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三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诗删卷三十三

明 李攀龙 编

明七言絶句

仙人词【刘基】

玉府仙人氷雪姿生来即遣侍瑶池五云隔防尘凡路説着人间总不知

汉宫曲【刘基】

小雨如烟昼掩扉卷帘忽见燕双飞不知春色能多少总向昭阳栁上归

双带子【刘基】

嫁时双带綉麒麟翠叶金花色色新宁教玉匣防蛛网不肯将来别赠人

竹枝歌【刘基】

阳台云雨谩荒唐巫峡啼猿枉防肠莫向苍梧山下去九疑愁色满潇湘

春江曲【刘基】

江上风帆日日归独自狂夫音信稀无因化作防防鸟随着郎船到处飞

宫词【高啓】

南风吹防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水殿云廊三十六不知何处月明多

少年行【高啓】

下直平明出禁门提携博局伴王孙寳刀不敢将输却明日沙场欲报恩

洞房曲【高啓】

洞房香吐合昏花月转勾栏啼乳鸦今宵有酒留君醉不信倡家胜妾家

呉宫词【高啓】

芙蓉水殿屧廊东白苎秋来不耐风怪得君王长夜醉月明歌舞在舟中

楚宫词【高啓】

雨去云来十二峯渚宫楼阁暮重重细腰无限空相妬不觉瑶姬梦里逢

魏宫词【高啓】

翡翠明珠入掌新承恩长占邺宫春至尊休信陈王赋那得人间有洛神

呉王井【高啓】

曾开鉴影照宫娃玉手牵丝带露华今日空山僧自汲一缾寒供佛前花

宫女图【高啓】

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山中别宁公归西坞【高啓】

一上香台看落晖沙村孤树晚依依老僧不出青山寺只有钟声送客归

方匡师画【高啓】

画图忽见白云峯茶屋香台树几重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谁讶不闻钟

戴叔鸾入江夏山图【高啓】

归隠初辞荐辟章西风黄叶满车箱青牛只识山中路不是无心向洛阳

十二红图【杨基】

何处飞来十二红万年枝上立东风楚王宫殿俱零落説尽春愁细雨中

红椒仕女图【杨基】

两树红椒隔禁扉晚凉携伴试罗衣金铃小犬迎人吠应怪秋来出院稀

燕山春暮【张羽】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栁花飞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絶春归客未归

望阙口号【刘子肩】

阊阖排云玉殿开千官鹓鹭早朝囬不知谁献王褒颂得奉君王万寿杯

江行【董良史】

江水悠悠江路长孤鸿啼月有微霜十年纵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寄王彦举【孙蕡】

緑杨隂下玉骢嘶丝络银瓶带酒携梦入南园听夜雨不知身在蒋陵西

题朱舍人为史太守冩梧竹【林鸿】

舍人退食冩闲情公子开椷玉雪清曾向凤池同夜直掖垣梧竹总秋声

淮西夜坐【袁凯】

萧萧风雨满闗河酒罢西楼听鴈过莫怪行人头白尽异乡秋色不胜多

客中夜坐【袁凯】

夜雨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鴈三更雨何处行人不防肠

画马【刘绩】

双驹汗血已斑斑蹀躞春风意态闲闻道千金求骏骨不应龙种在人间

赠同舟从军林生【任立】

青天无尽碧波长百尺云帆挂夕阳海路音书何处寄北风征鴈不成行

城南书事【赵羾】

三年为客寄龙沙望防南云不见家唯有受降城外月照人清泪落胡笳

步虚词【王恭】

緑章封事奏瑶京侍女如花弄玉笙夜半朝囬人上鹤九天环佩月中明

诏直内阁即事【胡俨】

清晓朝囬秘阁重坐看宫树露华浓碧牕朱户图书满人在蓬莱第一峯

重登岳阳楼望君山【王英】

南湖烟水接天流天际孤峯掌上浮欲吊湘君何处是不堪重倚岳阳楼

到扬州【钟政】

树绕人家水抱城何郎去后减诗情不知东阁梅何处二十四桥空月明

甘州【郭元登】

甘州城西河水流甘州城北胡云愁玉闗人老貂裘敝苦忆平生马少游

蓟门秋夕【熊直】

清漏迟迟月转廊博山销尽水沉香重城不锁还家梦两夜分明到故乡

竹枝歌【薛瑄】

锦官城东多水楼蜀姬酒浓消客愁醉来忘却家山道劝君莫作锦城游

旧游即事【沈愚】

冶城东畔旧亭台寂寂朱扉映竹开一树碧桃都落尽去年蝴蝶却飞来

寄淮南【沈愚】

江南江北路迢迢风满江帆鴈影飘最好凤凰台上月共谁携酒听吹箫

古词【张楷】

罗帕凝香湿未干朱樱外雨生寒灯花知是虚传喜落尽青煤誓不看

题画瓜【聂大年】

翠实离离引蔓秋西风凉露满林丘东门尚有闲田地千载无人説故侯

题赵仲穆挟弹图【李东阳】

东风挟弹小城春游骑飞缰不动尘道上相逢休借问卫家兄弟霍家亲

画竹【李东阳】

汉臯亭上起秋风夜逐湘灵下楚宫晓入碧云看不见堕钗遗佩各西东

呉宫【杨时秀】

画栋云消夜色清宫前沟水作秋声如何醒得呉王梦多少花枝压禁城

闺怨【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郊祀歌【李梦阳】

坛官秉笏候金钟月出西南照雪峯不向蓬莱看五色那知天子是真龙

赠黄州守【李梦阳】

黄州江比使君清赤壁山留万古名黄州小儿骑竹马来时相送去时迎

过王子【李梦阳】

率尔高阳饮博徒酣歌击剑胆何麄金门贵客如相许径脱霜裘付酒垆

赠李沔【李梦阳】

云梦茫茫绕一州滔滔江汉古今流问俗不须乗五马画船铙吹水乡游

云中曲【李梦阳】

白登山寒低朔云野马黄羊各一羣冐顿曾围汉天子胡儿惟説李将军

塞上【李梦阳】

天设居庸百二闗祁连更隔万重山不知谁放呼延入昨日扬河大战还

归途咏古【李梦阳】

河济谁言不共流青春恶浪古懐州荡摇少室三花树倒映天坛白石楼

登啸台【李梦阳】

白日红云拂地流醉乡吾亦步兵游登台左盼黄河转緑水洪波不尽愁

春日谩兴【李梦阳】

十日不出花尽开城南城北看花来即教闭户从花尽莫遣看花不醉回

送周判官【李梦阳】

青灯緑酒五花裘客舍新秋萤火流问君不饮真何事明日出城风叶愁

诸将入朝歌【何景明】

羣公陪宴栢梁台殿上传呼万寿杯元戎节钺来江上使者楼船泛海回

寄郑继之【何景明】

台岳中峯防雾生石梁遥挂赤霞城仙潭尺素传云鲤报尔今寻华顶行

送汝庆还闗中【何景明】

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终南篇【何景明】

离宫别馆旧京华表里闗河属汉家二阁天围青锦帐五台云涌石莲花

燕京夏歌【徐祯卿】

暑殿金泉枕碧山清凉楼阁五台间赤日不行防岭北雪花长绕玉门闗

送萧若愚【徐祯卿】

送君南下巴渝深予亦迢迢湘水阴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

迎銮曲六首【边贡】

金陵今古帝王都碧石清江一画图五圣百年虚想像銮舆曾到此间无

其二

自采民风问老农微行不遣近官从那知天子闗天象到处云成五色龙

其三

羽葢霓旌晓出游绀霞红日抱江流云中帝子三千阙海上仙人十二楼

其四

弓如满月向江开箭挿寒潮卷浪回水上鼋鼍莫深避我皇元为射蛟来

其五

潮落江门烟水秋云帆月下过扬州两京驰道三千里夹岸垂杨接御沟

其六

瑟瑟金风鸣玉銮路车何日到长安官河不似江涛险只恐秋深白露寒

金陵逢方日升【边贡】

燕市分携十七春白门相见白头新凤凰楼下含春客江海飘零有几人

刘希尹谪寿春【边贡】

淮南花雨送春还丛桂隂隂郡阁闲自是刘安有仙骨谪居犹近八公山

送潘伯振守汉中【边贡】

石栈凌云鸟道斜汉中城府枕三巴枫林落叶猿声满那得行人不忆家

送苏别驾【边贡】

去嵗秋风别省闱木犀花落雨霏霏那知此日江陵郡春草连天送客归

题美人寄胡丈【边贡】

月宫秋冷桂团团嵗嵗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説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海青图【边贡】

云暗胡天雪满衣鴐鹅声乱海青飞李陵台下隂山北正是单于夜打围

敖子发水亭【边贡】

曲径囬廓接圃深竹牕松户晓隂隂幽花不阻三春梦明月长悬万里心

观城歌【边贡】

睥睨连云十二楼西南形胜数荆州已教岘首为屏绕更遣巴江作带流

杂兴【边贡】

御沟东畔栁成林御水盈盈十里隂白马青衫桥上客春来多少故园心

大隄曲【边贡】

大隄女儿花见羞大隄杨栁映青楼金台满注楚城酒醉杀狂夫不解愁

緑珠怨【边贡】

主家高楼天与齐妾身不惜委黄泥他生愿作衔泥燕长傍高楼梁上栖

送客【王云凤】

春湿蒸云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愁看陌上青青草送尽行人总不知

皇帝行幸南京歌二首【薛蕙】

翩翩翠葢覆鸣銮诏许都人夹道看乐府尽歌杨栁曲后车多着鵕防冠

其二

燕姬玉袖抱箜篌马上长随翠辇游春来照影秦淮水爱杀江南云母舟

櫂歌二首【郑善夫】

鸿鴈飞来风雪心鸿鴈飞去天山隂二月天山风雪浅六月天山风雪深

其二

青螺江头游子吟黄金台上秋云深风尘一别一万里美人驾车伤我心

送刘伯儒侍御谪岭南【郑善夫】

尉佗城外泛孤槎西望峨眉不见家莫道日南天万里归心一夜过三巴

答林炫见懐【方豪】

榕江江上片帆归江草江花映竹扉明月长看渔父醉白鸥不道主人非

平南凯还歌【王廷相】

诏下团营大防兵我皇亲作冠军行九河压地楼船去八月横天剑防明

行边【王廷相】

榆林上郡跨雄图况是君王拜郅都夜发金符催出塞朝开罽帐献擒俘

巴人竹枝歌【王廷相】

江草江花满眼新不知郎处几多春愁来欲上东峯望上到东峯愁杀人

游仙【王廷相】

南极老人乗彩霞赤松仙子上清家海阳旧种扶桑树春到齐开五色花

宫词【王廷相】

云髻蛾眉紫凤笙三千队里独分明君恩莫作寻常看一别昭阳便隔生

扈从谒陵歌【王廷相】

十二龙旗向晓开行宫深度五云来词臣奏罢长陵赋不数甘泉侍从才

谩成【韩邦靖】

沙苑烟光近白楼黄河清渭两交流牛羊落日新丘垅杨栁春风古渡头

登石钟山望庐山【张治】

庐岳亭亭翠万重悬泉千尺挂飞龙石钟山下江如镜映出青天五老峯

 

古今诗删卷三十三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七十三·彭定求
  朱元夫·唐圭璋
  葛立方·唐圭璋
  卷十三·陈廷敬
  诗法家数 全文·杨载
  第十二出 肥遁·李渔
  第三十七章 妻子哭别·屠隆
  第三幕·老舍
  白云樵唱集卷一·王恭
  才调集原序·韦縠
  卷477 ·佚名
  卷十二·冯惟讷
  忆菊·闻一多
  黄孝迈词作鉴赏·佚名
  须溪四景诗集巻一·刘辰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跋·乾隆

    臣等窃惟诗与书相表里藴之为性情达之为政事三古圣人所以建极敷言化导天下之道胥一贯也顾书质而有则诗婉而多风其体不同其实之以理则一自风雅道降抽华遗实者徒以诗为吟弄陶写之具博者骋其葩藻陋者流於侧艳而於是诗

  • ●卷十二·陈康祺

    ◎任象元之学行吴江诸生任德成象元,笃于儒行,奉朱子白鹿洞规,因集明以前先正格言与洞规相发明者为一书,曰《洞规大义》。居乡勤施济,置社仓,创义塾;岁饥,煮粥食饿者,乡人德之。一夕步于庭,有偷儿方逾垣下,见象元惊欲窜走。徐语之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正统九年十二月乙已朔 上省郊祀牲○升提督易州山场柴炭通政司左通政陈恭为工部右侍郎仍理前事恭九载秩满保定等府州县采柴夫数千余人奏乞留恭提督吏部以闻故有是命○兀者卫都督剌塔劄童卫指挥塔哈纳等爱河等卫指挥朵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论励臣之道·陈亮

    臣闻上下同心,君臣戮力者,事无不济;上下相蒙,君臣异志者,功无不隳。春秋之时,晋伐楚,三舍不止。大夫请击之,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寡人之过也,如何其辱诸大夫也?”大夫曰:“先君之时,晋不伐

  • 一二○一 吏部为知照办理《诸史同异录》人员分别议处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二○一 吏部为知照办理《诸史同异录》人员分别议处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七日吏部为查议具题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五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题,五月初三日奉旨:皇八子永璇着销

  • 谢弘微传·李延寿

    谢密字弘微,晋朝西中郎谢万的曾孙、尚书左仆射谢景仁的侄子。祖父谢绍,是车前司马。父亲谢思,是武昌太守。谢弘微十岁的时候,过继给了堂叔谢峻,他的名字犯了所过继家中的忌讳,所以以字行世。童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

  • 陈亮传·脱脱

    陈亮字同父,婺州永康人。陈亮出生时,目有光芒,成人后,才气超凡。陈亮喜欢谈论兵事,且思维敏捷,论议风生,数千言的文章可一挥而就。陈亮曾经用心考察古人用兵成败之得失,并著有《酌古论》。郡守周葵读此书后,主动与陈亮商讨,从而

  • 卷十一·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一武功附武备雍正元年癸卯正月丙午策妄阿喇布坦使臣垂纳木喀等朝见上命都统拉锡理藩院尚书特古忒传谕曰尔国台吉在我圣祖皇考时虽有微劳亦多罪戾乃无

  • 卷十四 礼九(嘉礼 )·龙文彬

    ◎经筵日讲洪武三年二月,上御东阁。学士宋濂、待制王讲《大学》。十六年八月,上御谨身殿,命东阁大学士吴沈等进讲《周书立政。》十八年九月,上御华盖殿。大学士朱善以《周易》进讲。(已上《礼通考》。 )洪武中,令儒臣更

  • 颜氏學記卷七·戴望

    恕谷四 先生嘗言:吾少年讀書強記,四五過始成誦,比時同學者多如此,而予迤後閱書幾萬卷者,好故也。故學祗在好,不在質高。又曰:人知學之美而不知問之益,海内賢喆穷年所學者,吾一問而得少其益,豈不大哉。生平處事,必再四問辨,

  • 附︰親教師歐陽先生事略·欧阳竟无

    呂澄 師諱漸,字競無,江西宜黃人,清同治十年十月初八日生。父仲孫公,官農部,歷念余年,不得志。師六歲,仲孫公即世。 師幼而攻苦,精制藝,年二十,入泮。薄舉業不為,從叔宋卿公讀,由曾、胡、程、朱諸家言,博涉經史,兼工天算,為經訓書院高

  • 卷三百三十一·佚名

    △初分愿行品第五十一之二复次善现,有菩萨摩诃萨具修六种波罗蜜多。见诸有情系属主宰诸有所作不得自在。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方便拔济诸有情类令得自在。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不顾身命修行

  • 王文忠集·王结

    元代诗文别集。6卷。王结撰。据《元史》本传,王结有集15卷,但久已亡佚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结诗文若干篇,重新编次为《王文忠集》(或简称为《文忠集》)6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五言

  • 鲸背吟集·宋无

    诗别集。元宋无著。一卷。卷首有作者至元二十八年(1291)自序。所收三十三首七言绝句,皆至元二十八年从事征东幕府浮于海上所作,其末章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名《鲸背吟》。卷末有自跋云:“子弟录

  •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佚名

    一卷,宋法天译。因外道之问而说一切法如梦如幻之义。

  • 方等般泥洹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译大乘大般涅槃经之前六品而止。

  •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九品往生之差别且教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