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八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六

景泰七年秋七月戊辰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门之神

○己巳

○升广西道监察御史原杰为江西按察司按察使 城山东濮州先是州治以黄河渰没徙于王村至是始筑城焉

○昌化王仕墰奏本府蒙赐修葺被都指挥孙瑛挟私忿以为边军不敷沮之且瑛强夺人地擅投军匠千百人私科木料造己宅何以不言边军不敷也事下法司请行山西二司如诏修葺昌化王府王所奏瑛违法事下巡按御史廉其实以闻从之

○辛未 仁孝文皇后忌辰遣官祭 长陵

○夜金星犯鬼宿西南星夜五鼓东方有星大如杯青白色有光起自五车南行至天关星

○壬申

○乌思藏剌麻坚千星吉广东英德县猺首黎志满等来朝贡方物赐钞彩币表里有差

○给故镇国将军公矿守坟民二户从永兴王公銗奏请也

○诛反贼李珍魏玄冲珍浙江钱塘县民为火居道士玄冲山东即墨县民为武当山道士珍闻苖贼作耗欲往从之遇玄冲于途与言吾有异相汝随吾必致富贵玄冲遂与珍同至苗贼执银寨珍谓苖贼云吾唐太宗之后生气有紫气毫光三昼夜方散人相我有大富贵我闻空中人言命我来率兵征讨天下遂与玄冲至此同事于是苖贼俱顺之筑立将台珍为称皇帝及书天顺年号作诏书封苖头为侯及都司等官率兵二万至天柱欲与镇守等官战都指挥湛清等设策擒获械至京法司生凌迟处死从之

○癸酉

○荆王奏祁镐父宪王薨逝已久欲于春秋时节偕弟都昌王祁鉴躬诣坟所祭扫庶尽时思之情诏允其请仍戒其毋扰军民

○枝江王豪壂奏臣父存日尝预支景泰四年禄米二千石今因治丧具并给家众食用既尽乞免追偿从之

○顺天府直隶保定真定河间广平顺德大名凤阳庐州徽州池州府浙江杭州嘉兴府江西饶州南昌府湖广黄卫辉怀庆开封府山东济南府青州东昌府各奏自五月六月以来久雨水溢田禾渰没无存税粮无从徵纳命户部勘实以闻

○巡抚湖广工部尚书王永寿奏先是巡抚贵州右寺丞王恂建议以湖广犯赃等罪官吏于贵州镇远等仓纳米赎罪后以上纳者少湖广左布政使马谨又议请每米一石追银一两类送贵州布政司籴仓粮上仓乞今后官吏犯罪者俱照此例庶边储有积官吏亦便从之

○甲戌

○庆成王美埥奏患疾未愈乞赐医药调治命太医院拨医往疗之

○南南户部尚书沈翼奏乞如王来朱鉴例蠲其家军伍从之

○乙亥

○南京大风雷雨山川坛前后殿东西廊灾

○丙子

○庆成王美埥薨王庄惠王长子母奚氏永乐六年生洪熙元年封为镇国将军宣德七年袭封至是薨年四十九讣闻辍视朝一日谥恭僖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 命故四川都指挥佥事李刚子雄袭为镇西卫指挥使致仕湖广都指挥使马翔子能代为武昌卫指挥同知云南都指挥同知丘真子鉴代为临安卫指挥使

○丁丑

○晋王钟铉奏叔祖母高平怀简王妃王氏年七十九无嗣老疾日侵其府中内使校尉人等及地亩子粒缺人掌理渐觉消散臣欲令一内官往掌理之以慰其心从之 命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柯潜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编修刘俊为应天府乡试考官

○夜四鼓北方有星大如杯色青白尾迹有光烛地起自阇道西北行至天棓星

○庚辰

○太常寺奏今五岳四渎皆在祀典钟山以 孝陵所在附神主于中徽每岁孟春祭南郊既合祀之仲秋祭山川又专祀之惟 天寿山 祖宗三陵所在今又益以寿陵犹未列诸祀典请于每岁春祈秋报祔祭天寿山神主于比岳之坛虽牲劳不加而事体寔宜至若梓童神亦有功德于民朝廷既新其祠宇命道流事之而二月初三日乃其 辰也亦宜事以羊豕酒果俱从之

○辛巳 命西番净修弘智灌顶大国师锁南舍剌为净修弘智灌顶大国师西天佛子广通精修玅慧阐教西天佛子大国师沙加为广通精修妙慧阐教弘慈大喜法王剌麻占巴失念为崇修善道国师加弘善妙济国师舍剌巴为灌顶弘善妙智国师俱赐诏命 命锦衣卫千户屠宗顺百户屠芝子孙世袭百户艾崇高太医院管事

○壬午

○中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寿陵

○顺天府尹 乞致仕诏曰年七十理当致仕缘京畿人民繁多非尔久任公务难完所请不允

○癸未

○巡抚山东刑部尚书薛希琏等奏运粮指挥千百户等官沿途迁延且生事扰人及佥事陈简催儧仍抗拒不服诏曰此漕运总兵等官号令不严所致也都察院其录状以示徐恭王竑后若不严必罪不宥

○甲申 帝召礼部尚书胡濙等谕之曰近闻民间自宫者甚多洪熙宣德年间已有禁例尔礼部其榜谕多人自今敢有自宫求进及投入王府并官员势要之家者俱如旧例处以不孝死罪该管旗甲里老邻人知而不首及隐藏者俱罪之 命福建为事立功都指挥佥事王胜复职专督屯种事 中兵马指挥司副指挥胡朝鉴奏近京在年买卖惟用永乐钱其余不用以致在外苏松等处纷纷伪造来京货卖其钱大小不一俱各杂以锡銕等物致使在京军匠人等亦私铸造日趋于诈乞通行禁约敢有故违者悉寘诸法从之

○乙酉 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 长陵 命伶人李安为锦衣卫百户安姊惜儿自教坊司人侍得幸故有是命

○丁亥

○镇守宁夏太监王清等奏宁夏等卫极临虏境严备全仗马力勘得各营马队旗军关支豆粮数少喂马不敷马匹瘦损乞照甘肃例每岁九月十六日起至次年四月十五日止每匹日支料豆三升事下户部覆奏从之

○戊子

○西河王美埻薨王晋定王第四子母徐氏永乐九年生初封镇国将军正统二年进封西河王至是薨年四十六讣闻辍视朝一日谥靖恭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

○赐尚膳监左监丞郑善广平府鸡泽县三林泡庄田五十顷从善奏请也

○刑部鞫太仆寺寺丞邹永隆陪祀 天寿山私役军伴当赎笞还职从之

○己丑

○云南陇川宣抚司宣抚多外闷遣头目多力法等贡象及金银器皿等物赐钞彩币表里罗绢袭衣等物仍命赉敕并彩币表里归赐多外闷 命故孝陵卫指挥同知李贵子智羽林左卫指挥同知王雄弟通金吾左卫指挥佥事王钦弟庆金吾右卫指挥佥事伍恭侄玺府军后卫指挥佥事徐斌子琮南京府军卫指挥同知陈英子玉羽林前卫指挥同知宋瑄子辉俱袭职南京羽林军左卫指挥使刘鉴子瑾江淮卫指挥佥事郭玺子勋府军右卫指挥佥事王涌子浩虎贲左卫指挥佥事戴祯子纲俱代职

○都察鞫山东按察司佥事刘锴因公杖人致死坐赎徒还职从之 命保定侯梁瑶工部左侍郎赵荣督营山陵军夫三千五百人修清河沙河榆河等桥以自京抵山陵道所经也

○夜土星犯罚星晓刻月犯天高东星

○庚寅 命吏部文选司主事刘钺署本司员外郎事户部江西司主事余子俊署本部福建司员外郎事刑部山东司主事余洵署本部四川司员外郎事升主事蔡景铭为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应天府上元县知县姜德政为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以任满九载也

○免山西平阳府平阳卫夏税十万五千三百一十三石子粒一千六百五十九石有奇以巡抚右佥都御史萧启覆实其地亢旱夏麦无收故也

○辛卯

○顺天府通州等处寄籍民王京等奏祖系交阯人父学右等挈家归附蒙恩授江西信丰县等处等知县官臣等自幼读书习举业今遇顺天府乡试在迩乞容入试以图补报从之

○壬辰 敕南京守备平江侯陈豫参赞机格兵部尚书张纯及工部尚书王来修建山川坛以被灾故也

○泰宁等卫都督佥事革干帖木儿等来朝贡马赐宴并彩币表里纻丝袭衣等物

○设福建延平府永安县儒学置教谕一员训导二员

○蠲南京兵部侍郎杜宁军役从宁奏请也

○癸巳

○朝鲜国王李瑈遣陪臣韩确等奉表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金织袭衣彩币表里等物

○舞阳王芝址奏母妃宋氏薨逝家遣本府承奉赐祭母臣思存日李谨无过且居家长虽蒙天恩赐祭而承奉系本府仆属未称 圣皇隆亲之意乞遣中官行礼庶存没终被宠光之至从之

○巡按福建监察御史盛颙奏近与布按二司会议福建地方依山滨海曰粮数少原设粮长有损于民无益于事应合革罢以后税粮令各属里甲催徵为便事下户部覆奏从之

○给守备贵州清浪靖州等处旗军布人一匹从总兵官南和伯方瑛奏请也

○甲午

○封永寿王庶长女为庄浪县主配刘敬庶第二女为略阳县主配王增镇国将军志埵嫡长女为彰武郡君配关临命敬等俱为宗人府仪宾赐诰命鞍马等物

○升太仆寺少卿蒯祥俱为工部右侍郎仍督工匠钦天监监副谷滨为本监监正

○封前军左都督吴安为安平伯命故都督吴信弟敬为南京前府左都督升锦衣卫指挥唐兴为本卫指挥使俱支俸不管事

○赐尚膳监左少监刘祥直隶真定府冀州并宁晋县清水河田地共五百八十余顷从祥奏请也

○乙未

○交城王美垸奏久患气疾不时举发乞赐沉香白豆蔻等药以为治疗之资命太医院给与之

○丙申 命山东按察司副使杨辅致仕以老疾故也 命兵部给船送故都指挥佥事韩智丧归南京以智素廉介故优异之也

○给宣府等处官军驿递马驴三千余匹

○少保户部尚书兼大学士陈循言近见各处学校教官缺员例许有司访保通经儒士送巡按等官处考试中者申进吏部转送翰林院覆考中者送回本部除补训导缘臣原籍江西及浙江福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各府而臣吉安府又独盛盖因地狭人众为农则无田为商则无赀为工则耻卑其门地是以世代务习经史父子叔侄兄弟族姻自相为师友十常二三往往散至四方训教社学取朿修以为生其风俗如此其心初皆望由科举出仕但见解额有限自度不能皆得故其就训导保举者愈多也今官司恶之有如粪土然恐出于偏陂不公之心如书所谓女□曷疾以恶之恶非所谓孔子仁者能恶人之恶也臣又闻臣原籍生员之外儒士报科举者往往一县至有二三百人虽尤可恶然书曰万邦黎献共为帝臣孟子曰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此乃盛世之事未闻以此为不美事而可恶也臣荷 圣朝教育之恩由学校举进士第一官至保傅荣居宥密思非进贤无以补报万一何敢恶夫不与已同之山林士以自取娟疾之诛于公议哉且以臣原籍泰和县观之杨士奇初以儒士保任庐陵县学训导吏部试用卒至为今名臣又如儒士曾鹤龄举进士第一官至侍讲学士而卒今文渊阁供事通有五人而臣泰和县又预二人萧镃与臣是也此外官翰林者又数陪以臣本府县如此之众宜乎臣等见恶于人不止于本贯保训导之多然考用教官实系吏部职事乞敕吏部将各处保到儒士为训导者不必送翰林院悉从本部径自从公考用仍乞怜臣老病调黜别衙门以避嫌疑或放归田里以终余年不胜感恩之至 帝曰朕任卿掌内阁事凡制诰命令等文但撰述进呈无不信行况考试儒士最为小事勿避嫌疑今后内阁大小事务悉照旧行不必推让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邹来学卒来学字时敏湖广麻城县人宣德间举进士为户部主事升员外郎从靖远伯王骥征麓川以功升郎中母丧起复改通政司右参议督永平山海粮储正统

○己巳

○虏犯京师升右佥都御史提督永平山海军务及巡视畿甸东北诸关隘来学能以权制莅事一时称巡抚者以为最时关隘守卒多见役于权豪来学请惩戒役之者又请择文武大臣各帅军据险以要虏归路然后大军从而逐之内外夹攻宜无不殄灭于是敕来学帅所部趋紫荆关易州等处偕昌平侯杨洪追蹑虏后景泰

○癸酉

○升副都御史命兼制居庸倒马白羊龙泉等关

○甲戌

○改命巡抚南畿名誉日损于前至是以疾卒遣官致祭 命有司归丧营葬

○丁酉 命南京锦衣卫百户徐显绶袭其父景璜原职指挥佥事

○蠲兵部侍郎王伟军伍从伟奏请也

○夜大星入井宿

○江西南昌瑞州临江吉安袁州广信抚州七府四月多雨自五月至是月亢旱伤禾稼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六 赵善 元定 杨摽 裴宽 杨敷 韩盛·令狐德棻
  卷四十四·黄以周
  卷第二百二十四·胡三省
  七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洪武陵冢蹋陷摺·佚名
  第二十五册 崇德元年八月·佚名
  伊洛渊源录卷一·朱熹
  世家卷第四 高丽史四·郑麟趾
  ·请变通船政书·丁曰健
  叶法善传·欧阳修
  崔宁传·欧阳修
  石熙载传·脱脱
  卷二百四十八·杨士奇
  卷四·鄂尔泰
  ●皇朝通典卷九十四·佚名
  费兴仁夫人·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好古·唐圭璋

      好古,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有碎锦词。  按宋时姓李名好古或字好古者,约有四五人之多,不知此李好古为何许人。清吟阁本阳春白雪云,李好古字仲敏,下邽人。  八声甘州  扬州  壮东南、飞观切云高,峻堞缭波长。望蔽空

  • 文天祥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授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理宗朝,历除江西提刑。咸淳六年(1270),除军器临,寻兼崇政殿说书,又兼学士院权直,忤贾似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二年冬十月辛酉起复右奉议郎添差提举两浙路市舶胡彦国候今任满日令再任从所请也壬戌诏修临安城 诏张宪妻子分送封州程江兴化军居住癸亥右朝请大夫福建路转运副使陈敏识主管台州崇道观坐昨任江东

  • 卷第九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六〔起着雍困敦(戊子),尽重光单阏(辛卯),凡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五·徐乾学

    宋纪【起重光作噩正月尽黓奄茂十二月凡二年】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天禧五年春正月丁丑朔帝御延庆殿见辅臣 乙未遣使抚京东水灾 丁酉以右谏议大夫张士逊为枢宻副使 翰林学士刘筠见帝久疾丁谓

  • 附录·凌雪

    思陵改葬事二太子事思陵改葬事呜呼!甲申之祸,天崩地塌。传闻烈皇帝大行舁至东华门外,殓以柳木、覆以蓬厂,老宫监三、四人坐其旁。诸臣皇皇然方投揭报名,翘足新命;梓宫咫尺,无一人往谒。甚者扬扬得意挥鞭疾驱,遇之曾不足当一睨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成化九年十二月丁巳朔 上视郊祀牲 己未复除山东布政司右参议吕铎于浙江 刑部左侍郎曾翚以疾奏乞致仕许之 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雷复奏罢贪懦老疾官太原府通判胡清等六十一员 辛酉命金吾右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李茂子泰

  • 弇山堂别集卷十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六宣德后许亲王入朝自宣德初止汉赵二邸入临大行以后亲王无入朝者惟襄宪王为英宗叔父遘于王金符之嫌頼上仁明不为动而王于景泰中疏奏皇太后问上起居及劝景帝朝上于南城俱留中上见之大感悦特许入朝

  • 卷一百三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五雍正十一年九月上谕六道初五日奉上谕向来仓场事务废弛已极乃朕所亲见者经理之初难於整顿是以经九卿会议将殚心供职办事才能之满汉监督定为三年任满即陞之例以示鼓励十年以

  • 春秋经觧卷五·孙觉

    宋 孙觉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闵公继子般之弑而立不行即位之礼春秋因不书之以见继弑之法也左氏曰不书即位乱故也按人君即位国家之大事也虽在危乱不过礼有不具尔不应因乱遂废其礼也公谷之説皆是齐人救邢去年之冬狄伐邢

  • 庄公·庄公三十年·左丘明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夏,次于成。秋七月,齐人降鄣。八月癸亥,葬纪叔。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齐人伐山戎。【传】三十年春,王命虢公讨樊皮。夏四月丙辰,虢公入樊,执樊仲皮,归于京师。楚公子

  • 四阿含暮抄解第五(首三法第二恶之二也)卷下·佚名

    阿罗汉婆素跋陀撰符秦西域三藏鸠摩罗佛提等译已说恶行。云何爱名。答爱欲恚嫉妒(修妒路嫉妒憍慢其人皆以为嫉妒也)欲恚嫉妒者是三。谓之爱渴爱。彼是三象(即上三疾之根)彼三象无数行。问云何。答欲淫有著梵行(修妒路

  •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佚名

        大唐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我今顺瑜伽  金刚顶经说  摩尼莲花部  如意念诵法  修此三昧故  能如观自在  先择其弟子  族姓敬法者  多人所敬爱  智慧而勇进  决定毗离耶  觉慧常不舍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佚名

      元 释智译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真实名经序  盖闻真实名经者。是诸如来超出有坏智身。极显密微妙。正觉菩提其义深广。犹如意大宝珠宝中最胜。故能利益有情增长福慧。超离尘垢脱除过愆。消弭烦恼解释魔障。令

  • 卷第五(宇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五(宇字号) 甲子(周共和五年起)甲戌(宣王元年)庚申(幽王元年)癸亥(周幽王四年止) (乙未)三祖商那和修传法优波鞠多 商那和修。摩突罗国人。亦名舍那婆斯。姓毗舍多。父林胜。母憍奢耶。在胎六年而生。西

  • 蚓窍集·管时敏

    明代诗文别集。管时敏著。初刻于永乐元年(1403),原题:“云间管时敏撰;西域丁鹤年评。”共10卷,卷内有评语及圈点。前有洪武三十一年(1398)吴勤序,永乐元年胡粹中序。又有《全庵记》1篇,为周子冶撰。名其集曰蚓窍,盖取

  • 仙佛奇踪·洪应明

    明洪应明(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仙佛奇踪》四卷。《仙佛奇踪》是记佛老二家故事的书。前二卷记仙事,后二卷记佛事。首卷载老子至张三丰六十三人,名曰消遥墟。二卷附长

  • 血泪·郁达夫

    《血泪》是郁达夫的一篇小说。原载一九二二年八月八日至十三日《时事新报·学灯》,据《郁达夫短篇小说集》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