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合刊序

前叙慈宗三要,曾明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是令阎浮提人一生不退无上菩提之秘要。而上生兜率六行中,第六即为持诵大乘。故法华经普贤菩萨品云:‘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生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普贤于华严导归极乐,世习知之;而于法华经王中导归兜率,往往熟视不睹!乃特因谢慧坚居士合刊上生经及劝发品一拈出之,以弥勒净土为所祈之妙果,以普贤、法华为能趣之妙行,由妙行而克妙果,是在智者。释尊应世二千九百五十一年降诞日,释太虚。(单行本)


猜你喜欢
  佛说四谛经·佚名
  佛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卷第二十·昙噩
  般若共利言等译·佚名
  答谈玄问(三则)·太虚
  菩提资粮论卷第二·龙树
  卷第十一·佚名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一下·智顗
  卷六·佚名
  叙·徐昌治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四·佚名
  婆薮槃豆法师传·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十·弘储
  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717_1 【九江送方干归镜湖】曹松   一樯悬五两,此日动归风。客路抛湓口,家林入镜中。   谭馀云出峤,咏苦月欹空。更若看鳷鹊,何人夜坐同。   卷717_2 【庐山访贾匡】曹松   西城疾病日,此地少寻君。古

  • 盍志学·隋树森

    盍志学,生平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 名下缀“学士”二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未载其名,而有盍西村、阚志学,不知是否与其有关。 小令 【双调】蟾宫

  • 卷四十二·唐圭璋

    【元好问:词作374首】○水调歌头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醉中赋此。玉华诗老,宋洛阳耆英刘几伯寿也。刘有二侍妾,名萱草芳草,吹铁笛骑牛山间,玉华亭榭遗址在焉。金堂玉堂嵩山事,石城琼壁少室山三十六峰

  • 文公集钞·吴之振

    朱子文邵武道中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征鸿在云天

  • 卷四百十一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五月丁巳盡其月   五月丁巳,朝奉郎、考功員外郎歐陽棐為集賢校理、權判登聞鼓院。先是,除棐著作郎、實錄院檢討官,而言者爭論其不當,故有是命。(棐除佐著、史討,政目在五月二日。)   右正言劉安世又言

  • 卷之一百九·佚名

    成化八年冬十月甲子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丙寅升兵部郎中范文为广西布政司右参政○巡抚宁夏右佥都御史徐廷章等奏八月以来东路兴武花马池虏众出没屡入灵州永隆墩境内杀掠守备署都指挥同知卢茂于欢喜岭追袭败

  •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今献备遗卷八·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蹇义蹇义字宜之重庆巴县人也洪武乙丑进士授中书舍人受知髙皇帝奏对称旨初名瑢偶奏事毕上问曰汝蹇叔之后乎御书义字赐之以易旧名革除年擢吏部右侍郎文皇帝即位转左侍郎寻升吏部尚书时政令制度有非洪武之旧

  • 提要·俞皋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春秋集傳釋義大成     春秋類提要【臣】等謹按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十二卷元俞臯撰臯字心遠新安人初其鄉人趙良鈞宋末進士及第授修職郎廣德軍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鄉里臯從良鈞授

  • 渔父第三十一·刘文典

    〔释文〕以人名篇。眉」。 〇典案:道藏注疏本、白文本、章句音义本、高山寺古钞本「须」竝作「鬓」。交白如字。李云:俱也。一本作「皎」。 〇典案:碧虚子校引张君房本「交」作「皎」,与释文一

  • 卷八·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八秋官司冦郑氏曰象秋所立之官冦害也以秋肃杀万物天子立司冦使掌邦刑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 王氏曰舜命臯陶作士而先戒之曰蛮夷猾夏冦贼奸宄则刑以惩冦为急也刑

  • 大智度論初品品目·欧阳竟无

      緣起論第一 釋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第二   釋初品中總說如是我聞第三 釋初品中婆伽婆第四   釋初品中住王舍城第五 釋初品中共摩訶比丘僧第六   釋初品中三衆義第七 釋初品中菩薩第八   釋初品中摩訶薩埵第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圆晖

      从此第三。诸门分别。总有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此有三门。论云。于前所说十八界中。几有见。无见。几有对。无对。几善。几不善。几无记。颂曰。  一有见谓色  十有色有对  此除色声八  无记余三种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五·法云

    唐梵字体篇第五十五西域五竺。经尚天书。东夏九州。字法鸟迹。自古罕觌。因译方传。琅函具存。此集略辨。卍。熏闻曰。志諴纂要云。梵云室利靺瑳。此云吉祥海云。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歹(〦/(ㄙㄙ))]字名吉祥海云

  • 卷第十四(宿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四(宿字号) 甲子(周赧王十八年起)丙午(秦昭襄王元年)壬子(秦庄襄王元年)乙卯(秦始皇元年)癸亥(秦始皇九年止) 秦嬴姓。起昭襄王丙午。止子婴甲午。共六主。合四十九年。 (壬辰)十三祖迦毗摩罗传法龙树

  • 和菩萨戒文一本·佚名

    凉心渴仰专注法音。惟愿戒师广垂湖演和云。诸菩萨莫杀生。杀生必当堕大抗。杀命来生短命报。娑婆两目伤双盲。劝请道场诸众等共断杀业不须行。佛子诸菩萨莫偷盗得物。犹娘少死后即作畜生身被毛载角来相报。终日驱牵不

  • 周易辨画·连斗山

    清连斗山撰。四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释《易》,专就卦画为之详辨,虽或不免附会之失,然亦颇有揭明精理之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大旨,谓一卦之义在于爻,爻画有刚有柔,因刚柔之画而立之象,即因刚柔之画而

  • 赵州真际禅师语录·从谂

    全一卷。为赵州从谂之语录。又作赵州和尚语录、赵州从谂禅师语录、真际大师语录、赵州录。唐代赵州从谂(778~897)撰,文远编,宋代栖贤澄諟校。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十三。辑录从谂之行状、上堂、示众、问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