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二

朱批王奕仁奏摺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提督贵州等处学政翰林院编修【臣】王奕仁谨

奏为遵

旨条陈事窃【臣】於雍正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恭请圣训仰蒙

皇上面谕学臣无地方责任有见闻的确之事即当据实敷陈随便於廵抚提督处附奏钦此【臣】到任之初一切利弊访闻未的不敢轻凟

天听数月以来历试五郡有关系学政之事理合奏闻又以在外关防考试未获遇便附

进今岁暮旋省谨从抚【臣】毛文铨处附

进奏摺六件因字数繁多一事各具一摺仰求

圣恩全览【臣】不胜感激依恋之至谨

字数繁多何有妨碍但阅所奏数事皆不出於公诚颇近私巧

同日又

奏为请严武生考课以宏造就事窃惟学校之设原以养育人材文武诸生总属一体旧例文生员於岁试後另行录科武生有岁试而无科试即以岁试所取一二等准作科举以【臣】愚见窃谓中人之质每藉策励而後有成若考课疎略自然容易废弛况武生重在骑射技勇苟不时加简阅恐其岁试之後不复勤於演习黔省士子不安本分者大半皆属武生良由怠於肄业遂致习为匪类仰恳

皇上圣裁敕部酌议令学【臣】於科考时照文生之例将武生一体科试方准录送进场如此则武生习艺不敢懈怠既可渐改把持包揽之习而

国家亦可以收得人之效矣至於武童入学自当仍遵定例三年举行一次不必於科试时再行录取也如果刍荛可采仰祈

睿鉴施行谨

据奏为造就人材起见欲将武生加添科试则当具题请旨候议覆施行非应摺奏之事也

同日又

奏为苖童宜加化诲以移风俗事【臣】查黔省苖多汉少其类不一各有生熟二种生苖远藏岩穴自耕自织从不输赋熟苖犹通功易事任土纳粮名虽有生熟之分实均系

朝廷赤子自当渐次招怀俾得尽沾

雨露况其中非无秀良子弟可以化导裁成【臣】愚以为苖人有不奉约束为民之害者督抚提鎭诸臣以兵威法令摄服之其慕义向风有志上进者应藉师儒之教以引掖造就之惠威兼施遐迩胥服今各府州县皆设有义学【臣】请

敕令地方官出示晓谕嗣後苖人子弟情愿读书者许赴各该管府州县报名准其一体送入义学专令训导一员严加教诲倘蒙

皇上格外施恩再於岁科两考各州县定额取士之外加进苖童一名以示鼔励则蓬头跣足之子莫不观感兴起渐化而为良善矣谨

此奏引苖向化是或一道亦当与抚臣会商可否

同日又

奏为据实陈明仰祈

睿鉴事本年九月内【臣】在大定州考棚悬牌於二十日考试毕节县文童忽於十九日有毕邑生员邵藩奭指称童生邵汝钧为伊家奴同族人邵景奭等混行攻打经大定州知州苏霖泓将邵景奭等拏至州署责禁随有劣生糜粢盛等往教官寓中寻觅保邵汝钧之廪生殴打复令童生傅才选等取去邵汝钧试卷致将册卷搬散据提调官知州苏霖泓详报【臣】以考试事关钜典岂容劣生肆行无忌一面锁拏为首生童交提调官严审一面出示毕邑童生候具

题另考随据大定平远毕节等州县各官详据合邑生童再四恳求转请收考【臣】查童生与事者不过二人其余皆安分读书不相关涉仍示期考试今据知州苏霖泓等审拟邵藩奭指邵汝钧为家奴事虽有因但年代久远已无契劵可据临考攻击明系借端生事殊属不合已将生员邵藩奭等除名分别杖责枷示童生傅才选等俱夹讯杖责其为首指使童生擅取试卷之糜粢盛虽经除名预先逃避现在严拏俟缉获到日审拟结案【臣】按试之时有此一事理合据实奏

闻至【臣】初莅外任不谙律例边郡愚蒙为细故而干国宪应否从寛发落伏乞

圣恩指示施行谨

边方愚顽无知藐法自当题参严加惩处以申功令似此罢软姑息将就完结殊属玷职

同日又

奏为恭恳

皇上颁赐

御制朋党论一册广布学宫以正人心以端学术事本

年十一月内

皇上颁赐

御制朋党论於抚臣及布按二司【臣】从平越回至省城

始得恭覩

宸章口诵心维手舞足蹈【臣】以微员何敢邀

天文之锡独念黔省五十一学士子鄙陋寡识往往纠

党营私致被褫责仰恳

圣恩俯加怜悯

特赐朋党论一册容【臣】摹勒上石刷印数百本齎送各学令司铎之员於朔望日召集生童宣扬

圣教使遐陬僻壤人人知立身报

国之大义处则为乡党自好之士出则为夙夜匪懈之臣人心以正学术以端黔省士子永荷生成於

大造矣谨

该部议奏

同日又

奏为黔省寄籍廪生改归壅滞仰恳

圣恩暂免拨回事窃【臣】於雍正二年五月初四日题请禁革童生冒籍之弊部议准行并令拨归从前寄籍生员奉

旨依议【臣】现在遵依部劄查明别省冒籍者不论廪增附生武生尽数拨回至本省寄籍生员亦逐处清查改正惟是各学廪生食粮有定额挨贡有定序一旦改归多寡不均难易顿别如贵阳安顺两府学黄平黔西两州学各多至五六十名廪粮难给出贡无期似属未便至於偏僻州县如永宁永从等州学县学本籍廪生不过三五名出贡补廪又觉太易此【臣】原疏所以不敢遽请拨回也查黔省通融考试原奉

题定之例亦有童生自就本籍应试而历任学臣以已意拨往别学者较之他省私自冒籍者实有分别仰求

圣明怜念寒生食廪出贡之难许【臣】先将增附生武生拨回其廪生暂免改拨一遇本生中式出贡等事即行改归原籍寛限数年悉当厘正黔省诸生感戴

圣恩无既矣伏乞

皇上敕部施行谨

此事可否通融当与督抚酌议会题何得自具密摺奏请观尔数奏殊不妥协将朕此谕与毛文铨看尔等妥商具奏愼之愼之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二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九·杨仲良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六·张居正
  春秋别典卷十三·薛虞畿
  卷之四百三十七·佚名
  第三章 革命之教育·邹容
  卷十一·傅恒
  卷十八·张守节
  卷四十八·司马迁
  第五章 光绪二十六年·冯玉祥
  袁泌传·姚思廉
  边贡传·张廷玉
  史诚祖传·张廷玉
  附录一 台湾东部碑志·佚名
  三十五年·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188_1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韦应物   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于焉得携手,屡赏清夜景。   潇洒陪高咏,从容羡华省。一逐风波迁,南登桂阳岭。   旧里门空掩,欢游事皆屏。怅望城阙遥,幽居时序永。   春风

  • 阚志学·隋树森

    阚志学,生平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中记有盍志学,或以为系一人。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入“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套数 【仙吕】赏花时 香径泥融燕语喧,彩槛风微蝶影翩。飞絮擘香

  • 卷八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庆成宴【静志居诗话明高皇帝渡江丙午十二月命立郊社吴元年丁未圜丘方丘社稷坛成圜丘在京城东南正阳门外钟山之阳方丘在太平门外钟山之北社稷坛在宫城之西南洪武元年戊中

  •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九·柯劭忞

      ○方技   田忠良 靳德进 李俊民 张康 廖应淮(傅立、周仲高) 李国同 李杲(罗天益、窦行冲) 朱震亨(王履) 刘岳 阿尼哥(刘元) 朱玉 李时   刘秉忠事世祖于潜邸,其玉数之学,尤为帝所敬信。及即位,诏访奇材异能之士,秉忠亦

  • 卷一一四 晉紀三十六·司马光

      起旃蒙大荒落(乙巳),盡著雍涒灘(戊申),凡四年。   安皇帝義熙元年(乙巳、四O五年)   春,正月,南陽太守扶風魯宗之起兵襲襄陽,桓蔚走江陵。己丑,劉毅等諸軍至馬頭。桓振挾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荊二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許。辛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一五一 怡亲王永琅等奏覆遵旨面询御史祝德麟从前所见浙人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一五一 怡亲王永琅等奏覆遵旨面询御史祝德麟从前所见浙人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初十日臣永琅、臣永瑢、臣嵇璜谨奏,为遵旨询明覆奏事。本月初八日接军机大臣扎寄,钦奉谕旨:从前有人奏及御史祝德麟见浙江人着有书

  • 53.鸿门宴·林汉达

    项羽接受了章邯投降之后,想趁着秦国混乱,赶快打到咸阳去。大军到了新安(今河南新安)投降的秦兵纷纷议论说:“咱们的家都在关中,现在打进关去,受灾难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是打不进去,楚军把我们带到东边去,我们的一家老小也会被秦

  • 卷13·陈邦瞻

    太祖开宝八年三月,契丹主贤命其涿州刺史耶律琮贻书知雄州孙全兴,请通好,全兴以闻。帝命答书许之。契丹乃使克(沙)[妙]骨愼思〈据《十朝纲要》、《宋会要辑稿‧蕃夷》一改。〉来结成,复遣人告北汉,以通好于宋,无妄侵伐。秋七月,遣

  • 王晓籁·佚名

    王晓籁先生小传王先生名孝赉字晓籁别署得天浙之嵊人也生时有异征识者即许为大器童年应县试辄冠其曹有神童之目年弱冠游学海上天性豪迈不愿为文字呫哔之书生愿为实业救国之志士乃弃儒而商初经理萧山通惠公纱厂及合义和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按辨定祭礼通俗谱五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着録是编一名二重礼谱盖欲成丧祭二礼嗣以丧礼别有吾说编因惟存祭礼其说取古礼而酌以今制故以通俗为名凡分七门一曰祭所二曰所祭者三曰主祭之人四曰祭之时五

  • 卷五·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五明 孙防 编尚书五行传此篇伏生大传引以传洪范班固五行志因祖之以征五行遡其来自纬书则大禹之文也纬书独此为完简耳维王后元祀帝令大禹歩于上帝【歩推也】维时洪祀六沴用咎于下是用知不畏而神

  • 卷四十三·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三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仪礼少牢馈食礼第十六少牢节疏自此尽如初【下衍仪字】故地官藳人职云掌豢祭祀之犬【藳误从木】豢豕作酒非以为祸【祸误礼作酒记作为酒】若一牲即不得牢名【

  • 原序·王天与

    尚书纂传原序梅浦王氏尚书纂传四十六卷先引汉唐二孔氏之说次收诸家传注而一以晦庵朱子西山真氏为归与其乡先生彭翼夫徃复考正十五年而后成大德中鄞入臧梦解为宪使以其书上于朝得授临江路儒学教授其子振板行之予所见者

  • 禅相品第十四·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大庄严禅定轮。若菩萨成就此轮。从初发意断除五欲。是则堪为声闻辟支佛福田。一切众生守护供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禅有二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名世间禅。若菩萨依於阴相。染著欲界色界

  • 说矩里迦(唐作尊敕)龙王像法·佚名

    其形如蛇作雷电之势。身金色系如意宝。三昧焰起四足蹴踏之形。背张竖七金刚利针。额生一支玉角。缠绕剑上画阿字。兼用观心一一分明。若作人相者。面目喜怒遍身甲胄。犹如毗噜博叉王。左托腰把索。右臂屈肘向上执剑。

  • 全北齐文·严可均

    北齐是北朝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对其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无疑具有十分有益的价值。清代学者严可均所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一部收集唐以前文章的总集,其中有《全北齐文》十卷,收

  • 两溪文集·刘球

    二十四卷。明刘球(1392—1443)撰。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胡滢荐侍经筵,改为翰林侍讲。正统初,王振欲征麓川,刘球力谏,忤王振,逮系诏狱,为王振党羽马顺在狱中支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