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性命之学
──九年十二月在长沙讲──
就中国人向来对于学问之见解,惟身心性命之学,始谓之实学;其余、皆视为肤浅浮泛,故今试与诸君一商究之。略分为三:
一 悟身心性命之真理
欲发明身心性命之真理,且先作一图,然后分别解说之。
(连续假) (连续假) ──(对待分位假)── ───────(连续假) (和合假) (和合假) ┌万事万物……意境─┐ 世┤ ├──┬───身───生机────命─────虚妄 └万理万想……意识─┘ │ │ ├───┤ 五 五 五 尘 根 大 │ │ 了 业 知 识 │ 心───觉体────性─────真实
孰真孰妄,孰虚孰实,观察明了,无倒无迷,始能悟彻真理。先就两直线以观之:心性真实,身命虚妄,此身心性命第一重之区别也。次就交互关系线以观之:身固虚妄而所依五大之地、水、火、风、空则清净周遍,体即真实之性,且眼、耳、鼻、舌、身五净色功能亦近心真。心固真实而所带业识则为虚妄之命根,且内二了知亦展转仗托起为前六了知,依发五根,缘取五尘,流变身意境识之妄。故身与心俱通虚妄真实,命则惟是虚妄,绝无真实;性则惟是真实,绝无虚妄:此身心性命第二重之区别也。了知心依五根变缘五尘,第六了知心之单独变缘假相之身,对待以成宇宙我之遍计意识境,则为虚妄中之虚妄。生机、乃业命所持于身之生活机化,为妄幻之势限,即众生之生死是也。阿罗汉号无生者,亦无此而已。觉体、乃即身自性性一切法之真心实性,为真妙之体用,因中名如来藏,果上称佛法界者是。众生以生命为自己,执著假相之身、意识之心,以驰逐于宇宙物我之意境中,完全昧却真实之性;佛以觉性为自,而具有五大、五智之妙相妙用,随缘现为身根、境界,一一周遍清净,圆无障碍,毕竟永断虚妄之命。虚者虚假,即连续和合对待之三假。命、是“业识流动连续”假相,止动不续即灭,故非实在。身、是业命生起连续以和集凝合四大、五蕴之假相,连续断时,散伙不合即灭,故非实在。迷自身之和合连续假相以为实在,依之展转复起自他、内外、物我、彼此乃至万事万物、万理万想等等对待假相;然一冥心息念即灭,故非实在。凡可灭者,必有始起,有起者灭,必是幻妄。无幻妄者曰真,故真者圆满清净义;无虚假者曰实,故实者自在平等义。了然悟知常住、周遍、圆满、清净的心真实性是自己,看破向来错认为真实的世间身命,如海一沤,起灭无从,将从来认虚为实、认妄为真的颠倒想打销了,便是发明身心性命之真理的效果。二 修身心性命之正行若在有志之士,既知道了本有常住、周遍、圆满、清净的心真实性是自己,是事实上可以显得的;现前的世间身命,全是由虑知意识所变幻而起的虚妄,是事实上可以解脱的;又岂肯但以得著此一点理解便自满足,势必于实际上亲到亲达,方肯休息。但是由识而业,由业而命,由命而身,由身而境,由境而识,由识而业,成一旋复,如环无端。今知业命、命身、身境,皆已由前识先业为限定,但一概不复再认他作主人翁,置之器具、家伙、奴婢、仆厮之例便好。由境──世出世法──而识,由识而业,则为现前可以作得主的。于此首先决定一个主意,即但认心真实性为自己,决定不再被这个身命驱使,为他做奴隶,向世上起种种识,造种种业。次再决定一个主意,专使用这个色身命力以供养久远劫来展转为父母子女、恩爱怨敌、相杀相生、相负相累的世间众生,使皆回向心真实性。次再决定一个主意,掉转那意识来专观心真实性为境,随顺之以造作种种无染无著周遍清净之业,令渐渐与命机的身世相远离,而渐渐与性觉的佛圣法界相亲近。次再决定一个主意,完全舍了尘境,专从根之内、内旋归心真实性,知心一契真性,觉体便得圆露,妙用便得顿彰,而业命之根解脱矣。修此四决定意,为总持之正行,其余种种随便之行;无量无数,不能尽言。三 破身心性命之谬执前来所说,若在心中空空洞洞毫无成见的人,便可悟理而修行矣。在旧时由或受他人之告教,或出自己的思想,先有了一种成见的人,于此未免发生种种疑惑违拒之念,今姑就普通者释之:第一、只谬执身世以为真实者,其目的唯在世间上支持此数十年身命──或单为一人,兼为一家、一国、一大群皆然──,好衣好食,睡得活得,身安世安,无病无难;或者更加专求美色淫逸为乐──前之发挥其食色之嗜欲,大都人与畜生所共通者,故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也──;或者别加专求财产礼富为乐;或者此外加求世间习俗所成种种游戏嗜好之事物为乐;或者又专求权势荣贵、名位誉闻为乐,要求个“身死功名留世”以为最高目的。其学理之代表,在中国则孔教──孔教虽溯于业命,但付之莫知其所以然之天命,而唯专事于身世也──,在近世则各种科学皆是。万物万姓,所谓自然之科学也;万事万理,所谓精神之科学也。其所托之哲理:一、意境意识的唯心论或心物二元论,二、唯五尘的无元然自论,三、地水火风的原质原力唯物论,四、唯空的虚无论,唯生机的生活元子论;要皆无业无果的断灭论。总持此科学、哲学的,则唯进化论是。内持生化之机,外览物类之性,贯摄自然精神诸学,唯心、二元、自然、唯物、生元诸论,除留历史的功名在世间,并在无常中求得两种常,执为真实:物类种姓续生不断,常一;物种生化唯进无退,常二。此唯意识谬执之境,除其所执之身世外,皆其所未知也。笫二、进而谬执身命为真实,把身外之人世颇淡忘之,但取身之生活机化养之炼之,成所谓神仙者,以化其身而延其命,东亚各国诸修仙者属之。除其所淡忘之人世及其所执之身命外,皆其所未知也。第三、进依业命所生谬执,若天命、天数等,创造主宰天地人物之天神等、冥性等──若老子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等──、神我等宇宙终极实体之盲意志等等。盖业命为各个生命之根,亦为宇宙生命之原故也。余若谬执鬼为本者,不知但是世间物类之一,由业转生而已。意识偶断,谬执空为本者,不知此但无意识之分位而已。凡此皆属意识谬执之境,都未知乎真心实性者也。世间凡夫,从来只知物质为身,意识为心,生命为性,故但能走由世而身、由身而命、由命而天──业因──之一条路;于由根知而心性一条路,向来未通;故但能究极乎业命,执此虚妄以为真实,诚所谓迷中倍人也。
问曰:命若但是虚妄,唯性是真实者,何以孔子曰:‘天命之谓性’?又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答曰:彼所谓性,但是物类类性──即众同分──。譬如由业因──天、报生──命、为人类──性,既为人类,生有人类同分之理──率性之道──。当照人类同分之理修行,正孔教专重人事之旨也。穷贯通万事之理,尽类续万物之性,以归至于命元,故谓孔教亦上溯业命也。
问曰:然则佛书中所云之法身、慧命,其又谓何?答曰:法身、谓实性之体、相、用大,慧命、谓真心之妙觉明知,此唯借身命二字为代名而已。(见海刊一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菩提道次第心论卷第三·宗喀巴 卷七·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菩提行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致蒋慧雄苏慧纯二居士书·太虚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卷第六·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一卷·湛然 又·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七卷·佚名 卷中·佚名 高僧傳卷第七(義解四)·慧皎 同情沦陷区佛教徒的呼吁·太虚 慧品第一 大慧论·佚名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十三·明佺 指月录卷之十七·瞿汝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