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三○移光绪十年四月四日一一三一四—四

前代理新竹知县周,移请现任新竹知县徐,比追头役等欠缴契税

移文 钤记 台北府新竹县典史钤记

光绪十年四月初四日到

钦加五品衔、前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特再移请比追事。窃照敝县前在代理任内,经征税契一款,除络续收缴外,缘一皂王佐、一快吴瑞、三皂江云、皂总倪源等,欠缴税契银计共七百九十七元零,屡催未缴。敝县交卸已久,传呼不应,业将该役等所欠数目,列单移请比追在案,迄今日久,仍未备缴分厘,实属疲玩已极。查税契银两攸关报解正款,岂容该役等,若此凭意玩延?合再移请。为此移诣贵县,请烦查照粘单内欠缴数目,分别严提比追,俾清公款,深感舟谊。望切,望速。须至移者。

计粘单一纸。(注一)

右移

调授新竹县正堂徐

光绪十年四月初四日移

钤记 台北府新竹县典史钤记

借印(注二)

(注一)单系一一三一四—五,乃各差役所欠缴税契银两之清单。

(注二)前代理新竹县正堂周,因不能用县印,故借用典史钤记。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七·刘昫
  卷二百四十七·列传第六·宗室四·脱脱
  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二十五·宋濂
  ●卷一·佚名
  举要卷二·金履祥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佚名
  弁言·丁宗洛
  卷三十·宇文懋昭
  卷九·杨大雅
  高力士传·欧阳修
  选举三一·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倪翼周·唐圭璋

      待考。   青玉案   烟浓水淡荷香浅。近翠幕、疗弦管,逸气棱层冲碧汉。绝无凡骨,炼成铅鼎,未许童颜换。   长门深锁文君院。前度蛮笺泪痕满。为问乘槎人不远。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随伊愿。   又   四时令

  • 卷四·丁复

    ●钦定四库全书 桧亭集卷四 (元)丁复 撰 ○近体【五言长律】 金陵奉饯赵公子去疾理问侍平章鲁公世平入蜀归秦次韵龙翔太中二十韵【前集】 平章向三峡公子奉双亲祖帐聨裾盛官船发櫂新屋墩谁较谢宫井自余陈劔阁当西极刀

  • 明宗纪五·薛居正

    天成三年春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辛亥,前河阳节度使、检校太傅、兼侍中孔勍以太子太师致仕。癸丑,诏取今月十七日幸邺都。甲寅,以国子祭酒朱守素卒废朝。丙辰,以镇南军节度使袁建丰卒废朝,诏赠太尉。丁巳,诏

  • 卷之三百十·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夏四月。己丑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以拏获匪首。予江苏瓜州镇总兵吴家榜等奖叙。  ○庚寅。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记注  ○辛卯。上御黄幄

  • 九 曹寅奏贺平噶尔旦恭请圣安摺·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五月初二日接阅大捷邸报,噶尔旦于闰三月十三日灭亡,妻子族属尽归命投诚,江南士庶军民莫不踊跃称庆。敬念皇上圣文神武,节风沐雨,不避寒暑,三出边城,不惜天心

  • ●自序·佚名

    寒夜鼠啮架上,发烛照之,则弘光时邸报,臣畜之以为史料者也。年来幽忧多疾,旧闻日落;十年三徙,聚书复阙。后死之责,谁任之乎?先取一代排比而纂之,证以故所闻见,十日得书四卷,名之曰「弘光实录钞」。为说者曰:『「实录」国史也,今子无

  • 卢贲传·魏徵

    卢贲字子征,涿郡范陽人。 父亲卢光,北周国的开府、燕郡公。 卢贲略略读了点书,对音律颇有所知。 北周武帝时,卢贲袭爵为燕郡公,食邑一千九百户。 后来历任鲁陽太守、太子小爆尹、仪同三司。 平定北齐有功,增加食邑四百户,转

  • 卷一百二·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二歌颂【二十二】万夀恭拟说夀一首【谨序】顺天府府尹【臣】吴省钦岁上章奄茂壮月日十有三恭遇我皇上万夀八旬之纪纪年则乾隆五十五年也易系辞曰天

  • 卷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二礼略嘉礼【一】【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嘉礼一门首列天子加元服皇太子冠诸侯大夫士冠天子纳妃后天子册妃嫔夫人皇太子纳妃公侯大夫士婚礼诸目次以元正冬至受朝贺谨考朝会之仪所以正名分辨等

  • 卷九养廉·冯煦

    通省文职养廉额支银十二万二千六百六十两。雍正五年,山西巡抚奏裁汰州县耗羡,酌中量留分给各官养廉以为日用之资。奉旨:各省督抚就该省情形酌议具奏,钦此。嗣据各省陆续奏到,节省增减,著为定额。十一年,户部奏准各省养廉令各

  • 作者篇第十·张载

      「作者七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制法兴王之道,非有述于人者也。  以知人为难,故不轻去未彰之罪;以安民为难,故不轻变未厌之君。及舜而去之,尧君德,故得以厚吾终;舜臣德,故不敢不虔其始。  「稽众舍己」

  • 卷四十五·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五     婺源江永撰因祭補小宗伯國大貞則奉玉帛以詔號【號神號幣號鄭司農云大貞謂卜立君卜大封】 大祝建邦國先告后土用牲幣【后土神社神也】 大宗伯王

  • 存韩·韩非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日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 侯必灭宗庙,欲西面

  • 匆忙与闲暇·钱穆

    顾亭林《日知录》曾引用《论语》里两则话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是当时北方人易犯的病。而“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是当时南方人易犯的病。其实此二病乃一病。正因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才至于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若使生活

  • 卷六十九·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九舍利子,布施波罗蜜多无染亦无散失。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染亦无散失。舍利子,四静虑无染亦无散失。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染亦无散失。舍利子,八解脱无染亦无散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

  • 性 释·太虚

      中国自古言性,如:孔子曰性相近、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杨子曰性善恶混,乃至漆雕开、世硕、公孙丑、王充、言善恶以人殊、上中下三品,皆为性上之差别义,而于性之本义尚未谈及。今此论性当先定性之为义,即必如何乃谓之性,非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

  • 叙七佛·朱时恩

    叙七佛传灯录云。古佛应世。绵历无穷。难以悉数。现在贤劫。有千如来。暨於释迦。但纪七佛。案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於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为七佛祖师。金华善慧大士。登松山嵿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