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八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癸卯朔。

乙巳,宁夏卫地震,东北城垣崩三丈五尺,女墙崩一十九丈。

戊申,岁星犯键闭。

己酉,享太庙。

阇婆国王磨那陀喃遣其臣淡罔巴从等奉表,贡苾布油、红布、檀香、豆蔻等物。

以礼部侍郎朱梦炎为本部尚书。梦炎字仲雅,南昌进贤县人,故元进士,为抚州金溪丞。岁丙午,以故官入京,授国子博士。吴元年,迁翰林修撰、浙江按察司经历。洪武二年,转山西行省员外郎。是年,入为礼部员外郎,寻升侍郎,拜今官。梦炎博学有文,朝廷稽古礼文之事,与有力焉。

以兵部郎中陈铭为吏部尚书。

壬子,命思南宣慰司收集各洞弩手二千人,以备征用。

甲寅,定岁时赏赐军士节钱恩例,令各卫依期给之。

丙辰,命兴化卫指挥使张赫为大都督府佥事。

戊午,永嘉侯朱亮祖奏安东、沭阳二县之野有鬼,民人暮惊。御制敕文,遣使谕祭之曰:“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此前圣格言。然国之有祀,以为民也,祀不为民则非也,若庶民之宜祀者,止于祖宗,非祖宗而祀之,岂特非礼之宜,神亦不享也。且岳镇、海渎、山川之神载之祀典者,莫不承上帝后土之命,以司福善祸淫之权,若祸福倒置,不惬民心,且将获戾于天矣,尚恶得谓之神乎?朕思鬼神之鉴,人虽毫发不可伪,特其变化神妙而人不之测耳。今洪武十一年四月十四日,永嘉侯遣人奏安东、沐阳二县民人暮惊,谓野有持夜炬者数百,或成列,或四散,巡检逐之无有也,击之若有应之者。朕不能尽信,特遣人致牲醴,会鬼神而敕问之。夫中原之地,自有元失政,生民涂炭,死者不可胜计,有绝宗覆嗣者,有生离父母妻子而死于非命者,尔持炬者岂无主之孤魂,而欲人之祀欤?父母妻子之永隔而有遗恨欤?无罪遭杀而冤未伸欤?或有司怠于岁祀而有忿欤?四者必有一焉。朕以四事问尔,尔果何为而然欤?朕自即位以来,事神之礼未尝缺也,然非当祀者亦不敢佞,尔持炬者宜祸其宜祸者而福其应福者,勿妄为民害,自贻天宪。”

置宁川卫指挥使司于成都府、

丁卯,旌表延安府洛川县民张敏道妻赵氏之门曰贞烈。初,敏道遘疾将终,赵氏年二十一,以死自誓。敏道卒,赵氏日夜号哭,亦自经死。事闻,诏嘉之曰:“夫妇,人之大伦,三纲五常,风化所系,有能志不二天,与夫同死,可谓难矣。今赵氏生则同室,死则同穴,较之剔目割鼻,誓死不嫁,诚为过之,宜在褒嘉,以敦民俗。其令有司旌表其门,仍蠲其家杂役。”

户部尚书沈立本免升侍郎,费震为尚书员外郎,王琚为侍郎,又升本部侍郎李焕文为兵部尚书。

辛未,置宁海卫指挥使司于山东之宁海州。

敕谕宁夏卫指挥耿忠曰:“人生天地间,凡智者必脩天爵而保人爵,如是则祸无自而入,福可得而久也。又古人云:‘君子防患于未然。’苟待祸患已至,而欲遏之,不可得已。今都司奏至,言宁夏地震,颓城坏屋,灾亦甚矣,尔以功臣子弟,前者不循轨度,谪降守边,所统者皆非习战之人,亦非忠良之士,若尔所为恩威并著,则功业可成,一或倒置将恐变生不测。今四方宁谧而尔所守之地其变若此,深可警惧也,当省心克己,慎守边隅,毋为憸人所惑,则无患矣。”

是月,重建皇陵碑。上以前所建碑,恐儒臣有文饰,至是复亲制文,命江阴侯吴良督工刻之。

置太原右护卫指挥使司,改太原护卫为太原中护卫,升右护卫指挥同知韦善为指挥使领之。

籍凤阳屯田夫为军。先是,徙浙西民户无田粮者屯田凤阳,至是籍为军,发补黄州卫。

元嗣君爱猷实理达腊殂于沙漠。

升兴化卫指挥佥事赵端男麟为广东都指挥同知。

庆阳、灵州屯田百户山丹等叛,陕西都指挥使叶昇领兵讨捕之,斩山丹等,俘其众二千六百五十人,获马百匹,牛、驼四百余头。

五月壬申朔,皇第十七子权生。

癸酉,命东宫文学傅藻等编纂《春秋本末》。

乙亥,玺书赐秦王樉曰:“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以来,不胜其弊,及吾平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西至于凉州,北至于宁夏,南至于河州,民未休息,予甚悯焉。今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余不急之役,宜悉缓之,勿重劳民也。”又赐晋王 玺书曰:“太原之民困于元氏弊政久矣,又尝出力馈饷,以供我师,勤劳憔悴,吾未尝不矜怜之。尔 之国,务爱养生息,勿复以不急之役扰之,其体吾意。”

丙子,敕工部臣曰:“自古圣王之御天下,武功耆定则修文教,而亦不忘武备也。今海宇乂安,生民乐业,宴安鸩毒,古人所戒,克诰戎兵,王者当务。尔工部其以岁造军器之数,著为令。”于是工部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甲胄之属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马步军刀二万一千,弓三万五千一十,矢一百七十二万。浙江、江西二布政使司各甲胄二千,马步军刀二千,弓六千;湖广布政使司甲胄八百五十,马步军刀一千,弓一千五百,矢二十万;广东布政使司甲胄六百,马步军刀三千,弓一千;广西布政使司甲胄六百,马步军刀二千,弓一千,矢一十五万;河南布政使司甲胄五百,弓一千,矢一十四万;福建布政使司甲胄一千六百,马步军刀二千,弓四千,矢三十万;山东布政使司甲胄六百,弓一千五百;山西布政使司甲胄五百,弓一千;北平布政使司甲胄一千,弓五千二百一十二;直隶湖州府甲胄二百五十,步军刀一千,弓七百,矢一十万;松江府甲胄三百,步军刀一千,弓八百,矢一十万;嘉兴府甲胄二百五十,马步军刀一千,弓八百,矢一十万;苏州府甲胄三百,步军刀一千,弓八百,矢一十万;太平府甲胄一百五十,步军刀五百,弓三百,矢五万;徽州府甲胄二百,步军刀一千,弓一千,矢一十万;广德州甲胄一百,步军刀四百,矢三万;镇江府甲胄二百,马军刀六百,弓七百六十,矢一十万;宁国府甲胄三百,步军刀一千,弓七百,矢一十万;庐州府甲胄一百五十,步军刀四百,弓二百八十八,矢五万;淮安府甲胄三百,步军刀五百,弓三百,矢一十万;扬州府甲胄二百二十,弓二百;安庆府甲胄一百四十五,步军刀六百;常州府甲胄二百,弓一百五十。

高丽国王世子禑遣礼仪判书周谊等贡马六十匹、白黑布一百疋及金银器用,赐谊等钞物有差。

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使来贡方物,赐察度及使者文绮、缯帛有差。

丁丑,浙江都指挥使司言:“台州卫城中军民杂处,请徙营他处,及城垣岁久颓圯,宜加脩筑。”上曰:“农事方殷,未可为也,候秋成议之。”

戊寅,赐中都国子学分教生牛希斗等夏衣,人一袭。

故元枢密副使史家奴等四十一人自辽东来降。

庚辰,辽东地震,有声自东北之西南。

壬午,命工部:凡在京工匠赴工者,月给薪米盐蔬,休工者停给,听其营生勿拘。时在京工匠凡五千余人,皆便之。

癸未,下沙木蛮洞土酋以其众叛,湖广都指挥使司发军讨捕之,擒土酋并其党六十二人,械送至京,命诛其首,余释之,令戍边。

甲申,置府卫指挥使司。

丙戌,月食。

己丑,齐王榑自凤阳来朝,其从官、卫士赐予有差。

丁酉,上以苏、松、嘉、湖之民尝被水灾,已尝遣使赈济,至是复虑其困乏,再遣使存问,仍济饥民六万二千八百四十四户,命户赐米一石,免其逋租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二十八石。

改留守卫为留守中卫亲军指挥使司,增置留守左、右、前、后四卫亲军指挥使司。

戊戌,广平府永年等七县旱,诏免今年夏税。

己亥,以羽林左卫指挥使张铨、武德卫指挥使孙恪、留守卫指挥使谢熊、兴化卫指挥同知张德俱为大都督府佥事,辽东都指挥马云为凤阳行大都督府佥事,各增赐公田一千石。

庚子,平阳府闻喜、万泉二县旱,民饥,诏赈济之。

广东左参政刘益、右参政康济坐事罪当徒,上念其由国子生培养,尝从诸王学于武英堂,命中书纪其罪,降用之。

应天府尹刘仁卒。命礼部致祭,仍令有司护丧,归葬其乡。仁,武昌人,以元故四川行省右丞归附。洪武四年,授四川行省参政。六年,擢兵部尚书。七年,出为广东行省参政。九年,召拜应天府尹。十年,授通政使司左通政,未几,复为应天府尹。其在四川、广东以善政闻,至是卒。

胡兵寇陕西归德之三岔口,河州右卫指挥徐景等率兵击败,歼之,得马、牛、羊以万数。

燕府左傅丘广卒。广,凤阳定远人,初为元帅严文贵养子,因冒姓严氏。从王师渡江,克采石、太平,定金陵,下镇江,进攻常州,取宁国,复宣州。文贵卒,广袭职。从征无锡、常熟,守宜兴,讨庐州,授神武卫指挥同知,克潭州,置潭州卫指挥使司,以广为同知。拔衡山、安仁、广西永州、静江、郴州诸郡县,始复本姓。继讨思州叛酋黄英杰,斩之,授怀远将军,攻拔靖州、绥宁、道州、宁远诸洞蛮寨。洪武七年,还京师,升大都督府都督佥事,阶镇国将军。洪武九年,除燕府左傅。至是卒,追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封昌乐侯,谥景成。

猜你喜欢
  志第五 礼仪五·刘昫
  卷一百一十二·志第六十五·礼十五等·脱脱
  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一·脱脱
  卷二十六·商辂
  客座赘语卷三·顾起元
  卷六十五·杨士奇
  卷之三百五十七·佚名
  第一三○移光绪十年四月四日一一三一四—四·佚名
  一四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书籍目录并委员解送折·佚名
  卷十一 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范晔
  荀朗传·姚思廉
  卷一百七十二·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严观韶·周诒春
  徐崇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三十三·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三十三明 李攀龙 编明七言絶句仙人词【刘基】玉府仙人氷雪姿生来即遣侍瑶池五云隔防尘凡路説着人间总不知汉宫曲【刘基】小雨如烟昼掩扉卷帘忽见燕双飞不知春色能多少总向昭阳栁上归双带子【

  • 卷一百八·杨士奇

    永乐八年九月乙丑朔○改北京滦州河泊所为滦州蚕沙河泊所○丙寅○封楚王槙苐七女为澧阳郡主授张鉴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主配之鉴湖广都指挥佥事皋之从子○丁卯○古路庆之地女直头目不里哈等来朝授千百户之职不里哈等乞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佚名

    正德十六年六月辛巳朔大学士杨廷和等请崇圣学以隆圣治言人君之心惟在于养养之善则日进于高明君心日进于高明则治化可跻于太平矣尧舜三代之君所以养心者必先务学学必待讲而后明必资人而后成是以立师傅保之官专为论道讲

  • 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 具呈进士康有为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材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图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呈请代奏事: 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补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四选举考吏道宋宁宗嘉定七年七月诏省吏毋授参议官八年五月诏赃吏毋得减年参选着为令辽道宗太康九月十一月定诸令史译史迁叙等级金制省令史选取之门有四曰文资曰女直进士曰右职曰宰执

  • 卷第一·黄绾

      伏羲尧舜以艮止、执中之学相传。伏羲之学具于《易》,尧舜之学具于《书》。《易》之微言,莫要于艮止;《书》之要旨,莫大于执中。自是圣圣相承,率由是道。至仲尼出,而大明厥韫,以知止之止指心体,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以

  • 卷一·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一宋 高闶 撰春秋者古史记事之名也凡古史必编年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记事之名盖欲後人以时思之而不忘非独鲁国然也此书乃仲尼约鲁史而修之观公羊传载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则以为不修春秋之辞而晋韩

  • (二十四)朱子论为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禅学。自论敬论静以下,直至论象山论禅学各章,皆可谓是朱子论心学工夫者,惟已时时牵涉到论为学处。朱子既主内外本末一体,则为学之与养心,亦皆由此一体来,亦皆所以完成此一体。本章当续述朱子论为学。朱子论心

  • 复杨棣棠居士书·太虚

    棣棠居士大鉴:屡诵大著,见义之切,卫道之勇,宏法之诚,度人之恳,有一时无两之概,特奉书以申拳拳!即颂慧安!太虚和南。(见居士林林刊第十二期)

  • 身心性命之学·太虚

    ──九年十二月在长沙讲──就中国人向来对于学问之见解,惟身心性命之学,始谓之实学;其余、皆视为肤浅浮泛,故今试与诸君一商究之。略分为三:一 悟身心性命之真理欲发明身心性命之真理,且先作一图,然后分别解说之。    

  •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下·佚名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 诏译  成就入坛法分第十三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不空罥索神咒坛法。此坛是大乘法。为诸菩萨之所摄受。其应入坛若王若臣若诸凡夫。想持愿者与佛平等。以持咒故能益自他。不生恶趣常生善道。

  • 杂阿毗昙心论 第七卷·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七卷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定品第七已说智。定今当说智依于诸定安不动而转是故当思定勤求见真实决定义名智。彼善心正性相续名定。建立义名依。依有二种。共起及次第缘。彼二说名依

  • 卷一·丹霞子淳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一则 青原阶级(参学) 示众云。有修有进索论高低。无证无为那消升降。只如行不出户坐不当堂者。甚处安排则是。 举青原思禅师问六祖大师。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这边如稳当。那畔自相应)。

  • 矫亭存稿·方鹏

    明方鹏(约1521前后在世)撰。是书为方鹏弟方凤所编,有嘉靖间刻本。凡十八卷。前有嘉靖十年 (1531) 吴仕序,末有嘉靖十四年(1535) 方凤跋。《续稿》 凡八卷。前有嘉靖十八年(1539)周凤鸣序,嘉靖十九年 (1540) 自记,末有

  • 桂胜·张鸣凤

    名胜志。明张凤鸣撰。四卷。凤鸣字羽王,漓山(今广西桂林)人。嘉靖举人,官桂林府通判。张氏世居广西,熟知山水,留心桂事,故于万历十三年(1585)纂成《桂胜》、 《桂故》书十二卷,刻其前四卷即为是编。约十一万字。卷首有序。

  • 燕子春秋·郝懿行

    《燕子春秋》主要版本有《郝氏丛书》本和《郝氏遗书》本。该书共一卷,总计不足2000字。全书以一年十二个月为主线,将燕子在每个月中的各种不同行为逐一安排进去,构成燕子在一年之中的行为记录。该体例结构简洁、清晰,

  • 元史·宋濂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210卷,系明朝宋濂、王祎等编著。书中内容从宋开禧二年(1206年)起到明洪武二年(1370年)止,记载了165年元之历史。洪武二年,李善长、宋濂、王祎等奉诏,征汪克宽等 16人为纂修,据元十三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