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评言

哂园尝论明之亡也,始于羽党,成于奄竖,终于盗贼。南渡继之,小人得志,借朋党以肆毒、合奄竖以固宠、假盗贼以张威;而庙堂昏庸,酣歌勿恤;忠贞黜落,贪黩横肆;纪纲倒置,是非混淆;以致穴中自斗,贻敌以渔人之利焉。思文贤主也,幅员偪仄,倚寇召寇;永明仁慈有余,英断不足。崎岖山海之间,播迁流离;收遗孽为腹心,托绝域为禁篽;伤已。当其时,坐而平章者,不乏道德誉望、忠谅诚悃之儒;其捍御边圉、绸缪外海者,亦多英达敏练、遗艰投大之材。刘、黄、姜、高、史、瞿、何、堵诸君子者,皆学究天人、忠贯日月,常变不渝,文武互济,亦可谓祖宗之留遗王国之桢矣。乃好爵虚縻,大权不畀,或外而不内、或尊而不亲,终于一木支倾、丸泥塞溃,碧血青磷,抗忠自信。悲夫!悲夫!天命不延,人虑再舛,百六之会,又焉能逃?

迨夫历数已终,正朔永绝,而监国犹然树纛岛屿之中,抗颜鲸鲵之侧,落日狂涛,衣冠聚议。寸疆未复,而志不衰;大命垂尽,而气方壮。父叛子忠,鸮音忽好;怀诚思烈,不敢萌贰;虽新王之封册、严父之危词,不能易焉。延祚再世,历年三纪,然后知三百年诗书礼乐之遗泽,其导人忠义之教者深矣。

盖明之积弊约有三端。一曰:务虚名不采实用。高谈性命,而以农田军旅为粗;研志词华,而以刑法钱榖为俗。致使吏治不修、武备全废,假钺于武夫、待成于胥吏。一弊也。二曰:别流品不求真才。古之求士,或在草泽、或在山林,甚至羁囚饿隶、烽卒仇夫,皆列置疆联、畀膺宠任,未闻同朝之谤。今乃独尊甲第、鄙弃举贡,即材怀管葛、行同夷惠,升擢无期,排挤有自,楚材晋用,谁实贻之!二弊也。三曰:争浮文不念切效。承平虚夸以抗大敌,祖训浮言以揖巨寇;欲以通和,而反树之怨;欲令效忠,而滋蔓之怒。迨至邻封执言,狂寇反噬,则影销烟散,哑口无策。三弊也。积此三弊,败亡不悟;误国之罪,岂得独诿之小人哉?余所以每不禁掩卷而三叹也。

嗟乎!旧国旧教,望之怅然。况乎姓氏与开业并垂,爵命与末流俱陨?其始其末,先臣实式冯之。俯仰今昔,回环感慕,不知涕泗之何从!自附于「西台之纪」云尔。西亭凌雪书。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五十八·张廷玉
  卷七十八·志第五十四·食货二·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二·李心传
  竹书统笺卷十·徐文靖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八百六十九·佚名
  清波杂志卷十·周煇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一·佚名
  卷六十八·傅恒
  世家卷第十 高丽史十·郑麟趾
  殷景仁传·沈约
  刘宗周传·张廷玉
  原道觉世训·洪秀全
  吏学指南卷之八·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蔡挺·唐圭璋

      挺字子政,一作子正,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生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举景祐元年(1056),知滁州,勒停。复起,历知庆州、渭州。熙宁五年(1072),拜枢密副使。七年(1074),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1079)卒,年六十六。谥敏

  • 初集卷二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七古今体一百五首【乙丑四】雨三首【时六月二十三日】浓云起半宵甘泽洒三霄戚戚愁心沃隆隆暑气消不宁苏穉黍兼可种新荞夏杪沾时雨惭惶六幕调非药已炎疴成

  • ●卷二百四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八。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戊午,尽二十八日丙寅。   二十日戊午车驾到镇江。   上未入丹阳馆乘骑径往江下观看战船。   二十一日己未入行宫驻跸。   时和州鸡笼山金人尚未退也

  • 曾静、张熙供词二条 一、我曾静这个文弱书生是怎样成·雍正

      【原文】  曾静供:弥天重犯幼承父训读书,粗知仰体朝廷作养人材之意,不肯虚度岁月,自了其生。平常有志于圣贤《大学》之道,期勉强躬行实践,以副朝廷之望。无奈身处幽僻山谷,名人文士足迹不到,而慈父弃世又早,且家贫力单,势

  • 春秋别典卷四·薛虞畿

    鲁僖公【十四年起】丕郑子豹奔秦説缪公曰晋君无道百姓不亲可伐也缪公曰百姓茍不便何故能诛其大臣能诛其大臣此其调也不听而隂用豹【见十年传】宋襄公欲为盟防召楚王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遂执辱宋公已而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三·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七扬州:任民育、曲从直、王缵爵、周志畏、罗伏龙(杨振熙等)徽州:温璜浙江:顾咸建(兄咸正)、唐自彩、过俊民闽中:郑为虹、黄大鹏、王士和、胡上琛衢州:王景亮、伍经正、邓岩忠、方召、张鹏翼

  • ·中元约·丁曰健

    台地七月中元节近,向有普度之俗,糜费极多。如祭享祖先,有余者牺牲、粢盛,固宜求备,而不必家家演戏设醮;无力者亦当量家有无,尽其致孝之诚。事死如事生,倾赀耗产,如先人尚在,其心亦不安;此理甚为易晓。更有父母兄弟,

  • 杨廷麟传·张廷玉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他勤于学习,酷爱古典,在翰林院中很有名望,跟黄道周友好。十年冬天,皇太子即将外就藩封,朝廷拟让廷麟充任讲官兼经筵直讲。廷麟撰写了一篇奏疏推让道周,崇祯皇

  • 陈九畴传·张廷玉

    陈九畴,字禹学,曹州人。风流倜傥,多有权谋韬略。自从作为诸生,就练习武事。弘治十五年(1502)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有重罪囚徒越狱,无人敢捉,陈九畴手执长矛追赶并抓到犯人,于是以武健出名。正德初年,他审查囚犯记录于南畿

  • 汉纪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年(丙申、36)·司马光

    汉纪三十五 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丙申,公元36年) [1]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于鱼涪津,遂围武阳。述遣子婿史兴救之,汉迎击,破之,因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 问霸第六十二(缺)·管仲

    失传

  • 卷三十二·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三十二宋 吕祖谦 撰商颂那祀成汤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父者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大师以那为首【孔氏曰祀成汤之乐歌也成王杀武庚封微子啓于宋代武庚为商后自微子至戴公凡十君

  • 卷一百四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五尊亲礼蕙田案圣王以孝治天下尊亲之典为?钜创业嗣统之君即位以后莫不以斯为首务然其礼见于吉礼者有三始祖配天一也帝后祔庙二

  • 第六 忤合 3·王诩

    【原文】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①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②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③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④,故归之不疑也。【注释】①忤合:逆合。《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二·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二 住海盐州天宁永祚禅寺语录上 参学比丘 文玹等 编 师於天历元年。二月初三日入寺。 山门。闹市门头。来千去万。入寺看额。能有几人。复云。是什么。便入。 佛殿。是你是我。撒土撒

  • 三官经·佚名

    《三官经》的篇名大同小异,流通较广的全称为《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三官经》是其简称。也作《三官真经》或《三官感应妙经》。约出於明代。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三官经是入道第一步所要必须

  • 黄帝阴符经注解(任照一注)·佚名

    黄帝阴符经注解,题「绥德军道民任照一注」。《通志•艺文略》已着录是书一卷,当出于北宋。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前有作者小序,谓「黄帝阴符书三百余言,直指人心,使谛观天道与人道有阴符契机之理」。又总叙

  • 佛说盂兰盆经·佚名

    梵名Ullambana -su^tra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