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

洪武十一年六月辛丑朔,命齐王榑复之凤阳。

戊申,改黎州长官为安抚司,以长官芍德为安抚使。

己酉,以兵部尚书李焕文为吏部尚书,户部侍郎王琚为兵部侍郎,吏部尚书陈铭为都督府掌判官。

壬子,遣使致祭故元幼主于沙漠。上命礼部臣曰:曩者,“元运既终,其末帝能知天命,遁归沙漠,今闻其子爱猷识理达腊殁,可遣使吊祭。”礼部臣对曰:“道里辽远,使者难至,况彼久离中华,渐变异俗,非典礼所加。”上曰:“帝王以天下为家,彼不出覆载之外,何远之有?彼虽异俗,其爱憎之情未尝不同,敬其主则其臣悦,况典礼所加,其孰肯违德舍礼哉?”于是自为文祭之,曰:“生死废兴,非一时之偶然,乃天地之定数,古之圣贤于是四者一或临之不为之变,何也?盖知天命而不惑者也。君之祖宗昔起沙漠,弯弧执矢,入城中国,横行天下,九夷八蛮尽皆归之,非天命不至是也。及君之父子,正当垂衣守成之时,而盗生汝頴,华夏骚然,号令不行,以致失国,此人事欤,天道欤?朕于其时,非有三军六师以威天下,乃代君家而为民主,亦莫非天命也。曩者,君主沙漠,朕主中国,君与群臣乃固执不移,致边警数兴,今闻君殡于沙漠,朕用恻然,特遣人致吊,奠以牲醴,以享尔灵,尔其鉴之。”

上以凡祭祀,大祀、中祀用制帛外,其小祀又有用楮钱者,其事出于近代,甚为不经,命礼部议之。“按周礼,大祀用玉帛,次祀用牲币,小祀用牷牲,今议在京大祀、中祀俱宜用币,在外王国及府州县祀典神祇亦如之,其余小祀只用牲醴。”

庚申,赐各都司属卫千户以下钞有差。

辛酉,辽东都指挥使司奏新附降胡一百六口、牛马一百七十匹。

壬戌,礼部奏:“京都大社、大稷既同坛合祭,其王国、各府、州、县仍用旧制,于礼未一。今议亦合同为一坛,神主皆依京制,用石主埋于坛南,木主二,祭则设之,祭毕收藏。其配位旧以勾龙配社,后稷配稷,今大社大稷既奉仁祖淳皇帝配,其王国府州县无可配者,难设配位。今议王国社宜称国社之神,稷宜称国稷之神,府则称府社、府稷,州则称州社、州稷,县则称县社、县稷。”从之,命颁其制于天下。

夜,荧惑犯右执法。

丙寅,置燕山中、左二护卫指挥使司。

丁卯夜,宁夏卫风雨,兠鍪旗槊有火光。

己巳,五开洞蛮吴面儿等作乱,靖州卫指挥佥事过兴死之。初,面儿以邪法惑人,因聚众为乱,兴即以兵三百往捕之,众寡不敌,兴父子为贼所执,俱被害。事闻,上命辰州卫指挥杨仲名率师讨之,敕曰:“三苗无道,倚恃险厄,不通人事,不奉天时,屡起盗心,久为民患,近又杀害过兴,罪不可恕。今命尔为总兵官,率辰、沅等处官军及土著隘丁兵夫以讨之。尔其思制人之韬略,相机进取,以弭民患,其辰、沅等处应调官军,悉听节制。”

秋七月辛未朔。

壬申,徙汜水县治于成皋。

丁丑,享太庙。

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平阳府猗氏等县旱,饥,命户部户赈米一石,仍蠲其夏税。

戊寅,以前户部尚书沈立本署刑部侍郎。

己卯,宁夏大雨、地震。

蒲州万泉县旱,饥,诏发廪赈之,户九千三百三十七,给粟、麦一万二千七百三十九石。

辛巳,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属卫军士城岷州,置岷州卫镇之,又置碾北卫指挥使司。

癸未,置宁山卫指挥使司。

甲申,岁星犯牛宿。

乙酉,工部奏:“诸王国宫城纵广未有定制,请以晋府为准,周围三里三百九步五寸,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制曰:“可。”

戊子,敕秦相府官曰:“王府设官,本古之道,然古者惟以文章之士匡辅诸王。朕封诸子,兼设武臣于相府者,盖欲藩屏国家,御侮防患,无事则助王之治,所以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今靖江相府官与指挥耿良不协,甚有欺凌指挥之意,由是命武相有警则出而为将,护卫指挥副之归,则勿与金榖、刑名之事,军务则文武议之,无事则导王以善。或中书省文移,有乖朕意,尔即如敕行之。”

庚寅,秦相府奏请王府救获日月薄蚀之礼。礼部议曰:“周礼,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秋传》曰:‘非日月之眚,则不鼓。’书曰:‘辰弗集于房,瞽奏鼓。’自古日月之灾,自天子至于庶人,皆不遑宁处,则亲王亦当救获,但王府崇严之地,百官会集而鼓,于理未宜。今议:凡遇日、月食,亲王止于露台行礼,不鼓,其大小官员则鼓于布政、按察二司。”从之。

辛卯,西安府华州蒲城县、同州郃阳等县旱,命蠲其租。

壬辰,赐北平、辽东等五都指挥使司属卫军士冬布、丝绵等物。

置弘农卫指挥使司。

癸巳,皇第四孙高炽生,今上嫡长子也。

丁酉,命禁谪戍人不得上封事。时官吏军民犯法谪戍边及输作屯种者多上封事,以希进用,考其言皆虚诞无实,故命禁止,俱不得上封事,陈情建言及借用有司印信,违者皆坐重罪。

己亥,遣光禄寺少卿徐英以茶、纸、衣服往罕东市马,得马四百六十九匹。

遣广东布政使赵孠坚赍诏谕故元丞相驴儿于应昌,曰:“天应恶盈而好谦,喜生而恶杀,此亘古今之明训也。曩古,天更元运之时,卿率步骑,著坚贞之节,捍御边陲,今已十一年矣。尝遣人通问,未得报音,故再遣人诣所在,以御寒之衣赐卿,卿能受赐,安处塞上,以脩后嗣之福,岂不智人也哉?朕言至此,惟卿以智量之慎,毋为遇者所迷。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惟顺理则吉,卿宜审之。”

是月,苏州、松江、扬州、台州四府海溢,漂民居,人多溺死者,诏遣官存恤之。

八月庚子朔。

辛丑,赐羽林等卫军士十万七千六百余人麦,凡十六万一千四百余石。

壬寅,遣官祀历代帝王。

癸卯,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遣官祭旗纛。

丙午,岁星犯房宿。

丁未,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申,祭大社、大稷,祝文与春祭同,但改“告祀”为“报谢”。

以前刑部侍郎顾礼为户部侍郎。

置凤阳中、右二卫指挥使司。

甲寅,高邮州献白兔。

乙卯,平凉府华亭县雨雹伤稼,诏免其税。

辛酉,夕月。

壬戌,乌思藏故元赏司巴司徒公奇扎思及监藏巴藏卜等遣酋长阿由来朝,贡方物。

西平卫指挥佥事撒儿扎拜、百户巴麻、完者帖木儿等来朝,献马及甲胄等物,赐衣钞有差。

丁卯,诏苏州诸府濒海居民被风潮者,官为赈济之。

戊辰,赐京卫军士绮罗、绫帛等物。

己巳,以工部侍郎朱瑛为尚书。

是月,免应天、太平、镇江、广德诸府州秋粮。诏曰:“朕昔率兵东渡大江,姑孰、金陵、京口、宣城、广德、徽州、长兴、安吉、宜兴、江阴相次来附,不逾三年,尽入版图,当时四方豪杰相为雄长,殊声异教,自非吾民供亿之勤,朕亦岂能平祸乱,一寰宇而为天下主?今祸乱已平,朕居大位十有一年,尝念尔民其劳久矣,虽我子孙亦当累世不忘,故特尽免今年田租,以宽民力。呜呼!兴王靖乱,肇福天下,念我良民既劳于先,必报于后,故兹诏谕,其悉朕怀。”

赐靖州卫军士米、钞,凡米三千五百石,钞一千四百锭有奇。

遣使赍诏往金山,谕元将纳哈出曰:“人生天地间,能观天地变化之机,知时识势而不失者,乃为杰丈夫。古人有云:‘活千人者,其后必封。’尔为元臣忠则忠矣,何苦违天道,眛人事,而失德若是耶?昔者,尔被获于江东,朕特纵尔归,此朕顺人心而生全尔也。大抵人蹈患难者,孰不欲脱患难而全其身,当时尔在俘囚之中,果愿死乎,生乎?若以此心度之,则必不敢肆其残忍矣。凡两军之间,有力不及尔者,被尔拘囚之,尔能以己之受患欲脱之心推及俘囚,尔必大昌,福及后嗣矣。尔乃不能以己心推之,尽杀弗顾,如去年冬尔将兵寇我辽境,回军之日,弃卒多矣,朕皆生全之,未尝轻杀一人。曩者,万户黄俦奉朕命而往,岂俦之所愿哉,实由朕命,不得已也。且其人尝有恩于尔,何期尔不思好生恶死之情,一旦杀之,尔之患难为俦所生,俦之身为尔所杀,人可欺,天不可欺,天心监尔祸将归焉。今尔与朕守边将士旌旗相望,略较胜负,彼此相当,矢石之下,罹害者众,然已往之事不咎,未来者可不思乎?自今已往,若能通一介之使,雪前日之愆,朕亦不较,不然,必致生缚。于此之时,何面目以见朕?谕至,其审思之。”

九月庚午朔,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上御奉天殿,颁历于诸王、百官。

癸酉,册第二皇女为宁国公主。

丁丑,太白犯氐宿。

戊寅,成都、华阳二县地震。

吉安侯陆仲亨、汝南侯梅思祖赴召违期,法司劾之,上命收仲亨公田,停思祖岁俸。

以应天府上元县官民田为司菜局蔬圃官田,除租,民田给其直。

壬午,赐河南征北将士五千二百八十四人,钞六千四百八十二锭。

甲申,祭周天星辰。

置黔江守御千户所。时彭水县知县聂原济言:“黔江地接散毛、盘顺、酉阳诸洞,蛮寇出没,屡为民患,宜设兵卫屯守。”诏从其言,置千户所镇之。

乙酉,赐在京及北平诸卫将士文绮、缯帛有差。

丙戌,敕谕韩国公李善长等曰:“卿等董工大祀殿,已有日矣,尚当善抚工匠,令早完之。明日实朕父母劬劳之辰,旧称万寿节日,近年庆贺之礼,有司率皆因此扰民,已下令止之。卿等来日勿以此废事而离役作之所,当谨之毋怠。”

丁亥,置遵化卫指挥使司。

夜,太阴犯天街。

己丑,客星扫天弁,西南行入尾。先是,甲戌见于五车东北,丁丑入紫微,戊寅发芒长丈余,扫内阶,庚辰入紫微宫,扫北极五星,壬午犯东垣、少宰,甲申入天市垣,丁亥入天市。自是至十月己未,云阴不见。

辛卯,礼部奏:“王国所属府卫诸司,正旦、冬至、庆贺之礼未有定制,多以为请。今按礼有等,威尊无二,上进笺则非所宜,其令王府亲临衙门,至期躬行贺礼,在外诸司则预遣佐贰官一员,随班行礼。”从之。

壬辰,太原地震。

丙申,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诰曰:“朕昔居微时,荐罹亲丧,艰于宅兆,尔继祖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惠朕,朕得安厝皇考、皇妣,眷兹大惠,云何可忘?而岁月易流,厚德莫报,慨念实深,兹特赠尔为义惠侯,以荣尔于冥冥。尔其有知,服兹宠命。”其妻娄氏追赠为义惠侯夫人。诰曰:“一家之兴,必以其人,非惟夫道之独脩,亦由妇德之协相。义惠侯妻娄氏和柔慈惠,克成厥家。曩者,朕寓是方,家遭流疫,二亲俱亡,求地而葬,尔夫妇乐惠斯土,致朕皇考、皇妣阴宅于斯,至今难忘,特赠尔娄氏于冥冥为义惠侯夫人。尔其有知,歆服兹命。”遣官赍诰命,仍为文,以牲醴祭之。

中书省奏减各处中纳淮浙盐米数,河中府引减四斗,河东及岷州减三斗。从之。

赐河南等卫指挥周岩等八十一人公田,米二万二千一百四十石。凡为事复职及新除未立功者不给,其有祖父殁于王事子孙袭职者,或父子皆亡,或父亡有子者,或子幼未立战功,或在任有犯笞赎罪名,或虽有战功而犯私罪,或初归附者,或无后而养子承袭者,命兵部列名以闻,惟有过者不给,余皆给之。

置府军左、右二卫指挥使司。

是月,襄阳卫指挥使李琛卒。琛,沔阳之景陵人,初从陈友谅为裨将。庚子夏,从友谅入寇,被擒,上见其骁勇,释之。友谅亡,遣还景陵,招其麾下。甲辰,授广武卫指挥副使,屡从大将军徐达、卫国公邓愈征伐有功。洪武四年,升指挥同知,调守襄阳,寻升指挥使。琛为人谦而好学,常以俭约自处,虽历富贵而其心澹泊若寒素时,所得俸入皆以给助亲旧之贫者。及卒,家无余资,一室萧然,人称其贤云。

永宁卫落下池贼人作乱,指挥张兴率兵讨平之。

赐中都国子助教贝琼致仕。琼字廷臣,嘉兴崇德人,性坦率,不事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之言,善为文。年四十八,始领卿荐。张士诚据姑苏,累徵不就。洪武三年,荐脩《元史》。六年,擢国子助教。九年,迁中都国子学助教,教勋臣子弟。琼素有名誉,虽将校、武夫皆知敬礼。至是致政,明年卒于家,有《清江文集》行于世。

复遣使吊祭故元嗣君于沙漠。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列传第九十九·脱脱
  雍正上谕 二、朕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雍正
  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蔡东藩
  顺治元年七月至顺治三年十二月·蒋良骐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六·王祎
  台湾郑氏始末卷一·沈云
  通志卷四·郑樵
  一三四一 谕《荟要》二分着派懋勤殿翰林会同纪昀悉心勘校·佚名
  卷之一百十八·祁韵士
  第9章 “一·二八”上海大战·冯玉祥
  方正化传·张廷玉
  卷二·吴师道
  五国约而攻秦·佚名
  卷二百二十·佚名
  卷十五·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三·彭定求

        卷183_1 【越中秋怀】李白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   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   何必探禹穴,逝将

  •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臧懋循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杂剧(元)关汉卿撰●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杂剧目录楔子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柳耆卿错怨开封主 正名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楔子〔冲末扮柳耆卿引正旦谢天香

  • 古今词论·王又华

    ○杨守斋词论杨守斋曰:作词有五要,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疯,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第二要择律。律不应月,则不美,如十一月须用正宫,元宵词必用仙吕宫为相宜也。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

  • 卷十二·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二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二十五首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按旧唐书永王璘传云璘以薛缪李台卿蔡珦为谋主其即此台卿欤太白之见辟於永王璘想斯人为之累也】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

  • 第四回 佳人出狱·蒲松龄

    不说张鸿渐在施舜华家,成其夫妇,却说方娘子在监里,已过了一个年头。 [叠断桥]佳人在监,佳人在监,不觉光阴又一年。花炮闹喧喧,才知年头换。锣鼓喧天,锣鼓喧天,元宵佳节万人欢;那知受罪人,啀哼到二更半! 小姐初到监里,觉着甚是难

  • 原序·张宪

    玉笥集原序予尝於岳武穆王精忠录阅先辈张思亷所作诗歌其辞气抑扬感激所以为王自处而表其忠烈者曲尽无遗意其为人必慷慨瓌特以忠义自许非可以一诗人目之也惜未观其全集以究其藴乃者常山丞前侍御黄君玉辉发其尊府佥宪嘿

  •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十一·来保

    艺文平定金川歌【有序】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臣】陈大受【臣】闻干司虎首执参觹以厉伐坤为龙尾拓河汉以包荒是以玉麟象仁金彪示义青邱搏羊水之凶丹浦戮犬戎之孽两虬御姒轧防风之专车八骏骖姬跐偃王之无骨或囚饕餮于三

  •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後,掌四岳有功,封之於

  • 卷二十·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宋 林之奇 撰说命上       商书此三篇盖史官记载商之高宗恭黙思道梦得贤臣傅说立以为相与之反覆商较议论为治之道与夫学问之大方而其文烦多故其防分为三篇名曰説命而有上中下之别

  • 卷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圜丘祀天史记封禅书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爲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李奇曰宿犹斋戒也】通权火【张晏曰权火防火也状若井桔橰其法类称故谓

  • 卷三百三十四·佚名

    △初分善学品第五十三之四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则不行色。亦不行受想行识。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则不行眼处。亦不行耳鼻舌身意处。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则不行色处。亦不行声

  • 卷七十三·道世

    △十恶灾第八十四(此有十三部)▲述意部第一悲夫!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漂沦苦海,任焦烂而不疲。若苍蝇之乐臭尸,似飞蛾之投火聚。良由迷沈多劫,备历艰辛。具受众苦,迄今烧煮。故如来大悲,不忍永弃,示其苦乐,令其欣厌。故於此篇略

  • 北山录卷第二·神清

      法籍兴第三(此篇明如来一代时教经律论兴建之由也)  道树降魔穆清天下(佛初成道于伽耶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以智慧力降魔之后法界肃静也)。垂世立教四十九年(以三十成道。四十九年说法度人。七十九岁入灭也)以经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七·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宋故明州延庆寺法智大师行业碑  明州延庆寺传天台教观故法智大师塔铭  四明法智尊者实录  十不二门指要钞序 天竺(遵式)  祭四明法智大师文 同前  悼四明法师大师诗 同前

  • 卷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十一张洪赈张廷珪辛替否传张洪赈名普惠。常山九门人。其学精於三礼。兼善春秋百家之说。仕魏为谏议大夫。每朝廷有大议。必据经义反覆陈论。无少屈。时孝明帝不亲视朝。郊庙之事都委有司。营造寺像略无休息。洪

  • 钏影楼回忆录·包天笑

    近代文学回忆录。包天笑著。书分正续编。正编写于1949年。初载香港《大华》半月刊和《晶报》。1971年6月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平装1册。卷首有1971年3月30日柯荣欣《序》、1971年2月作者《自序》及本书《缘起》

  • 娑罗馆清言·屠隆

    《娑罗馆清言》二卷,《续娑罗馆清言》一卷,是书录作者心得,记载善言懿行,“以化诱愚俗”,明德喻理。是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标点整理。从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娑罗馆清言》作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