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事记》引言

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称为奈良朝文学,著名的只有两种,散文有《古事记》,韵文总集有《万叶集》。奈良朝七代天皇,自元明女帝和铜三年(公元七一o)迁都平城,至桓武天皇延历三年(公元七八四)再迁,七十四年间以现今奈良为首都,所以有此名称,而事情极有凑巧的,安万侣奉救编纂《古事记》,在和铜四年九月,一方面《万叶集》的主要作者大伴家持,有人说他便是编集的人,也于延历四年八月去世了。这两部书恰好正与这一朝相终始了。

奈良朝文化全然是以中国文化为主的,在推古女帝时圣德太子摄政,定宪法十七条,政治取法隋唐,宗教尊崇佛法,立下根基,为二十年后“大化革新”的发端。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改元“大化”(公元六四五),于次年下改革的诏旨,以后天皇也有了谧号,这年号与谧法两件中国特别办法的采用,于日本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最重要的是文字的借用。宫廷政治与宗教(佛教)上用的全然是汉文,当时社会上有势力的人大抵有相当的汉文化,能写作像样的诗文,安万侣的《上古事记表》便是一篇很好的六朝文,而孝谦女帝的天平胜宝三年(公元七五一)所编的《怀风藻》里所收汉诗一百二十余篇,作家至有六十四人之多,可以知道这个大概了。但是这种借用的文字,假如想用了来做文艺作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在利用汉字偏旁,造作日本字母(假名)之前,不得不暂时借用整个汉字来拼音的方法,写成一种奇怪的文体。不过这也不是新的发明,中国翻译佛经里便有这一体,即全篇的咒语固然如此,此外经中重要语句,也时常这样的保存原文的音译,如《妙法莲华经)中普门品中的“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一例。奈良朝的文学作品,便是以这种文体写作出来的。

《古事记》三卷,据原序所说,是和铜四年(公元七一一)九月开始编集,于次年正月完成的。编集的人是安万侣,口授的是舍人稗田阿礼,而最初审定的乃是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所以安万侣的工作只是在于编写,不过这工作也是不可看轻的,盖事属初创,有许多困难的事情,《上古事记表》中说得好,特抄原文如下:“然上古之时,言意并朴,敷文构句,于字即难,已因训述者,词不逮心,全以音连者,事趣更长。是以今或一句之中,交用音训,或一事之内,全以训录,即辞理厄见以注明,意况易解更非注。”今录《古事记》第一节的后半,以见一斑:“次国稚如浮脂而,久罗下那州多陀用币琉之时(琉字以上十字以音),如苇牙因萌腾之物而,成神名,宇麻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此神名以音),次天之常立神(训常云登许,训立云多知),此二柱神亦独神成坐而隐身也。”书成九年之后,第四十四天皇元正女帝的养老四年(公元七二0),《日本书纪》三十卷成功,安万侣也参与其工作,由舍人亲王监修,这是一部汉文的日本历史,就书名看来,也可以知道这是国际性质的,但因此有这一个缺点,便是如日本国学者所说,里边有的是“汉意”,至少如作为文学看,其价值不如《古事记》的纯粹了。这正如《怀风藻》尽管是像样的汉诗,但是要看文学上的日本诗歌,也不得不去找《万叶集》来看,正是同一个道理。

《古事记》的内容,是由两种材料混合编成,这便是序文里所引天武天皇的诏书中所说,帝纪与本辞。所谓帝纪就是记载历代天皇的历史,凡天皇御名,皇居,治天下,后妃,皇子皇女,升遐,御寿,山陵这些事实,在大葬的时候当作诛词去念的。现在虽然没有传本,但在那时代,恐怕已经有汉文记载存在,叫作什么《帝王本纪》之类。至于本辞,也称作旧辞,那是别一种性质的东西,用现代的名称来说,即是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这是古代口头流传的文学,讲述奇妙的故事,凡是诸神行事的是神话,属于英雄的是传说,若是同样故事而说的不是专属神或人的,便是民间故事了。天武天皇诏书里,虽说“撰录帝纪,讨核旧辞,削伪定实,欲流后叶”,意思是二者并重,但实际是未能达到目的,犹如把竹片接到木头上去,完全是两截,没法子融接得来。不过,这却是正好的。《古事记》的价值,不在作为一部史书上,它的真价乃是作为文学书看,这是一部记录古代传说的书,在公元八世纪时所撰集,这个年代在亚洲各国不算很早,但在日本却是第一部古书了。在那么早的时候,来救撰一种故事书,事实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历史书的幌子底下,才能生产出来,而《古事记》就真是这样出来的。

三卷中第一卷完全是神话,所记是神代的事情,第二三卷是记人皇的事情,自神武天皇至推古天皇,凡三十三代,除单纯的帝纪以外,所有故事都是传说的性质,内容虽相似,但所讲的主人公乃是人而不是神了。三十三代中间,仅神武天皇等十三代,于帝纪之外,有本辞的材料,成为中下卷的内容,其他二十代便没有故事,只剩枯燥无味的帝纪,而且那有本辞做装饰的十三代,其帝纪也是同样的枯燥,所以《古事记》三卷的价值,完全在于旧辞,即是神话与传说,帝纪一部分乃是应有的枝干,有了这枝干才能作为挂上新衣的钩子,这许多传说乃能说得有条理有系统,而不是一部杂乱无章的传说集了。古来有一句话,叫作“买犊还珠”,这《古事记》里的帝纪正是史实的珠子,但我们觉得有兴趣的,却在那些附加的装饰,正合得上那句买犊还株的古话了。

把《古事记》当作日本古典文学来看时,换句话说,就是不当它作历史看,却当作一部日本古代的传说集去看的时候,那是很有兴趣的,不过要简单的说明,却不是容易的事。一国的神话与传说,有些是固有的,有些是受别国的影响的。日本受印度、中国的影响很深,在《古事记》里很明显的看得出来,如第一五七节“天之日矛”,便很有印度故事的色彩,连言语也有关系,其自中国的为第一0六节的御真木天皇,一六三节的圣帝之御世,一七四节的雁生子,都有歌功颂德的模仿痕迹,若其出于自己创造者便很不相同了。日本传说自有其特色,如天真,纤细,优美,但有些也有极严肃可怕的,例如第一三八节的仲哀天皇的仓卒晏驾,即是一例。那是日本固有宗教的“神道教”的精神,我们想了解日本故事以至历史的人所不可不知道,然而也就是极难得了解清楚的事情。

周作人一九五九年一月三十日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九 儒林上·李延寿
  列传四·薛居正
  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脱脱
  ●卷三十八·徐梦莘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一、曾静等人各处行走,纠·雍正
  第七十回 戮勋戚皇叔篡位 溺懿亲悍将逞谋·蔡东藩
  卷之四百十六·佚名
  丘隅意见·乔世宁
  ◎军界风流话·吴虞公
  六一六 谕曹锡龄着加二级许烺着加一级·佚名
  水彩画略论(2)·李叔同
  袁宪传·姚思廉
  韩子高传·姚思廉
  萧渼斗传·宋濂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由云龙

    前编所录,多海内知好佳章,及泛论古今诗派沿革变迁之故。而于滇省时贤所作,尚未遑及。且前编譌脱错误有待于更正者甚多,则续话之不可以已也。陈石遗先生诗话载永福黄莘田《香草集》中七绝居多,盖学义山、牧之、飞卿、东坡俊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二·杨仲良

      仁宗皇帝   李玮尚福康公主   庆历七年五月丙子,东头供奉官李玮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选尚福康公主也。玮,用和次子。上追念章懿太后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为,使长主降焉。   嘉佑二年六月丙寅,进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

  • 卷下·佚名

    周武王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鸟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为异,乃收养焉,名之曰弃。枝颐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三·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三月庚申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祭 裕陵○以建州右卫指挥同知撒麻哈阿剌河卫都指挥佥事三赤哈诈冒敕书入贡事觉下通事刘宝等三人开原备御指挥佥事邹曾臣等四人于抚按官问辽阳副总兵王全禄等三人以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万历三年十二月乙丑朔以刻定大学中庸尚书典谟通鉴盘古至今汉平帝各直角□羊十五册赐辅臣张居正三部吕调阳张四维各二部讲官申时行等六员各一部○予延绥巡抚右副都御史张守中全给祭葬以死勤事也○祈雨雪○考选京卫所官

  •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九·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三十九 冠服 总叙 传曰冠首服也首服既加然後人道备故君子重之战国以来人自为礼家自为俗岂知古之司服有制哉天子之服章十有二日月星辰在天成象者也山龙华虫宗彛藻火粉米黼黻在地成形者也十二章

  • 卷十八·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八康熙三十八年己卯正月二十八日上命内阁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领出御制御书重修阙里圣庙碑文口传上谕圣庙告竣立碑事闗大典仍着皁保带凿字人员前往曲阜防碑皁保叩领即奏曰皇上现今亲阅河工令【

  • 118.石勒读汉书·林汉达

    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汉国内部也发生分裂。刘聪的侄儿刘曜接替了国主的地位。他觉得用汉朝的名义并不能欺骗人民,在公元319年,改国号为赵。汉国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兵力,不愿再受刘曜的

  • 33.孟尝君的门客·林汉达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 卷四·王溥

    梁开平三年九月,诏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须委元臣,以专重务。今后在京大小祀及诸色祠祭,并委宰臣薛贻矩专判。”后唐同光二年三月十日,祠部奏:“本朝旧仪,太微宫每年五荐献,其南郊坛每年四祠祭,吏部申奏,请差中书门下摄太尉行事

  • 衔枚氏/司仪·佚名

    衔枚氏负责禁止[在朝廷]喧哗吵闹。王国举行大祭祀,下令禁止喧哗。出征、田猎,命令军士衔枚。禁止在都城中呼叫、叹息、呻吟,禁止在都城中的道路上边走边唱或边走边哭的人。伊耆氏负责在王国有大祭祀时供给[收藏老臣们]的

  • 论语正义卷一·刘宝楠

    学而第一正义曰:《释文》及皇、《邢疏》本皆有此题。《邢疏》云:“自此至《尧曰》是《鲁论语》二十篇之名及第次也。当弟子论撰之时,以论语爲此书之大名,《学而》以下,爲当篇之小目也。第,顺次也;一,数之始也。言此篇于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金刚萨埵。说此最上第一仪轨。能于一切众生。作种种成就利益之事。乃至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无不成就。于意云何。此大金刚萨埵秘要法门。有大威德。志心依法必

  • 卷第五(应身益物部第二)·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五(应身益物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佛胸万字放光发音一 ·三种密二·受阿耆达请三月食马麦三·与五百僧食马麦缘四  ·现铁枪报五·化四梵志掩耳不受但

  • 钟离春智勇定齐·郑光祖

    一作《丑齐后无盐破连环》。简名《智勇定齐》、《无盐破环》。杂剧剧本。元郑光祖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出刘向《列女传·钟离春》及《战国策·齐策六》。剧写齐公子出猎,遇无盐邑采桑女钟离春,貌丑而不俗。晏婴吟诗

  •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

    本书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防止修行出现偏差的内容,让学人增加识别能力,不要被社会上种种邪说、神棍所误导,对当下的现实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节选《楞严经》中的五十种阴魔境作为参照标准,说明凡有执着皆是虚妄