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桂胜

名胜志。明张凤鸣撰。四卷。凤鸣字羽王,漓山(今广西桂林)人。嘉靖举人,官桂林府通判。张氏世居广西,熟知山水,留心桂事,故于万历十三年(1585)纂成《桂胜》、 《桂故》书十二卷,刻其前四卷即为是编。约十一万字。卷首有序。正文以独秀山、离山、雉山、南溪山、漓水、阳江等二十七山水为条目。每条首叙概貌,次引《风土记》、 《桂海虞衡志》诸书有关记载,以历代诗文、碑刻等殿后,又逐条加以评论考证,订正旧说讹误处颇多。内容宏富,约而有要。后世董斯张《吴兴备志》、朱彝尊《日下旧闻》全仿其体例。是古地理专志最为典雅著作之一。 《四库全书总目》称是志在明代舆记之中,于海康《武功志》、韩邦靖《朝阳志》, “可以鼎立而三也”。有《四库全书》本,光绪三十三年本, 《古学汇刊》本。

《桂胜》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大清一统志·佚名
  七十二候考·曹仁虎
  满洲源流考·阿桂
  全辽备考·林佶
  夏小正戴氏传·傅崧卿
  革象新书·赵友钦
  王家营志·张震南
  金鳌退食笔记·高士奇
  河防通议·赡思
  琉球说略·姚文栋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佚名
  续纂淮关统志·佚名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魏岘
  渤海考·柳得恭
  道光福建通志台湾府·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待旦·李渔

    〖一江风〗(旦)为多才,甘受狂且责,稳把凄其耐。人笑我忒痴呆,恼的是温存,怪的是绸缪,反将个不洽浃的人儿爱。这疏狂为甚来,疏狂为甚来?担愁别有胎,只为放不下个真诚块!〖前腔〗(小旦上)走莓苔,一样金莲窄,更是今宵隘。恼人怀,背了巫山

  • 五仪解第七·王肃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孔子对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曰:“然则章甫絇履,章甫冠也絇履履头有钩饰也绅带缙笏者,皆贤人也。”绅大带缙捶也笏所以执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五·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太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正祀典下群情○嘉靖八年八月壬午上谕礼部惟我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三·王祎

    【汉安乐思公延熈十二年 魏邵陵厉公正始十年嘉平元年 吴大皇帝赤乌十二年】春正月甲午魏主谒明帝陵曹爽兄弟从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城门勒兵奏免爽等魏主还戊戌懿杀爽兄弟及尚书丁谧邓飏何晏大司农桓范等皆夷三族丁未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六月甲戌朔兵部尚书李化龙奏定长定堡失事之罪先是去岁腊之二十八日虏犯辽阳以四枝进枝不满千寅至边填壕穿墉卯入辰抵屯散攻各屯每屯仅一二百骑是时虏在西官军故向东南偃旗息炮虏益无忌克略屯堡共二十四处

  • 卷一·鹿洲文集蓝鼎元·平台纪略总论·丁曰健

    台湾治乱之局,迥出人情意计之外。其地方数千里,其民几千百万,其守土之官,则文有道、有府、有县令、大小佐贰杂职若干员;武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大小弁目若干员,其额兵七千有奇,粮储、器甲、舟车足备。又当国家全

  • 文宗本纪·宋濂

    (一)文宗圣明元孝皇帝,名叫图帖睦尔,是武宗的次子,明宗的兄弟。母亲是文献昭圣皇后,出自唐兀氏。大德三年(1299),武宗总管兵马于北方边地,文宗于大德八年(1304)春正月十一日出生。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入京继承皇位。至大四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五王礼考【二十一】皇太后皇后妃嫔车舆仪仗【臣】等谨按周礼王后之五路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亦掌於巾车之职汉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法驾皆御金根车其非法驾则御紫罽軿车唐制重翟厌

  • 王端毅奏议序·王恕

    周官冡宰即唐虞百揆之职虽列于六曹而实总众务厯代宰相之设则别立六曹以隷之迨于我朝始不置相然所谓吏部尚书者独为六部之长所领人才又天下首务非他政事比盖大臣之最重者也故非德足以格君正国才足以察理辨物者莫宜为之

  • 礼五九·徐松

    册命王亲大臣国朝《开宝通礼》载三师、三公、亲王、大臣临轩册命仪。凡降制命宰相、亲王、使相、枢密使、西京留守、节度使及公主制书,皆有备礼册命之文,多上表辞免而未尝行。其制并翰林草词,夜中进入,翌日自内置于箱,二黄

  • 卷二百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五刑部尚书秦?田撰嘉礼八十八设官分职周礼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马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

  • (一)梁惠王篇·钱穆

    孟子见梁惠王章。 朱子曰:“程子谓处物为义。扬雄言义以宜之。韩愈言行而宜之之谓义。若只以义为宜,则义有在外意思。须如程子言,则处物者在心,而非外也。”今按:古人言仁义礼智信诸德,宋儒必引而内之,一归其本于心。此理学

  • 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八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眼界清净。眼界清净故四正断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眼界清净。若四正断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

  • 奉持品法句经第二十七(十有七章)·佚名

    奉持品者,解说道义法贵德行不用贪侈。好经道者,不竞於利,有利无利。无欲不惑,常愍好学,正心以行。拥怀宝慧,是谓为道,所谓智者,不必辩言,无恐无惧,守善为智。奉持法者,不以多言,虽素少闻。身依法行,守道不忌,可谓奉法。所谓老者,不必

  • 致云南唐省长书·太虚

    蓂公省长崇鉴:允钦威德,意必从禅那般若中来!曩荷电邀,即图参谒,以事牵率,未遂所怀。顷与王梦菊居士过从,每闻胜行,弥深向慕!盖环顾华国,杀机遍发,兹晋省亦沦战涡;而卓然获保宁谧者,唯公之治下耳。按庶民所求,本只在安生乐业而已。有

  • 王荆公诗注·李璧

    诗文注。南宋李壁撰。五十卷。壁有《临川先生文集》已着录。此集乃壁谪居临川时所作,注古诗二十一卷,律诗二十九卷。文中大字单行为王安石诗,小字双行为壁注。末有补遗,收古今体诗五首。壁注王诗,搜集原始资料、认真

  • 花当阁丛谈·徐复祚

    一名《村老委谈》、《三家村老委谈》,明代文言小说集。徐复祚撰。未见正史及公私书目着录,现有《借月山房汇钞》本,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残卷一种。其书卷帙颇有歧异,据《借月山房汇钞》本王东溆、徐述曾、黄廷鉴跋与《

  •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佚名

    唐不空译,与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