒>谢○兵部题马匹登耗虽有司存而督率责成要在将领乃甘肃一镇止责守操以下不及总副参游今后各将领须亲诣各营城堡稽验马匹买补分数但系专管营伍有不及数者不论将领等官照依军务事规住俸从之

○丙申  上召见居正于文华殿西室曰先生此行忠孝两全了居正奏谢又问沿途见稼穑何如黎民安否边事近日何象居正一一叩答寻赐银币羊酒又遣司礼监引至  慈庆  慈宁朝谒  两宫圣母谢恩而出

○发太仆寺马价七千两充蓟辽各镇岁饷

○山西督抚高文荐条陈该镇事宜一布兵马以资训练一议驻守以据要害一精衣械以壮军威一葺墩堡以便将领一修边城以严保障部覆如议

○丁酉  睿宗献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追封乐昌王充熏生母成氏为乐昌荣简王次妃

○己亥  上视朝

○升福建行都司掌印署都指挥佥事于嵩充参将分守广西永宁地方

○辛丑  上御文华殿讲读

○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婠勶-釒>参福建巡抚右佥都御史庞尚鹏给繇所报年岁支吾及以前回籍闲住之日遂作实历本内字样粗大误用印信已而尚鹏<婠勶-釒>辩  上令鹏回籍听用

○升兵部右侍郎郜光先为本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狭西三边军务

○壬寅大学士张居正<婠勶-釒>奏日阅员外王用汲全本始知用汲之言阳为论炌实阴以政臣憸邪小人已蒙  圣断处治似可置之无论但其所言有朝廷政体所关天下治乱所系臣若不言将使忠邪混淆是非倒置卒致国是不定政本动摇非细故也臣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赴汤蹈火皆所不避况于毁誉得失之间  皇上不用臣则已必欲用臣臣必不能枉己狥人违道千誉如有捏造浮言欲以荧惑  上听紊乱朝章者必举  祖宗之法请于  皇上而明正其罪此臣之所以报  先帝而忠于  皇上之职分也有旨朕冲幼践祚赖卿受遗  先帝尽忠辅佐以至于今纪纲振肃中外又安此  宗社神灵所共昭鉴唯是奸邪小人假公伺隙肆为谗谮者累累有之览奏忠义奋激朕心深切感动今后如有讹言诪张挠乱国是的朕必寘之重典卿终始一心副朕倚毗至意

○工科都给事中周邦杰<婠勶-釒>劾南京兵部尚书翁大立部覆大立历官中外干济良多留枢事重似难轻为更置有旨着照旧供职

○吏部题狭西苑马寺东路分管少卿王辇照不谨例冠带闲住以御史李时成论劾也

○癸卯升浙江都司军政佥书叶欢铨注福建行都司军政掌印管事

○兵部题秋令方行胡骑易逞各边镇道将急宜加意堤防其在宣大山西贡市处所务要照例抚赏依期贸易而中存限制之意至于酋长远行部落涣散必使处置得宜携二不生其在狭西四镇虏既西逾甘凉则延宁两路似亦无虞然防御策援皆当有备今据顺义东归尚需岁月而所部人众衅孽易生尤当堤备勒兵守险以保万全其在蓟昌东虏之窥伺未忘属夷之反测难定南兵狃于骄逸卫兵困于修工平居视若有余缓急用之恐不足不可不熟计而预为图也其在辽东该镇属获奇功又须防彼诱伏戒我轻贪分犯则按兵各守众人则并力合攻此为要矣如真保则鸠集壮勇谨守关隘以备应援甘固则辑抚羗番离其交构以固藩敌皆所当加意经理也又查得节年秋防颇成虚套今将所辖正奇参游诸营兵马预成整搠开具某营堪战马军若干弓矢若干副甲胄若干领刀杖大铳枪炮若干件所驻城堡粮料若干石草若干束各总兵官当七月之中将各营人马逐一较阅城堡逐一看视明其功罪严行赏罚不得安坐镇城合营调操徒滋劳扰有旨节年分布秋防委多虚套今次所议事理各总督镇巡等官着实举行毋得因循推诿徒事弥文○甲辰户部尚书殷正茂屡<婠勶-釒>乞休至是得旨准致仕

○减顺义怀柔二县马额三分之一自万历七年为始俟人力稍舒再行议泒各州县不为例

○乙巳赐文武大臣及日讲官鲜枇杷

○改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沈应时为吏部右侍郎

○升巡抚大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郑雒为兵部右侍郎

○免广东借用角□羊部银一十三万六百一十三两先是总督凌云翼<婠勶-釒>奏海贼曾一本猖獗所留前银不敷今者寇乱虽平生理未复况前银在查盘之数又是地方一二百年余积又非额派额徵之比覆请除豁止将见贮该司并新宁县库共银一千七十五两三钱六分起角□羊赴部覆得旨

○朝鲜国陪臣李玄培以进贺  两宫圣母徽号至宴如例

○总理河漕都察院右都御史潘季驯条陈治理六事一曰塞决口以挽正河二曰筑堤防以杜溃决三曰复闸坝以防外河四曰创滚水坝以固堤岸五曰止浚海工程以免糜费六曰寝老黄河之议以仍利涉部覆如议有旨治河事宜既经河漕诸臣会议停当着他着实行各该经委分任人员如有玩愒推诿虚费财力者不时拏问参治

○丙午大学士张居正入阁办事  上与  两宫圣母赐银八宝有差○给都督王伟房价银一万五千两庄田五百顷锦衣卫千户刘应节杨臣各房价五千两庄田一百顷

○孝庄睿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  裕陵行礼

○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篆为本院左副都御史

○湖广靖州学生员贾邦奇先后私传妖道金云峰曾光等捏造大乾起运录等妖书诣永顺保靖酉阳三土司投递紏合猖乱未几为宣慰彭龟年所获曾光逃窜抚按以闻得旨贾邦奇等会官审决曾光严拏奏结彭龟年赏银十两余者吏部纪录叙用

○升江北运粮把总杨一经署都指挥佥事浙江都司军政佥书○丁未  上御文华殿致斋三日

○戊申  孝穆皇后忌辰遣宣城伯卫国本  茂陵行礼

○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汪宗伊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

○升山西按察使贾应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赞理军务

○己酉  上召居正于文华后殿时御案有三<婠勶-釒>一为户科停买珠宝二为科道请开滹沱河留中已久  上以手授居正居正奏今  皇上既立  中宫又恭上  两宫圣母徽号诸费不赀但查京库银两原止百万外俱是太仓济边不敢动支容与部臣酌处  上又曰滹沱河非运粮之道已之居正遂言今者修治河工钱粮不敷又不敢请帑该臣议将江南漕粮通行改折一年除正粮角□羊部外其折耗轻赍及运军行粮等项俱令接济河工既不取之内帑又可以<嶅彩见>东南民力似亦可从  上允行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六·宋濂
  ●辽纪叙·田汝成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一·徐乾学
  卷之七百九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第四五认充结状光绪七年八月一一二○六-二·佚名
  第一册 天聪元年正月至二月·佚名
  通志卷一百五十下·郑樵
  卷二·傅恒
  长沙景王刘道怜传·沈约
  封伦传·欧阳修
  江彬传·张廷玉
  明初的恐怖政治·吴晗
  卷之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安国·唐圭璋

      安国字平甫,临川人,王安石之弟。生于天圣八年(1030)。熙宁元年(1068),应茂才异等科入等。赐进士出身,除西京国了教授、崇文院校书。熙宁七年(1074)时,为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坐郑侠事,于八年(1075)初,放归田里。熙宁九年(1076)卒。

  • 赵令畤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三·杨仲良

      真宗皇帝   丁谓事迹   天禧三年正月丙戌,知江宁府丁谓言:『启承天节道场,甘露降。』仍献五言诗。有诏褒答,有和诗赐焉。   四月丁酉,知江宁府丁谓言:『中使雷允恭诣茅山投进金龙玉简,设醮次,七鹤翔于坛上。』上作

  • 卷八·李心传

     时事一  史文惠以论储副受知史文惠初为学官以论储副事受知高皇遂谕大臣令除馆职且曰此乃是一人才也后四日又兼二王府教授及阜陵封建王文惠为王上乞扈从视师奏疏语在阜陵继统事中高皇闻知其奏出于公语大臣曰此真王

  • 怀帝纪·房玄龄

    孝怀皇帝名炽,字丰度,是武帝的第二十五个儿子。太熙元年(290),封为豫章郡王。惠帝之时,宗室诸王争权夺利制造事端,怀帝冲淡朴素,自守清操,门无宾客,不涉世事,专心研究史籍,在当时受到人们的称誉。最初拜为散骑常侍,赵王司马伦篡

  • 后唐纪六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元年(庚寅、930)·司马光

    后唐纪六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庚寅,公元930年) [1]春,正月,董璋遣兵筑七寨于剑门。辛巳,孟知祥遣赵季良如梓州修好。 [1]春季,正月,东川节度使董璋派兵在剑门修筑七座营寨。辛巳(十六日),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派其副使赵季良到梓州来与

  •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吕思勉

    秦汉之世,是我国对内统一的时代,亦是我国向外拓展的时代。中国本部的统一,完成于此时。历代开拓的规模,亦自此时定下。所以秦汉的武功,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问题。中国的北方,紧接蒙古高原。蒙古高原,是一个大草原,最适于游牧民族

  • 卷第廿五·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廿五〈起天平寶字八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廢帝八年春正月乙巳。授正三位文室眞人淨三從二位。在唐大使正四位下藤原朝臣清河從三位。從四位下和

  • 四年·佚名

    (戊午)四年清康熙十七年春正月1月2日○甲戌,獻納權迪、正言朴紳以開城留守南龍翼爲父設宴,因宴具未備,啓罷郞僚,請罷職,上不從。翌日筵中,領議政許積斥之曰:「因上官之啓罷,下官論罷其上官,傷事體,啓後弊莫大。」於是,迪等皆引避,退

  • 總序·佚名

    ○大王諱〈昪〉字〈道升〉全溪大院君第三子。母龍城府大夫人廉氏〈籍龍潭學生贈領議政成化女。〉辛卯〈純祖三十一年〉六月十七日丁酉,誕降于慶幸坊私第〈全溪大院君第〉己酉〈憲宗十五年〉六月六日壬申,憲宗升遐,以純元

  • 大射仪第七·佚名

    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宰戒百官有事于射者。射人戒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与赞者。  前射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马、射人宿视涤。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设乏各去其侯西

  • 目录·傅逊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左传属事目録   春秋类卷一周桓王伐郑子克子頽子带之乱王臣争政定灵昏齐刘康公败于茅戎景王让晋王臣丧亡子朝之乱王朝交鲁卷二伯齐桓公之伯宋襄公图伯晋文公之伯【附襄公继伯】卷

  • 大阳延禅师·惠洪

    禅师名警玄。祥符中。避国讳易为警延。江夏张氏子也。其先盖金陵人。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持金陵崇孝寺。延往依以为师。年十九。为大僧。听圆觉了义经。问讲者。何名圆觉。讲者曰。圆以圆融有漏为义。觉以觉尽无余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四·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我今复以喻明斯义。譬如世间。或有二人。一被金刚坚固甲胄。入于大火炽焰聚中。一被枯草而为甲胄。入于大火炽焰聚中。海意。于汝意云何。彼二

  • 卷第十·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一(南岳下第二世之一) 洪州百丈山怀海大智禅师。(嗣马祖)再参马祖。祖於禅床角。取拂子示之。师曰

  • 太上明鉴真经·佚名

    撰人不详。似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老子讲述,内容可分为三部分。首先言明镜之道,亦称「四规之道」。其法以四枚明镜悬挂前后左右,分照东、西、南、北四方,可见西王母、天皇君等神灵,问之长

  • 春秋详说·家铉翁

    三十卷。家铉翁撰。家铉翁字则堂,眉山(今属四川)人,宋元之际经学家。宋时以荫补官,后赐进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至,丞相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签名。宋亡不仕,元成宗即号“处士”,以寿终于家。此书作

  • 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

    《嘉言录》是李圆净居士编述的,书分十篇三十八章,由《增广文钞》(《全集》第一册)中节录出来,分门别类,拣择安插而成为一册。其所选录的出处,某卷某页,都记载的很详细,可以依照《文钞》全文相互的对阅。《嘉言录》的特点在于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