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言
哂园尝论明之亡也,始于羽党,成于奄竖,终于盗贼。南渡继之,小人得志,借朋党以肆毒、合奄竖以固宠、假盗贼以张威;而庙堂昏庸,酣歌勿恤;忠贞黜落,贪黩横肆;纪纲倒置,是非混淆;以致穴中自斗,贻敌以渔人之利焉。思文贤主也,幅员偪仄,倚寇召寇;永明仁慈有余,英断不足。崎岖山海之间,播迁流离;收遗孽为腹心,托绝域为禁篽;伤已。当其时,坐而平章者,不乏道德誉望、忠谅诚悃之儒;其捍御边圉、绸缪外海者,亦多英达敏练、遗艰投大之材。刘、黄、姜、高、史、瞿、何、堵诸君子者,皆学究天人、忠贯日月,常变不渝,文武互济,亦可谓祖宗之留遗王国之桢矣。乃好爵虚縻,大权不畀,或外而不内、或尊而不亲,终于一木支倾、丸泥塞溃,碧血青磷,抗忠自信。悲夫!悲夫!天命不延,人虑再舛,百六之会,又焉能逃?
迨夫历数已终,正朔永绝,而监国犹然树纛岛屿之中,抗颜鲸鲵之侧,落日狂涛,衣冠聚议。寸疆未复,而志不衰;大命垂尽,而气方壮。父叛子忠,鸮音忽好;怀诚思烈,不敢萌贰;虽新王之封册、严父之危词,不能易焉。延祚再世,历年三纪,然后知三百年诗书礼乐之遗泽,其导人忠义之教者深矣。
盖明之积弊约有三端。一曰:务虚名不采实用。高谈性命,而以农田军旅为粗;研志词华,而以刑法钱榖为俗。致使吏治不修、武备全废,假钺于武夫、待成于胥吏。一弊也。二曰:别流品不求真才。古之求士,或在草泽、或在山林,甚至羁囚饿隶、烽卒仇夫,皆列置疆联、畀膺宠任,未闻同朝之谤。今乃独尊甲第、鄙弃举贡,即材怀管葛、行同夷惠,升擢无期,排挤有自,楚材晋用,谁实贻之!二弊也。三曰:争浮文不念切效。承平虚夸以抗大敌,祖训浮言以揖巨寇;欲以通和,而反树之怨;欲令效忠,而滋蔓之怒。迨至邻封执言,狂寇反噬,则影销烟散,哑口无策。三弊也。积此三弊,败亡不悟;误国之罪,岂得独诿之小人哉?余所以每不禁掩卷而三叹也。
嗟乎!旧国旧教,望之怅然。况乎姓氏与开业并垂,爵命与末流俱陨?其始其末,先臣实式冯之。俯仰今昔,回环感慕,不知涕泗之何从!自附于「西台之纪」云尔。西亭凌雪书。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五十八·张廷玉 卷七十八·志第五十四·食货二·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二·李心传 竹书统笺卷十·徐文靖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八百六十九·佚名 清波杂志卷十·周煇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一·佚名 卷六十八·傅恒 世家卷第十 高丽史十·郑麟趾 殷景仁传·沈约 刘宗周传·张廷玉 原道觉世训·洪秀全 吏学指南卷之八·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