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八

洪武二十一年春正月丙子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奉天殿,皇太子宴国戚及东宫官属于文华殿。

琉球国山南王叔汪英紫氏及弟函宁寿入贺,贡方物。

广西、四川、思明等府州、金筑等番四十四长官司贡方物。

戊寅,兵部侍郎沈溍奏:“曩因各卫军士逃亡,累给勘合凡一千四百三十二道,今十二布政使司及直隶府州追逮官吏玩法,俱无回报,是致军伍久阙,又或鬻放正名,以族属同姓者发补,以逭其责。今各官朝觐京师,乞下吏诘问。”上命姑宥之,惟榜于治所,以速其报。

赐西宁卫指挥杨政、凉州卫指挥张文杰、庄德白金各二百两、文绮十二疋、钞百锭。

召前诸城知县陈允恭于云南。上谕吏部臣曰:“为国以任人为本,作奸者不以小才而贷之,果贤者不以小疵而弃之,奸者必惩,庶不废法宥过而用则无弃人。陈允恭前任诸城,以簿书之过,谪戍云南,比有言其治县时能爱民,夫长民者能爱民,虽有过可用也。”于是召允恭还,复其官。

己卯,命曹国公李景隆、定远侯王弼、鹤庆侯张翼往中都留守司及徐、邳等卫调官军防护漠北,新附鞑军南来。又命永平侯谢成往鲁府率护卫士马以所送鞑军分隶济南、济宁等卫,与军伍错居。

庚辰,皇第二十六孙孟爚生,楚王第六子也。

夜,太阴犯天囷。

辛巳,以浙江道监察御史凌汉为右副都御史。汉鞫狱平恕,人有德汉者遇诸途,邀汉饮,厚报以金。汉告曰:“子罪当尔,律有定法,非我私子,酒可饮而金不可受。”固拒之。时有廉得其事以闻,上嘉之,故升用焉。

百夷思伦发诱群蛮入寇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寨,西平侯沐英遣都督甯正击破之,斩首一千五百余级。

壬午,韶州府知府王世安言:“曲江县有唐贤相张九龄及宋名臣余靖祠,历代致祭,今岁久祠废,乞举祀典。”从之。

赐辽东三万卫指挥侯史家奴白金二百两、文绮、帛各六疋、钞五十锭。

田州府上隆州知州岑永通等来朝,赐文绮、帛钞有差。

癸未,以开封府所收商税赐周王,青、兖、长沙三府商税赐齐、鲁、潭三王,既而有上开封府税课之数,乃停周王之赐。

命徐州今年田租勿运赴京师,悉输济宁仓,以纾民力也。

甲申,赐琉球国山南王叔汪英紫氏、王弟函宁寿及傔从白金、文锜、钞各有差。

乙酉,赐四川都匀安抚司副使刘武白金四百两、绮、帛各五疋、布四十疋。

丁亥,复置上思州、忠州、定州,知州秩从五品,同知正七品,判官正八品,吏目未入流。

始置思陵州、禄州。

山西属卫指挥董成等来朝,赐白金八百两、文锜二十疋、钞四百锭。

旌表保定府新城县人王兴孝行。兴母李氏年七十,病嗽,医、祷皆弗效,兴卧冰白沟河上,吁天以请,如是者三年,母病遂愈。事闻,诏旌表其门,仍复其家三年。

禁教坊妇人戴冠、穿褙子。

戊子,琉球国山北王帕尼芝遣其臣贡方物。

四川马湖府知府安仁入朝,贡马及方物,诏赐绮帛、钞锭,通使吕仲仁等各赐钞锭、袭衣。

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

甲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凌汉为右都御史。

以广西驯象卫指挥佥事王德为陕西都指挥使。先是,德为山东都指挥使,坐事下吏,寻宥之,左迁驯象卫指挥佥事。至是,上思其材,复升用之。

遣使赈青州民饥。先是,青州府所隶州县旱蝗,诏免贫民夏税麦一万六千四百七十余石,又令本年秋粮许以绵布代输,凡折粮三万六千四百九十五石,而民尚艰食,有司不以闻。使者有自青州还者,奏之。上谓户部侍郎杨靖曰:“夫代天理民者,君也,代君餋民者,守令也。今使者还言青州民饥,有司不以闻,是岂有爱民之心哉?”亟遣人驰驿往赈之,就逮治其官吏。于是所赈人户凡二十一万四千六百,为钞五百三十六万锭有奇。

故元将信童来降,征虏大将军永昌侯蓝玉遣人送赴京师。

温州永嘉县民因暹罗入贡,买其使臣沉香等物。时方严交通外夷之禁,里人讦之,按察司论当弃市。上曰:“永嘉乃暹罗所经之地,因其经过,与之贸易,此常情耳,非交通外夷之比也,释之。”

乙未,享太庙。

丙申夜,太阴犯房宿,荧惑入斗宿。

丁酉,给淮安等卫将士二万四千七百余人钞二万四千七百锭、布一万九千三百疋。

占城国入贡,赐其使者及从人一百五十二人钞有差。

己亥,赐尼八剌国王及乌思藏等都司都指挥诰七道、敕旨一道、符验三道、银印、玉图书各二及幡幢、彩段有差,其使者并傔从七十余人各赐袭衣、钞锭。

帕木竹巴灌顶国师锁南劄思巴噫监藏卜上表称病,举弟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代职,许之,以朵甘都司所举监藏劄思巴为朵甘卫千户,仍给诰命。

复置驯象卫指挥使司于广西龙州之左江。时朝廷大辂用象挽之,凡朝会亦用象陈列殿陛两墀及阙门之外,于是复置卫,令谪戍之人充卫卒,专捕象,每象以一奴畜之,俟其驯扰,始入贡,后徙卫治于横州。

辛丑,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亚兰匏进表,贡马及方物,进皇太子笺,献马。

广东韶州英德等县民周广全等聚众作乱,都指挥同知花茂将兵讨平之。

鞑靼官军姚曲里歹等反于广西,命颍国公傅友德率辰、沅、贵州、普定等卫兵讨捕寻平之。

广东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进象一百二十七。

癸卯,命户部运钞,往赐福建各卫军士。

甲辰,东川军民府女土官试知府摄赛来朝,始实授之,仍赐纱帽、金带、文绮、袭衣,遣还。

乙巳,以大理寺卿赵勉为刑部侍郎,左少卿张庭兰为大理寺卿,右少卿唐盛为左少卿,中军都督府经历赵和为右少卿。

是月,建昌府故土官安思正妻师克等来朝,贡马九十九匹,诏授师克知府,赐冠带、袭衣、文绮、钞锭。

天下岁贡生员中式者一千二十七人。

二月丙午朔,青州府耆民数百人诣阙谢恩,以蠲免夏税,折收秋粮故也。

丁未,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夜,太阴犯外屏。

戊申,祭大社、大稷。

命贵州都指挥使司平越卫麻哈长官司长官宋成子夏保袭父职,时成为讨叛苗战没也。

己酉,大赉北平、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大宁六都指挥使司并皇陵等卫征北军士一十四万九千二百二十一人钞七十四万六千一百五锭。

置福建沿海五卫指挥使司,曰福宁、镇东、平海、永宁、镇海,所属千户所十二,曰大金、定海、梅花、万安、莆禧、崇武、福金、金门、高浦、六鳌、铜山、玄钟,以防倭寇。

庚戌,命自今天下有司官凡入流品以上犯罪者,皆须奏闻,方许逮问。

诏五军都督府都督萧用、王庸等令天下各都司、卫所马步军士各分为十班,自今年八月为始,轮次赴京校试武艺,指挥、千、百户年深惯战及屯田者免试,其余荫叙暨总小旗升为千、百户、卫所镇抚者,各亲率所部军士至京,仍先下操练之法,俾遵行之。其法:令军士用竹木制二三斗力弓箭去镞,用绵缀于箭端,分朋演射,又于教场内用绳表地,两界相去五丈余,军士驰马于两旁对射三箭,射毕;于马上两两相比,角皮骨朵,较毕,射牌,牌高大与人齐,射三百步外,步兵皆如其法,惟不乘马。凡操练,务在弓必满,射必中,角必胜,有不如法及不闲习者罚。

辛亥,朝日。

癸丑,福建布政使司进《礼记注疏》三十一部。

长兴侯耿炳文承制遣陕西都指挥同知马烨率西安等卫兵三万三千屯戍云南。

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昇等奏报禄肇堡成。先是,上敕桓昇曰:“往者,命李焕、李隆帅毕节等卫戍卒扼芒部道路,悉听卿等调遣,务屯戍得宜,相机而动,若粮饷不继,可于禄肇、芒部取给,仍防乌撒、沾益出没之地,当时遣人侦候之。”后又遣人谕桓等曰:“初命卿等往云南,为彼刍粟不继,故俾于禄肇权驻,近得报知,已于麻哈之地屯军,彼处粮饷艰难尤甚,然种已入土,不可轻动,若有警急,即遣人驰报云南西平侯沐英,候秋收毕,乃徙。”至是,桓等奏报去年冬已率师至禄肇堡。

甲寅,诏以历代名臣从祀帝王庙。先是,礼官奏以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方叔、召虎、张良、萧何、曹参、周勃、邓禹、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赵普、曹彬、韩世忠、岳飞、张浚、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阿术、安童凡三十六人,皆宜从祀于帝王庙。上曰:“古之君臣同德者终始一心,载在史传,万世不泯,国家祀典,必合公论,不可徒观其迹而不究其实也。若宋赵普负太祖为不忠,不可从祀;元臣四杰木华黎为首,不可以其孙从祀而去其祖,可祀木华黎而罢安童,既祀伯颜,其阿术亦不必祀;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羙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从庙祀。”于是定以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晟、郭子仪、曹彬、潘羙、韩世忠、岳飞、张浚、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凡三十有七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夜,太阴犯鬼宿。

乙卯,大将军永昌侯蓝玉送降胡寡妇一百六十二人至京,命以文绮帛衣四百八十余袭、钞一千二百三十锭给赐之。

黑气。

丁巳,置福州中卫指挥使司。

革郡县礼生及仪从人。先是,命郡县籍民充仪从及选民生资质详雅者为礼生,遇迎接诏赦、进贺表笺及春秋祭祀,则令赞礼供事,而郡县富民夤缘有司,假此为名,影蔽差役,或因以为奸。至是事闻,命罢之,遇迎接诏赦之类,以儒学生员赞礼,事毕仍令肄业,仪从则以弓兵、皂隶之徒为之。

戊午,遣官祀历代帝王。初,历代帝王庙五室祀,伏羲至元世祖凡十七帝。至是,去隋文帝,凡十六帝,为五室,中三室居三皇、五帝、三王如旧,最东一室则汉高祖、光武、唐太宗,最西一室则宋太祖、元世祖,从祀名臣凡四坛,东庑第一坛九人,风后、皋陶、龙、伯益、傅说、召公奭、召虎、张良、曹参,西庑第一坛九人,力牧、夔、伯夷、伊尹、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萧何、陈平,东庑第二坛十人,周勃、冯异、房玄龄、李靖、李晟、潘羙、岳飞、木华黎、博尔忽、伯颜,西庑第二坛九人,邓禹、诸葛亮、杜如晦、郭子仪、曹彬、韩世忠、张浚、博尔术、赤老温。

己未,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遣官祭先农及旗纛。

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副招讨杨藏卜、会川知州王喜、柏兴知州西天卜来朝,进马,诏赐文绮、钞锭。

命建昌府土官女知府师克讨东川、芒部及赤水河叛羗,发内帑,令武定、会川、德昌等府市马三千匹。

庚申,增置四川建昌府九驿。

户部奏:“贵州宣慰使霭翠、金筑安抚使密定所属租税累岁逋负,蛮人恃其顽险,不服输送,请遣使督之。”上曰:“蛮夷僻远,其知畏朝廷,纳赋税,是能遵声教矣,其逋负岂故为耶?必其岁收有水旱之灾,故不能及时输纳耳。所逋租悉行蠲免,今宜定其常数,务从宽减。”于是户部奏定其岁输之数,以洪武十九年为始,霭翠岁输三万石,密定岁输三千石,从之。

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副招讨杨藏卜言:“本司茶户常以茶与西番蛮人贸易毛缨、茜草等物,商旅往来鬻贩,每岁课额所收一万四千余贯。近者,茶株取勘在官,所收之茶复给官价买之,收贮官库,以备易马,由是商旅不行,课额遂亏,多令应役之人陪纳不便,乞差人从实闸办。”从之。

辛酉,以儒士刘邦彦为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右参议岳利伯为左参议,左参议王钝为右参政。

安南陈炜遣使贡象及金银器。

壬戌,遣使赍敕谕大将军蓝玉、左副将军唐胜宗、右副将军郭英曰:“今岁四月十五夜月食,五月朔日食,此天戒也,不可不谨。卿等统兵在外,宜严号令,肃部伍,远斥候,以防不虞,或有不利,毋自摧沮,须奋勇出奇以汛扫残虏,使朝廷无北顾之忧,岂惟黎庶之福,卿等功名,亦永垂竹帛。”

四川布政使司奏:“川中产茶,曩者西番诸羗以毛布、毛缨之类相与贸易,以故岁课不亏,近者朝廷颁定课额,官自立仓收贮,专用市马,民不敢私采,每岁课程民皆陪纳,请仍令民间采摘,与羗人交易,如此则非惟民得其便,抑且官课不亏。”诏从之。

礼部主事高惟善自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还,上言曰:“臣闻安边在乎治屯守而兼恩威,屯守既坚,虽远而有功,恩威未备,虽近而无益。今鱼通九枝疆土及岩州、杂道二长官司东邻碉门、黎雅,西接长河、西原,自唐时吐蕃强盛,宁远、安、靖、岩等州汉民往往为彼驱入九枝、鱼通,防守汉边。元初设二万户府,仍于盘陀、仁阳置立寨栅,边民戍守,其后各枝率众攻仁阳等栅,及川蜀兵起,乘势侵凌黎雅、卭嘉等州。洪武十年,始随碉门土酋归附,国朝设岩州、杂道二长官司,迨今十有余年,官民仍旧不相统摄。盖无统制之司,恣其猖獗,因袭旧弊故也。其近而已附者如此,远而未附者何由而臣服之?且岩州、宁远等处乃古之州治,苟拨兵戍守,就筑城堡,开垦山田,使近者向化而先附,远者畏威而来归,西域无事则供我徭役,有事则使之先驱,抚之既久,则皆为我用矣。如臣之说,其便有六:通乌思藏、朵甘,镇抚长河西,可拓地四百余里,得番民二千余户,非惟黎雅之保障,蜀亦永无西顾之忧,一也;番民所处老思冈之地,土瘠人繁,专务贸贩碉门、乌茶、蜀之细布,博易羗货,以赡其生,若于岩州立市,则此辈衣食皆仰给于我,焉敢为非,二也;以长河西、伯思、东巴猎等八千户为外藩犄角,其势必固,然后招来远者,如其不来,使八千户近为内应,远为乡导,此所谓以蛮夷攻蛮夷,诚制边之善道,三也;天全六番招讨司八乡之民,宜悉免其徭役,专令蒸造乌茶,运至岩州,置仓收贮,以易蕃马,比之雅州易马,其利倍之,且于打煎炉原易马处相去甚近而价增于彼,则番民如蚁之慕膻,归市必众,四也;岩州既立仓易马,则蕃民运茶出境,倍收其税,其余物货至者必多,又鱼通九枝蛮民所种水陆之田,递年无征,若令岁输租米,并令军士开垦,大渡河两岸荒田亦可供给戍守官军,五也;碉门至岩州道路,宜令缮修开拓,以便往来人马,仍量地里远近,均立邮传,与黎雅烽火相应,庶可以防遏乱略,边境无虞,六也。”从之。

甲子,赐鞑靼王子的哥列沙等一百四十人夏布各二十疋,忙哥秃等六人各十匹,以的哥列沙为指挥,忙哥秃为千户。

丙寅夜,有星出东壁,赤黄色,东北行至近浊没。钦天监奏是为文士效用之占,上喜,以为将策进士,此其兆也。

丁卯,命中军、左军二都督府移文所属都司:凡归附鞑靼官军,皆令入居内地,仍隶各卫所编伍,每丁男月给米一石。

戊辰,以儒士卢彦昭为四川布政使司右参议,孙景宣为陕西布政使司右参议。

历代帝王庙及上元县治火,延烧官民居室,诏赐被灾者钞有差。

己巳,礼部言:“今后朝参官员门籍宜从各衙门自置。”从之。

庚午,诏更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为武职。先是,天全六番招讨高敬严、副招讨杨藏卜奏请简土民为兵,以守御边境,诏许之。敬严等遂招选其民,教以战阵,得马步卒千余人。至是,藏卜来朝因奏其事,乃命改为武职,令戍守边界,控制西番,仍命景川侯曹震阅其士马部伍之数。

诏自山海至辽东,遵化至大宁,置马驿一十五,驿设马五十疋。

命北平都指挥使司调新籍军士赴大宁屯戍,代还旧军。

癸酉,德昌府土官知府安住、建昌府永宁州土官知州杨三、会川府会理州土官知州阿押来朝,贡马。

甲戌,天界寺灾,迁僧录司于天禧寺。先是,设僧录司于天界寺,至是以寺灾迁之。

故元四大王来降。初,四大王遁入岢岚山,往来劫掠为寇,官军屡捕之不获。上以其穷寇,急之则胁从者惧罪,连结之志坚,缓之则彼各有父母妻子,一旦思其乡土,有反本之心,当自溃散。于是诏罢兵,但令山西诸处严加备御,已而其党与逃散,四大王势孤穷蹙,至是诣晋王府降,遣人送京师。上以其元之子孙,闵而宥之,且厚赐与,命随西平侯沐英戍守云南。

是月,重建天界善世禅寺于城南。初,元文宗天历元年,始建大龙翔集庆寺在今都城之龙河。洪武元年春,即本寺开设善世院,以僧慧昙领教事,改赐额曰“大天界寺御书天下第一禅林”,榜于外门。四年,改曰“天界善世禅寺”。五年,又改为“善世法门”。十四年,革善世院。十五年,设僧录司于内,至是毁于火。上命徙于京城南定林寺故址,仍奋额曰“天界善世禅寺”。

重建能仁寺于城南广福山。初,宋元嘉时,寺建于秦淮之北。是月,毁于火,主僧行果请徙今地,诏从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 赫连达 韩果 蔡佑 常善 辛威 厍狄昌 田弘·令狐德棻
  大明仁宗昭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复社纪略卷之三·陆世仪
  班马异同卷四·倪思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八·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四·徐紘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纪昀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佚名
  补编五·佚名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杨再兴传·脱脱
  翰苑羣书卷八·洪遵
  卷三十八 卫王遇害·李有棠
  晋纪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出 絮阁·洪昇

    〔丑上〕自闭昭阳春复秋,罗衣湿尽泪还流。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舞北宫愁。咱家高力士,向年奉使闽粤,选得江妃进御,万岁爷十分宠幸。为他性爱梅花,赐号梅妃,宫中都称为梅娘娘。自从杨娘娘入侍之后,宠爱日夺,万岁爷竟将他迁置上

  • 第二折·郑光祖

    (吕布领卒子上,云)跨下征驰名赤兔,手中寒戟号方天。天下英雄闻吾怕。则是我健勇神威吕奉先。某姓吕名布,宇奉先,乃九原人也。幼而习文,长而演武,上阵使一枝方天戟,寸铁在手,万夫不当,片甲遮身,千人难敌。先拜丁建阳为父,一日丁建

  • 卷二百七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三 吴莱 同喻国辅题人温日观蒲萄 佛者本西域蒲萄亦西来奈何此善画无或渠所携我曾考其故初与汉使偕上林乃有馆葱岭何须梯天时自不同地气忽以迷结子且

  • 光武帝纪第一·范晔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

  • 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宗室·脱脱

        ◎宗室   ○义宗倍(子平王隆先 晋王道隐) 章肃皇帝李胡(子宋王喜隐) 顺宗濬 晋王敖卢斡   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时太祖问侍臣曰:

  • 東觀漢記卷十七·多人

      傳十二   崔篆   崔篆王莽時為郡文學,〔一〕以明經徵詣公車。太保甄豐舉為步兵校尉,篆辭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戰陣不訪儒士。此舉奚至哉?」遂投劾歸。〔二〕御覽卷二四二   崔篆為建新大尹,〔三〕篆歎曰:「吾生

  • 明名臣琬琰录卷三·徐紘

    (明)徐纮 撰黔宁昭靖王祠堂碑  王景徳足以昭三辰勋足以靖四垂故能翕张皇猷挥霍幅员乘大化以控揣与天地而俱存生为人豪没为明神理之常也是以先王叙功以作元祀也非为褒徳显忠葢亦示神而明之之谊焉若马援之于汉张仁愿之

  • 九五九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饬属查明《通鉴纲目续编》板片解京·佚名

    九五九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饬属查明《通鉴纲目续编》板片解京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三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江苏巡抚闵<鹗元>,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三日奉上谕:原任吏部尚书宋荦校刊《通鉴纲目续编》,前经

  •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于十一月十三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未登大内者,降

  • 武灵王平昼闲居·佚名

    【提要】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在赵国改穿胡服,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作为君主,为了拓展疆土、富国强兵,他力排众议、勇于革新、不为旧制和保守势力所束缚,对国家民众的服饰和思维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他具备了

  • 王端毅奏议巻八·王恕

    明 王恕 撰吏部议左都御史马文升陈言禆益治道奏状文选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礼部咨仪制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礼科抄出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奏云云等因奏奉圣防这本所言多切时弊该衙门便看了来说钦此钦遵移咨送司案呈到

  • 卷二四·邱濬

    ▲经制之义(下) 汉贾山作《至言》曰:“昔者周盖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什一而藉,君有余财、民有余力而颂声作。秦始皇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读曰疲)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

  • 卷九·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九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国风魏序葛屦刺褊也魏地陿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笺俭啬而无德是其所以见侵削音义【屦俱具反褊必浅反陿音洽本或作狭依字应作陜隘于懈反巧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三·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觀照品第三之二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聲聞般若若獨覺般若若菩薩摩   訶薩般若若如來應正等覺般若.是諸般若皆無差别不相違背無生無滅自性皆空.   

  •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朱棣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

  • 墨 子 平 议·太虚

    ──哀华人之盲趋冥行及悲欧蛮之大相斫乙卯夏季乃作此论──吾读墨子书卒业,意识为之懵然,可不可骖集骈挤,若含韭蒜也。已而徐析之曰:墨子之言,可者十三四,可不可玄纽者半,而不可者亦居五之一二。夫儒墨相非尚矣!儒之诽乎墨者

  • 卷第二十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经藏之三 中阿含经之余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 一分别六界经。佛于陶师屋中,为弗迦罗娑利比丘,说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法。二分别六

  • 醒梦骈言·守朴翁

    又名《醒世奇言》,全书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署“守朴翁编次”,然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书中每回演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对应篇目。可以说本书是一部根据《聊斋志异》原本改写的《白话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